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詩詞中的本真情趣

2020-12-24 黨史頻道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本真情趣

  毛澤東詩詞的藝術成就舉世公認,讚譽之聲不絕於耳。其中,郭沫若的贊語「經綸外,詩詞餘事,泰山北鬥」最為精當。但人們側重解讀其「經綸」,即宏大抱負、深邃思想和崇高品質,卻忽視了寫詩填詞畢竟只是經邦濟世之外的「餘事」。毛澤東政暇賦詩,展示了「器大聲宏,志高意遠」的領袖風採,也體現出他以詩論事的才藝,以詩解壓的灑脫,以詩抒懷的本真,以詩自娛的情趣和以詩會友的儒雅。解讀毛澤東的詩詞「餘事」,不僅能擺脫無限拔高的窠臼,真正回歸詩詞的本質,也能使毛澤東的偉人形象更加真實、更加可親可近。

  舉重若輕主沉浮

  在「改造中國與世界」的歷史洪流中,毛澤東始終以舊世界改造者和新世界創造者的姿態挺立潮頭。毛澤東詩詞見證了諸多重要歷史事件,涉及不少社會現實問題,但它終究不是原原本本的歷史紀實,更不是立說立言的政論文章。正如毛澤東在致陳毅的信中所說:「詩要用形象思維,不能如散文那樣直說。」詩人毛澤東把思想家的深邃智慧、政治家的高瞻遠矚、理論家的嚴謹縝密、軍事家的膽識機敏,凝練於一個個構思精妙的意象,濃縮於一句句回味無窮的詩行,使紛繁的歷史詩意盎然,使嚴肅的主題生動可感,既給人思想啟迪,又給人審美愉悅。

  以《菩薩蠻·黃鶴樓》為例。毛澤東曾有自註:「心潮: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敗的前夕,心情蒼涼,一時不知如何是好,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號,黨的緊急會議,決定武裝反擊,從此找到了出路。」這首詞涉及中國革命道路探索這一重大題材,毛澤東僅用三言兩語就把握到入木三分。「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茫茫」「沉沉」「蒼蒼」3個重疊詞反映現實困擾和思想迷茫,「鎖」字道盡局勢險惡和心緒憤懣。毛澤東在《論聯合政府》中寫道:「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並沒有被嚇倒,被徵服,被殺絕。他們從地下爬起來,揩乾淨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屍首,他們又繼續戰鬥了。」「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一句文淺意深,特別是「酹」字,既是對革命英烈的祭奠,又是對前僕後繼的宣誓。這一詩句和那段名言異曲同工,不失革命家的本色,又凸現大詩人的才思。

  南徵北戰馬背吟

  1949年12月,在赴蘇聯訪問的火車上,毛澤東與蘇聯漢學家費德林談論起詩詞創作:「現在連我自己也搞不明白,當一個人處於極度考驗、身心交瘁之時,當他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幾個小時,甚至幾分鐘的時候,居然還有詩興來表達這樣嚴峻的現實。恐怕誰也無法解釋這種現象……當時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我倒寫了幾首歪詩,儘管寫得不好,卻是一片真誠的。現在條件好了,生活安定了,反倒一行也寫不出來。」費德林問:「一行都寫不出來?真的嗎?」毛澤東說:「現在改寫『文件』體了,什麼決議啦,宣言啦,聲明啦……只有政治口號沒有詩意囉。大概這也是脫胎換骨、從新做人的一種表現吧。」這段對話顯示毛澤東越是環境險惡,越是詩興勃發;同時也說明寫詩填詞和治國理政是兩碼事,思維特徵、心理狀態和表達方式存在明顯區別。

  「猶記當時烽火裡,九死一生如昨。」1963年11月2日,毛澤東在會見法國前總理富爾時,又談到寫詩:「這是以前的事了。我的確曾經寫詩,那時我過著戎馬生活,騎在馬背上,有了時間,就可以思索,推敲詩的押韻。馬背上的生活,真有意思。有時我回想那些日子,還覺得留戀。」富爾問:「主席是否還寫詩?」毛澤東說:「寫得很少,因為一些政治問題把詩意都趕到九霄雲外去了。」軍旅詩詞不是敵情分析,不是作戰命令,不是總結報告,馬背吟詩的毛澤東顯得悠然自在。他用馬背上的顛簸緩解繁忙軍務的緊張,在戰鬥的間隙尋求靈感營造詩境,描繪戰地風光的秀美壯麗,抒發克敵制勝的舒心暢快,詠嘆人民戰爭的波瀾壯闊。

  移情山水尋常事

  「踏遍青山人未老」「我自欲為江海客」。毛澤東對名山大川心馳神往,正如他在《講堂錄》中所說:「遊之為益大矣哉!登祝融之峰,一覽眾山小;泛黃渤之海,啟瞬江湖失。馬遷覽瀟湘,泛西湖,歷崑崙,周覽名山大川,而其襟懷乃益廣。」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奮鬥人生中,無論是前期的戎馬生涯,還是後期的政務考察,毛澤東有著豐富而獨特的遊歷經歷,稱他為「漫遊家」並不為過。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毛澤東吟詠山水的作品很多,人們看重其歷史背景和政治寓意,往往淡化了毛澤東愛山樂水的情趣本身。比如,人們賞析《水調歌頭·遊泳》時,從「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看到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蒸蒸日上,通過「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看到毛澤東改造山河的偉大構想,而「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寬餘」,這種遊泳體驗帶給毛澤東的輕鬆閒適與愜意暢快,並未受到足夠重視,這顯然有違毛澤東以「遊泳」為題專門賦詩的本意。

  辛棄疾有一名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上世紀50年代,毛澤東曾多次到杭州,工作之餘,也會寄情山水,在怡然自得中經營他的詩詞「餘事」。他曾寫過幾首純粹的山水詩,如《七絕·五雲山》《七絕·莫幹山》《五律·看山》《七絕·觀潮》。毛澤東陶醉於山光水色,這些作品不以思想深刻見長,只是盡情舒展明朗、舒暢、愉悅的心境。「五雲山上五雲飛,遠接群峰近拂堤。若問杭州何處好,此中聽得野鶯啼」,近似於一個觀光客的自問自答。「翻身躍入七人房,回首峰巒入莽蒼。四十八盤才走過,風馳又已到錢塘」,頗像遊客的行程記錄。「千裡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人山紛贊陣容闊,鐵馬從容殺敵回」,偏向於錢塘觀潮的現場感受和主觀想像。這樣的詩作,讓人們真切領略到了毛澤東詩詞深沉、深刻之外的清新自然、閒適飄逸。

  論情論禮論詩誼

  讀詩、賦詩、解詩、論詩,是毛澤東的情趣愛好,也是他的人際交往方式。以詩為紐帶,以詩為載體,毛澤東與詩友們共唱心曲。而毛澤東的詩交也耐人尋味,呈現出詩詞「餘事」的鮮明特色。毛澤東與黨內同志除工作關係外,不拘禮節,很少表現出親熱。他偶爾寫過《六言詩·給彭德懷同志》《七律·吊羅榮桓同志》,但很少把戰友、同事寫入作品。他曾把《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書贈周恩來,把《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念奴嬌·鳥兒問答》抄贈鄧穎超,但他與高層領導詩詞交往不多。他曾致信元帥詩人陳毅討論詩詞創作,兩人詩心相通,這可算是一個特例。

  毛澤東寫過《七律·和柳亞子先生》《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七律·答友人》等唱和之作,他的詩友多為文化名流、黨外人士以及同窗老友。毛澤東和他們之間常有詩書往來,相互唱和,切磋詩藝。毛澤東對他們敬重有加,書信稱謂也很親密,如稱柳亞子為「亞子先生吾兄道席」或「亞子先生」,稱黃炎培為「任之先生」,稱同學周世釗為「惇元兄」或「東園兄」。收到詩友的詩作,毛澤東總是滿心歡喜,覆信中時常出現「詩及大示誦悉」「各信並大作均收敬悉」「信及詩收讀,甚快」之類的措辭。而毛澤東把詩作寄給詩友時,態度十分誠懇,總有「乞為斧正」「錄呈審正」「奉和一律,尚祈指政」這樣的謙辭。

  詩交屬於私交,毛澤東論情論禮。毛澤東與柳亞子詩交最深、唱和最多,但他畢竟是舊文人,難免有些自負。1949年3月28日,他題了一首滿腹牢騷的《感事呈毛主席》。毛澤東高度重視,寫了《七律·和柳亞子先生》,暢敘「飲茶粵海」「索句渝州」和「還舊國」的情誼,又以「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坦誠委婉地批評了柳亞子,希望他為建設新中國獻計獻策。毛澤東對待詩友發「牢騷」,既表現了詩人的含蓄婉轉,又展示了政治家的寬容大度,讀來如望霽月,如沐春風。

相關焦點

  • 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風雲雨雪 「八月秋高風怒號」「白雲千載空悠悠」「清明時節雨紛紛」「有梅無雪不精神」。古典詩詞對氣象景觀的描繪異彩紛呈,反映出人們對自然的觀察認知、生活體驗和情感態度。毛澤東詩詞涉及風、雲、雨、雪等意象的句子也不勝枚舉,這些意象既是自然物象的表現,又是時代風雲的象徵,體現了毛澤東對人生的細緻體悟,對時勢的敏銳洞察,對社會的深刻把握,對事業的執著追求。這些詩句或直抒胸臆,或深沉含蓄,或讚賞有加,或極力貶抑,生動形象地抒發了毛澤東的政治理念、奮鬥精神和英雄情懷。
  • 汪建新:毛澤東詩詞中的詠雪情懷
    ,毛澤東詩詞中,有多首詠雪之作。毛澤東詩詞中的雪,有很多種寓意:雪花飄逸多姿,流動剛毅,總是那麼瀟灑,無所畏懼,儼然是毛澤東的胸襟;雪花晶瑩剔透,潔白單純,象徵著完美人格,這恰恰是毛澤東的追求;雪花又縱情肆虐,嚴峻冷酷,象徵著險惡環境,正好能激發毛澤東的昂揚鬥志。 一、雪裡行軍情更迫 毛澤東的家鄉湖南,飛雪並不多見。1918年8月毛澤東第一次到了北京。
  • 毛澤東詩詞與湖湘文化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與湖湘文化 毛澤東是土生土長的湖南人,湖湘文化在塑造毛澤東思想與人格的同時,也造就了精美絕倫、獨領風騷的毛澤東詩詞。毛澤東繼承了湖湘文化的優秀傳統,毛澤東詩詞中所表現的心憂天下的愛國主義情操、激情澎湃的浪漫主義格調以及經世致用的現實主義情懷,都從不同角度折射出湖湘文化的精神風貌與價值追求。
  • 毛澤東詩詞中的夏
    毛澤東詩詞中有一首便是借夏天雨後彩虹的悅目景象,以《菩薩蠻》為曲牌,寫下大氣磅礴而又瑰麗多姿的《大柏地》詞。詞云: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雨後復斜陽,關山陣陣蒼。 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   這首詞背後有段小故事。
  • 毛澤東詩詞中的神仙鬼怪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積澱了浩如煙海的神話傳說,為歷代文學創作提供了不竭素材。毛澤東詩詞植根於傳統文化的深厚土壤,蘊涵著豐富多彩的中國文化元素,其中也包含對古老神話資源的挖掘與運用。毛澤東賦予神話人物以善惡、正邪、美醜等多種特徵,表達了鮮明的愛憎情感和深邃的價值觀念。毛澤東詩詞中的神話內容,與詩意水乳交融,顯示著他對神話原型的透徹理解和把握,反映出他對現實生活的深刻認識和感悟,也彰顯了他對神話人物形象獨具匠心的改造與超越,從而達到了「器大聲宏,志向高遠」的詩美境界。
  • 毛澤東詩詞中的鳥獸魚蟲
    原標題:毛澤東詩詞中的鳥獸魚蟲   毛澤東詩詞頻繁運用動物形象,有飛禽、走獸、魚鱉、昆蟲,還有神話動物,藉以彰顯鬥志,舒展胸襟,宣洩義憤,抒發意氣。認真解析這些動物意象,有助於品味毛澤東詩詞的意境,領略毛澤東思維的廣博,把握毛澤東心志的高遠。
  • 汪建新:從詩詞感悟毛澤東的鬥爭精神
    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傑出代表,是為中華民族獨立、富強而不懈鬥爭的民族英雄,在半個多世紀的革命生涯中,為中國人民留下了寶貴的鬥爭精神財富。 毛澤東詩詞描繪了波瀾壯闊的抗爭與搏擊,抒發了洶湧澎湃的激情與心潮,頌揚了縱橫捭闔的氣魄和力量,是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宏偉史詩,是毛澤東輝煌人生和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毛澤東詩詞是毛澤東鬥爭思想的詩意表達,是解讀共產黨人鬥爭精神的獨特文本。
  • 推薦欣賞6件毛澤東詩詞書法作品
    毛澤東的詩詞縱橫捭闔、豪情萬丈,影響激勵了無數人。小編將最近抄錄的6件毛主席詩詞書法作品登載出來供朋友們欣賞,同時也以表達對毛澤東的深刻懷念。毛澤東是獨樹一幟的大詩人。他的詩作具有一種前無古人、獨步峰巔的大美意象。
  • 從毛澤東詩詞感悟偉人家風
    汪建新 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教授、副院長,長期從事黨的幹部教育事業,尤其專注於毛澤東詩詞的教學與研究。 今天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26周年,讓我們一起回顧歷史,領悟毛澤東的家風家教思想在我們黨內具有的重要典型示範意義,從毛澤東和家風有關的詩詞作品中,感悟和解讀他的偉人家風。 嚴父慈母恩難忘 毛澤東深受母親文七妹的影響。他曾說:母親對我的影響很大,她待人忠厚、和善、賢良、勤勞節儉。
  • 毛澤東主席詩詞作品中常出現「雪」,背後透出這一情懷
    毛澤東主席一生戎馬倥傯。在運籌帷幄和槍林彈雨之中,堅持書法和詩詞創作,兩者交相輝映,成為二十世紀獨特的文化景觀。這兩種文藝形式持續了一生,從青春年少直至垂暮之年。但凡評價藝術創作成就,必須以經典作品為標準。毛澤東主席的詩詞以少勝多,絕對數量上不佔優勢,但代表作比比皆是,流傳廣泛,也必能傳之千古而不朽。
  • 我人生路上那三首「毛澤東詩詞」
    毛澤東的憑藉天生的性格氣質、海量的書籍閱讀、超強的學習能力、長期的革命實踐,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同時,也樹立了獨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影響和感染了整個時代。   當然我今天並不是來給大家上黨課的,說點輕鬆的,來回憶幾首陪伴我成長的「毛澤東詩詞」。
  • 汪建新:《品讀詩人毛澤東》導讀
    在毛澤東詩詞中幾乎找不到「美」字,但它以美鑄詩,氣魄宏大、寓意深刻、意境高遠、陽剛壯美、清新幽雅,極大地豐富了古典詩詞的審美韻味,給人以強烈的審美感受和深邃的思想啟迪,堪稱是一座藝術美的寶庫,蘊含著巨大的藝術感染力和審美價值。
  • 毛澤東《鳥兒問答》中的小寓言,卻有大文章?為何用語如此通俗?
    暮年的毛澤東詩詞風格與年輕時有了較大的區別,不再是文縐縐的「陽春白雪」,而更多的是通俗直白,並且緊貼時政,痛陳胸臆。甚至是將具有諷刺意味的寓言故事寫到了詞中。同時,面對背信棄義之徒,毛澤東利用他的詩詞作為批判的武器,表現出不屑一顧、傲睨自若的大度與自信,並且豪氣幹雲!
  • 27歲的毛澤東首次寫情詩:他的兒女情長,都和《詩經》有關
    毛澤東詩詞豪邁奔放,充滿了一股英雄主義氣概,如「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等,讀來令人盪氣迴腸。但是毛主席也是凡人,也有柔情蜜意的一面。他雖然是一個在政治、軍事舞臺上叱吒風雲、千錘百鍊的巨人,但卻從來沒有失去一個普通人的正常情感。在毛主席少有的幾首婉約詞裡,都有著《詩經》的影子。
  • 遼海詩詞微刊特刊
    過了不到半年,又破天荒地在文物出版社1958年9月刻印的大字本《毛主席詩詞十九首》的書眉上逐首寫下「作者自注」,並於1958年12月21日上午10時寫下一段「批註說明」——「我的幾首歪詞,發表以後,注家蜂起,全是好心。一部分說對了,一部分說得不對,我有說明的責任。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在廣州,見文物出版社一九五八年九月刊本,天頭甚寬,因而寫下了下面的一些字,謝注家,兼謝讀者。」
  • 看,60年前毛澤東給四川推薦的詩詞
    中央工作會議安排在成都召開(也稱成都會議),在成都會議期間,毛澤東為了讓大家讀點詩詞,長點知識,活躍一下氣氛,他還抽時間選編了兩冊共28位詩人有關詠四川的古詩詞,印發給與會的同志。這兩冊古詩詞由毛澤東親自選編、題寫書名。國家領導人專門為了一個地方,搜集、整理經典詩詞並推薦給高級領導幹部,這在新中國的歷史中,並不多見。
  • 20歲的毛澤東讀《詩經》:從而走上革命道路,立志救民於水火
    二、青年毛澤東讀《詩經豳風》立下救國之志1913年,年僅20歲的毛澤東在省立第四師範學校就讀時,在他的《講堂錄》裡,就記載了這樣的句子:「農事不理則不知稼穡之艱難,休其蠶織則不知衣服之所自。《豳風》陳述王業之本,《七月》八章只曲評衣食二字。」
  • 毛澤東是如何評價曹操的
    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是真男子,大手筆」毛澤東愛讀曹操的詩歌。他曾經這樣稱讚曹操的文才:「曹操的文章詩詞,極為本色,直抒胸臆,豁達通脫,應當學習。」 在曹操留下的二十一首樂府詩中,毛澤東特別推崇的是他曾手書過的《步出夏門行·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 思勤高娃榮獲紀念毛澤東誕辰127周年北京青少年書法展成人組金獎
    思勤高娃蒙漢書法榮獲紀念毛澤東誕辰127周年北京青少年書法藝術展成人組金獎為紀念毛澤東誕辰127周年,表達對偉人毛澤東的紀念和緬懷之情,號召廣大青少年學習發揚老一輩革命家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由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書法藝術分會、人大附中石景山學校、人大附中石景山學校教育集團舉辦的「毛澤東詩詞墨寶展暨紀念毛澤東誕辰127周年北京市青少年書法藝術展」25日在人民大學附中石景山學校舉行
  • 書林折枝|《紅樓夢》與毛澤東的人民史觀有何聯繫?
    共產黨執政規律研究共產黨執政規律,是共產黨執政後必須遵循的、反映黨執政本質和必然性的法則和客觀要求,包括共產黨在執政過程中應該遵循的執政理念和執政方略,應該採取的執政體制和執政方式,應該鞏固的執政基礎和執政資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