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徐州市張集鎮「能人返鄉」助力鄉村振興
站在徐州市統一戰線助力「三鄉工程」民革徐州市委會對接示範項目——張集鎮水口村「碧園生態園」正在建設的池塘護坡上,40歲的「園主」丁小明正與技術員熱烈地討論園區建設規劃。
「事業做得再大,對家鄉的感情都不會變淡。」作為鄉村裡走出的能人,生長在張集鎮水口村的丁小明,於2018年承包了張集實驗站在水口村的60畝土地。按照原先的計劃,丁小明打算在這裡建一個員工福利「基地」,種點菜,養點雞鴨牛羊,可幾番考察下來,丁小明很快改變了想法。
鄰近張集實驗站,水口村還有150多畝地,因為是窪地,種莊稼收成不好,村民們索性不種了。地裡還零零散散有七八個魚塘,多是幾家人合養,可因為收益不好分配,這些魚塘也荒廢了多年。農民出身的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一心想把這塊地利用起來,讓它發揮更大的作用,也讓當地農民增加些收入。
丁小明從小幹慣了農活兒,插秧、除草、點豆子樣樣在行,對於土地有種莫名情結,看不得好好的地就這樣變成了荒地,於是將這150多畝土地也列入了「接盤」的計劃。
去年,在鎮村幫助下,丁小明與村民逐家逐戶談妥了租地協議,以每畝900元的價格,把這些原先零散的、荒蕪的土地整合在了一起。從60畝到200多畝,丁小明也把「小打小鬧」的計劃改成幹一番事業。今年,先期投資1000多萬元的「碧園生態園」火熱開建。如今,種植區的蜜薯已經成熟,用池塘整理出的陳年淤泥做肥料,再加上最適合蜜薯的沙土質,種出的蜜薯品質一流。養殖區的雞也是精神十足的「跑步雞」。生態園養的鴨,糞便定期由專人收集、晾曬,製成有機肥,汙水絕不許流入水體。種植的作物全部使用有機肥,確保綠色健康。
今年6月份,徐州市委統戰部實施統一戰線助力「三鄉工程」方案,「碧園生態園」被列入民革徐州市委會、銅山支部的對接示範項目。在市區統戰部、鎮統戰辦、紀委的幫助監督下,丁小明爭取到了100萬元的「三鄉工程」專項資金,項目建設的速度更快了。目前,園區已建成8個大型魚類養殖池塘,垂釣、山羊放養、家禽散養、露營、特色農產品種植、觀賞、休閒娛樂等功能區域一應俱全。
在對未來的計劃中,丁小明打算把水口村建成一個帶有原生態農村氣息的溼地公園,打造成一片美麗鄉村的「世外桃源」。「不僅有原生態的種養殖、水產養殖,還要建農業科普體驗區、水上餐廳、臨水賓館,把一部分項目包給村民做,讓他們多一個創業就業的渠道,帶動大家一起富。」
(文章來源:新華日報)
(責任編輯:DF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