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號給地球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讓人類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2021-01-07 探索宇宙說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人類是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命,誕生於數百萬年前,並且在5000多年前形成了文明。從人類文明形成的那一天起,一些走在人類前列的學者們就開始不斷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是誰」,「我們在哪?」,「我們從哪裡來?」。

正是遠古時期學者們不斷思考這些終極問題,才慢慢出現了一些有趣的神話傳說。由於古人缺乏科學的指引,對於這些深思的終極問題,沒有辦法進行研究探索,只能將答案歸到神的身上。

後來,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在數百年前走進了科技時代。有了科學力量的輔助和指引,科學家們開始探索研究這個世界的真相,並且將重點目光放在了浩瀚的宇宙中。

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對於宇宙是充滿嚮往的,那個時候我們對宇宙基本一無所知。在科技的幫助下,人類終於走出了地球,踏上了探索宇宙奧秘之路,而宇宙中的奧秘有很多,比如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地外文明是否存在等問題。

想要探索宇宙的各種秘密,我們就需要天文望遠鏡和探測器的輔助,雖然天文望遠鏡能夠觀測得非常遙遠,但是那只是一種模糊觀測,想要了解星空深處更詳細的情景,還是需要探測器前往。

人類走出地球之後,就開始不斷向宇宙發射探測器,其中走得最遠的就是旅行者號飛船。我們都知道,對於地外文明是否存在一直是科學界想要解開的謎團,剛剛走出地球的人類就開始了地外文明搜尋計劃。

這個計劃中旅行者號飛船是前驅者,它攜帶著一張記載著地球和人類信息的光碟,向著茫茫的太陽系外不斷前進。旅行者號飛船發射於1977年,同一年,NASA先後向太空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飛船,它們的任務就是一直朝著太陽系外前進,期望有一天能夠被外星文明捕獲,通過上面攜帶的光碟知道地球和人類的存在。

旅行者號在不斷的前進過程中,並不是什麼都不做,科學家除了期望通過它們能夠搜尋到地外文明外,還期望能夠通過它們更多地了解太陽系。所以,旅行者號一路前進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向著地球發送各種星空照片。

通過這些照片,我們對太陽系更遠的地方有了不少的認知,在這些照片中,有一張照片讓人類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這張照片就是旅行者一號在64億公裡外拍攝的地球家園,我們都知道,從太空中拍攝地球,最佳的位置就是月球,在月球軌道拍攝地球照片,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藍色的巨大美麗星球。

地球在太空中是非常美麗的,這種美麗是其它星球遠遠無法相比的,這或許就是生命星球的特色。而從不同的星空位置拍攝地球也是科學家一直想要實現的一個願望。旅行者號正好可以擔負此任務,所以它一路上,在不同的星空位置都會給地球來一個特寫。

而隨著旅行者號的不斷遠離地球,拍攝照片中,地球也越來越渺小。到達64億公裡外,旅行者號給地球拍攝了最後一張照片,這張照片的地球位置一片漆黑,我們用肉眼完全無法看到地球。只有通過放大之後,我們才看到了一個模糊的地球粒子。

在這張照片中,地球僅僅只有0.12像素,這是多麼的渺小。而現在的旅行者一號距離我們已經有200多億公裡,即使地球地球進行拍攝,我們也完全無法從照片中看到地球,即使放大很多倍也不行。

看到這裡讓很多人沉默了,在我們眼裡龐大的家園,在浩瀚的宇宙面前實在是太渺小了。曾經的我們認為地球是宇宙的塵埃,而一粒塵埃其實也是非常大的,可是通過這一張照片我們認知到,地球只是在太陽系能夠稱得上是一粒塵埃。

我們都知道,太陽系的直徑也達到了2光年以上,旅行者一號想要飛出去,也需要至少3萬年。而太陽系只是直徑達10萬光年銀河係數千億個星系中的一員。地球在銀河系面前連塵埃也算不上,太陽系才只能算銀河系中的一粒塵埃。

那麼銀河系很大嗎?其實它也非常渺小,比銀河系更在原是本星系群,直徑達到了1000萬光年。在這個本星系群中,類似於銀河系這樣的星系還有幾十個,而本星系也不是最大的,在它的上面還有更大的宇宙結構,比如室女座超星系團,直徑達到了1.1億光年。

室女座超星系中至少有100個星系群和星系團,那麼室女座超星系團是最大的宇宙結構嗎?答案顯然不是,在它的上面還有很多更大的星團結構。而目前人類可觀測的宇宙範圍直徑達到了930億光年,為什麼說是可觀測宇宙而不是全宇宙呢?

那是因為宇宙在不斷膨脹,離地球越遠的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也越快,而距離我們170億光年外的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就超越了光速,所以那些星系發出的光子是無法到達地球的,我們自然也觀測不到。

可觀測範圍就是宇宙膨脹小於光速的這個範圍,而膨脹速度大於光速之外的宇宙空間,我們目前是觀測不到的。即使是目前的可觀測宇宙範圍內,存在的超星系團也有百萬計,而這個範圍有可能只是浩瀚宇宙的冰山一角,真正的宇宙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廣闊很多。

在如此浩瀚的宇宙面前,地球還敢稱自己為塵埃嗎?當然不敢,同時我們也要明白,地球在宇宙連塵埃也算不上,而整個宇宙像地球這樣的星球多到我們無法統計,即使是一個小到極致的概率誕生智慧文明,那麼宇宙中的文明數量也多到我們無法想像。

而宇宙誕生已經有138億年的時間,如此漫長的時間歲月裡,不同的時間點上都會有生命以及文明的誕生。而人類文明存在的時間不過才5000年左右,可見宇宙中比人類強大很多的外星文明可能會非常多。

我們現在還發現不了外星文明,主要還是人類的科技實力有限,沒有走出太陽系的能力。而外星文明還沒有發現地球,可能也是因為宇宙太浩瀚了,再加上太陽系本身就在一個邊緣荒蕪的地球,不容易被發現。

人類發現不了外星文明,而外星文明也不容易發現地球,這對於人類來說其實是一個好消息。霍金曾經說過,外星文明未必就是友好的,如果外星文明是抱著敵意而來,那麼巨大的實力差距,有可能給地球和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

一張照片給人類帶來了深深的思考,讓我們認識到地球是如此的渺小,而人類同樣也非常渺小。我們想要成為一支更巨大的螞蟻,那就需要不斷努力發展科技,當科技真正強大起來之後,我們才能夠讓人類文明一直延續下去,甚至有一天成為宇宙的霸主。

相關焦點

  • 旅行者一號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距地球64億公裡,引發人類深思!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類對宇宙的好奇心也越來越重,近百年來,各個大國都向宇宙發射了探測器,希望可以解開宇宙的秘密,截止到目前,只有兩個探測器飛得最遠,那就是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旅行者1號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向人類傳回了多張照片,其中有一張照片竟然讓人類感到深思,這是為什麼呢?
  • 飛行225億公裡,旅行者1號最後拍攝的照片,為什麼讓人深思?
    為了更深入的探索宇宙,人類向太空發射了大量的探測器,截止到目前為止,距離我們地球最遠的一個探測器是旅行者1號,距離地球已經超過225億公裡。 對此很多人都很好奇在旅行者1號的43年飛行時間內,為地球傳回了無數張精彩的照片,做出不不少的貢獻,為什麼是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讓人類感到深思呢?
  • 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探測器,222億公裡外傳回照片,引人類思考!
    距離地球最遠的人造探測器,222億公裡外傳回照片,引起人類思考!在人類宇宙探索的過程當中,探測器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它們代替人類走出地球,去往更為遙遠的地方完成使命。如果沒有它們出現,或許人類對於宇宙並不會有如此多的了解。
  • 「旅行者1號」已飛行外太陽系,拍攝是最後一張照片,讓人深思
    還記得它升天,被泰坦3號火箭送出地球的時候的轟鳴聲巨大,這個踏上可能不歸路的探測器就這樣離開了我們,開始了自己艱巨的任務,而早在「旅行者1號」登上外太空之前,「旅行者2號」就已經捷足先登了。所謂離開了「太陽系」並不是指脫離了太陽系區域,雖然太陽系只是整個宇宙空間的一個「小郊區」,但是人類所安裝的探測器還尚未達到太遠的距離,這222億公裡已經是非常大額突破,旅行者系列的人造物體也不過是飛出了太陽風帶電粒子所能觸及的範圍。旅行者系列不斷的飛行,然後慢慢地脫離了太陽風粒子的影響力,在一定距離中,粒子停滯,所以科學家普遍認為,兩個探測器已經飛離出了太陽圈層。
  • 傳回的一張高清照片,顛覆人類認知!
    傳回的一張高清照片,顛覆人類認知!自從人類進入太空後,才知道宇宙是多麼廣闊。人類就宛如微不足道的螞蟻,在地球上轉瞬即逝,沒有留下任何印記。上個世紀蘇聯利用發射器將人類送入了太空,從另一個意義上來說,人類已經步入一個全新的時代,自此之後各個國家也開始積極的制定太空計劃,並且向太空不斷發射探測器。宇宙是無邊無際的,其中蘊含太多的未知秘密。
  • 地球在宇宙中看起來長什麼樣?NASA公布好奇號回望地球的照片
    因此,人們這意識到原來地球是圓的。當然,新的問題也由此而來,比方說,既然地球是圓的,為何人類不會掉下去呢?於是,後來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知道了萬有引力、地球磁場等一系列相關的科學知識。那麼,人類第一次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又是什麼時候呢?這就要從20世紀開始說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很多國家開始大力發展科技。
  • 旅行者1號傳回一張地球照片,科學家看後,瞬間沉默不語了!
    旅行者1號傳回一張地球照片,科學家看後,瞬間沉默不語了!人類對探索外太空有一種執著的追求,從幾千年前到現在,仍然沒有停止過追尋的步伐。古代的人們,只能抬頭仰望夜空,將那種期盼的心情寄託於夜空中。宇宙的浩瀚與神秘早已超乎人的想像,人類連太陽系都沒有逃脫,更別提更廣袤的宇宙了。旅行者1號傳回一張地球照片,科學家看後,瞬間沉默不語了!人類發生探測器的主要目的1977年,NASA發射了旅行者1號,它被世人寄予厚望,時隔多年,旅行者1號為人類傳回不少照片和數據信息。
  • 7月27日,好奇號傳回的高清照片中,有一張與眾不同
    自從2012年登陸火星以來,好奇號一直在圍繞夏普山工作,曾經在這裡找到了火星遠古存在液態水的鐵證,如今,在科學家的指揮下,好奇號準備爬上這座高達5000米的山脈,對蓋爾隕石坑來一張360度的全景特寫照片。
  • 人類被一張宇宙「全家福」潑了冷水?「旅行者1號」給了答案
    據可靠消息披露,宇宙探測器"旅行者1號"曾經拍攝過一張太陽系的"全家福",這張在執行科研任務時的意外收穫被傳回地球後,立刻在短時間內引起了科學家們的極大震動
  • 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照片,發現不合理之處!
    哈勃望遠鏡拍攝的照片,發現不合理之處!在夜晚望向一望無際的黑夜時候,你是否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宇宙的盡頭在哪裡?對於這個問題就算是頂級的科學家都無法回答,因為人類目前飛行最遠的探測器連太陽系都無法走出,更不要說前往更為遙遠的宇宙盡頭了。
  • 如何拍攝並製作一張優質模型照片?
    拍攝周邊的反光物,如距離過近的拍攝者的眼鏡,有時也會意外入鏡,改善的措施是退後一些或戴上帽子遮住眼鏡上的反光。對比一下自然光和人造光,雖然自然光線效果較難捕捉和控制,但照片往往具備人工光線不能比擬的真實感。對於初學者來說,想得到一張精彩的照片要看緣分和運氣,大部分情況下需要嘗試很多次,可能獲得滿意的照片。
  • 好奇號傳回一張照片,清晰可見的兩個「小黑點」,真面目是什麼?
    宇宙遼闊無比,可是人類能觀測到的空間卻微乎其乎,目前人類能夠藉助航天技術對宇宙探索,前段時間「好奇號」從火星上傳回了一張照片,很多人看完這張照片後大吃一驚,讓大家重新認識了太陽系原來是這般景象,這張照片究竟能看到什麼呢?
  • 這4張照片正在記錄,人類是如何一步步毀滅地球的!
    這4張照片正在記錄,人類是如何一步步毀滅地球的!要說現在人類面對的最嚴峻的問題,莫過於是人類活動所造成的全球變暖以及汙染問題了。大多數人都覺得這些問題事不關己和自己的生活沒有任何的關係,或許真正等到像《流浪地球》中所說的那樣,這些問題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的時候,才會足夠引起眾人的重視吧。
  • 旅行者1號飛行了223億公裡,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何令人深思
    旅行者1號飛行了223億公裡,拍的最後一張照片,為何令人深思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宇宙是一個浩瀚而且神秘的存在,從古至今,我們對宇宙的探索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宇宙當中的星辰,在我們的文獻當中,存在著大量的記錄,對於天文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受限於科技水平的發展,所有的一切都只能局限在理論可能上面
  • 「旅行者一號」在64億公裡外,傳回一張照片,讓科學家欣喜若狂
    從照片中可以看出,在海王星軌道外黃道面附近、天體密集的中空圓盤狀區域,被稱為柯伊伯帶,據說這是短周期的彗的起源之地,這片景象被科學家推測為太陽系的邊緣地帶。除此以外,旅行者一號還曾在1990年給地球傳回了另一張照片,這是旅行者一號離開地球64億公裡以外的地方拍攝的,而這張照片轟動整個天文學界,更讓科學家欣喜若狂。
  • 坂井泉水的最後一張官方照片
    坂井泉水最後一張官方照片拍攝於2006年5月,此時泉水39歲,地點是秋谷的山中別墅。
  • 人類什麼時候第一次從太空看到地球?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前蘇聯和美國進行激烈的太空競賽,前蘇聯於1957.10.04發射人類第一顆衛星-人造衛星1號。但人類第一次從天空拍攝到地球照片卻是1946年10月24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大約一年後,美國一群士兵和科學家聚集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發射了由德國投降後獲取的零件組裝而成的V-2飛彈。他們一起將35毫米電影攝影機綁在火箭上,並啟動了引擎。隨即,火箭高速向空中發射,相機每隔半秒拍攝一張新照片,並將這些幀存儲在老式膠片上。
  • 人類對宇宙的「終極三問」,至今爭議不斷,答案讓人細思極恐!
    隨著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加快,宇宙對於人類已經不再是遙遠而陌生的了。從小我們就學習科學知識,科學課本便是我們認識宇宙的第一把鑰匙。我們知道宇宙的無邊界和浩大,人類在偌大的宇宙中渺小得就像一粒灰塵。旅行者1號在1996年的時候傳回了一張照片,這張照片是在距離地球64億公裡外拍攝的,我們可以看到地球在偌大的宇宙中不過是一個小藍點,很多人在感嘆宇宙之大的同時,也對宇宙產生了一絲恐懼,時至今日仍然有一些問題困擾著人類,讓我們細思極恐。宇宙是怎麼產生的呢?
  • 14億公裡之外,飛船從太空傳回一張照片,為何專家看後失去笑容
    而隨著人類了解太空的手段越來越多,如各種探測儀器、飛船的研發,對太空的認知越來越全面。生命不息探索不止,人類開始探索其他星球,然而飛船從14億公裡外的太空傳來的一張照片,卻讓專家看後笑容漸失。在太陽系中,土星是第二大氣態星球,體積僅次於木星。
  • 拍一張不會過時的照片要比拍一張好看的照片更有價值
    文:讀閱評說「拍一張不會過時的照片,可能比拍一張好看的照片有價值多了。」比如,在拍照時畫面中的水平面要放在整個畫面的三分之一處或者三分之二處,不要放在中間位置,這樣拍下來的畫面有一分為二之感,非常影響視覺效果;再比如,拍攝一片花海的時候,要將突顯畫面的花朵放在左下九分格交叉點處或右下九分格交叉點處,這樣既可以不使花海顯得過於凌亂,又可以將鮮花盛開的景象展現出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