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市城北鄉黨委書記 蔡章英
我在城北鄉工作已經多年了,對這裡的一草一木有著深厚的感情,對城北經濟發展的短板和優勢也有深刻認識。如何打破交通短板的制約,依託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發展生態精品產業,把「綠水青山」源源不斷地轉化為「金山銀山」,是我近年來不斷思考、實踐創新的課題。
2008年,城北鄉首次引進「紅心獼猴桃」種植產業,開始探索精品產業發展之路。為了提高種植戶的耕種技術,我們積極對接農業、科技等部門,爭取了科技特派員長期入駐城北的田間地頭;為了提高紅心獼猴桃品質,我們以打造「無公害田園」的理念,推行無公害生態化種植。目前,紅心獼猴桃先後被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麗水市綠色農產品,並榮獲「首屆全國優質獼猴桃品鑑會金獎」。
近幾年,綠色蔬菜被市場廣泛接受,這也引發了我的思考和關注,城北的好山好水好土地,正是綠色蔬菜的「秘密花園」。於是,我積極扶持本地「山地茄子」產業發展,形成「種植大戶帶頭種、普通散戶跟著種」的良好格局並積極爭取項目、技術支撐,引進全國重點項目——「露天蔬菜化肥農藥減施技術集成研究和示範」試點項目落戶我們的茄子基地,省市專家全程指導、傳授農戶種植技術,有效提高農戶種植水平,助力茄子產量、收益更上一層樓。2020年,全鄉山地茄子種植面積1200畝,實現畝均收益1.2萬元,總產值超1400萬元,小小的茄子成了村民的「致富茄」。
如今,「紅心獼猴桃」已經成了城北鄉的金名片,「山地茄子」遠銷溫州、寧波、杭州等地,廣受市場喜愛。同時,我們著力推動有機稻米、石蛙、茶葉等特色精品產業集群發展,逐步打響了城北綠色精品產業品牌。
看著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底氣足了,我更加堅定了發展綠色產業的決心和信心,我相信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一定會煥發出勃勃生機。
站在「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初,我對城北鄉的建設充滿了期待和幹勁。下一步,我們將精心謀劃城北鄉未來發展,錨定「謀綠色產業發展富民、抓農文旅融合興鄉」目標,重點建設「一核兩區三組團」全域發展。
「一核」即以鄉政府所在地河裡村為中心,輻射雙溪、河坑塘、季岱等省道沿線村,深化「百裡綠色長廊」旅遊帶建設,全面開發集農家樂休閒遊、現代農業研學基地、文化古村漫步、「紅心獼猴桃」採摘體驗等農耕旅遊為一體的品牌項目,打造農文旅融合核心品牌。
「兩區」即打造上東、黃鶴兩大產業發展先行區。通過抓基礎設施提升、技術指導和政策支持,全力建設紅心獼猴桃、茶葉、山地蔬菜等綠色生態產業基地,提升城北綠色產業競爭力。
「三組團」即在重點發展綠色生態產業基礎上,建設方西源村醫療康養基地、川溪都市養老基地和上田紅色教育基地,用好用活優質的生態稟賦和紅色資源。
面對新的挑戰和機遇,我將腳踏實地加油幹,努力繪就城北綠色發展的壯美畫卷,激活鄉村振興的「一江春水」。
來源:麗水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