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港集團到中國足協,陳戌源身份轉換一年多,還是那個熟悉的陌生人

2020-12-15 上觀

12月14日下午,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在上海召開,吸引全國30多家主流媒體報導。在記者印象裡,這是陳戌源在2019年8月22日當選中國足協主席至今,第一次在上海灘、第一次在這麼多的媒體面前,敞開心扉、亮出態度、表明觀點,暢談限薪限投以及俱樂部中性化名稱這兩大改革舉措。


有話直說讓人感覺很熟悉


一年多前,陳戌源是上港集團董事長,是上港足球俱樂部發展前進的決策者;一年多後,他的身份早有不小轉變——中國足協主席,即中國足球發展的掌舵人。打個比方:陳戌源過去在上海主導上港足球俱樂部奪冠,只是順利駕駛一艘輪船;如今擔任中國足協主席,則是掌舵一個體量龐大的超級船隊,在茫茫大海中找尋抵港方向。

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俱樂部總支出壓縮、球員進一步限薪、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等政策重磅出爐。陳戌源最後總結講話,沒有太多假大空的套話,有的是實事求是的自爆短板,是直面問題的正視差距。

「我們中超俱樂部的投入,是日本J聯賽俱樂部的三倍多,是韓國K聯賽的10倍多;中超一線球員的平均薪酬,是J聯賽球員的5.8倍,是K聯賽球員的11.7倍。金元足球正在吞噬中國足球健康的肌體,我們難道還不覺醒,難道有些人良心已死,還要繼續享受虛無縹緲的足球泡沫環境?」

「對薪酬調控改革,有些俱樂部不要心存僥倖。不管哪家俱樂部,俱樂部牌子多大,執行處罰一視同仁,堅決不講情面,堅決不搞下不為例。過去中國足協有過執行不嚴,造成不好的影響。從現在開始,限投限薪,堅決不含糊。我就是不當主席,也絕不搞下不為例!」

「中超職業俱樂部,花錢不算本事,只要錢花下去,成績就能上去,其實很容易。但對俱樂部來說,難的是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打擊金元足球,事關貫徹《中國足球改革發展方案》宗旨,事關中國足球改革發展方向,事關各俱樂部健康可持續發展,事關全國人民大眾對中國足球發展的美好期盼。」

有話直說,有話敢說,包括面對媒體的有問必答,陳戌源的真誠交流、金句頻出,首先就讓人感覺「太熟悉」。 2014年底,上港集團收購上海東亞足球俱樂部100%股權,從贊助商變身運營方。2015賽季開始,上港集團開始真正介入足球運作,作為集團董事長的陳戌源,就在多次接受採訪中給筆者留下直觀印象:敢說。起碼,對媒體十分真誠,只要是能說的,絕不會藏著掖著,不故弄玄虛。


敢於發聲意味著敢於擔當


在陳戌源擔任上港集團董事長期間,一年兩次對俱樂部將士進行動員,是常規動作:賽季初的動員大會,陳戌源會為球隊啟程做動員;賽季結束的總結大會,他也會為一年得失進行盤點,放眼未來。

2015年,他說,「上港俱樂部有錢了,但不當土豪,也不是簡單地複製廣州恆大的模式,而是要傳達正能量。」2016年,也是在球隊賽季初的壯行會上,陳戌源喊出「要為上海帶來一座冠軍獎盃」的口號與目標。2017賽季,他直言「籤約奧斯卡為奪冠」。

2018上港奪冠後,他在總結會上表示,四年足球路,今朝喜奪冠,四年前上港集團接手東亞俱樂部時就懷揣著偉大的夢想,今天終於夢想成真。

當時他說:「足球是當今世界最偉大的運動,我們嚮往的就是足球帶來的精神力量,今年之所以能奪取獎盃,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信仰的力量,信仰為這個城市奪得榮耀。信仰有多堅定,責任就有多重、力量就有多大。」2019年,上港集團支持武磊留洋前,他曾這樣告誡武磊說,「你想要成為偉大的球星,首先從精神上要偉大。」

中國足壇名宿徐根寶,曾對中國足協歷任掌門,發表過他的私家看法。如果僅從「開口說」角度總結,那就是:「中國足協主席能力如何,是一個複雜的評判,但首先一點,他要敢說,敢於亮出自己的施政方針,說出自己的思考總結。否則,領導都悶聲不響,全中國那麼多的足球從業者,尤其是俱樂部的投資人、青少年足球教練,完全沒有方向,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去做!」

根寶還曾透露,他曾建議有關足協領導大膽亮出施政綱領,「毛主席不光仗打得漂亮,文章也寫得好,這就是凝聚共識的過程。中國足協的領導,如果連話都不敢說,還怎麼統一全國足球工作者的思想,怎麼去激勵大家的幹勁,怎麼謀求更多共識?」結果,他的建議依舊被當時的官員婉拒,「少說為妙」。

其實,敢說,首先是一種擔當。中國有一句老話:多說多錯,少說少錯。如果是一名不求上進的平庸管理者,那少說話肯定沒錯,因為少說尤其是少在媒體前少說,意味著少曝光。少曝光,在足球領域,就意味著少挨罵。如果沒有重任在肩、敢作敢為的心理素質,沒有敢於突破、理念先行的主動意識,大多數人自然會把「言多必失」奉為職場和官場的金科玉律。

企業家出身帶來市場化思維


第二個讓人感覺「太熟悉」,是陳戌源對市場主體的尊重,是骨子裡的市場化思維。陳戌源本身是搞企業出身,上港集團運營足球俱樂部時,他作為董事長代表全體職工履行投資方的職責。上港集團「踢足球」,固然有擴大企業品牌美譽度的訴求,但更多還是追求社會效應,為上海打造全球著名體育城市貢獻企業的力量。

當時,作為企業管理者的他就曾表示,「 足球俱樂部的正常發展,自我發展能力,是中國足球發展的根本所在。目前大部分中超俱樂部,都不具備持續發展的能力,都是靠投入解決問題,足球的市場化很不充分,機制也不健全。」

擔任中國足協主席後,陳戌源的頭腦裡,始終有投資人這根弦,有市場主體的換位思考。受到此前金元足球和今年疫情的影響,今年各級職業聯賽有16家俱樂部退出或解散,聯賽體系的完整性遭到破壞。陳戌源說,各級聯賽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前幾年金元足球帶來的影響。16家俱樂部退出,就是其惡果,疫情形勢下,經濟狀況出現滑坡,投資人更加難以為繼。建立一個健康可持續的聯賽體系,對中國足球非常重要。

「潮水終將褪去,我們將擁有一個潔淨的海灘。」陳戌源介紹,中國足協推出限薪措施前,他曾在一個非正式會議上,和恆大集團投資人許家印、萬達集團王健林、蘇寧集團張近東、中赫集團周金輝、建業集團胡葆森以及泰達集團等多個投資人有過溝通,「所有投資人都旗幟鮮明表達立場,堅決支持中國足協進行薪酬調控。對於限薪限投,我希望大家要有換位思考的意識。如果你是投資人,你是真正的足球人,你會反對嗎?無止境的燒錢,這是中國足球健康發展的未來嗎?」

這次會上,陳戌源主動提及外界關心的職業聯盟。「職業聯盟的各項籌備,目前得到有效推進,職業聯盟正在參與籌備明年的聯賽,明年職業聯賽很大可能在3月初舉行。中超聯盟成立和起步後,推動職業化發展大有作為,可以幫助培育俱樂部形成自我發展。」

身份轉換帶來全新挑戰


如果要說「陌生人」的感覺,則是陳戌源自身正在面臨外部環境的巨大變化:從過去的「上海足球」支持者,需要變成「中國足球」掌門人;從上港俱樂部的管理者,躍升為中國足球發展的操盤手。「肯定不一樣啊,我在上港集團工作了43年,從上到下,實在太熟悉了。」在媒體交流會前,他和筆者進行了一番閒聊。

確實,相比在上海國企履職時的順風順水,擔任中國足協主席,充滿太多未知。疫情之下,2021中超聯賽究竟如何設計、受到限薪的中超球員會否出工不出力、最為重要的中國國家隊能否順利晉級12強賽、職業聯盟到底能否順利推出、如何籌辦首屆改革後的世俱杯以及2023亞洲杯等,都是等待攻克的難關。

「限薪政策一出,奧斯卡這樣的超級外援,恐怕也將成為絕唱了……」記者向陳戌源拋出了這麼一個開放式問題。他直言不諱,「像奧斯卡這樣級別的外援球星,確實對整個中超、俱樂部提升影響力有不小幫助。不過,真要說奧斯卡能直接帶動本土球員水平大幅提高,也要打個問號。」這樣的回答,顯然是上港時期的陳戌源,不可能給出的選項。

「中超目前有一個現象,我是非常不滿意的,就是不少俱樂部缺了外援之後,整個隊的競技水平完全判若兩隊,這對於中國足球發展來說不是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應該是內外援結合,更多展現國內球員的水平和發展。」陳戌源表示,「這次限薪客觀來講,更有利於國內球員的成長,更有利於俱樂部青訓的建設,若干年後這個規則會在職業俱樂部身上顯現出優勢。其實,隊員主流還是希望去國外發展的,問題是他們能不能踢上球,下一步我們會積極推進有潛力的適齡球員去國外接受鍛鍊。」

很顯然,如今陳戌源思考問題的著力點,早已超越了單個俱樂部層面,更多是在中國國家隊,是在中超聯賽的整體健康發展,是讓中國足球迎來更好的社會口碑。要完成這樣的轉變,陳戌源顯然需要繼續發揚他老本行的「海港精神」:正是全體上海港口人的不辭辛勞、無私奉獻,才成就了洋山深水港這座令世界矚目的全球第一大港。

不過,作為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除了埋頭苦幹做一個更出色的自己,更需要調動整個行業的積極性,謀求大多數足球人的共識,走對路子,形成合力,久久為功。畢竟,自2015年足改方案頒布以來,中國足球事業發展雖發生積極變化,但中國足球系統性落後於世界足球先進國家的局面,並沒有根本性改變。中國足球人,依舊要面對現實,任重道遠。

相關焦點

  • 上觀:身份轉換帶來新挑戰,陳戌源敢於發聲意味著敢於擔當
    有話直說讓人感覺很熟悉一年多前,陳戌源是上港集團董事長,是上港足球俱樂部發展前進的決策者;一年多後,他的身份早有不小轉變——中國足協主席,即中國足球發展的掌舵人。信仰有多堅定,責任就有多重、力量就有多大。」2019年,上港集團支持武磊留洋前,他曾這樣告誡武磊說,「你想要成為偉大的球星,首先從精神上要偉大。」中國足壇名宿徐根寶,曾對中國足協歷任掌門,發表過他的私家看法。
  • 陳戌源:奧斯卡能提高本土球員能力?我持懷疑態度
    有話直說讓人感覺很熟悉一年多前,陳戌源是上港集團董事長,是上港足球俱樂部發展前進的決策者;一年多後,他的身份早有不小轉變——中國足協主席,即中國足球發展的掌舵人。打個比方:陳戌源過去在上海主導上港足球俱樂部奪冠,只是順利駕駛一艘輪船;如今擔任中國足協主席,則是掌舵一個體量龐大的超級船隊,在茫茫大海中找尋抵港方向。
  • 陳戌源:奧斯卡能提高本土球員能力?我懷疑
    有話直說讓人感覺很熟悉一年多前,陳戌源是上港集團董事長,是上港足球俱樂部發展前進的決策者;一年多後,他的身份早有不小轉變——中國足協主席,即中國足球發展的掌舵人。打擊金元足球,事關貫徹《中國足球改革發展方案》宗旨,事關中國足球改革發展方向,事關各俱樂部健康可持續發展,事關全國人民大眾對中國足球發展的美好期盼。」有話直說,有話敢說,包括面對媒體的有問必答,陳戌源的真誠交流、金句頻出,首先就讓人感覺「太熟悉」。 2014年底,上港集團收購上海東亞足球俱樂部100%股權,從贊助商變身運營方。
  • 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今晚的訪談內容還是比較全面的,...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今晚的訪談內容還是比較全面的,... 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今晚的訪談內容還是比較全面的,... 林本劍 05-07 22:13 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今晚的訪談內容還是比較全面的,從男女足國家隊備戰、中超聯賽方案、滯留海外外援問題、預備隊和國青打中乙、減薪問題、職業聯盟、一直到足協未來改革等,應該就差歸化球員這一塊了,可能是時間不夠來不及講的原因。
  • 歸化特謝拉蘇寧進決賽,陳戌源為上港機關算盡,再讓裁判出面背鍋
    而有意思的是,人們發出這樣的論調,不是因為支持蘇寧,蘇寧實力強勁,而是因為上海上港,而是因為陳戌源,因為陳戌源和上海上港的關係!裁判搶戲而今年中超聯賽,陳戌源對上海上港情有獨鍾,是人人皆知的事情,所以圍繞上海上港和裁判的問題,自上港第一場對陣河北華夏幸福,裁判漏判一個角球開始,一直到半決賽對陣江蘇蘇寧郭姓裁判的表演
  • 北京國安硬剛足協,堅決不改隊名絕不妥協,陳戌源該如何收場?
    在以往,各地球迷相互攻擊嘲諷,各地媒體針鋒相對才是大家熟悉的局面,用一盤散沙形容並不為過,畢竟大家都有自己不同的主隊。而如今,所有人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走到了一起,形成了統一戰線,那就是堅決反對中性名一刀切做法!
  • 媒體:上海海港打擦邊球 讓輿論集中到陳戌源身上
    昨日,根據多家媒體報導透露,上海上港隊中性名一事已水落石出,球隊未來將更名為上海海港隊。並且此中性名已經通過了中國足協的審批。不過,由於新名稱中仍帶有「港」字,簡稱依然可以被叫做「上港」,引來不小輿論爭議。
  • 足協主席陳戌源痛批中國足球燒錢:還不覺醒,難道我們良心已死?
    足協主席陳戌源痛批中國足球燒錢:還不覺醒,難道我們良心已死? 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
  • 更想去上港,足協開綠燈歸化特謝拉可賺1億,特殊條款起作用
    更想去上港的是足協的「開綠燈」,將特謝拉歸化後可以賺1.1億,特殊條款起作用最近中超聯賽的熱門詞是限制工資,特謝拉和「良心不疼」?根據《北京青年報》的報導,Teshela本人更傾向於加入上海上港,而且將繼續獲得高薪。有消息稱,中國足協的限制工資政策中有一條是外援可以與第三方公司籤訂合同來提高工資,其實這部分也是為了讓特謝拉獲得入籍資格,此前有消息稱特謝拉的預期年薪為1400萬歐元,如果足協成功這樣做,特謝拉將每年賺得1.1億人民幣,由此引發了許多疑問。
  • 觀點:足協新政為何遇到巨大阻力?暗流湧動的輿論在阻撓什麼?
    近期,中國足協發布了最新的政策條例和限薪規則,力度空前之大,也獲得了不少球隊官方的響應和支持。但是,這一年多來,新任足協主席陳戌源的反對聲始終無法得以平息,仔細看也會發現始終是那麼幾家媒體和部分球迷自媒體抓著幾個點不放。這也不禁讓人無限遐想,為何這屆足協領導班子會遇到如此之大的阻力?
  • 上港歸化特謝拉一舉四得,可總給人感覺哪裡不對勁?
    特謝拉要歸化了,根據多位媒體人的消息,是由足協主席陳戌源親自出面定好了由哪一家俱樂部出手歸化,種種證據表明,這一家俱樂部就是 上海上港。媒體人裴力表示,是由於國家隊主帥李鐵非常想要特謝拉,足協主席陳戌源全力支持國足,找上海上港拿錢好張嘴,找別人名不正言不順。陳戌源對於國家隊的支持從上任以來,對於國家隊非常重視,基本是有求必應,關愛至極。所以,此時李鐵提出要求,足協必定要全力支持。
  • 上港隊中性名上海海港通過足協審核,打擦邊球?或許還有別的深意
    足球報消息,上海上港中性名稱,已擬定為上海海港隊。自去年12月中國足協召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會議以來,上港俱樂部就名稱去企業化工作便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去年年底前,上港隊就按照要求上報了新隊名。根據足協此前的公告,中超只有四支球隊提交的中性名沒有通過足協的審核,他們分別是山東泰山,青島黃海,長春亞泰,武漢眾邦,但並不包括上海上港,這意味著上港的中性名已經通過足協的審核。在剛剛不久之前,知名體育記者徐江在個人社交媒體爆出了上海上港的2個備選中性名。
  • 上港顆粒無收 實錘打臉「拿那麼多冠軍有什麼用」謬論
    此時也可以用來安慰另一隻球隊------上海上港隊!魯能奪冠,禍及蕭牆 ,好幾支球隊蒙受牽連:江蘇蘇寧雙冠王夢斷,北京國安亞冠不能直接出現,廣州恆大超級盃無緣。最令人尷尬的是,上海上港不但亞冠無望,甚至年度顆粒無收,賽季幾十億的豪賭打了水漂,影兒都沒有一個。18賽季奪冠之後,上海上港豪情萬丈。
  • 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中超未來可能分兩個組進行並設立交叉賽與淘汰賽
    半島記者 杜金城5月7日晚,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接受央視新聞頻道《新聞1+1》採訪,在談及中超開賽時間時,他表示中超未來可能會分為兩個組,並設立交叉賽與淘汰賽。同時陳戌源確認中超預備隊以及國青將參加本賽季中乙聯賽陳戌源說:「假設6月下旬能夠開賽,12月中旬能結束的話,這其中半年需要給一個月國家隊備戰,給1個月亞冠,聯賽則需要4個月踢完30場,這基本是不可能的,未來的方案可能將聯賽分成AB兩個組,通過第一階段交叉賽,再到第二階段的淘汰賽,每組前四組成爭冠組,後四名組成保級組,這樣能夠保證、聯賽、國家隊賽事。」
  • 曝上港放棄歸化特謝拉,恐離開中國!
    特謝拉的歸化要求一經曝光,就引起了廣大球迷的熱議,在如今中國足協「限投」、「限薪」的當下,誰肯出這麼一筆天價的錢來歸化他呢?上海上港雖然是足協主席陳戌源的「嫡系」,但是如果他們歸化特謝拉,肯定也會被球迷的唾沫淹死。這不,據名記肖赧透露,上海上港已經放棄歸化特謝拉了!
  • 卓爾18人,上港12人,終於明白足協為什麼要著急限薪?
    上個賽季足協才對球員限了薪,沒想到這個賽季結束之前,足協又著急忙慌地進行二次降薪。球員還沒有從第一次降薪中緩過來,二次降薪又來,的確打了一眾球員一個措手不及。那麼足協為什麼在降薪不到一年,馬上又要急趕著第二次降薪呢?
  • 陳戌源:中國足球要讓人看到希望 中超判罰準確率98%
    中國足協在年初研究複賽方案時,首選仍然是主客場制,因為在操作上比較熟悉,而在短時間內搞一個賽會制比賽,規模比世界盃還大,當時各方壓力很大,心裡都沒底,後來綜合考慮整體的防疫要求,才確定了賽會制方案。圍繞賽會制方案,中國足協專門成立9個工作小組,涵蓋疫情防控、競賽組織、媒體聯絡、安保等工作,分頭細化落實相關工作。回頭來看賽會制方案是成功的,包括亞足聯、多國聯賽官方之後均專門向中國足協取經。
  • 特殊賽季為未來鋪路 陳戌源狠勁為了中國足球救贖
    一周前,記者與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有過一次面對面交流。當談及長期困擾中國足球限薪限投的「暗箱操作」和「陰陽合同」時,陳戌源扔下了一句狠話,「發現一起,就查處一起,絕不能搞什麼下不為例。」說到這裡,他略停頓了幾秒鐘,然後瞪著眼睛又補充道,「哪怕我足協主席不當了,也不允許『下不為例』。」
  • 北京國安想當帶頭大哥抵制足協改名字,為什麼響應者並不多?
    最近一段時間足協推出俱樂部去除企業名字,改用中性名字,初衷很不錯,但是走得太急,畢竟日本和韓國還有俱樂部包括企業名稱 ,更為重要日本和韓國足球水平比我們高,他們更應該與國際接軌,可他們並沒有像中國足協這樣一刀切,他們也想與國際接軌,但還沒有到時候,反觀中國足球很落後,卻異想天開與五大聯賽接軌,是不是不切實際?
  • 足協主席遭記者抨擊:欲練神功,舉劍自宮,但若不自宮,也可成功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4日,足協會議如期召開。而陳戌源關於限薪政策等方面的言論,引起了很多人的抨擊。《足球》報記者對此反應很大去年,中國足協曾就《足球》報個別記者的言論給予過批評,而就此,《足球》報似乎和中國足協「幹上了」。比如說,針對於陳戌源本次的言論,《足球》報國內主編李璇在社交平臺說:「當初狠砸奧斯卡浩克,把金元足球推向最高潮的,不正是當時的上港當家人、現在的中國足協陳主席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