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生命與死亡是我們最大的誤會

2020-12-05 思想者王建平

崔健:《揭開人間世界的蓋子:曝光生命與死亡的真相!》

——解讀

先生繼續探討生死真相。敢探討生死問題的人,都是了不起的神人。

佛陀因一大事而重新駐留於世,那件大事就是生死大事,佛陀為了幫助人了生脫死,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涅槃常樂我淨,重新回到娑婆世界,歷經苦難,說法四十九年,在參悟生死、超越生死的邏輯上,做過許多了不起的、超越理性的論述。

及其弟子們也思考過生死大事,孔子說過:」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說,生存的意義還搞不清楚、弄不明白,怎麼可能知道死亡,有什麼資格談論死亡?孔子專注於生的意義、生的倫理,把死亡這件事進行了簡單幹脆的模塊化擱置處理,不做討論,倒是也省去了邏輯上的巨大消耗,可以放心專注地語錄體樣、神諭一樣對人的生存的倫理做出許多高屋建瓴的判斷和明諭。

道家理論默認生死的存在,專注於研究生死的運行機制,闡發了許多修煉法門,在煉製丹藥、修仙問道、長生不死的方向上做出了很多難以理解的、精彩的論述,所以有了「仙風道骨」一詞。

除此之外的其他聖哲先賢、哲學流派、宗教教義中,都是默認了生死的概念和意義,然後棄之不論,而只在生存邏輯和生存倫理上做文章,演化為各種文化傳播途徑中所說的三觀,以及街頭巷尾、茶樓酒肆、口口相傳中的風俗傳統、風土人情、道德民風。

科學成了新文明公認的權威,是現代人判斷事物的金標準,但是,在生死問題上,目前的科學研究,正在完成或者說基本完成生命體運行的生理物理機制,分子生物學、基因學、腦神經科學等細分領域,都取得了超乎普通人想像和理解能力的巨大成就,但這些成就,只關乎生命的運行,無關乎生死的由來。所以,科學的成就,在幫助我們理解生命現象的同時,增強了我們對於生死問題的盲目堅定性。

所以,縱觀既往的人類文明成果,我們早已經假定了生死的存在事實,生死的存在已經成了我們的無意識默認前提,我們早就不認為生死問題還是個問題,生死問題早就不在我們的感知關注範圍之內,我們只在關注生死是如何運行的。也就是說,對於生死問題,我們實際上是處於可怕的盲目之中,我們在一個盲目的前提之後,奮力前行,從來沒有發現過這個前提把我們引向了危險之境。這個前提的存在,早已經超出了我們可以檢視的記憶,它在我們的意識空間最幽暗難明的角落裡塵封歷久,落滿時空的灰塵,不是先生這樣的形而上王者,何人才能打開這個「人間世界的蓋子」?何時才能曝光生命與死亡的真相?

」沒有人會否認生命與死亡是發生的事實,但生命與死亡為什麼會存在?這就是千古難題了,我們只知道事實的存在,不知道事實的真相」。先生開門見山,做出了世人對於生死問題的認識狀態的判斷:大家都知道有生死,生死怎麼來的?無人知曉。依我們常規的客觀唯物的理解方式,我們更習慣理解生死的存在現象,至於它怎麼來的,我們喜歡擱置,它就是這樣,哪有那麼多為什麼!這就是「客觀存在」的慣用思維方式,因為「客觀」的觀念就是為了封住無法解釋那麼多為什麼而做的一個聰明的假設(先生的精彩判斷),這個假設可以有效地解除大人回答不了孩子們的十萬個為什麼的尷尬,也非常強悍地封死了孩子們成為哲學家的希望之路。

但是,在形上學的領域內,這個思路行不通。在形上學裡,所有的存在物必有來由,邏輯必須能夠閉環運行,否則,無論什麼觀點,再權威,再約定俗成,都是可疑的,都是不究竟的,都是需要繼續探討的。所以,僅僅滿足於了解了生死的現象,而解釋不了生死的來由,是無法被接受的,是一個斷裂的思維殘次品。

」我們以為眼見為實的事實就是真相,我們不知道這是主觀的假象,主觀的假象仍然是確鑿的事實,只不過它僅僅有一個事實的外殼」。這句話瀰漫著形上學的味道。眼見的就是真實的嗎?真的不一定。理解這句話有不同的層次。淺層次的理解,是你看到了事件,但主觀判斷與事實不符。最經典的典故就是人們常引用的孔子冤枉徒弟偷偷喝粥的故事。還有現代人高頻使用的句式:不是你想的那樣!深層次的理解就了不得了,是一個哲學問題,無數的大神反覆說過。

柏拉圖把存在分為事物的世界和理念的世界,我們熟知的世界是不真實的,它只是理念世界的投影,理念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他的「山洞隱喻」廣為人知。佛陀告誡世人「凡所有相盡皆虛妄」、「一切有為法,皆夢幻泡影,如露又如電,應作如是觀」,佛陀也說,世間萬象,都不真實不究竟,只有「覺」才是涅槃究竟。古典哲學家康德深究人類的認知,得出了「物自體」的深刻判斷,意思是說,所有我們認知到的事物,都是我們意識中的存在物,我們只能通過感官獲得對世界的認知,我們認知到的,只是世界讓我們認知到的部分,至於世界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樣的,我們永遠無法知道,那個我們永遠無法知道的存在物,就叫做「物自體」。

現代科學沿著康德的思路,更是精彩揭示了我們認知中的世界,只不過是我們大腦中樞中的神經電化學信號的模擬物。所以,先生在感知論中,反覆地論述過,根本沒有客觀世界,只要我們感知到的存在,都不能稱之為「客觀」了,都已經是「主觀」的了,實際上連主觀的叫法都不對,因為沒有自我只有感知。所以,回到段首的這句話,先生告訴我們,我們看到的生死現象,也只是我們主觀的假象,不要淺嘗輒止,要深追究竟。先生接下來說的:」主觀的假象也是確鑿的事實」,這句話是感知論裡獨有的精彩判斷,感知論不論真假,只論感知,既然我們感知到了生死的事實,這就是我們的存在,我們就應該充分尊重它,只是我們需要鬧清楚這個存在物的由來。所以先生在這一段的最後說:「只不過它僅僅是一個事實的外殼」,我們需要深究其內涵。

」事實的解釋和事實的意義是我們賦予的,我們賦予表象事實以主觀涵義,扭曲了事實的存在本意,使事實的性質與目的全然改變」。這仍然是一個形上學裡的總結性判斷。這個判斷是關於人類精神性意識的認知規律的。我們從感知存在中走出來,非常幸運卻又極端不幸地擁有了精神性意識,也許是佛陀說的「一念無明」,也許是」聖經」裡說的受了魔鬼的誘惑,總之,我們擁有了抽象理解世界的能力,我們開始了人類獨一無二的主觀認知和主觀創造世界的徵程,存在被我們強力改變,直到我們創造出我們這個無限繁華又無限險惡的人類的世界。包括這種為了保持存在運行下去的感知體新舊更替的存在現象,也被我們強行賦予了驚天動地、哭天搶地的人文主觀的倫理邏輯意義。

」生命與死亡都是我們主觀的沒有邏輯依據的立論,在生命是什麼、生命從哪裡來均一概不知的情況下,我們就樹立起生命的概念,這不是一種荒唐嗎?」,回到生死觀念確立的原初,那時的先祖們命名出「生命」和「死亡」的概念,絕對是一種極為煽情、極為浪漫的定格,或許在當時有其現實意義,但現在看來的確很荒唐,因為,其後世的人類文明,為他們這個浪漫煽情付出了太多代價。這全怪誘惑夏娃的魔鬼,讓祖先們產生了迷之自信的自我意識。面對龐大洪荒無限精彩的存在,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人類勇敢地自立門戶,「我們有獨立的、偉大的、難能可貴的生命」,這確實有些滑稽,生命是什麼?生命從哪兒來?「我不管那個,愛是什麼是什麼,愛從哪兒來就從哪兒來,反正生命是我的,我就是有生命,誰說沒有生命都不行」!

實際上,別說是那個時候,就是科學高度發達的現代,我們關於生命和死亡的真相還沒鬧清楚!生命從哪兒來?從地球來還是從火星來?從太空來?從另外的維度來?到哪兒去?到天堂去?還是到地獄去?還是到太空去?到另外的維度去?生命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有如此複雜的完美的人體?是誰造的?是上帝造的嗎?為什麼我是男你是女?為什麼我這麼醜你那麼漂亮?為什麼我生到張家你生到李家?為什麼有的聰明有的愚笨?為什麼有的健康有的病弱?為什麼有這麼多能動的活著的物種?又有這麼多不能動的世界萬物?一概不知,但就是知道有生命,有死亡,就是要生命,不能要死亡,就是要拼盡全力咬牙切齒也要活下去,直到現在,就是渾身插滿管子百孔千瘡,在ICU病房中成了植物人,也要堅強地活下去,等待生命的奇蹟。

」如果生命僅僅是對事實現象的命名,還無可非議,但生命之下的邏輯體系和倫理體系就荒謬了,就把人類本該愉悅幸福的存在戕害了」。先生從形而上的高屋建瓴,轉入本文的具體內容。形成了生命和死亡的概念還不可怕,這是人類認知能力的理性抽象,但是,從這個概念引申出來花樣百出的生存邏輯和倫理,就徹底把人類推向謬誤的深淵。我們忘掉了本體的感知存在,我們開始了爭先恐後、驚恐萬狀的生存競爭和客觀物質的霸佔分配搶奪。

」生命概念的建立,是人類早期低級的、浮淺的、直觀的、簡單的思維邏輯的產物」。人類早期,理性初成,邏輯尚不嚴密,思維還不夠深邃,只是從動物到人類的剛剛跨越,所以,那時的思維判斷,難免謬誤,更多的是直觀感性,是囿於表象的淺層思考,是不講前因後果邏輯圓洽的低級思維產物。

」這個概念不但不符合存在邏輯、沒有任何依據、不具備智慧含量、無法建立理性關聯」,原始的生命概念,就已經建立在了無頭無尾的客觀存在的前提假定上了,根本沒有考慮到存在是怎麼來的,也不可能去想存在這件事,只顧活命還來不及,怎麼可能沉下心來想這些形而上的問題,完全沒在這個頻道上,怎麼可能認識到龐大洪荒的存在,能夠關聯到感知意識,怎麼可能認識到萬物互聯和整體存在,怎麼可能有智慧含量。

」更嚴重的是,生命邏輯和生命倫理產生無窮無盡的矛盾衝突,給概念的使用者——人類帶來無法解脫的苦難」。這就是生命和死亡意識體系帶給後來的人類的無情事實,我們在生死的苦海裡掙扎到今天,今天的世界上還是瀰漫著戰爭殺戮的味道。

」最糟糕的是,產生出智慧的我們,竟然不知道生命只是我們建立起來的一種意識模式,我們竟然被自己創立的意識模式迷住了。我們連想都沒有想過活著有生命以外的另一種解釋,我們從未嘗試了解生物的活著有另外的意義,我們至今無人否定人類的生命理念,這與我們超強的文明水準和無與倫比的智慧能力完全不相稱」。這是先生的悲憫,也是感知論的存在意義。可怕的不是危險,可怕的我們不知道危險的存在。我們只要知道了危險存在,我們有足夠的智慧和能力規避危險,如果根本不知道危險,甚至不相信會有危險,我們怎麼可能有機會規避危險,只能是危險來臨時灰飛煙滅。我們現在就是這種狀態,根本沒有想到存在會有生命之外的另外一種或者無數種形態,我們無法完成模式切換,這正是固執的人類的可悲之處,也就是佛陀說的世人性格剛強執迷深重。

這是最可憐的,世人執迷不悟,無法救度。只有能夠醒悟,扭一扭頭,才能發現我們到底走過了一條什麼樣的路。先生在接下來的內容中,精彩地論述了生命和死亡的邏輯謬誤,醍醐灌頂。

」我們不難發現,生命概念不但無法解釋生物的存在,只會使我們誤解生物的存在。生命概念的作用僅限於人,讓人將自身存在的意義改變為生命意義,這一改,人的性質和人的命運就徹底被改變了」。生命的概念滿含著人文倫理價值,不能解釋那些我們也稀裡糊塗地稱之為有生命的生物行為,它們只是融入在整體性存在中,合著存在的規律和邏輯完美運行,它們在感知,在創造,在因應,它們沒有人類的痛苦和磨難,除非人類給它們帶來。生命的概念和邏輯倫理,只適用於滿腦子貪嗔痴慢等精神性意識的人類,人類在苦難中樂此不疲!

」除了死亡的現象可以描述,我們無法從邏輯上來解釋死亡」。我們可以非常詳細深入科學地描述研究死亡現象,但我們無法從形而上的邏輯上解釋死亡。死亡是一種什麼東西,有這種物質嗎?沒有,它只是我們的精神性概念抽象,存在裡根本就沒有「死亡」這種」物質」,沒有大小、黑白、冷熱、快慢等等任何感知屬性。」死亡」只是感知體個體感知過程的終結,新陳更替後,感知整體依舊存在,存在得更加健康有力,存在裡沒有死亡和終結,一切都將穩健地永恆存在。

」任何方法都無法說明和證實死亡存在還是並不存在」。死亡的邏輯倫理意義是失去一切,進入地獄或是天堂,在我們人類的感知能力內,那是一個無法證明的假設。那實際上是我們的主觀想像。

」死亡僅僅是生命模式的結果,也就是說,死亡僅僅在生命意識模式中存在,將死亡放在萬物互動變化的時空中,就顯得極其荒誕」。萬物互動變化沒有終結,平穩運行無縫銜接,沒有生死的質的變化,只有同一性質的形態的變化,生的快樂,死的恐懼,只發生人心裡。

」變化的萬物在不斷地死去活來,這種倫理化的解釋讓科學家們情何以堪?」。科學家們研究的是生死的現象,生死的邏輯,是形上學問題,生死的倫理,是風風雨雨的世人的痴迷。把世人的痴迷,融入到科學現象、分子基因的領域裡,又尷尬又滑稽。

」死亡的物理學解釋會顯得很尷尬,在物理狀態中,死亡是一種什麼狀態的存在?」這句話說的是沒有「死亡」這麼一種東西,它只是一個主觀概念,是一種主觀想像,所以,我們無法對死亡本身做物理學描述,我們只能在感知的範圍內,對「死亡」這種現象做描述,而且描述的全是感知的內涵。所以說,死亡只對執迷於精神性意識的人類有意義,對感知本體、整體性存在沒有意義。感知本體、整體性存在裡沒有死亡,她們永恆存在。

生死事大,先生不厭其煩地反覆論證,精雕細琢,感恩先生的悲憫和辛苦。

相關焦點

  • 自製劇哪家強 萬萬沒想到屌絲男士
    3、《萬萬沒想到》出品方:優酷土豆劇情介紹:本劇由白客飾演的屌絲王大錘擔當主演,故事情節沒有連續性萬萬沒想到,連番外都看完了還是有點意猶未盡。從《十萬個冷笑話》到《屍兄》在到《萬萬沒想到》,一開始笑到趴,看多了就不能接受了,還是日和最經典,看不膩。
  • 萬萬沒想到,警察的人生早已被自己預言
    一口氣可以想出很多想做的事情萬萬沒想到今天這些「夢想」都實現了……如果每天都能吃泡麵,那該多好 小時候的學校旁邊有賣泡麵的店家每天早上都傳來一陣泡麵香味當時就想泡麵這麼好吃的東西如果可以每天都吃就好了...
  • 萬萬沒想到,網絡戀愛的背後竟有這樣的目的…
    萬萬沒想到,網絡戀愛的背後竟有這樣的目的… 2021-01-15 08: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優酷出品大師微電影首映 黃建新監製《萬萬沒想到》
    叫獸易小星拍《萬萬沒想到》變逗B 黃建新任大電影監製 除了今年大師微電影的四部作品首次曝光外,當天的發布會上《萬萬沒想到》大電影也首次發布,影片由叫獸易小星執導、白客等原班人馬主演,同時黃建新將作為監製為影片保駕護航。
  • 四年級作文:萬萬沒想到
    這件事情的發生,是讓我萬萬沒有想到的……在參加完「陽光少年」的競選之後,我們又迎來了一場硬仗——考試!聽聞這個消息之後,我仔細想了想:哎呀!糟糕!之前只顧著比賽,這幾節課都沒有按時上,這要是考試,我可怎麼辦?
  • 萬萬沒想到,《沐浴之王》一點也不搞笑
    萬萬沒想到,這部電影的導演和編劇是《萬萬沒想到》的導演易小星,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這部《沐浴之王》是真的一點也不搞笑。有人可能會說,這是因為我笑點太高了,但我細想一下,不對,不是我的問題,歸根到底還是電影的問題,我也不是一個特別嚴肅的人,來看這電影本身也是來找痛快的。
  • 萬萬沒想到!!超市裡的泡椒鳳爪隱藏了核科技
    萬萬沒想到!!泡椒鳳爪包裝標明的「輻照食品」是啥呢?其實就是一種輻照加工殺菌保鮮的技術手段。最大特點是能在常溫常壓下,對已包裝好的產品,直接進行非常徹底的殺菌而不必拆封。至於安全性,數據顯示「沒有輻射殘留」。比起添加防腐劑安全健康得多!
  • 《萬萬沒想到》,曾經的網絡第一神劇怎麼就涼了呢
    2013年8月《萬萬沒想到》在優酷推出,沒過多久就成為網絡第一神劇。這部劇以單集不到10萬元的成本,單季點擊量超過10億。超級屌絲「王大錘」成為現象級IP,導演易小星和一眾演員成為大眾明星,從此也帶火了中國短視頻網劇的發展。
  • 結婚10年才去領結婚證,結果萬萬沒想到
    一對農村夫妻結婚10多年了,只辦過酒席,但沒領證。現在他們想要去辦結婚證,結果萬萬沒想到……事情是這樣的,我聽我媽說,隔壁村二大爺的兒子和她媳婦結婚10多年了,當時在村子裡辦了酒席,村裡人都知道他們是夫妻。
  • 萬萬沒想到!「退休」的費玉清在歐美爆紅了
    萬萬沒想到!然而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幾天費玉清和他的作品《一剪梅》又火了!還是火在了歐美國家。什麼?《一剪梅》?是什麼年代的歌了?竟然霸屏國外?你說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這首歌在國外有多火?請看下面音樂排行榜!
  • 萬萬沒想到!「神獸歸籠」後……
    萬萬沒想到!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孩子在學習。沒想到,他無師自通學會了「障眼法」。我們以為,孩子會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奈何孩子卻只想在知識的海洋中酣睡。
  • 《萬萬沒想到》火遍全網後,萬合天宜口碑崩壞,如今已經銷聲匿跡
    比如叫獸易小星、白客、葛布、劉循子墨等人,我想大家已經猜得出來了,這部電視劇就是《萬萬沒想到》。被網友們封為最經典的網劇。前幾年《萬萬沒想到》和《報告老闆》,這兩個系列可以說是紅爆全網,而不少新鮮詞彙成為了當年流行的網絡用語,這讓萬合天宜的名氣也是越來越大。最為著名的「王大錘」白客,他可以說是被萬合天宜一手捧紅的。
  • 請回答2020:萬萬沒想到,今年的flag居然沒有倒
    請回答2020:萬萬沒想到,今年的flag居然沒有倒 2020-12-19 10: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對siri說「你好賈維斯」,結果萬萬沒想到,是鋼鐵俠隱藏彩蛋
    對siri說「你好賈維斯」,結果萬萬沒想到,是鋼鐵俠隱藏彩蛋隨著《復聯4》的播出,《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總算在十年的長途裡,走向了結束了,也是正式拉下帷幕的時候了,而有看劇的小夥伴們都知道,陪伴了我們十幾年的各位英雄們,而最讓我們受不了的應該就是鋼鐵俠犧牲自己生命,換來了世界的和平
  • 記得《萬萬沒想到》王大錘嗎?紅極一時卻突然消失,原因很真實
    這句是網劇《萬萬沒想到》每一集的開篇臺詞,而扮演王大錘的這個演員就是白客。Angelababy曾多次因為「瞪眼」等表情被觀眾嘲笑是「面癱演技」,而「王大錘」這麼受歡迎卻也是因為「面癱」。之後的《報告老闆》亦是一樣的風格,不僅演繹出了職場年輕人的各種尷尬經歷,還有不少口頭禪成為了火爆的網絡流行語。
  • 自《萬萬沒想到》後,為何大家都說萬合天宜再無精品?
    《萬萬沒想到》王大錘就比如說當年熱播的《太子妃升職記》,雖說這部劇的拍攝條件很簡陋,但是在一眾的"注水劇"中,《太子妃升職記》顯得那麼的良心。除了這部劇之外,小編印象最深還是《萬萬沒想到》。雖說在《萬萬沒想到》之前也有過類似的網絡喜劇,但是兩者的搞笑程度完全不一樣。就比如說大鵬的《屌絲男士》,這個雖說是搞笑,但是《萬萬沒想到》跟加無釐頭一點。其中最不一樣的就是這兩部劇中的主角人物設定。
  • 龍珠超,官方公布最年長的天使,網友:萬萬沒想到她是天山童姥!
    在龍珠超中,有十二位天使作為導師一直幫助著破壞神,避免宇宙的毀滅,同時保護生命的繁衍。雖然我們知道,第七宇宙的維斯是第六宇宙芭朵斯的弟弟,但是天使間更多的關係卻一直是一個謎。而在近日,龍珠超漫畫的扉頁上,出現了相關的信息,下面就讓小欣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 萬萬沒想到國家一級演員,猥褻畢業生被捕,受害人嚴重抑鬱
    萬萬沒想到國家一級演員,猥褻畢業生被捕,受害人嚴重抑鬱 提到國家一級演員,我們會想到什麼呢?首先應該就是專業能力強,俗稱演戲好,其次就是人品不錯,比較提攜新人,但是萬萬沒有想到身為國家一級演員的他,卻在和畢業生討論劇本的時候卻趁機猥褻,真是枉為老師。
  • 萬萬沒想到,硬派越野居然玩起了時尚,貌似還非常成功!
    不過帕傑羅·勁暢提供5年十萬公裡的超長質保,這一點讓我們看到了三菱的誠意。全新帕傑羅·勁暢的外觀延續了家族式設計,官方稱其為是Dynamic Shield風格,整體造型充滿了攻擊性,視覺衝擊力非常強烈。說實話,三菱這一次外觀設計非常成功,讓我們在帕傑羅·勁暢身上,看到了三菱應該有的活力,單純這個外觀我想就能吸引一大批消費者。
  • 萬萬沒想到,一個投訴電話打過去,接聽的竟然是全國冠軍?
    萬萬沒想到,一個投訴電話打過去,接聽的竟然是全國冠軍?「您好,我是靜安區城管執法局大寧街道執法中隊的高宏霞,剛剛接到您反映的情況……」「我們公司和城管有什麼關係?為什麼城管要收集我們的信息?信息屬於個人隱私,你們這麼做是不是違法啊?」高宏霞一邊仔細傾聽李女士的投訴內容,一邊安撫她的情緒。原來,李女士是一家企業後勤部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