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黃梅:能人返鄉激活鄉村發展「一池春水」

2020-12-14 新華網客戶端

圖為黃梅縣停前鎮返鄉能人建立的藍莓基地。

新華網武漢12月5日電(胡誠、吳文華)農村要致富,必須有個好支部;農村要脫貧,必須選好帶頭人。

停前鎮潘河村位於湖北省黃梅縣北部山區,這裡曾是令當地黨委、政府頭疼的一塊「心病」。村裡組織渙散,建設落後,幹群關係淡漠,事業發展多年停滯不前。2019年7月,潘河村被湖北省委組織部確定為軟弱渙散村。

然而近一年來,潘河村逐漸變了一副光景。

房屋外牆被統一美化,路燈照亮嶄新的水泥路,垃圾山變身綠化帶,臭水溝成為清水塘,千裡荒山蛻變成柑橘園……

改變要從能人返鄉擔任村支部書記的潘正盛說起。「80後」的潘正盛是武漢一家民營企業老闆,企業年產值近億。多年前他就搬離故土,在大都市安家。直到一年前,停前鎮領導邀請潘正盛作為能人返鄉時,他的人生軌跡再次與家鄉聯結在一起。

從城市回到農村,摒棄質疑和爭論,驅動來自內心想改變家鄉的初衷。潘正盛說,「組織上給我信任,我有責任為家鄉出一份力。」

針對村裡的發展弱勢,他逐一對症下藥。

一年來,潘正盛抓黨建、帶隊伍、正作風,想方設法讓村裡黨員幹部鼓起信心和幹勁;帶領村民修路、建公廁,加強村級建設;帶頭肩挑背扛,搬離垃圾山,清理池塘淤泥,美化環境;多方考察,請教專家,因地制宜發展柑橘產業。

眼看著村莊一天天變美、一天天變樣,村民們的幸福感日益提升,對潘正盛由最初的懷疑變成信服。

潘河村80歲的老黨員潘國先感嘆,多年前,潘河村曾是全縣的紅旗村,如今村裡的變化,仿佛看到當年融洽的幹群關係又回來了。

在距離潘河村不到10公裡的童寨村,成片的藍莓灌木綠意盎然。藍莓正成為黃梅縣的一個新名片。每到採摘季,來自安徽、武漢等地遊客便會前來體驗、採摘。

這片藍莓基地由返鄉能人王天壽流轉村裡林地發展種植,規模逐漸擴大。在停前鎮童寨村、獨山鎮周柴村等地,王天壽創建的湖北紫玉藍莓科技有限公司已擁有藍莓核心種植基地2萬畝。

圖為農戶在藍莓基地採摘。

近年來,王天壽的藍莓基地通過出土地流轉得租金、基地就業得薪金、委託經營得酬金、超產提成得獎金、訂單生產得訂金等方式幫帶當地貧困戶脫貧致富。

「家裡4畝地都流轉給了公司,一個月有2700元的固定工資,再加上委託經營、超產提成的獎金5000元,一年能掙3萬多元。」在藍莓基地務工的童寨村4組貧困戶劉松青說。

帶動脫貧致富的同時,王天壽的藍莓基地逐漸向全產業鏈方向發展。在黃梅縣支持下,他在黃梅大勝關山工業園建起了藍莓產品加工廠,形成集種植、儲運、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藍莓產業鏈。目前,公司加工生產的藍莓系列產品已銷往南京、上海、合肥、武漢、北京、瀋陽等地。

依託日益壯大的產業規模和完善的產業鏈,黃梅縣計劃打造中國藍莓之鄉。

近年來,黃梅縣委、縣政府強力推進能人回鄉創業「千人計劃」,縣、鄉鎮、村三級合力大打「鄉情牌」,引導、鼓勵能人返鄉創業。

黃梅縣出臺政策,要求相關職能部門從用地、金融、用工用水用電、基礎設施配套、政策性資金安排等方面,對能人回鄉創業項目給予優先安排;為能人回鄉籤約項目、業務辦理提供「一站式」服務等。

目前,黃梅縣已有近800多名能人返鄉創業。2019年全縣能人返鄉實際投資額達到20億元,帶動27093貧困人口就近就業。2020年截至11月底,已完成能人回鄉創業新增籤約項目109個。

在黃梅北部山區,依託龍成油茶公司等建成5萬畝油茶基地,依託萬果食品公司建成2萬畝加工型紅薯基地,依託黃梅禪茶項目建成2.2萬畝茶葉基地;在中部湖區,依託康宏糧油公司等龍頭企業,新增標準化水產養殖基地5萬畝,發展蝦稻共作綜合種養基地28萬畝;在南部沿江地區,發展蔬菜種植近5萬畝……

返鄉能人正成為黃梅鄉村脫貧致富的領路人,激活鄉村發展「一池春水」。

相關焦點

  • 創新|鎮平:發展「能人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為破解秦巴山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發展瓶頸制約,培育一支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鎮平縣找準能人事業和縣域經濟發展的結合點,大力發展能人經濟,培育發揮本土人才在創業致富、推動發展方面的示範帶動作用,鼓勵外出人才返鄉創業,引導各類人才助力鄉村振興。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數字經濟激活中國發展一池春水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的新發展格局裡,數位化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變的重要動力,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財政扶持特色產業 激活扶貧一池春水
    中國山東網12月11日訊 (通訊員 李其輝) 在定陶區黃店鎮,一間間生產車間鱗次櫛比,特色玫瑰產業的蓬勃發展,激活脫貧攻堅「一池春水」。該公司負責人邵長徵介紹,公司建立以來,帶動周邊農戶發展玫瑰生產,每年還拿出34.2萬元項目分紅資金分發給16個項目村,受益貧困群眾556戶、1217人。截至今年底,已實現年銷售額700餘萬元,繳納稅收20餘萬元,支付工人工資50餘萬元。
  • 武警北京總隊機動某支隊:資源共享激活課堂「一池春水」
    武警北京總隊機動某支隊著力創新教育方法  資源共享激活課堂「一池春水」  解放軍報訊 張寒蕭報導:「比武意外受傷後,我從傷愈下床到重返戰位,每一步都很艱難,但我從未放棄……」11月下旬,一場「走近身邊先進典型」教育故事會,在武警北京總隊機動某支隊特戰三中隊舉行,特戰尖兵張家潤講述了自己與傷病抗爭、頑強拼搏的故事
  • 鄉村工作手記|激活鄉村振興的「一江春水」
    龍泉市城北鄉黨委書記 蔡章英  我在城北鄉工作已經多年了,對這裡的一草一木有著深厚的感情,對城北經濟發展的短板和優勢也有深刻認識。如何打破交通短板的制約,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發展生態精品產業,把「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地轉化為「金山銀山」,是我近年來不斷思考、實踐創新的課題。
  • 徐州市張集鎮「能人返鄉」助力鄉村振興
    原標題:徐州市張集鎮「能人返鄉」助力鄉村振興   站在徐州市統一戰線助力「三鄉工程」民革徐州市委會對接示範項目——張集鎮水口村「碧園生態園」正在建設的池塘護坡上
  • 英山縣陶家河鄉:放大「能人效應」 助推鄉村振興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訊(通訊員際洲 奧嬋 俊偉)能人是資源。近年來,英山縣陶家河鄉看準能人在助推鄉村振興中發揮的巨大作用,緊緊扭住「牛鼻子」,通過「能人效應」拉動區域經濟,帶動優勢產業升級,群眾從中嘗到了甜頭。
  • 團風縣淋山河鎮:能人回鄉為鄉村振興插上翅膀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近年來,淋山河鎮注重發揮能人示範帶動作用,堅持以「鄉情感召人才、環境吸引人才、服務留住人才」的工作思路,不斷加強鄉情感召、創優發展環境、優化服務保障,積極引導和鼓勵在外能人賢人返鄉創業,一大批像張志平這樣的在外能人回到家鄉,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了動力,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一股強大力量。
  • 臨淄區:破解「三大瓶頸」 激活教師隊伍「一池春水」
    12月12日,山東省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暨教學改革推進會召開,區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學軍參加會議並作了題為《破解「三大瓶頸」激活教師隊伍「一池春水」》的典型發言。近年來,臨淄區聚力破解教師職稱評聘瓶頸,激發教師隊伍活力;聚力破解教師待遇激勵瓶頸,激發教師隊伍動力;聚力破解教師發展瓶頸,激發教師成長的內生力。專業技術崗位分級聘任,實現了崗位等級的逐級競聘甚至越級競聘。專業技術彈性崗位,讓達到晉升職稱條件、但暫時因崗位數量限制得不到晉升機會的教師,提前享受相關待遇。
  • 超前監督激活資產增值一池春水_部門動態_新聞頻道_中共如皋市委...
    精準監督規避投資風險,資產公開拍租增加收入,市供銷合作總社——超前監督激活資產增值一池春水「原供銷物資公司大樓經過多輪公開拍賣承租權,年租金從原來的42.8萬元增加到64.8萬元,並且籤下了5年承租合同,淨增收益110萬元。」
  • 鄉賢能人成為鄉村振興的「引路人」
    來源:麗水日報-麗水網鄉土人才是振興鄉村的「金鑰匙」,是帶動群眾致富的「領頭雁」。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涉及面廣、持續時間長,需要各類人才發揮作用,本土的「能人賢才」可以說是不可替代的。特別是熟悉當地資源、文化優勢以及發展短板的人才,能更好地發揮輻射作用,為鄉村振興貢獻堅實力量。
  • 【地評線】飛天評論:清明小長假激活消費「一池春水」
    只要堅定信心、找準切點,求新求變,就會激活消費「一池春水」。  堅定信心,激活動力。客觀而言,新冠肺炎疫情確實給中國經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也不能過於擔心與憂慮。畢竟中國經濟體量大、有韌勁、有潛力,即便受到一些影響也只是暫時的。中國有十四億人口,有巨大的消費市場,並且與世界經濟有機融合,完全能夠戰勝眼前的困難。
  • 泰州:兩人入選鄉村文遊能人支持項目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2020年度鄉村文化和旅遊能人支持項目入選人員名單》,我市2人上榜,分別是姜堰區溱潼鎮湖南村第一書記周奎、江蘇金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經理丁冬。多年來,周奎在美化村莊環境、傳承鄉土文化的同時,導入鄉村旅遊要素,讓村莊成風景,田園變公園。在他的帶領下,湖南村先後實施村莊建築風貌提升工程,有效改善村莊環境;實施潼享田園項目建設,組織首屆「裡下河民俗風情節」,建設潼享農耕、潼享漁趣、潼享食肆等版塊,讓遊客盡情體驗裡下河水鄉的民俗風情,享受無與倫比的視聽盛宴。
  • 建設美麗鄉村 打造鄉村牧歌——湖北棗陽鄉村見聞
    棗陽鄉村圖景 新華網發新華網武漢1月7日電(胡誠、夏國燕)驅車行駛在湖北襄陽棗陽市的農村,經常能見到這樣的場景:柏油路穿村而過,白牆紅瓦的農家屋前,籬笆圍起一方小小的菜園,牆上還有各式牆繪……村民把門窗擦得鋥亮,小院打理得整潔有序。
  • 餘慶構皮灘鎮:能人返鄉創業,助力脫貧攻堅
    「能人返鄉創業不僅帶回了資金和技術,更帶回了發展新理念、新模式、新業態」,連日來,在餘慶縣構皮灘鎮齊坡村九洞山茶園,一個個忙碌的採茶身影,一張張洋溢著滿足的笑臉,見證了能人返鄉創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新變化。
  • 襄陽市兩人上榜全國鄉村文化和旅遊能人支持項目入選人員名單
    18日,記者從市文旅局獲悉,文化和旅遊部於近日公布了《2020年度鄉村文化和旅遊能人支持項目入選人員名單》,南漳印象老家鄉村旅遊度假區董事長李小喜、湖北玉皇劍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於學入選。「鄉村文化和旅遊能人」是鄉村文化和旅遊人才領域最高榮譽。
  • 東阿縣:「雙招雙引」激活發展「一池春水」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東阿縣堅決落實中央、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在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的同時,始終把發展作為主旋律,堅持將招商引資、招才引智作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雙招雙引」工作邁出堅實步伐。
  • 這些鄉村帶著「顏值」和「內涵」回歸|棗陽鄉村振興紀實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號角已響,規劃先行。補短板強弱項重特色,一村一品、一景一韻的美麗鄉村正加速前行。棗陽市幹群合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英才雁歸",真金白銀為鄉村建設注入源頭活水"三農"發展資金籌措是個大難題。
  • 團風淋山河服務能人回鄉有妙招
    黃岡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緒樂)「40萬元扶持資金我不要,鎮幹部曾應才幫扶我們就行」,團風縣淋山河鎮返鄉創業能人曹林元對鎮委書記張彩平提請求。淋山河鎮趙家寨村是典型的空殼村,被團風縣列為村級經濟「消薄村」,鎮、村幹部多次找到趙家寨村在外「爆破專家」曹林元,促其返鄉創業帶動家鄉發展,曹林元高興地接受邀請,要求點將上陣,跟蹤服務,鎮委書記滿口答應。 12月19日「敏瑞藥材」第一期基地200畝在趙家寨村建成,帶動23人在家門口務工,每年上交村集體3萬元。
  • 多部門密集部署 重磅政策再加持 政策勁風激活新型消費「一池春水」
    原標題:政策勁風激活新型消費「一池春水」   促新型消費發展迎重磅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