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淮安市淮陰區楊廟村富華源生態產業園,一排排整齊的支架上攀爬著翠綠粗壯的火龍果枝,枝頭上紅彤彤、圓滾滾的火龍果長勢喜人。隨手摘下一個果子,撥開皮,玫紅色的果肉香氣濃鬱、甜蜜多汁,這些火龍果是種植戶周其軍的「致富法寶」。
2013年,受家鄉政策鼓舞,農校畢業出身的周其軍承包了幾畝地準備發展特色農業。經過幾番考察,他決定試種3畝地的火龍果。「火龍果渾身都是寶,火龍果花富含多種維生素,具有抗氧化、抗衰老、軟化血管等功效,火龍果具有排毒養顏等功效,是名副其實的長壽果,而且效益、產量均相當可觀。」周其軍說。
考察了多家規模較大的火龍果種植園,周其軍決定引入臺灣仙蜜紅心火龍果。從研究種植、學習病蟲害防治,到搭建大棚、培育新品種,周其軍親力親為,將火龍果大棚紅紅火火地發展起來。「因為火龍果是生長於熱帶、亞熱帶的水果,所以對溫度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最適合火龍果生長的溫度是25℃至35℃之間,最怕低溫,所以冬天要特別注意保溫。」周其軍說,「在種植過程中,我堅持只用有機肥,這樣長出的果子口感更好,營養價值也更高。」
經過幾年的精心培育,2016年,周其軍試種的3畝火龍果掛果,當年收入3萬多元,嘗到了甜頭之後,他決定擴大規模,到今年已經發展到200畝。
盛夏時節,正是火龍果的旺產期。據了解,從6月底果實成熟,掛果可持續到春節前後,大約可採10到12茬,一年下來,每畝地大約可產2000斤,平均收入過萬元。周其軍在自己致富的同時,也不忘回饋鄉親。每年採摘旺季,他會邀請村裡十幾名留守人員來大棚務工,高峰期用工人數可達20至30人,根據崗位不同,人均月工資1500至3000元不等。因為時間靈活,還能照顧家庭,在家門口就有錢掙,村民們的積極性很高。
為了進一步適應市場需求,周其軍依託火龍果種植大棚,打造了一個「火龍果觀光採摘園」,園區對外開放,客人可以進園觀賞,進行趣味採摘,讓果園成為市民既能看「新鮮」、又能品「美味」的好去處。周其軍說:「下一步,我計劃打造自己的火龍果品牌,全面挖掘火龍果價值,嘗試火龍果花茶、火龍果皮加工、火龍果盆栽等,並逐漸擴大果園規模,讓村裡的水果種植業走得更遠、更好,帶動更多農民致富,讓日子更加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