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張集鎮「能人返鄉」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2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徐州市張集鎮「能人返鄉」助力鄉村振興

  站在徐州市統一戰線助力「三鄉工程」民革徐州市委會對接示範項目——張集鎮水口村「碧園生態園」正在建設的池塘護坡上,40歲的「園主」丁小明正與技術員熱烈地討論園區建設規劃

  「事業做得再大,對家鄉的感情都不會變淡。」作為鄉村裡走出的能人,生長在張集鎮水口村的丁小明,於2018年承包了張集實驗站在水口村的60畝土地。按照原先的計劃,丁小明打算在這裡建一個員工福利「基地」,種點菜,養點雞鴨牛羊,可幾番考察下來,丁小明很快改變了想法。

  鄰近張集實驗站,水口村還有150多畝地,因為是窪地,種莊稼收成不好,村民們索性不種了。地裡還零零散散有七八個魚塘,多是幾家人合養,可因為收益不好分配,這些魚塘也荒廢了多年。農民出身的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一心想把這塊地利用起來,讓它發揮更大的作用,也讓當地農民增加些收入。

  丁小明從小幹慣了農活兒,插秧、除草、點豆子樣樣在行,對於土地有種莫名情結,看不得好好的地就這樣變成了荒地,於是將這150多畝土地也列入了「接盤」的計劃。

  去年,在鎮村幫助下,丁小明與村民逐家逐戶談妥了租地協議,以每畝900元的價格,把這些原先零散的、荒蕪的土地整合在了一起。從60畝到200多畝,丁小明也把「小打小鬧」的計劃改成幹一番事業。今年,先期投資1000多萬元的「碧園生態園」火熱開建。如今,種植區的蜜薯已經成熟,用池塘整理出的陳年淤泥做肥料,再加上最適合蜜薯的沙土質,種出的蜜薯品質一流。養殖區的雞也是精神十足的「跑步雞」。生態園養的鴨,糞便定期由專人收集、晾曬,製成有機肥,汙水絕不許流入水體。種植的作物全部使用有機肥,確保綠色健康。

  今年6月份,徐州市委統戰部實施統一戰線助力「三鄉工程」方案,「碧園生態園」被列入民革徐州市委會、銅山支部的對接示範項目。在市區統戰部、鎮統戰辦、紀委的幫助監督下,丁小明爭取到了100萬元的「三鄉工程」專項資金,項目建設的速度更快了。目前,園區已建成8個大型魚類養殖池塘,垂釣、山羊放養、家禽散養、露營、特色農產品種植、觀賞、休閒娛樂等功能區域一應俱全。

  在對未來的計劃中,丁小明打算把水口村建成一個帶有原生態農村氣息的溼地公園,打造成一片美麗鄉村的「世外桃源」。「不僅有原生態的種養殖、水產養殖,還要建農業科普體驗區、水上餐廳、臨水賓館,把一部分項目包給村民做,讓他們多一個創業就業的渠道,帶動大家一起富。」

(文章來源:新華日報)

(責任編輯:DF398)

相關焦點

  • 創新|鎮平:發展「能人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為破解秦巴山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發展瓶頸制約,培育一支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鎮平縣找準能人事業和縣域經濟發展的結合點,大力發展能人經濟,培育發揮本土人才在創業致富、推動發展方面的示範帶動作用,鼓勵外出人才返鄉創業,引導各類人才助力鄉村振興。
  • 鄉賢能人成為鄉村振興的「引路人」
    來源:麗水日報-麗水網鄉土人才是振興鄉村的「金鑰匙」,是帶動群眾致富的「領頭雁」。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涉及面廣、持續時間長,需要各類人才發揮作用,本土的「能人賢才」可以說是不可替代的。特別是熟悉當地資源、文化優勢以及發展短板的人才,能更好地發揮輻射作用,為鄉村振興貢獻堅實力量。
  • 團風縣淋山河鎮:能人回鄉為鄉村振興插上翅膀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近年來,淋山河鎮注重發揮能人示範帶動作用,堅持以「鄉情感召人才、環境吸引人才、服務留住人才」的工作思路,不斷加強鄉情感召、創優發展環境、優化服務保障,積極引導和鼓勵在外能人賢人返鄉創業,一大批像張志平這樣的在外能人回到家鄉,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了動力,成為助推鄉村振興的一股強大力量。
  • 廣州促青年返鄉參與鄉村振興
    中新社廣州12月23日電 題:廣州促青年返鄉參與鄉村振興作者 王堅2020年以來,廣州實施青年投身鄉村振興戰略行動,按照有一定數量返鄉青年聚集、有特色產業項目支撐、經濟發展程度較好、鄉風文明水平較高標準
  • 逐夢黑土地——返鄉大學生創業助力鄉村振興
    新華社哈爾濱1月7日電題:逐夢黑土地——返鄉大學生創業助力鄉村振興新華社記者王建清晨的陽光照射在皚皚白雪上,35歲的王翯駕駛麵包車,走村入戶收購農產品。「小王來了,到屋裡坐會兒。」黑龍江省寧安市三陵鄉脫貧群眾胡玲和王翯打招呼,從屋裡拎出一籃笨雞蛋。
  • 「銀雁返鄉」助力鄉村振興 諸暨這支團隊首出徵
    照片由諸暨市委老幹部局提供8月11日,紹興諸暨市銀雁返鄉濂溪助力團赴浬浦鎮白杜塢村開展送醫銀雁返鄉濂溪助力團是諸暨市委老幹部局和市濂溪文化研究會聯合組建的團隊,本次活動是助力團組建以來的首次出徵,今後助力團將根據計劃安排老幹部、知名鄉賢等,進鄉村、進企業開展送政策、送技術等活動,為鄉村振興、企業發展、基層治理獻計獻策、獻智獻力。
  • 泰州:兩人入選鄉村文遊能人支持項目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2020年度鄉村文化和旅遊能人支持項目入選人員名單》,我市2人上榜,分別是姜堰區溱潼鎮湖南村第一書記周奎、江蘇金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經理丁冬。多年來,周奎在美化村莊環境、傳承鄉土文化的同時,導入鄉村旅遊要素,讓村莊成風景,田園變公園。在他的帶領下,湖南村先後實施村莊建築風貌提升工程,有效改善村莊環境;實施潼享田園項目建設,組織首屆「裡下河民俗風情節」,建設潼享農耕、潼享漁趣、潼享食肆等版塊,讓遊客盡情體驗裡下河水鄉的民俗風情,享受無與倫比的視聽盛宴。
  • 鄉村振興|返鄉闖路 養兔致富
    鄉村振興|返鄉闖路 養兔致富 2020-05-17 0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州打造青年回鄉助力鄉村振興示範項目
    廣州青年報社(記者 金光風 通訊員 莊煜)12月15日開始,團廣州市委調研組赴各涉農區走訪調研青年助力鄉村振興工作,重點檢驗廣州青年助力鄉村振興重點村和廣州青年返鄉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工作成效,通過座談交流、實地走訪、翻閱資料、走村入戶等方式
  • 客戶經理化身「鄉村名嘴」,青州農商銀行多種形式助力鄉村振興
    為加快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青州農商銀行大力開展以惠農富農政策、特色信貸產品、支付結算知識、金融精準扶貧為主題的「微宣講」「微沙龍」活動,以治理有效、產業支撐力強的「文明信用樣板村」為主體,打造200個「黨員先鋒聯繫村」。
  • 湖北黃梅:能人返鄉激活鄉村發展「一池春水」
    房屋外牆被統一美化,路燈照亮嶄新的水泥路,垃圾山變身綠化帶,臭水溝成為清水塘,千裡荒山蛻變成柑橘園……改變要從能人返鄉擔任村支部書記的潘正盛說起。「80後」的潘正盛是武漢一家民營企業老闆,企業年產值近億。多年前他就搬離故土,在大都市安家。直到一年前,停前鎮領導邀請潘正盛作為能人返鄉時,他的人生軌跡再次與家鄉聯結在一起。
  • 徐州市荊山村:特色種養挑起富民「大梁」 奏響鄉村振興「進行曲」
    5月8日,在徐州經開區大黃山街道荊山村,返鄉創業青年張帥正通過網絡直播為村裡的多肉植物「帶貨」。如何讓鄉村振興戰略在基層落地生根?大黃山街道荊山村兩委積極探索「黨建+產業」融合,抓住產業振興的「牛鼻子」,因地制宜,帶領村民發展特色養殖、種植,發展優勢產業,讓廣大農民通過產業興旺致富,收穫鄉村振興的發展紅利。荊山村黨總支書記張忠華與農戶交流種植知識。
  • 英山縣陶家河鄉:放大「能人效應」 助推鄉村振興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訊(通訊員際洲 奧嬋 俊偉)能人是資源。近年來,英山縣陶家河鄉看準能人在助推鄉村振興中發揮的巨大作用,緊緊扭住「牛鼻子」,通過「能人效應」拉動區域經濟,帶動優勢產業升級,群眾從中嘗到了甜頭。
  • 成就展示|山東菏澤鄆城縣南趙樓鎮:推進鄉村振興 助力全面小康
    作者:楊飛 李保珠 鄭華偉走進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南趙樓鎮,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美麗鄉村建設蒸蒸日上、人居環境優美靚麗、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兩年多來,南趙樓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全鎮廣大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一手抓脫貧成效鞏固提升,一手抓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實現工作重心逐步從補短向共享轉移
  • 樂亭縣中堡鎮「五大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樂亭縣中堡鎮「五大振興」助力鄉村振興 2020-11-18 17: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巴南魚洞:「一村一人才」助力鄉村振興
    工作以來,她認真摸索科學致富之路,通過掌握信息資源優勢,熟悉市場,了解市場需求,幫村民代銷農產品,努力為村民辦實事,助力貧困戶脫貧增收。像肖玲這樣的本土人才和返鄉技術人才,正在成為魚洞街道打贏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肖玲是地道的百勝村人,大學畢業後,她先後在重慶江北區從事電子商務等工作。
  • 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羅源縣巾幗創業聯盟成立了!
    鄉村振興,巾幗力量不可或缺。在羅源,有一群女子,她們有的是種菇專家、有的養殖能手、有的是銷售達人、有的是基地女能手、有的是返鄉創業女大學生……日前,在縣婦聯的指導下,依託鄉村振興服務站,她們匯聚在一起,「羅源縣巾幗創業聯盟」正式成立啦!
  • 【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任啟年:鄉村振興路上的 「銀髮追夢人」
    【新鄉賢助力鄉村振興】任啟年:鄉村振興路上的 「銀髮追夢人」 2020-12-15 11: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福縣山莊鄉:凝聚鄉賢力量 助力鄉村振興
    該鄉以成立鄉賢統戰工作領導小組和鄉村治理與發展促進會為契機,通過村裡找鄉賢、鄉賢推鄉賢等方式,把山莊的鄉賢找出來、找全來,並通過他們的朋友圈、生活圈、工作圈,與20多名常年在外、前期沒掌握的鄉賢取得聯繫。同時,落實鎮領導聯繫鄉賢制度,在清明節、中秋節、春節等傳統節日期間,班子成員對回鄉的鄉賢進行走訪,介紹家鄉建設情況。
  • 安福縣山莊鄉 凝聚鄉賢力量 助力鄉村振興
    該鄉以成立鄉賢統戰工作領導小組和鄉村治理與發展促進會為契機,通過村裡找鄉賢、鄉賢推鄉賢等方式,把山莊的鄉賢找出來、找全來,並通過他們的朋友圈、生活圈、工作圈,與20多名常年在外、前期沒掌握的鄉賢取得聯繫。同時,落實鎮領導聯繫鄉賢制度,在清明節、中秋節、春節等傳統節日期間,班子成員對回鄉的鄉賢進行走訪,介紹家鄉建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