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5日(美國中部時間)上午10:00,全球最頂尖的機器人外科創新與培訓中心----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外科手術創新和培訓實驗室(Surgical Innovation Training and Laboratory (SITL))在線上舉行開幕儀式,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院長、山東省數字醫學與計算機輔助手術重點實驗室主任、青島大學數字醫學與計算機輔助手術研究院院長董蒨教授受邀參加。
董蒨教授及團隊參加Surgical Innovation Training and Laboratory (SITL))在線上舉行開幕儀式
董蒨教授及團隊參加Surgical Innovation Training and Laboratory (SITL))在線上舉行開幕儀式
該實驗室作為全球最頂尖的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培訓中心,其承擔著國際前沿臨床手術機器人的科研創新以及外科手術人才的培訓。
全球最頂尖的機器人外科創新與培訓中心
全球最頂尖的機器人外科創新與培訓中心
董蒨教授領銜的數字醫學團隊與海信醫療合作開發的海信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Hisense CAS)和海信外科智能顯示系統(Hisense SID)備受該中心負責人Pier Cristoforo Giulianotti青睞,並被引進至這一世界一流的培訓中心,與全球最頂尖的達文西外科手術機器人一起成為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海信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提供精準的三維重建,達文西機器人與海信三維重建結合應用,能使主刀醫生更準確把握操作距離、辨認解剖結構,從而提升手術精確度。
在Surgical Innovation Training and Laboratory (SITL)美國醫生正在使用海信CAS
在Surgical Innovation Training and Laboratory (SITL)美國醫生正在使用海信CAS
Hisense CAS為何會受到國外頂級醫學專業團隊的青睞?這要從董蒨教授與世界臨床機器人外科協會主席、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Pier Cristoforo Giulianotti教授之間的友誼和緣分說起。
2017年5月Pier Cristoforo Giulianotti教授訪問山東省數字醫學與計算機輔助手術重點實驗室,對實驗室團隊與海信醫療聯合研發的Hisense CAS有了初步的了解。
2017年5月Pier Cristoforo Giulianotti教授訪問山東省數字醫學與計算機輔助手術重點實驗室
2017年9月董蒨教授受Pier Cristoforo Giulianotti教授邀請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世界機器人外科大會(Worldwide Congress of Clinical Robotic Surgery Association)演講,介紹CAS的臨床應用和 Dong’s 肝臟分段體系。大會主席對董蒨教授的研究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
2017年9月受Pier Cristoforo Giulianotti教授邀請董蒨教授參加世界機器人外科大會
2019年5月11日,第三屆中國數字臨床醫學應用技術大會暨山東省第四次數字醫學學術大會特邀Pier Cristoforo Giulianotti教授參會,期間帶Giulianotti教授參觀了海信醫療產業板塊,主要包括醫用顯示器、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遠程會診、移動護理系統、醫用冰箱、數位化手術室等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Giulianotti教授對董蒨教授與海信醫療共同研發的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CAS)和數位化手術室產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參觀過程中Giulianotti教授對海信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CAS)、海信65寸裸眼3D顯示器給予了高度評價,並表達了希望海信產品能夠應用在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將開設的外科手術創新和培訓實驗室(SITL)。
2019年5月,Pier Cristoforo Giulianotti教授、Woo-Jyoung Lee教授參觀海信醫療
Giulianotti 教授作為世界臨床機器人外科協會的創始主席,於義大利比薩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並在2000年率先應用臨床機器人進行複雜手術操作。Giulianotti 教授認為機器人手術對比腹腔鏡手術可顯著提高手術效率,包括機器人肝葉切除、複雜膽道重建、胃旁路減重、胃癌根治、結直腸癌根治、胰腺部分切除和胰十二指腸切除等。針對腹腔鏡下難以完成,唯有手術機器人能精準完成的一些手術,例如內臟動脈瘤切除吻合、細口徑的膽管空場吻合、複雜的腹腔內淋巴結清掃等都是重點應用領域。截止到目前,Giulianotti 教授已完成機器人手術超過2000例。
Pier Cristoforo Giulianotti教授與董蒨教授就CAS在外科手術重點應用展開學術探討
Giulianotti 教授指出,基於三維重建的手術規劃非常重要,為臨床醫生提供了直觀的腫瘤及其毗鄰解剖信息。海信基於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CAS)產品延伸到肝臟外科手術導航的研究內容是外科手術導航非常前沿的研究方向,通過術前三維重建和達文西機器人進行深度融合開發是未來臨床外科手術發展的重要趨勢。
董蒨教授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並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董蒨教授領銜的數字醫學團隊從臨床實際問題出發,致力於精準醫療設備研發、臨床應用及產業化,創新打造了以人工智慧、計算機視覺為核心引擎的計算機輔助手術系統。從創新技術到賦能平臺到智能大健康,海信計算機輔助手術系列產品和醫學影像雲平臺,涵蓋診療管理全周期,有效應用於各種癌症(尤其是肝、膽、胰、脾、胃、肺、腎等腫瘤)的早期檢測與診斷、術前精準模擬規劃、術中影像全程引導監測及實時導航、術後定量評估及隨訪。並且術前,可進行虛擬手術切除,提前確定最佳手術切除路線,以最小代價「試錯」,同樣改變外科醫生的手術思維模式和方法。相關成果獲得青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和2019年的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Giulianotti 教授在外科手術創新
培訓實驗室(SITL)及展示的Hisense CAS三維重建
此次,Giulianotti 教授對新外科手術創新和培訓實驗室(SITL)的建設發展描繪了藍圖,並希望雙方合作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挖掘合作潛力,擴大合作領域,共同推進臨床手術機器人事業的發展。正如實驗中心選擇路易·巴德斯的名言為座右銘:Science knows no country, because knowledge belongs to humanity, and is the torch which illuminates the world。這只是合作和友誼的開始,團隊會藉此契機,深入推進肝臟外科手術導航的研究內容,通過術前三維重建和達文西機器人進行深度融合開發新一代創新醫療設備。
外科手術創新和培訓實驗室(SITL)簡介:
外科手術創新訓練實驗室(SITL)佔地17,000平方英尺,配備當今最先進設備,致力於當代和未來的外科手術訓練,創新和技術研究。SITL的全面落成是一個多學科團隊深度合作的成果,該團隊在過去的幾年中一直致力於該中心的設計,其成員團隊包括Cannon–Bailey建築師,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UIC)的工程師及UIC普通外科與神經外科系的醫生與科學家,及相關技術人員和獸醫。
SITL設施包括一個主中央空間,該主要中央空間採用可分段、可重構設計,以適應任何外科專業的不同培訓項目的需求。它具有八個模塊,最多可容納24個機器人站。主實驗室由研討室/教室環繞,用於研究、仿真、成像、3D列印/重建、遠程手術、人工智慧交互以及配有尖端通信及可視化技術的傳統手術展示。每個房間都配備了帶有Wi-Fi和光纖連接的網絡設備接口(NDI),可在手術中實現虛擬手術觀摩。
SITL的落成離不開各方的大力貢獻,包括:UIC普通外科和神經外科系,慈善捐助者,醫療公司,UIC大學和醫學院。
SITL的使命是在外科手術教育和研究中促進重大的創新,緊追外科手術數位化轉型趨勢,同時為未來的外科醫生做好準備。(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徐小欽)
【來源:青島早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