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腦神經外科名醫村垣善浩教授,主導研發首個智能手術室SCOT

2021-01-08 每日經濟

手術臺、內窺鏡、麻醉器械等手術室內的各種器械全部聯網,以最佳形式共享術中所有數據,協助醫生做出術中決策——這,就是日本2016年推出的首個智能手術室SCOT(Smart Cyber Operating Theater)。

因其具有革新性,SCOT一經推出,便成為日本醫療界關注的熱點話題。而主導研發這個智能手術室的,正是日本乃至全球知名的腦神經外科名醫——村垣善浩教授,任職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先端生命醫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村垣善浩

腦神經外科教授

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先端生命醫科學研究所副所長

村垣善浩教授說:「目前人們所想像中的手術室,好像只是一個為了進行手術的『空間而已』。醫院有非常多的醫療器械,每次手術時,醫生都會帶上自己喜歡的設備去手術室實施手術。而SCOT的理念是——將手術室視為一種醫療設備,而不僅僅是一個『像盒子一樣的空間』。」

例如,「汽車」以移動為目的,因此需要發動機、方向盤、輪胎等各種零件,將之組合包裝成為一臺機器來達到移動的目的。手術室也應該如此:醫生選擇的設備可以連接到手術室裡的固定網絡,這一切都與設備同步,作為時間或空間信息之間的聯網數據,幫助手術醫生在術中做出判斷或決策。

村垣教授表示,「當我看到Hyper SCOT的原型時,我非常感動。我們的想法已經成形,現在我們可以站在客觀的角度來看它。我跟大家一樣第一次看到它時真實地感到驚訝。此外,當我第一次親眼看到在臨床上使用時,正如我所期望的,所有的器械全部聯網,信息數據一目了然……好像看到了醫療領域的未來!」

那麼,村垣善浩教授主導研發的這個智能手術室SCOT,導入臨床後可以帶來什麼好處呢?

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協助醫生做出術中決策」。外科醫生在手術中經常需要作出一些影響手術結果的決策,例如:是否還可以多切除一些腫瘤?或是考慮有損傷其他功能的危險性而不應該冒這個風險?

有了SCOT後,這些除了專業領域的專家通常很難做出判斷的案例,也可以通過綜合收集、分析數據或利用人工智慧,自動推薦選擇項或提示危險因素,可以減少由依賴醫生臨時判斷所引起的一些誤差。這意味著,臨床經驗不足的醫生,未來也可能做出與具有豐富臨床經驗醫師相同的判斷。

在率領團隊研發SCOT的同時,村垣善浩教授還負責諸多腦神經外科的臨床手術,包括為一些國外慕名而來的患者手術。他的專長領域覆蓋外科手術、癌症免疫療法、醫療器械開發、精密誘導治療等。

從他的言語中,我們可以我描繪出,由醫生和醫療設備製造商共同創造的一個醫學界令人興奮的未來。

相關焦點

  • 日本腦神經外科名醫村垣善浩教授 主導研發首個智能手術室SCOT
    手術臺、內窺鏡、麻醉器械等手術室內的各種器械全部聯網,以最佳形式共享術中所有數據,協助醫生做出術中決策——這,就是日本2016年推出的首個智能手術室SCOT(Smart Cyber Operating Theater)。
  • 村垣善浩成功研發智能手術室SCOT
    更別提患者不幸罹患顱內惡性腫瘤的兇險境況,如果發現及時,尚有機會進行手術治療,一臺切除顱內惡性腫瘤的神經外科手術往往持續幾個小時,方寸之間毫釐之內的「手術戰場」往往充滿變數,危機重重。手術臺、內窺鏡、麻醉器械等手術室內的各種器械全部聯網,以最佳形式共享術中所有數據,協助醫生做出術中決策——這,就是日本2016年推出的首個智能手術室SCOT(Smart Cyber Operating Theater)。因其具有革新性,SCOT一經推出,便成為日本醫療界關注的熱點話題。而主導研發這個智能手術室的,正是日本乃至全球知名的腦神經外科名醫——村垣善浩教授。
  • 村垣善浩:最強醫生大腦引領未來「智能診室」
    目前,手術導航設備已經常用於神經外科,利用術中診斷成像的新治療方法也正在開發中。近日,醫學界又傳來重大利好——日本已經研發出全球首間「SCOT智能手術室」,這一跨時代的壯舉被譽為是醫療革命4.0。「SCOT智能手術室」的出現意味著整個手術室可以作為一套完整的系統出現,它似一個診療「大腦」,統籌多項設備設施,各設備之間不再協同聯動將成為可能,我們曾經仰望的科幻大片中的手術室將從從熒幕走進現實。主導研發這個高科技智能手術室的,正是日本乃至全球知名的腦神經外科名醫——村垣善浩教授,他本人就擁有一個過人的「超強大腦」。
  • 村垣善浩-顱腦外科學的良醫巨匠
    而有其中東京女子醫大的神經膠質瘤治療成績遠遠高於日本全國平均水平,其等級3的5年存活率為78%,是日本全國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  東京女子醫大對惡性顱內腫瘤的優秀治療表現得益於基礎醫學理論的進步和醫學手段的不斷開拓,更重要的是有最著名的腦外科名醫村垣善浩教授領銜的醫療團隊。很多日本國內外的顱內惡性腫瘤患者為了一線生機,不遠萬裡慕名而來。  那麼村垣善浩醫生究竟有多神?
  • 贛州市人民醫院第二屆「十大名醫」名單揭曉
    中國江西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宋小英、見習記者廖雲萍報導:近日,由贛州市人民醫院舉辦的第二屆「十大名醫」評選活動正式落下帷幕,婦產科主任徐敏娟等10人榮獲贛州市人民醫院第二屆「十大名醫」稱號。  為展示贛州市人民醫院廣大醫務工作者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良好的醫風,贛州市人民醫院組織全院3000多名在職職工,從93名主任醫師中選出「十大名醫」。評選活動自啟動以來,經過醫院資格審核、組織投票、院長辦公會和黨委會審定、公開公示等多個環節,最終評出贛州市人民醫院第二屆「十大名醫」。
  • 全球頂尖外科中心用上「青島科技」!青大附院與海信聯合研發的醫療...
    近日,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院長董蒨教授領銜的數字醫學團隊,與海信醫療聯合研發的高端醫療設備,創新打造以人工智慧、計算機視覺為核心引擎的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和海信外科智能顯示系統,登上了世界最高的醫學科技舞臺。
  • 一位世界級權威腦神經外科醫生,為什麼會堅信天堂是真實存在的
    就是因為寫書這個人特別不一般,這個書的作者叫做埃本·亞歷山大,他是位名醫生,而且是腦神經外科世界權威,他的父親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腦神經外科醫生。亞歷山大家族,家裡全都是名醫,律師,就是各種社會精英。杜克大學畢業名人埃本·亞歷山大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就是美國非常權威的腦神經外科手術醫生,他這一生都致力於腦科學的研究,名副其實的科學家,他曾多次說他根本就不相信死後世界的存在,作為一個神經外科手術的醫生
  • 山下智久牽手新垣結衣打造最強醫療神劇,碾壓《外科風雲》
    由山下智久、新垣結衣和戶田惠梨香聯袂主演的醫療日劇《Code Blue》,時隔七年終於迎來了第三季,網友稱之為:2017第一個活久見系列!醫療劇作為日劇的一檔「鐵板」題材,最受觀眾歡迎的類型一直是「超級醫生」。像是《回首又見他》中織田裕二飾演的司馬醫生,近幾年一直大熱的《DOCTOR-X》中的大門醫生等等,向來是醫療「爽劇」中的頂梁柱。
  • 中山大學眼耳鼻喉頭頸外科名醫團隊在黃江醫院開展惠民義診
    當天下午2:00-4:00,廣東省眼耳鼻喉頭頸外科領域專家名醫將在黃江醫院開展惠民義診活動,他們分別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史劍波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醫院副院長、鼻專科主任技術專長:自1991年開始從事鼻內鏡外科的臨床研究,是國內最早從事該領域的鼻科專家之一,至今已經獨立完成鼻內鏡外科手術10000餘例。
  • 綜合東京醫院呼吸器外科部長教授森川利昭
    > 綜合東京醫院 呼吸器外科 部長 教授 專業領域 呼吸器官外科·肺癌胸腔鏡手術著名醫生 專業資格 醫學博士(北海道大學) 日本內視鏡外科學會理事·評議員、呼吸器官胸腔鏡手術研究會會長
  • 眼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領域大咖進駐黃江醫院名醫工作室
    1月9日,眼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領域大咖、中山大學附屬醫院教授史劍波率隊進駐黃江醫院名醫工作室。這意味著今後市民在家門口,即能享受該領域權威醫療名家的診療服務。史劍波教授團隊名醫工作室是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咽喉科醫院副院長、鼻科主任史劍波教授為首席專家,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等高水平醫院的眼耳鼻喉頭頸外科專家教授組成。
  • 第四屆「國之名醫評選系列榜單」揭曉 哈醫大一院孫備教授榮登榜單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徐旭 李楊楊)9月16日,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主辦的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上線儀式暨第四屆國之名醫盛典(2020年度)在線舉行。哈醫大一院外科學教研室主任、普外科主任孫備教授榮獲「國之名醫·優秀風範「稱號。
  • 浙二手術室又多了一位「明星」!顏值高、技術好,還是浙江省首臺!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浙江省首臺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
  • 【名醫名家】腦外科專家王運華教授:妙手丹心,追求卓越
    【名醫名家】腦外科專家王運華教授:妙手丹心,追求卓越 2020-10-14 1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香港明星富豪御用名醫有多厲害?創造了醫學界匪夷所思的第一例!
    醫療服務項目:腦神經外科、小兒神經外科、中風、先天性脊柱問題、腦癇症、腦神經外科手術、脊柱神經手術、小兒、神經外科手術、放射外科手術、腦神經外科手術、小兒腦神經外科手術、脊柱神經外科手術、放射外科手術、功能腦神經外科、肺癌剋星︰亞洲人專用的標靶藥有著全球第一殺手稱號的肺癌
  •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與海信醫療聯合研發的高端醫療設備走上世界最高...
    全球最頂尖的機器人外科創新與培訓中心全球最頂尖的機器人外科創新與培訓中心董蒨教授領銜的數字醫學團隊與海信醫療合作開發的海信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Hisense CAS)和海信外科智能顯示系統(Hisense SID)備受該中心負責人Pier Cristoforo Giulianotti青睞,並被引進至這一世界一流的培訓中心,與全球最頂尖的達文西外科手術機器人一起成為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 星榮整形外科醫院試運營啟動,打造重慶「美容」名片
    (「聚能·創變 尋找大變局下的中國醫美大健康之路」座談會)行業領軍人物李世榮教授領銜在試運營啟動儀式上,原第三軍醫大學西南整形美容外科醫院創始人、院長,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國家名醫」稱號獲得者,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主任委員李世榮教授,接過復星醫藥高級副總裁、復星醫療董事長陳玉卿手中的聘書,成為星榮整形外科醫院首席專家暨名譽總院長
  •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的3個階段,是孩子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時期
    日本腦神經專家:10歲前的3個階段,是孩子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時期教育學家們早早就發現了專注力的重要性,國內外研究學者們多年來不斷摸索探究,希望掌握孩子們專注力培養的關鍵,能夠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天才。日本的腦神經專家林成之就是其中一員,經過多年的分析總結,他得出了一個結論:10歲前,孩子有3個階段,是專注力培養的黃金時期,分別是0-3歲、4-7歲、8-10歲,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和培養方式。
  • 手術室一體化解決方案專家——巴可醫療重磅亮相CHCC2020!
    >確保基礎設施整體設計和新技術之間的功能兼容性,就是確保了外科手術室的未來發展。已有的數位化手術室急需建立起與4K新標準相符的兼容性和連接性。因此,除內窺鏡外的醫療設備也必須升級,以兼容4K成像能力帶來的改變。巴可醫療布局外科顯示多年,如今已成功推出多款外科專用、多模態4K顯示系統,能夠協助醫療人員在手術過程中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
  • 家門口看名醫!
    為提升醫院綜合實力和促進骨科專科發展,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共享的先進理念,杭州九和醫院聯合浙江省中醫院骨科專家童培建及其團隊,共同打造九和醫院「骨病精準治療中心暨童培建名醫工作室」。上午,工作室揭牌儀式在杭州九和醫院正式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