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海誠的眾多作品中,有一部動畫叫做《十字路口》,它是新海誠應邀日本教育機構Z會,製作的一部應援日本國立大學前期考試的考生們的廣告動畫。新海誠的《十字路口》主旨在於鼓舞考生們奮勇前進,不要有心理負擔,因為並不是為了活的幸福,也並非想要明確的約定,遙遠的地方的某處是我們嚮往前去的地方。
這部《十字路口》與新海誠的《十字路口》光是主題上就有很大的區別,這部《十字路口》展現的是關於與平行世界的自己相遇從而尋回本我的故事,整部動畫輕鬆而又奇幻。
01.熟悉的《十字路口》
初看這部《十字路口》時,有一種熟悉感,當然不是那種出自於同一人的那種熟悉,而是一種糅合了多種元素的熟悉感,這種熟悉感來源於動畫的名字以及動畫中的鏡頭語言。
動畫與新海誠的《十字路口》 同名
儘管說一部動畫與其它動畫相似,這樣的確有些不妥,但當我初次看見《十字路口》這個名字時,我第一個想到的還是新海誠的《十字路口》。這是無法避免的事,畢竟從知名度上來說,新海誠的《十字路口》的知名度的確要廣泛些。
從動畫名字上來說,這部《十字路口》儘管與新海誠的《十字路口》同名,讓我們對它有一種熟悉感。但從內容上來說,這部《十字路口》自己的風格很明確,不同於新海誠的《十字路口》,這部動畫塑造出另一種屬於自身的《十字路口》。
動畫中鏡頭語言與《穿越時空的少女》有著幾分相似
動畫開頭的那段畫面與細田守的《穿越時空的少女》有著些許的相似,《十字路口》是一部沒有對白的動畫,純靠動畫中的鏡頭語言來展現動畫想要訴說的故事。因此,動畫中的鏡頭語言是這部動畫中的一大特色。
《穿越時空的少女》穿越的是時空,《十字路口》跨越的是兩個平行世界。兩部動畫所涉及到的都是關於穿越的主題。同時《穿越時空的少女》中紺野真琴的跨越動作與《十字路口》中女孩跌倒的鏡頭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正是這與新海誠的《十字路口》同名以及鏡頭語言與《穿越時空的少女》相似的地方,才讓我們初看見這部《十字路口》時,會產生一種熟悉感。
02.「十」字路口塑造的奇妙的世界
儘管聊到這部《十字路口》時,第一感覺是熟悉,但這部動畫卻與新海誠的《十字路口》以及《穿越時空的少女》有著很大的區別。
新海誠的《十字路口》,雖說動畫名字中有著十字路口這個名詞,但動畫通篇沒有出現過一處關於十字路口的畫面。新海誠的《十字路口》中的「十字路口」主要是一種代指,它代表的是人生路上的選擇。
這部《十字路口》則出現過十字路口的場景,以其作為故事的主要背景。由於十字路口的存在,人流量也因此交匯,才發生了女孩被擁擠的人流推倒,從而不斷放空自己,引發跨越兩個平行世界的故事。
當然,除開作為《十字路口》中主要的故事背景外,十字路口也是整部動畫的主題。十字路口的模樣是一個「十」字,無論從哪一個方面而來,都將匯聚於中心一點。《十字路口》這部動畫中的核心世界觀是平行世界,而平行世界中也存在著另一個我們,這與十字路口中多個路口相互對應。
同時,《十字路口》中所呈現的關鍵元素還是兩者的交匯,也就是兩個平行世界中的兩個自我的觸碰,也正好對應「十」字中的那集中的一點,暗示著本我的存在。
動畫中展現了一個隨著自我不斷地放空,綠衣女孩不斷上升,同時,空中出現一個緩緩下落的如水珠構成的女孩,兩人越來越近,直到觸摸彼此的存在。這是動畫中本我的體現,也是「十」字中那集於中心一點的呼應。
03.結語
初看《十字路口》這部動畫時,發現它在名字以及鏡頭語言上與新海誠的《十字路口》以及細田守的《穿越時空的少女》這兩部動畫有些相似的地方。
再看《十字路口》這部動畫時,它所構建的世界足以令人稱讚,它拋開了名字以及動畫中的鏡頭語言所帶給它的那種熟悉感,利用舒緩的音樂以及奇妙的構思,不斷地放空自我,穿越兩個平行世界的間隔,緩緩交匯,尋回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