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給9歲「老賴」更多法律溫情

2020-12-17 瀟湘晨報

12月16日,鄭州金水區法院發布道歉聲明,對最近「9歲女孩成老賴」一事做出回應。在致歉聲明中,法院承認對未成年人發出限制消費令是錯誤的,並表示現已依法解除了對女孩的限制消費令。

知錯就改,法院態度值得肯定。但要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更重要的是從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訓,搞清楚不妥何在、該怎麼改。

年僅9歲的女孩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整起事件存在的現實複雜性可見一斑。就現行的法律中的有關規定來看,通過法定繼承方式繼承債務人遺產的子女、配偶、父母等,還需要繼承債務人生前欠下的債務。可這並不等同於傳統意義上的「父債子償」,而是更人性化地、更合理地要求繼承人在遺產範圍內承擔償還義務。

一般情況下,被執行人被限制消費無可非議。法院依據法律規定,將年幼的繼承人列入被執行人名單的判決也無不妥。可如此特殊案例,法院本應以更審慎的態度妥善處理,而不宜毫無變通地以一般規範對待處置。

從情的角度上看,該法院的判決的不妥之處在於將合法合規當作唯一追求。對於年幼的當事人來說,整件事件的來龍去脈,她不清楚;處理這件事情,她也沒有足夠的責任能力。在不知情、無能力的情況下,她已經依法擔上了被執行人的責任,如此法律責任的確認已經足以給對方一個交代,足以提供一個有效的維權憑證。此時若還不近人情地拿限制消費的判決置於這樣一個不明真相、無力辯解的孩童,便值得商榷。

不近人情之外,從法的角度上看,該法院的判決也並非毫無紕漏。就2015年最高院下發實施《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及有關消費的若干規定》的第二條來看,「人民法院決定採取限制消費措施時,應當考慮被執行人是否有消極履行、規避執行或者抗拒執行的行為以及被執行人的履行能力等因素」。很明顯,依據這一規定,這名9歲女孩並無可指摘,本應收穫法律更多的溫情和關照,可在原來的判決中,法院卻完全忽略了種種的特殊點,而只是依流程、依套路讓女孩承受了限制消費令可能帶來的不便。

透過這起案件,有人感慨「法不容情」,可事實上,法不容情與法亦有情並不矛盾,只有在執法司法的過程中更細緻、更用心、更堅守為民初衷,才能夠實現情法理的更好融合,讓法律釋放更多的溫情,從而推動問題得到更全面合理的解決。就此案來說,特殊的9歲被執行人的存在,意味著有關的執法司法人員需要以更多關懷、更多努力去協調問題並尋求更積極的解決方案。當地法院的公開道歉,展現了知錯即改的態度,更證明「法不外乎人情」的常識。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許曉芳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陳文杰

【來源:廣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給9歲「老賴」更多法律溫情
    來源:廣州日報12月16日,鄭州金水區法院發布道歉聲明,對最近「9歲女孩成老賴」一事做出回應。在致歉聲明中,法院承認對未成年人發出限制消費令是錯誤的,並表示現已依法解除了對女孩的限制消費令。年僅9歲的女孩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整起事件中的現實複雜性可見一斑。就現行的法律中的有關規定來看,通過法定繼承方式繼承債務人遺產的子女、配偶、父母等,還需要繼承債務人生前欠下的債務。可這並不等同於傳統意義上的「父債子償」,而是更人性化地、更合理地要求繼承人在遺產範圍內承擔償還義務。一般情況下,被執行人被限制消費無可非議。
  • 9歲女童成「老賴」引關注 專家:法律不能機械執行
    9歲女童被限制高消費引熱議 法院解除「限高令」並道歉  女童養母:「我們不想賴帳,希望法院能先查清相關資金的真正去向」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陳彥霏  近日,「9歲女童成『老賴』」一事引起廣泛關注。
  • 9歲兒童被限制高消費,央視熱評:司法不應背離法理人情
    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17日消息,日前,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法院執行人員對一名9歲兒童採取限制高消費的執行措施,引發廣泛關注。12月16日,金水區法院官微發布致歉聲明,表示法院經過複查,已依法解除了限制消費令,並就此錯誤向當事人和網友誠懇道歉:「我們錯了!」
  • 央視熱評:9歲兒童限制消費令被解除 司法不應背離法理人情
    來源:央視原標題:熱評丨9歲兒童限制消費令被解除 司法不應背離法理人情日前,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法院執行人員對一名9歲兒童採取限制高消費的執行措施,引發廣泛關注。據媒體此前報導,8年前,在陳蔓(化名)年僅1歲時,其父親殺害了她的生母和外婆後,將家中房產以55萬元轉讓給王某,之後歸案被判處死刑。房子當時並未過戶。今年10月,法院終審判決9歲的陳蔓「替父還債」55萬元;因無法還錢,11月25日,法院對陳蔓發出限制消費令。據媒體報導,孩子養母稱,目前房子還在王某手裡,且其長期出租,獲得收益。
  • 「9歲女童成老賴」案:是未成年人不能承受之重
    文/馬進彪——輿論對這起史上年齡最小的「9歲老賴案」的發酵還在繼續,人們也為這個女童的未來擔憂著,這麼小的年齡就成為了「老賴」,顯然,對她未來的身心發育與成長都充滿了不確定性,和精神心理層面的隱憂,她已經承擔了她這個年齡的不能承受之重
  • 9歲女孩成「老賴」,引起社會關注
    昨天我在手機某頭條看到鄭州一個9歲女孩陳蔓(化名),被法院限制消費,引起社會關注,爭議不斷。8年前,陳蔓的父親,因殺害自己的母親和外婆,殺害自己的母親和外婆後,把自己的房子賣給王某,王某交了55萬元,由於房子沒有過戶給王某,產生了經濟糾紛。
  • 9歲孤女成「老賴」,司法錯在何處
    v.xinhua-news.com/bro-view-xgg/store_attachment/xhaudio/2020/12/17/XxjfypC440014_20201217_AEAFN0A001.mp3 9歲孤女成「老賴」,司法錯在何處
  • 9歲女童被限制高消費,央視熱評:司法不應背離法理人情
    來源:央視網日前,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法院執行人員對一名9歲兒童採取限制高消費的執行措施,引發廣泛關注。12月16日,金水區法院官微發布致歉聲明,表示法院經過複查,已依法解除了限制消費令,並就此錯誤向當事人和網友誠懇道歉:「我們錯了!」
  • 9歲女孩成老賴,社會對弱者太殘忍,會收穫什麼樣的未來
    9歲女孩成老賴,這種無底線的連坐制度,可能只有封建社會才有的特色吧,但在今天的文明社會依然發生了。其實9歲已經足夠了,小曼在6歲的時候,已經被限制高消費了,也就是已經上了老賴的名單了。2014年,鄭州的陳女士收養了僅3歲的小曼,小曼的情況非常特殊。父親因為殺害母親和姥姥,被判死刑。
  • 9歲女童成「老賴」-依法不是死背法條
    2020年12月15日,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法院下發《執行決定書》,解除了該院對9歲陳蔓作出的限制消費令。社會學研究員呂德文:法律要有實質正義對「9歲女童成『老賴』」一事,武漢大學社會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呂德文稱,司法機關按照相關法律判決的結果,當然是符合「法律精神」的。也許,也符合專業人士眼中的形式正義。
  • 向9歲孤女發限制消費令,有違常識常理常情
    向9歲孤女發限制消費令,有違常識常理常情  ■ 觀察家  需要釐清的是:最高法禁止將未成年人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9歲,還是剛上小學的年紀,竟然變成了欠債不還的「老賴」?近日,一起關於「9歲女孩領著低保成『老賴』」的消息,引起社會熱議。  據媒體報導,8年前,女孩陳某的生父殺害了她的生母和外婆,後被判處死刑。
  • 9歲女童身負55萬元債務成「老賴」?!這個故事讓人悲傷……
    9歲女童身負55萬元債務成「老賴」?!2020年10月,河南鄭州中院終審判令9歲的陳蔓「替父還債」55萬元。因其無法還錢,11月25日,法院向她發出限制消費令。
  • 9歲孤兒為何成「老賴」 法院判決要點是什麼?
    近日,一則「9歲孤女無力還父債被限制消費」的新聞登上了熱搜榜,話題閱讀量超過2.6億。9歲的孤兒怎麼就成了「老賴」?如何釐清複雜的法律關係?案件過程、判決要點又是什麼。
  • 9歲「老賴」案法院致歉了,錯的真的是法院嗎?
    近日,網上鬧的沸沸揚揚的9歲「老賴」案有了新進展,鄭州市金水法院通過社交平臺發文,大方承認了案件審理中的錯誤,向公眾致歉。 金水法院官微稱,法院對該案進行了復盤,確認對未成年人發出限制消費令不符合相關立法精神和善意文明執行理念,是錯誤的,並且將依法解除對9歲小女孩的限制消費令。
  • 9歲孤兒成老賴,被限制消費,全是被判死刑的父親留下的債
    說到老賴這個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最近老賴這個詞頻頻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有很多的人成為了老賴,被限制消費。但是,這一定都是事出有因,成年人成為老賴,這並不讓人感到好奇,但是誰能想到一名9歲的小孤兒居然也會成為老賴,這到底是因為怎麼一回事?
  • 河南9歲孤女竟成「老賴」背後是社會複雜人心險惡
    最近相信大家都被河南省9歲孤女被河南省法院對其發出限制消費令的事情刷屏了。事情得從8年前說起女孩的父親因為賭博欠債殺害了她的母親和外婆,並在殺妻殺嶽母后著手準備賣房最終將房子以低價55萬元賣給了買主王某而女孩的父親最後被判處死刑。
  • 母親被害,父親死刑,9歲孤兒成老賴,養母做法很暖心
    母親被害,父親死刑小曼(化名),今年她已經9歲了,她是一個孤兒。在她的成長經歷中有一些不那麼好的片段,不過好在那時她還小,大部分都記不得了。2012年,因為家庭矛盾,小曼的親生父親將她的母親和外婆給殺害,隨後他父親也被抓了起來,經過法院審理判處死刑。
  • 男子殺妻殺母留下55萬債務,9歲女童成老賴,法院:限制女童消費
    2020年10月,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9歲的陳曼「還清父親債務」55萬元,由於無力償還這筆錢,法院於11月25日向她下達了限制消費令。女孩的爺爺說:房子應該由孩子繼承,否則我100歲以後她會怎麼做?
  • 9 歲孤女被家人坑成了55 萬債務人、第二次成老賴被限制高消費
    在9歲女孩陳蔓的眼中,世界是亮色的:有疼她的「媽媽」、忙碌的「爸爸」和爭風吃醋的「哥哥」。她不知道的是,這些「親人」都和她都沒有血緣關係。王某找陳蔓(9歲)的父親陳先生買房。因為是婚後財產,必須經過陳蔓母親同意,但王某就想便宜買,知道這違法,還是和陳先生籤了《買賣合同》,並支付給陳先生55萬定金。其實是陳先生殺了他老婆,急於賣房子換錢跑路。
  • 9歲「老賴」案,法院限制高消費令已解除並致歉。了結還需時日
    陳蔓背鍋,成了「老賴」。法院複查,發現錯誤,及時糾正,鄭重道歉。陳蔓外婆秦寶蓮的遺產包括存款和股票約30萬元,及一套65萬的房產。依據相關法律條款,陳蔓與曾外祖母各應繼承一半,因房屋陳蔓居住,陳蔓外曾祖母除了拿走30萬動產後,陳蔓還需要再補給曾外祖母20萬,但由於陳蔓監護人外公王維治不還錢,令雙方意見一直無法取得一致,因此9歲的陳蔓上了老賴名單,法院依據規定對陳蔓發出了限制消費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