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一戰險丟命,曹操僅三句話評論,顯露本性

2020-12-06 掃地僧的趣味史

《三國志》記載了張遼生平多次經典戰役,基本全是以少勝多:白馬之戰、殺烏丸單于蹋頓之戰、天柱山蕩寇、合肥之戰等等。張遼能夠取得這些勝利,每一次都是靠以一當十不惜死換來的,不得不說他的運氣也足夠好,正史中向他這樣每一次都以寡敵眾,以弱擊強者,善終者了了。

另外,在斬殺蹋頓單于之戰中,曹操自己也在前線,卻將三軍託付張遼,為了獲勝,曹操令帳下所有將軍都聽命張遼,可見張遼的軍事指揮才華也是冠絕曹營的。

雖然這些大戰中張遼每次都披甲衝鋒,危機重重,即便是後來發生的合肥之戰,他帶領領步卒八百衝擊孫權十萬軍陣,卻也沒有天柱山蕩寇時來的危險。

800人衝向十萬人,左右也有人配合,後方也有人接應,最後方還有一座城隨時可以作為後退調整。建安十四年在天柱山的這一戰,雖然是剿匪,張遼卻依然是以少打多,道路險峻,而且受到地形影響張遼和軍隊只能跟土匪一對一,深入敵方熟悉的地形,隨時都可能被襲擾而且退無可退。

《三國志》裡稱「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餘裡,道險狹,步徑裁通,蘭等壁其上。」

張遼對士兵們說:此所謂一與一,勇者得前耳。

這些所謂的土匪是陳蘭、梅成發動的氐人,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驍勇善戰的民族,也曾經在中原建立王朝,況且氐人還是主場作戰,人數佔優。張遼和他的軍隊所面對的危險和恐懼,顯然是空前的,作為職業軍人之前所訓練的一切戰場配合,在茫茫山脈和陡峭的崖壁之間,很難發揮作用。

而且陳蘭和梅成非常狡詐,二人趁此前曹操剛剛在赤壁大敗,帶著六個縣造反。曹操派了于禁、臧霸、張遼一起來剿匪,于禁是早起跟隨曹操的將領,而臧霸和張遼則是從呂布處投降而來的,所以于禁所統帥的軍隊實力和人數比較多,是剿匪主力,張遼、臧霸則是輔助作用,而且于禁對臧霸和張遼也是有制約作用和意圖的。

曹操就是這麼信任于禁,對從呂布那來的降者的懷疑一直存在著,雖然張遼已經做得夠好。

然而于禁卻被區區土匪給騙了。梅成假裝投降于禁,等于禁撤軍之後,他帶領自己的軍隊與陳蘭會師,轉入天柱山中作戰。因為于禁的輕信,梅成和陳蘭完成了會師,實力增強,而且轉入山中,爛攤子留給了張遼。

張遼從19歲奉何進之名到河北募兵千人,在跟呂布、曹操時雖然屢屢表現出超人的才華,可是到了40多歲時,軍隊的規模卻一直在2000人左右。無論官職如何提升,爵位如果提升,他手下的兵基本沒增加過。

在曹操心目中,于禁可以統領七路軍去圍剿關羽,而張遼必須限制在2000人以下,這些都與才華無關,一員降將永遠難和出最打拼的人相比。

雖然張遼的人數不佔優勢,卻依然帶著軍隊在山下安營紮寨。然後帶著手下的軍隊衝進茫茫大山中,準備與熟悉當地的氐人匪軍決戰。

陳蘭和梅成帶領氐人堅壁清野,張遼本來就是過來剿匪的,沒帶多少糧草,眼看無法支持時,于禁出現了,他帶領主力軍隊為張遼運輸糧草,而張遼則率軍進入天柱山拼命。

不得不說張遼這支帶了幾十年的軍隊戰鬥力確實強,畢竟曾經拼過曹軍,打過劉備,更是從袁紹大軍和烏丸騎兵中廝殺出來,也更因為張遼個人的勇猛和指揮能力。在天柱山之中,張遼一馬當先,帶著人從狹窄的山路中鑽進大山,從灌叢、草叢、草屋、木屋中尋找敵人。與敵人一對一狹路相逢的時候經常出現,張遼的手下看到指揮官的雄姿,隨後表現的總是比對手更勇敢一些。

本來準備依託地形保命的陳蘭、梅成,萬萬沒想到卻為自己選擇了這崇山峻岭作為葬身之地。很快整個大山被張遼的軍隊搜遍,並且斬殺了陳蘭、梅成。

此戰雖然只是蕩寇任務,但對於曹操來說意義也是巨大的。由於赤壁之戰失敗,各地不服者紛紛起兵,而周瑜和孫權又在長江上不斷的挑釁,平匪不僅需要成功,更需要快速,而且不能佔用太多兵力。

最後曹操論功行賞,張遼增加了食邑,于禁因為統籌和援助有功,也增加了食邑。

曹操在評價此戰時說了三句話:登上天柱山,擊敗陳蘭、梅成,這是蕩寇將軍的功勞。

曹操沒有明確的說事張遼自己帶隊登上天柱山,把功勞歸於集體,而且對于于禁之前的失誤更是一筆勾銷。

這就類似於今日創業者,最初跟隨者總是被認為忠誠,後來者立再大的功勞,也必須和初隨著共同分享。這是為了制衡,更是在信任上明顯的不公平。

此時的張遼已經為曹操打了很多仗了,每次衝鋒都以少打多,危險重重。但是曹操多疑和現實的本性卻非常堅定,始終未被張遼所打動。作為從呂布那裡投降的人,原罪無法洗刷,曹操從不讓他獨自帶兵,軍隊規模始終被控制,然而離開曹操去別人那裡也未見得會更好。只能說一代軍事天才,數奇啊。

相關焦點

  • 張遼對陣孫權:八百精兵破十萬,一戰揚名千百年
    曹操集中精力建設皖城的時候,孫權那邊就不樂意了,你的軍事基地離我這麼近,那我豈不是很危險。於是就開始親率十萬人馬,攻打皖城。此舉的目的就是破壞曹操在皖城建設的軍事基地,斬斷曹操染指江東的黑手。這一戰孫權解鎖了「孫十萬」的成就,而張遼八百破十萬,一戰揚名千百年。
  • 鎮魂街最新話:張遼與曹焱兵合體,大戰一觸即發,曹操秘密初顯
    鎮魂街最新話已經坐實曹焱兵第七位守護靈是張遼了,從曹操剛出來,一直想佔用曹焱兵身體,不過曹焱兵並沒有同意,曹操到底蓄謀些什麼?終極武器「龍核」現身,和KING大戰,一觸即發。張遼曹焱兵合體,大戰KING在最新一話的戰鬥中,曹焱兵與第七位守護靈合體(被第七位守護靈佔據身體)制服了QUEEN,並用一招「炎魂鎖」限制了QUEEN的行動,沒有對他痛下殺手。
  • 白狼山之戰(下):曹操平定烏桓,張遼一戰成名
    敵陣不整的戰機會稍縱即逝,張遼勸戰的語氣也就非常激進。曹操在白狼山上觀敵陣時,看到烏桓軍軍陣不整,又看到張遼的勸戰急攻壯之。終於,曹操下定決心,選擇急戰,於是,「自以所持麾授遼」。根據《淮南子·主術訓》的「軍之持麾者,妄指則亂矣」,說明,「持麾」的作用在於「指」,張遼負責臨陣指揮。根據《魏武軍令》的「麾前則前,麾後則後,麾左則左,麾右則右。
  • 曹魏名將張遼是如何一戰斬殺太史慈的?張遼最終的結局如何?
    但是今天要說的是曹魏屏障級別的大將,即五子良將之首的張遼。三國中有關張遼的故事很多,但張遼是如何做到威震敵國,一戰斬殺太史慈的呢?張遼最終的結局如何? 公元208年,曹操一統北方後,兵鋒南指,劉琮束手,瞬間攻下了荊州。
  • 曹操為何殺高順而留張遼?關羽的求情很及時
    曹操攻破下邳以後,就將抓到的俘虜一個個拉上來發落。第一個押上來的是呂布,不過呂布是敵軍主將,曹操沒急著處理,兩人只是簡單對了幾句話。第二個來的就是高順,曹操照例問一句是否願意歸降。高順拒絕回答,明顯是不肯。
  • 張遼:北平烏丸,南定合肥,結交關羽,是曹操麾下的一員良將!
    在他跟隨曹操的時候,跟隨過三個「老闆「,這三個老闆分別是并州刺史丁原,西涼董卓,以及三國第一戰將呂布,他跟隨這三位老闆的時候,並沒有混出什麼名堂,反而在這三位底下做事埋沒了自己的才能。張遼為將的一生,有三場戰役讓人記憶猶新,第一場是用嘴遁說服了徐州地域的小軍閥昌狶,當時曹操消滅呂布之後,呂布下轄的武裝勢力猶在,其中最大的一個武裝勢力就是昌狶,這個時候的昌狶在是投降曹操,還是與曹操做殊死搏鬥的選擇中猶豫不決。
  • 曹操要殺張遼,劉備救了他,為何張遼從不感激劉備?原因有些悲催
    當時北海一戰,太史慈從萬馬軍中闖了出去,並且打得身後的敵人不敢追擊,情況類似趙雲在長坂坡。張遼能平太史慈,充分說明其武力值或許真的具備了五虎將的實力。正史中的張遼不光武藝出眾,而且還是一位可以獨當一面的帥才。公元215年,孫權集結了10萬大軍,並匯集了甘寧、徐盛、凌統、丁奉、呂蒙、周泰等名將,對合肥再次發起了進攻。
  • 《三國演義》中,張遼和張郃都是曹操的大將,他們的武力誰高誰低
    張遼來自呂布陣營,是和臧霸一樣,排在八健將之首。而張郃則是袁紹手下的大將,是河北四庭柱之一,與顏良文丑高覽並列。如果單單看出身,張郃要比張遼強一些。因此,兩人投降曹操的時候,曹操對張郃的封賞要遠遠超過張遼。一、身先士卒的張遼。不過,在《三國演義》中,作者對張遼的描述也遠高於張郃。
  • 鎮魂街287話:曹操批評曹焱兵沒用,命令張遼殺死唐笑笑
    鎮魂街漫畫第二百八十七話已經更新,在本話中,曹焱兵與自己的老祖宗曹操相見,事情的發展和我預測的一模一樣,畢竟鎮魂街的故事已經十分明了,如果再猜錯的人,那可能真的沒有仔細看過鎮魂街。之前的時候我就說過,曹焱兵不敢和自己的母親戰鬥,也不忍心殺死自己的父親,這其實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他拿自己武將的性命去換取自己父親和母親的性命,這根本就不是一個明主的所作所為。
  • 鎮魂街漫畫287話,曹操煮酒論英雄,張遼登場
    鎮魂街漫畫第287話更新了。劇情緊接上一話。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此戰奠定了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的基礎。「烏巢之戰」: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的烏巢之戰是曹操與袁紹兩軍相爭其中一部分,是官渡之戰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 三國張遼到底有多強?憑啥他被尊為五子良將第一人?
    蜀漢有五虎上將,曹營有五子良將,五子良將中又以張遼功勳最大,名望最高,倍受史家推崇。  張遼為何能成為曹營第一名將呢?在他一生中,有三次戰事,表現堪稱經典。  一、以利動之,勸降昌豨。  張遼原本是雁門馬邑人,最初他是董卓的部下,董卓兵敗後,歸屬呂布。曹操在下邳大破呂布,張遼率眾歸降。
  • 鎮魂街287話:曹操批評曹焱兵沒用,命令張遼殺死唐笑笑
    鎮魂街漫畫第二百八十七畫已經更新,在本話中,曹焱兵與自己的老祖宗曹操相見,事情的發展和我預測的一模一樣,畢竟鎮魂街的故事已經十分明了,如果再猜錯的人,那可能真的沒有仔細看過鎮魂街。進入了10殿閻羅的世界之後,曹操命令曹炎瞑和唐笑笑不準跟隨曹焱兵,並且獨自一人和曹焱兵相見,然後擺下酒席,青梅煮酒論英雄。
  • 張遼威震逍遙津,差點俘虜孫權,為何終其一生都沒有討伐蜀漢?
    但是可能是出於曹操本身的愛才之心,也可能是因為張遼的個人能力實在太過出色,短短幾年,就成為了曹操麾下最得力的武將之一。張遼一生唯一一次和劉備集團對上的時候,還是在呂布麾下,那時候的劉備羽翼還遠未豐滿,其實力完全無法和之後的蜀漢相提並論。投奔曹操之後,張遼先是跟隨曹操大戰袁紹,之後北徵烏桓,隨後南下荊州,赤壁大戰。可是在這一段時間之中,劉備在幹嘛呢?
  • 中國歷代名將43:張遼
    今天我們講講張遼。張遼的一生非常精彩,他一開始跟著丁原混,後來到了京城之後又跟著何進混,何進死了跟著董卓混,董卓死了跟著呂布混,呂布死了之後,張遼終於遇到了他的明主——曹操,這個時間是198年12月,這一年的張遼30歲。
  • 每日三國英雄志070-曹魏前將軍張遼
    曹操遣于禁、臧霸討伐梅成,又遣張遼督領張郃、牛蓋討伐陳蘭。當時,梅成詐降于禁後旋即復叛,領其軍眾投奔陳蘭,二人轉入灊山(今安徽潛山縣)自守,佔據了地利。灊山中有天柱山,高峻約有二十餘裡,道路險狹,陳蘭等眾避於其上,山下進軍難通。張遼意欲進入天柱山追剿敵軍,諸將皆說:「此山道路險惡,我軍兵少,很難可以深入用兵。」張遼卻說:「此所謂一與一,勇者得前耳。」
  • 呂布有2員猛將,曹操卻只收編了張遼,處決的那個太可惜
    對於呂布這種立場不堅定並且能力出眾的人,向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曹操也不敢留用,下令將其縊殺後梟首。呂布敗亡後,他手下的謀士猛將也歸了曹操。不同於曹操手下郭嘉、荀彧等謀士如雲,呂布手下能叫得出名字的也就一個陳宮。但陳宮拒降,曹操雖然有心收服,卻也只能將其處死。而呂布手下堪當大用的猛將,有且只有2人。
  • 曹操名將雲集,為何只有張遼入選武廟七十二名將?其他人輸在哪?
    其中三國時期共有有12人上榜,分別是諸葛亮、鄧艾、張遼、張飛、關羽、呂蒙、周瑜、陸抗、陸遜、杜預、羊祜、王濬。可以看到,曹操手下名將雲集,卻只有張遼一人入選,這是為何呢?徐晃被曹操評為有周亞夫之風,但是徐晃的戰績,其實相比於張遼要遜色不少,因為戰績原因,他也是進不了武廟。其實說白了,曹操時期,並不是非常信任這些外姓將領,給這些將領立功打大仗的機會比較少,所以他們很難獨立統軍,打出一番傲人戰績。
  • 張遼憑什麼是正史上的「三國第一人」?就憑這點,關羽呂布不如他
    撇開著作,老倌想和各位聊聊,五子良將的,張文遠,張遼。不得不說,張遼在正史上很是一個人物,不同於著作裡邊的,老倌覺得,張遼反倒有幾分三國「主角」的意思,畢竟看回整個三國時期,能同時讓得曹操、劉備和孫權這三位瓜分天下的正主,差點終結的,也就只有張遼了。
  • 逍遙津之戰(上):張遼僅用八百人大破十萬吳軍,他怎樣做到的?
    上一期我們講到了關羽的青泥之戰,樂進和文聘二人大戰關羽,關羽那叫一個三戰三敗、好不悽慘,只能一邊嚶嚶嚶,一邊駕船回荊州了。那麼上期的結尾我們也講到了,孫權必須展開一場反擊戰,從而保護住自己的軍事要塞,同時也是整個江東的北大門——濡須口。
  • 《鎮魂街》最新話曹焱兵大升級,曹操現身,第七個守護靈覺醒!
    由漫畫可知,這個守護靈所用的武器是戟,所以有人推測他就是曹魏五子良將之首張遼,那位擺地攤的老者正是魏武帝曹操。為什麼網上會有以上的推測呢? 首先張遼在某些版本的《三國演義》裡,使用的武器就是戟,所以在最新話裡面出現的守護靈,很有可能就是用戟的張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