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1號」在1977年飛行外太陽系
人類登上月球,飛離外太陽系的旅程早在1977年就已經開啟,在這年的九月五號,正是歷史上非常有意義的一天,被命名為「旅行者1號」的行星探測器背負著全球艱巨的使命,飛到外太陽系。
還記得它升天,被泰坦3號火箭送出地球的時候的轟鳴聲巨大,這個踏上可能不歸路的探測器就這樣離開了我們,開始了自己艱巨的任務,而早在「旅行者1號」登上外太空之前,「旅行者2號」就已經捷足先登了。
只不過即便2號旅行者比1號旅行者先行一步,旅行者1號也是絲毫不遜色的趕超了2號的腳步,然後在接下來的探測任務中,1號都表現出超強的領先能力,無疑,1號旅行者比2號優秀的多,也擁有更硬的速度。
到今天,細數兩顆發射到外太空的旅行者系列探測器已經運行了四十二年的時間,旅行者1號的飛行速度達到每秒十七公裡的速度,而旅行者2號比1號少了兩公裡每秒的飛行速度,怕是再也追不上1號的腳步了。
而走過了222億公裡的旅行者1號,目前已經飛離了太陽系,而旅行者2號到了大約有185億公裡的地方,兩個人都已經飛出了太陽圈層,進入了全新的星際空間,他們都領略了太空中哪些奇妙的風景呢?
離開「太陽系」的人造物體,小小的太空飛行器怎麼運行的呢?
所謂離開了「太陽系」並不是指脫離了太陽系區域,雖然太陽系只是整個宇宙空間的一個「小郊區」,但是人類所安裝的探測器還尚未達到太遠的距離,這222億公裡已經是非常大額突破,旅行者系列的人造物體也不過是飛出了太陽風帶電粒子所能觸及的範圍。
旅行者系列不斷的飛行,然後慢慢地脫離了太陽風粒子的影響力,在一定距離中,粒子停滯,所以科學家普遍認為,兩個探測器已經飛離出了太陽圈層。
畢竟太陽系以外的範圍理論上被稱為奧爾特雲境界,而如果按照速度比較快的旅行者1號的飛行速度,起碼還要三百多年才能達到奧爾特雲境界,所以還遠著呢,宇宙的深邃和奧秘還需要我們無限的探索。
那麼我們理解的宇宙浩瀚無邊,而一個小小的航天探測器更像是一個渺小的存在,它是怎麼在這黑暗的世界裡工作了四十多年呢,這主要還是要看科學家製作出來的內部構造,是由核動力電池形成的。
這些探測器的動力來源並非直接受太陽能,而是科學家精細製作的核動力電池,這些電池也並不是永久的壽命,恰恰在2025年,也就是五年後可能會「壽終正寢」,成為與人們失去聯繫的一粒宇宙塵埃。
旅行者探測器獲得的「收穫」反饋。
旅行者在自己外太空的旅行途中,也有著不少的收穫,看旅行者1號給我們帶來的反饋,其中比較大的令人發現,可能就是木衛一上的火山活動了。
早在1979年的時候,旅行者1號對木星及周圍的伽利略衛星進行了大規模拍攝,然後便是發現了從未觀測到的火山運動,並在拍攝完照片之後,借木星引力飛往了土星。
土星上的奇觀也讓科學家們感到驚嘆,當旅行者1號拍攝出土衛六上的濃厚大氣層的時候,這也是科學家另外一種興趣的時候,原本科學家想要繼續近距離觀測土衛六的,可惜軌道發生了偏離。
之後科學家賦予旅行者1號的探測行星任務已經結束,當時1990年的天文學家卡爾薩根便也提出了旅行者1號給太陽系拍一張全家福照片的建議,結果通過運轉鏡頭影像畫面拼接,形成了如今的「全家福」。
這也是偉大的旅行者1號拍攝出來的最後一張照片,可以看到的是,太陽系在整體來看好像也是這麼的單薄和渺小,宇宙的浩瀚超乎了我們的想像。
結語
而旅行者1號拍攝的最動情的一張照片,也是最美的照片,便是一張「淡藍色」,我們打開微信的時候同樣可以看到,地球的模樣孕育了生命幾十億年,而人類更是數百萬年,這裡面有愛,有溫馨,還有一群可愛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