童年本事享受天真快樂的幸福時光,然而命運卻給來自海南的14的初中生赫赫(化名)以沉重一擊。
4年前,赫赫像往常一樣上學,頭痛總是一陣陣的襲來,有時候夜裡痛得睡不著,眼睛看人也斜視。起初孩子的媽媽吳女士還以為是孩子學習壓力太大導致頭痛、失眠等症狀。 不過赫赫的症狀一直沒有緩解,吳女士一看孩子情況比較嚴重,立即帶著孩子去當地醫院檢查。經檢查發現,赫赫的頭痛,眼睛斜視的病因考慮顱內有個巨大顱咽管瘤在作怪!
赫赫的一家人一下子陷入絕望時,孩子這麼小,有了腦腫瘤還有救嗎?由於當地技術的條件的限制,當地醫生建議北上去北京看看。
顱咽管瘤是令大多神經外科醫生感到沮喪的神經系統腫瘤,其佔顱內腫瘤2.5%-4%,任何年齡都可發病。其來源於胚胎殘存組織,組織學呈良性表現,臨床表現有頭痛、視力障礙、視野缺損、尿崩、肥胖、發育延遲,成年男性可有性功能障礙,女性可有月經不調等內分泌問題……由於赫赫的腫瘤巨大,位置深在,緊臨腦幹,手術治療極具挑戰性,赫赫一家也害怕開顱手術對孩子造成一些不良的後遺症。多方討論下,赫赫在北京某三甲醫院應用幹擾素治療瘤內化療治療顱咽管瘤的方案。有關臨床研究顯示,針對部分顱咽管瘤病例,採取腫瘤囊內幹擾素治療,也可以達到緩解的效果,但不能進行根治,
就這樣每年暑假,赫赫都要到這家三甲醫院接受一個療程的幹擾素治療,一共接受了4個療程的幹擾素治療,頭痛有所緩解,視力也有所緩解。但腦腫瘤仍在,還一直長,一家人忐忑的心一直沒有放下。
今年10月,赫赫又一次頭痛襲來,而這一次比以往痛得更厲害。到醫院檢查發現,鞍區可見新增囊實性巨大軟組織密度腫塊伴鈣化灶(腫塊及鈣化灶較前增多),繼發幕上腦室擴張程度加重,這說明顱咽管瘤又大了。赫赫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吳女士這一次下決心給孩子進行手術治療。
一位病友的孩子手術的成功給了吳女士很大的驚喜。原來病友的孩子也接受幹擾素治療,但效果一般,腫瘤復發擴張了。後來他們找到了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神外八病區主任周忠清。在周忠清主任的主刀下,他的孩子恢復良好,各項功能正常,恢復良好。原來周忠清主任是國內顱咽管瘤方面知名專家,在顱咽管瘤手術治療方面均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造詣頗深,連續多年被《中國名醫百強榜》評為顱咽管瘤手術前五位專家之一(TOP5)。帶著最後的希望,今年11月11日,吳女士帶著赫赫來到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希望周忠清主任為孩子進行手術治療。
入院後,赫赫的顱咽管瘤兇險程度超出所有人的預料,通過觀察核磁影像,這顆腦腫瘤有5釐米,位於大腦正中央,不僅已經壓迫視神經,部分腫瘤覆蓋橋腦腹側,與腦幹實質相連。腦幹一直被稱為「生命的禁區」,與人體的呼吸、心跳、運動、感覺等功能都息息相關,手術的風險極大,需要在顯微鏡下精細操作、術中麻醉密切監測,無論是對醫生的專業技術還是心理素質都是極大的挑戰,稍有不慎,病人術後可能會長期昏迷甚至根本無法下手術臺。
此外,腦腫瘤已經覆蓋大腦中動脈及頸內動脈,血管粘連嚴重。這些血管是至關重要的生命通路。一旦在腫瘤切除時損害動脈導致血管破裂,血流洶湧,就會造成難以挽救的災難。
下定了決心做給孩子手術,但是吳女士又有了新的擔心,手術會不會造成孩子偏癱,會不會影響孩子視力,內分泌會不會受到影響啦?周忠清主任寬慰說,赫赫的手術確實有風險,難度很大,但我們的團隊對顱咽管瘤還是比較有經驗,大家共同努力,我們和你的心願一樣,都期待好的結果。
為了保證手術安全,使患者得到最大獲益,通過嚴格縝密的科學論證和手術風險評估,並與家屬充分溝通,周忠清主任為赫赫制定了周密的手術方案和預案,努力將手術治療風險降到最低。手術既要切腫瘤,同時又要避免損傷重要的血管、神經組織,確保手術安全。11月11日,赫赫被推進手術室。周忠清主任主刀,楊揚博士擔任第一助手的神外八病區團隊為赫赫實施了開顱腫瘤切除術,整個團隊分工有序,緊密配合,歷經10小時02分,困擾赫赫多年的顱咽管瘤被近乎全切下來,視神經、視交叉也得到了充分減壓,沒傷及血管,保留了垂體柄。手術成功了!術後,赫赫很快清醒,四肢活動好,意識清楚。沒幾天就下床康復鍛鍊,和家人開始有說有笑。術後病理結果顯示為顱咽管瘤,是良性腫瘤,皆大歡喜。
「看著孩子能走能動,吃飯香,記憶力好,視力也很好,垂體柄保護得很好,我們全家都很欣慰,我們的選擇是對的,感謝周忠清主任,感謝三博神外八團隊醫護人員」。吳女士開心地說。對於孩子的未來,吳女士也充滿的了希望。「今年為了看病,讓孩子休了學,出院了,我們在家輔導輔導他作業,明年復學,讓他早日趕上同學的進度。」(錢宇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