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廣州青年報社(記者 金光風 通訊員 莊煜)12月15日開始,團廣州市委調研組赴各涉農區走訪調研青年助力鄉村振興工作,重點檢驗廣州青年助力鄉村振興重點村和廣州青年返鄉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工作成效,通過座談交流、實地走訪、翻閱資料、走村入戶等方式,深入了解青年回鄉發展的存在問題和制約因素,總結提煉各涉農區團組織抓建重點村和孵化基地建設的特色經驗做法,大力挖掘鄉村青年典型和示範樣板項目,下一步擬在全市宣傳推廣。
廣州大力推進青年回鄉助力鄉村振興行動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團市委按照市委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和具體任務要求,大力實施廣州青年投身鄉村振興戰略行動,按照有一定數量返鄉青年聚集、有特色產業項目支撐、經濟發展程度較好、鄉風文明水平較高、生態環境優美、資源稟賦好、團建引領有力等標準,重點抓建了12個青年返鄉創業孵化基地和56個青年助力鄉村振興重點村,並從政策、人才、創業、幫扶多個維度,做好配套保障工作,引導廣大青年返鄉參與鄉村建設發展。
同時,團市委還深入實施「粵菜師傅」羊城行動計劃,通過市青年鄉村振興促進會廣泛吸納鄉村「粵菜師傅」成為會員,依託市青年宮建設粵菜文化印象館,舉辦「三項工程」廣州交流會,舉辦「粵菜師傅」等專場「雲招聘」,更聯合廣州嶺南國際企業集團、廣州酒家集團在畢節職業技術學院打造廣州共青團「粵菜師傅」(畢節)培訓基地,開辦了4個「粵菜師傅」訂單班並招生146人,並通過到企業跟崗、頂崗實訓,再到通過考核、雙向選擇,大力培育鄉村「粵菜師傅」青年人才。據統計,「三項工程」廣州交流會期間,共開展「粵菜師傅」專場展示38場,先後逾12萬人(次)參觀;粵菜師傅「雲招聘」提供4021個崗位、吸引18430人(次)求職。
此外,團市委和各涉農區團委也積極開展助力鄉村振興志願者工作,建立了包括3支市級志願服務隊在內的13支青年志願服務隊,新建了2間鄉村「志願驛站」。據悉,「美麗鄉村」廣州青年志願公益彩繪行動在從化區、白雲區、花都區、番禺區繼續鋪開,「河小青」「河清水秀」巡河護河志願服務活動有序開展,共吸引1256名青少年志願者報名參與、徵集河湧治理建議676條。「我們還舉行了青年志願者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志願一夏』志願服務項目,通過『支教+結對』的方式,對從化區、增城區、花都區2578名留守兒童開展『書』送溫暖、送『教』到家,並提供陪伴結對、心理疏導等志願服務。」廣州市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主任魏曉麗介紹到。
校-村-團組織聯動,打造青年助力鄉村振興「鄧山樣本」調研組首站來到了增城區小樓鎮鄧山村。該村位於增城區中部,地處廣河高速二龍出口。2019年鄧山村確立了建設成為「全國一流、廣州第一」鄉村振興示範標杆的目標,並正式啟動名村項目建設。
據介紹,雖然鄧山村名村建設只有短短的一年,但在高標準要求下引入星空文化旅遊公司進行開發,除了二龍山旅遊景區,已快速啟動觀星館、星作民宿、AI智能農業區、蜜菊基地等產業項目,吸引當地青年回鄉就業,助力提升農特產品銷售質量水平。
記者發現,小樓鎮政府、團增城區委、鄧山村委在鄧山村共同建設的鄧山青年返鄉創業孵化中心和旁邊的鄧山茶館已逐漸成為周邊高校創業青年的聚集地。孵化中心由增城區青年創新創業協會運營管理,以「網際網路+創新創業服務平臺」的形式,為返鄉青年提供諮詢、培訓、資源對接、創業項目扶持等服務。目前已有松田學院—鄧山村教學實踐基地、華商學院—文創研究與實踐基地、鄧山茶館、「鄧山山貨」館、「增農優品」電商平臺、「黑金果」烏欖園及文創館等多個主體進駐,不少返鄉青年和周邊的高校青年依託孵化中心開展繪畫寫生、創業實踐、非遺文化交流等活動。據村委透露,該重點村未來還將規劃建設包括沿河棧道、山地車場,打造親子休閒遊、紅色文化之旅、科普研學等活動,為吸引青年回鄉參與家鄉建設發展創造更多機會。
紮根農村,助更多本土青年返鄉創業支持家鄉發展目前增城區建有綠聚來綠色農業休閒產業園、創鮮番石榴基地、廣東鄉豐特色水果產業園、1978創意園、正旭現代農業孵化園等5個青年返鄉創業孵化基地。記者了解,這些園區均由本地青年創建或運營,目的是吸引更多外出務工創業的本土青年和有志於投身鄉村振興的創業青年紮根農村,支持鄉村建設發展。
正旭現代農業孵化園常務副總經理駱芳芳是一位85後,這位從小樓鎮走出來的華南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懷著對家鄉的深厚感情,早在2006年就立志從事「三農」事業,14年來,駱芳芳從省農業高校、農業政策研究部門、農業科研單位到農業龍頭企業,一直堅守初心,堅持用專業素養和技能引領帶動團隊謀求新發展,積極投身農村創新創業、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都市農業公園、科技孵化器建設運營、粵港澳大灣區共享鄉村建設,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經營轉變,2019年她被評選為第十一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
記者了解到,目前正旭現代農業孵化園在孵企業使用場地佔比達到了70%,在孵企業31個,其中青年返鄉創業企業20個,真正發揮了孵化功能。「我們將進一步通過金融、科技、資源對接、項目合作、社會化服務、政策宣講等方式,幫助農村創業青年、創業團隊發展壯大,為更多返鄉創業青年提供創新發展孵化服務。」
創鮮番石榴基地董事長劉淑芬是土生土長的石灘鎮人,一位種植番石榴幾十年的「農二代」,同樣是一位85後。2010年,她大膽創新,牽頭成立了合作社,請來了果樹研究所的專家育種、開培訓班,不但實施標準化種植,更培育出了可以錯峰上市的高品質「四季紅」番石榴。2013年,她正式註冊創立廣州創鮮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實現種植、銷售「一條龍」經營管理。目前,公司已成為順豐優選、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的戰略合作夥伴。
劉淑芬的搭檔、創鮮番石榴基地總經理石子豪是一位90後,也是增城本地人,他利用專業優勢創立了荔傳媒,深耕本地現代農業運營與新媒體傳播,成為創鮮等多個農業基地和鄉村振興重點村的運營商,他帶領的青年團隊近百人,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助力者。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