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正規的出國勞務中介有哪些?想出國打工的人心裡都有此一問。
出國打工就怕遇人不淑,下定決心要出去闖一闖,苦於文化水平低,見識有限,對於一個普通勞動力來說,最擔心的就是掉進非法中介的坑。
在確認中介資質這件事上,多數打工者都像小馬過河,四處打聽,得到的回答卻都不一樣。
那麼什麼樣的中介才是正規中介呢,怎樣才能不掉進出國勞務的套路呢?
全省資質公司只有30家
國家商務部網站有一份表格,這份表格因為偶爾更換入口,很多人找不到,它叫作「中國對外勞務合作企業名單」,裡面包含了全國範圍內的所有具有正規資質的出國勞務公司。
根據這份名單,吉林省具有合法資質的勞務外派企業只有30家,其中21家在長春,佔比高達70%,其中不乏一些從業時間比較久的機構,他們經歷了長期的市場比對和選擇,比如吉林智晟、龍潤、吉林外事服務中心等等。
多數出國勞務中介都是商業性企業、私人企業,而吉林省外事服務中心比較特別,它是「省外辦」屬下的一家事業單位。
很多人不清楚,原來國家也有指定部門辦理出國勞務,其實同樣的機構在每個省份都有,可以說是勞務派遣商業化市場中的一個特例。
300萬元風險金保障了誰
出國勞務是一個敏感行業,這在行業監管力度上就有區別體現。
舉例來說,同樣是從事出國服務,留學行業的資質認定在已經取消了3年,甚至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已經開始放權,允許商家和個人自由進入市場,但出國勞務行業的資質認定一刻都沒有放鬆過。
那麼從業資格認定的意義是什麼呢?
根據商務部要求,中介至少要在商務部繳存300萬元的風險處置備用金,這相當於一個保險柜,除非中介退出,否則資金就會一直放在保險柜裡,不會返還。
生意都是逐利的,設置「保險柜」的意義就在於,中介機構在利益面前,有足夠的理智抵禦圓形方孔的誘惑,貪圖蠅頭小利會付出更大代價。
所以資質等於含金量這句話,正規中介是有著切身體會的,那麼多錢押在那,就要求它中規中矩,也難怪他們恨不能把那張資質證明每天貼在臉上,一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架勢。
信息差=智商稅?
有句話說,出國打工,智商稅總是要交的。
這句話道出了一個實情,中介表面上是在經營人力資源,本質上是在出售信息。
大家都是混國際職場的,信息就意味著錢。正規企業想拿到更多招工信息,招到更多工人,長期經營細水長流;非法中介走的是短線和一錘子買賣,盈利點就叫智商稅。
區別就在於,黑中介只考慮盈利不在乎打工者的風險,而良心中介會兩者兼顧,輕易不讓客戶做小白鼠。
比如最近流行一種「保籤費」,收費數額近萬元。
有些中介說,如果打工者不交保籤費,可能會被拒籤,先期支付的錢就統統要不回來了;但是交了保籤費,中介可以拿這筆錢去「打點」,力爭拿到工作籤證,即便拿不到,交過的錢也能原數退還。
實際上,保籤費就是「智商稅」的一種,它跟籤證通過率沒有任何關係。籤證通過了,中介多收了一筆上萬元的費用;籤證沒通過,中介原本也需要退還預付款的,但是保籤費卻被藉口花掉了,要不回來了。
所以智商稅就是信息差,是黑中介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