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好快,從《你的名字。》在國內上映算起,又過了一年多。
「你名」對於新海誠這個名字在國內主流觀眾中的傳播,起到了其它作品無法比擬的作用。連本身和新海誠沒什麼關係的《煙花》,在上映時都因為打著「又一部你的名字」旗號,而被很多人認為是又一部新海誠作品,心甘情願買了票。當然,之後的各種惡評也都傾斜在了新海誠身上。
真是「誠哥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當然也有一些人,這一年做的事就是反覆一遍又一遍看《你的名字。》,比如師兄。看得多了,也就發現了一些初看時沒有注意到的細節。比如男女主用的不同型號的「愛瘋」預示了時間差;手機日記顯示他們一共交換了11次身體啊等等,但發現最多的,還是潛藏在劇情中的為數眾多的「植入廣告」。
男女主分別使用的油性筆和鉛筆,就來自著名的斑馬、三菱和SAILOR SHOP系列的Mimi Pen。除此外,包括手機、作圖工具、筆袋、手帳、吉祥物、天然水、餐廳、圖書館......幾乎你看到過的生活中的用品和場所,你都能找到來源,然後發現它們都是廣告。
新海誠從一名「壁紙狂魔」成為一名「廣告狂魔」的過程,也是由來已久。早在2007年,他就以動畫的形式,為《信濃每日新聞》做了廣告。我們選取他十年來比較知名的幾部廣告作品,來看看文藝偏執又溫暖敏感的新海誠,是怎樣在廣告界也能風生水起的。
從2011年到2014年,新海誠為日本大成建設集團連續製作了四條時長30秒的動畫廣告。
大成建設是日本五大綜合建設業公司(大成建設、鹿島建設、清水建設、竹中工務店及大林 組)之一,也是這五大建設企業中唯一的非同族企業。作為行業中的翹楚,項目涉及日本國內及海外,包括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的基建項目。
新海誠的四部廣告分別講述了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海峽隧道、斯裡蘭卡第一條高速公路、越南內排機場、卡達多哈機場四大工程中的設計者、工人、當地居民的故事,延續了他一貫的風格,清新自然,激勵人心。
2013年,新海誠和野村不動產合作製作(都懂的)了時長約7分鐘的動畫短片《某人的目光》。本作相當於野村旗下品牌PROUD的宣傳片,通過對已工作兩年的女孩岡村綾與父親、母親、貓咪之間的親情回憶,旨在傳達「跨越時代,讓家族的羈絆更深更美」的品牌理念。
作為社會人和貓奴的雙重身份,這部作品在情感上給予了我雙重的催淚效果。即使這不是作為一個廣告出現,而是單純作為一部動畫短片,我也願意把這顆安利塞到你們的口中。即使是做廣告,也忠誠於自己的審美和創作,單憑這一點新海誠就給其它把甲方當上帝的廣告人上了一課。
當然了,新海誠也是因為他是新海誠才這麼自由的啊
2014年,新海誠放出了為Z-KAN製作的宣傳廣告《十字路口》。當年這個廣告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以為是誠哥新電影的預告片,加上那本同名的小說,無數粉絲傻傻等了好久,才接受現實,原來,這特麼就單單純純是一部廣告而已。
Z-KAN,是一家日本著名的函授補習機構。廣告講的鄉下妹子和東京男生的故事(是不是覺得似曾相識?),兩個互不認識的人像在冥冥之中有聯繫一樣,一同為考試努力,在Z-KAN補習,連錯題的地方都一樣,然後,在放榜的當天兩人命中注定的遇見了。
又想騙我報名補習班!補習就能有女朋友?誰信啊!趕緊把招生電話告訴我!
這部作品的節奏、設定、光線、人設(雖然不是新海誠自己畫的人設)都和《你的名字。》極為相似,或許,誠哥當年就是想用這個廣告為「你名」探一探路也說不定哦。
好了,今天的推送就到這裡,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