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健康寶寶腦出血,只因奶奶用老方法哄睡,家長要引以為戒

2020-12-05 菁媽育兒

每個人帶娃的方式都是不同的,現在很多人因為工作的原因習慣把孩子給老一輩幫忙帶,但有的時候他們的方法相對於現在比起來是非常不科學的,還會因為一不小心就把孩子置於危險的境地。

奶奶老辦法帶娃「失控」,1歲的健康寶寶腦出血

幾天前聽一位護士朋友說了一位接診的案例,半夜一位才1歲的寶寶因為突發腦出血被送到了醫院。

其實原因也不是什麼事故的造成,而是來自奶奶的一次帶娃「失誤」。因為這位孩子的家長都太忙了。在這段時間,孩子就被委託給奶奶帶。1歲年紀的孩子是開始鬧騰的時候,所以平時該睡覺的時候總是充滿抗拒。

奶奶就很喜歡用搖籃悠車式的方法去哄孩子睡覺,因為在他們那一輩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嬰兒車之類的哄睡工具,奶奶也總覺得還是自己的老辦法比較實在一點。

前幾日都相安無事的,但就在那日,因為奶奶出去菜市場的時候受了點氣,於是回到家的時候脾氣又不怎麼好,在哄著自己孫子睡覺的時候一不小心手勁大了些,突然發現自己懷裡平時看著健健康康的孫子開始抽搐,面色蒼白。於是緊急叫來孩子的父母帶上醫院。

也幸好是搶救的及時,孩子才能成功的救下來。經過醫生的診斷,這個孩子的病症為:嬰兒搖晃症候群。並且孩子的腦部已經出現了輕微的出血情況。

其實因為這個搖晃症狀出事的案例並不少見,之前國外有個寶寶甚至因為過度搖晃把孩子搖死了。

在寶寶被過大的外力搖晃之後,根據不同的人體情況他們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頭部損傷。因為孩子的頭部是非常脆弱的,不僅沒有發育完全,還會很容易受到外界的損傷。

父母經常使用的搖晃式哄睡,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危險的行為

首先,它會對寶寶的頸部造成損傷。

因為寶寶的頭部是靠著頸部的肌肉和韌帶去支撐它的運作的,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的發育還是不完全的,在外界大幅度的搖晃和拋起下落的動作之下,很容易會衝擊到孩子的大腦,如果嚴重的話還可能會導致震蕩性的損傷。

其次,會造成腦部的暫時性充血。

孩子的大腦在這個時期是屬於發育階段的,如果這樣持續性的搖晃和拋棄下落,這會導致寶寶的血液衝擊到大腦上,然後會導致腦損傷出現的。

對很多家長來說,即使不是老人幫忙帶孩子,自己也會覺得哄睡孩子是一項很難搞的任務。

如何給孩子更迅速安全地哄睡,這些辦法家長們可以試試看:

1:給孩子們一個安靜的環境

現在不少年輕的家長都是屬於「夜貓子」,既想要著孩子早點睡覺但是又克制不住自己的吵鬧因子。很多家長都會採用勒令孩子自己去睡覺,然後自己在客廳進行一些娛樂活動,當孩子聽到這樣的聲音怎麼會睡得著呢?

家長可以選擇一個時間段讓孩子去睡覺,這個時間段先保持安靜,電視機還有一些娛樂性的聲音就先關閉或者調小,讓安靜的環境給孩子一個舒適的入睡過程。

2:不要讓孩子們在睡前過於興奮

什麼是讓孩子過於興奮,這裡又特別指的是精神上的。

很多家長會在孩子入睡前進行一些娛樂性活動,這讓孩子入睡前玩得太過於開心了以至於在這樣亢奮的精神下是不利於他們的睡眠的,還可能會睡意全無。

所以在睡前一段時間就要暫停一些玩耍活動了,給孩子準備一個入睡的過渡期。

3: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

不少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怎麼在該睡的時間不睡,不該睡的時間又開始打瞌睡呢?

原因還不是孩子沒有一個規律的作息時間,因為他們並沒有養成一種習慣,作息一旦開始紊亂可能就要花很久才能夠調整過來。

所以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一天的作息,不僅包括睡覺,還要包括按時起床,不用太過於嚴格,但是要規律。

4:做一些關於睡眠的「儀式感」事情

可以是講故事,或者唱歌等等行為,這樣會讓孩子自然而然的認為媽媽在做這個事情的時候自己就必須要睡覺了,即使會有點鬧騰,但是最後也會困意襲來。

菁媽育兒:生活中處處都是意外,所以怎樣避免已有案例的「意外」是需要父母們多加注意的。

更多關於孩子的睡眠的問題,可以關注菁媽並進入主頁諮詢,專業的營養師,醫師,心理諮詢師來幫你解答疑惑

相關焦點

  • 7個月寶寶成腦癱,只因爺爺的這個錯誤行為,你怎樣哄孩子睡覺?
    近期,一則新聞又讓寶媽們心裡一驚,一位爺爺在哄孩子睡覺時,因為搖晃幅度過大,最後導致7個月大的寶寶變成腦癱兒。看到這則消息後,很多寶媽不免質疑自己哄孩子睡覺,是否也存在著類似的行為。據記者了解,因為工作的緣故,寶寶平時都是被爺爺奶奶帶著的,對於哄孩子睡覺,奶奶自然有自己的方法。
  • 爺爺好心哄睡,7個月嬰兒硬生生被哄成「腦癱」:都是無知惹的禍
    哄睡寶寶是一個難題,有時候娃還沒哄睡,自己倒又累又困。家長們各種操作輪番上陣,但操作不當,寶寶是哄睡了,可也變成了「腦癱兒」,可別因為家長自己的無知,害了寶寶而不自知,哄睡也是講究一定的方法的。爺爺好心哄睡,7個月嬰兒硬生生被哄成「腦癱兒」,家長要重視了曾經聽說過這麼一個事情,因為爺爺哄睡不當,即抱著搖晃幅度太大,導致僅7個月大的寶寶變成「腦癱兒」。對此,孩子媽媽不想再看到類似悲劇,「哭求」家長們別再採取這種方式哄孩子睡覺了。
  • 7個月嬰兒被哄成「腦癱兒」,這些錯誤的哄睡方式,你還在用嗎
    所以父母在哄孩子時,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方式,避免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影響。02這些錯誤的哄睡方式,你還在用嗎孩子成長過程中,哄孩子睡覺是最讓父母頭疼的。所以父母會採取各種各樣的方式去哄睡孩子,但其實有些方式暗藏著巨大的隱患,所以父母千萬不要再用了。這些錯誤的哄睡方式別再用:1、搖晃式哄睡孩子嬰幼兒時期,頭部的重量佔身體的二分之一。
  • 寶寶被哄成「腦癱兒」,爺爺自責不已,醫生:別再這麼哄孩子了
    小孩子午睡時間不久,睜開眼睛就開始大聲哭鬧,而平常哄孩子的奶奶又不在家,爺爺趕緊抱起孩子,學著奶奶那樣搖晃孩子試圖讓孫子平靜下來。然而孫子看不見奶奶,怎麼哄也不能平靜。不堪其擾的爺爺開始將孩子舉高用力搖晃,並且將孩子扔到半空再伸手接住,反覆幾次孩子便安靜下來。
  • 如何科學哄睡?強迫睡、懷裡睡都不妥當,注意三點「破解」哄睡難
    任憑家長們如何的哄睡,如何的進行安撫,寶寶卻絲毫沒有要睡覺的意思。其實這個時候,家長們已經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家長們只是按照自己的意願,讓孩子睡覺,但是孩子本身並不想睡覺。家長們這個時候,也就會覺得哄睡寶寶分外的艱難了,事實上,哄寶寶睡覺也要講究科學的方法,而不能盲目的進行。
  • 還在奶睡、抱睡?用正確的方法哄娃睡覺,寶爸寶媽才輕鬆
    有了娃之後,最明顯的感受就是一個字"累",不僅白天要陪著寶寶玩,晚上還要應對寶寶的"起夜"行為,有的寶媽不理解,明明白天睡覺能睡好幾個小時,什麼動靜都不能驚醒他,可是一到晚上就變得敏感,一晚上要醒好多遍。
  • 睡渣寶寶變天使娃,寶媽:沒什麼高超哄睡技巧,引導睡眠是關鍵
    文|全文共1793字,閱讀時間約3.5分鐘二寶是不折不扣「睡渣」寶寶,我用了100多天的時間,經過引導,從睡渣變成天使娃,現在寶爸哄睡,他說根本不需要哄,躺在床上三五分鐘就睡著了。他認為1歲以前的嬰兒其實不會把哭當成武器,哭鬧都是有原因的。如果你放任孩子哭,反而容易養成他愛哭的壞毛病。我非常認同這點,也更信賴親密育兒法,捨不得讓孩子,更多是提供好的睡眠條件,引導他學會自己睡。
  • 為啥寶寶已經很困了,卻還是不肯睡?孩子鬧覺的主要原因有三個
    有些寶寶明明很困了,可鬧覺時間很長也無法入睡,家人們輪流哄睡,寶寶情緒仍無法得到緩解,有時甚至越哭越厲害,有些家長見寶寶如此「無理取鬧」,一氣之下恐怕還要批評寶寶幾句,但往往越是這樣,寶寶鬧得越厲害,最後只能等寶寶哭累了睡去。相比於鬧覺的寶寶,那些能夠秒入睡的寶寶真的就是天使般的存在。
  • 寶寶晚上老是醒,媽媽哄睡到崩潰?原因和解決辦法這裡都有!
    但由於每個寶寶的睡眠狀況存在差異:有的寶寶可以「一覺睡到天亮」,而有的寶寶可能還會醒來1次左右,這都是正常的哦~12月齡以上寶寶:1歲以上的寶寶睡眠更加規律,多數都可以睡整覺了。這個階段的寶寶,只要多數時間可以美美地睡整覺,偶爾醒來一次也是OK的。
  • 「睡渣」寶寶傷害大!新生兒3個月就能睡整覺,3個方法功不可沒
    這個道理也可以用在小寶寶身上。如果孩子經常睡不好,存在夜醒的情況,那麼也會導致寶寶的腦部組織受到傷害,輕一點的造成寶寶頭疼、噁心、精神不振,重一點的還會誘發病變,嚴重傷害孩子的健康。3、家長受罪寶寶頻繁夜醒,那麼還有一個人最倒黴,就是負責看護、照顧寶寶的那個人,通常也就是孩子的媽媽。因為要照顧寶寶,所以家長也跟著睡不好,時間長了還可能變成「失眠」的情況,傷害家長的身心健康。
  •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睡多久為佳?並非越多越好,嬰幼兒哄睡方法不同
    是的,睡眠對孩子的影響是很深遠的,不僅關乎長個,還和健康、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密切相關。但是嬰兒般的睡眠是越多越好嗎?不同年齡的孩子每天睡多久為佳呢?一個叫不醒,一個睡不著,愁壞寶媽萌萌家兩個男寶,哥哥五歲,或許是習慣了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吧,睡眠很有規律,每天中午即便是放假在家,也要自己拽過來小毯子睡一覺。
  • 7個月寶寶變成「腦癱兒」,護士發朋友圈呼籲:別再這樣哄娃了
    為了讓寶寶順利睡著,家長們想了許多方法。最廣為流傳的方式就是將孩子抱在懷裡,輕輕搖晃,哄孩子睡著。這種方式能夠給孩子更多的舒適感,讓孩子從疲倦焦慮的狀況中放鬆下來,逐漸陷入睡眠。但是這種方式對家長擁抱的姿勢還有搖晃時用力的程度都有所要求。
  • 黃磊的痛苦:哄睡簡直就是人間煉獄!
    「敘述的及其富有渲染力和畫面感,每個哄娃睡覺的媽媽都是這樣過來的。」「友情提醒啊,白天一定要給娃狠狠的放電並放電,要不然大晚上耗不過娃。」真是每個哄睡陪睡的家長,都得具有超強的承受能力和忍耐力,不然真耗不贏精力充沛的小傢伙。
  • 家長學會這四個方法,幫助寶寶睡整覺
    文丨小書蟲媽媽「寶寶出生後,每天晚上都要餵三四次,幾個月才能睡一整夜啊?」;「如果寶寶一出生就可以睡整覺,該多好!」;「媽媽要怎樣培養嬰兒的睡眠習慣啊?」。這是新手媽媽在群裡討論的話題。相信很多新手媽媽都有被寶寶的「睡眠問題」虐到想哭的經歷:寶寶白天睡覺,晚上精力充沛;晚上怎麼都哄不睡,好不容易哄睡了,放下就醒;寶寶半夜醒來不肯睡,要陪他玩到天亮;寶寶晚上總是哭鬧,哭哭停停地太鬧心了......那麼,為什麼嬰兒不能睡整覺呢?
  • 寶寶很困卻為何哭鬧不睡?未必就是娃鬧人,以下原因父母要了解
    我實在是沒轍,眼看就要爆發了,這時寶寶奶奶過來問寶寶怎麼了,然後婆婆說寶寶是不是拉臭臭了,我一看,果然。所以說,寶寶很困卻哭鬧著不睡的時候,未必就是寶寶鬧人,這幾種原因父母要了解。寶寶很困卻為何哭鬧不睡,各種鬧人?這幾種原因父母要了解①哄睡方式不當如果父母不注意,採取了讓寶寶不舒服的哄睡方式,那寶寶不買帳也就不奇怪。
  • 三歲前寶寶晚上老不睡覺?寶媽要明白這一點
    這類寶寶在平時應該多補鈣和維D,這樣能夠促進他們對鈣的吸收,有利於寶寶的睡眠。腹脹月齡比較小的寶寶都會在睡前喝一點母乳或者奶粉,但是很多時候他們喝著就會睡著,有些媽媽甚至會經常用奶睡的方法哄寶寶睡覺。特別是睡前家長一定要注意不能讓寶寶情緒波動過大,否則對他們的睡眠肯定是會有影響的。太熱寶寶的體溫本身就會比大人偏高一些,但是家長總是擔心孩子會著涼,所以睡覺的時候給他們穿著厚厚的衣服,蓋著厚厚的被子。
  • 4歲寶寶趁奶奶睡覺後,獨自「蒸饅頭」,網友:有點後怕!
    今天故事裡的小主人公樂樂就是這樣一位寶寶,樂樂今年4歲了,因為父母工作忙樂樂經常會到奶奶家小住。樂樂和奶奶的關係非常好,因為奶奶特別擅長做飯,總會給樂樂做很多好吃的,而樂樂也非常懂事,經常會體貼地為奶奶分擔家務。這一天,奶奶準備下午給樂樂做饅頭吃,便提前準備好面,準備用午休事件醒面。
  • 阿爾法蛋智能故事機Z1:用爸媽聲音陪寶寶入睡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可能會用各種方法來延後睡覺時間,比如當你講完一個故事之後,會要求你再多說一個,聽完了一首催眠曲後,會要你再放一遍等。甚至還有些寶寶在做完這些睡前活動之後,仍然不肯睡覺。但是爸爸媽媽每天也有自己要做的事情呀,這個時候父母切記不能慣著寶寶,要換一種方法教育寶寶,比如用阿爾法蛋智能故事機Z1,面對這樣一個軟萌可愛的小黃蛋,寶寶一定充滿了好奇,這樣一來,父母只需在手機端設置好叫醒和哄睡時間,即可一鍵叫早、一鍵哄睡,根據孩子習慣預先設置,還有多種哄睡叫早方式幫助家長靈活使用阿爾法蛋故事機的功能及內容,兒歌、故事、音樂等等每日更新,裡面每一句話的語調、每一個音效的配置都為場景而設計
  • 睡渣寶寶:抱著睡、放下醒?睡不踏實的?學學這幾招保管好用
    1.客觀因素:錯誤做法導致壞習慣很多時候,寶寶的壞習慣都是大人幫他養成的,要改正寶寶的壞習慣,家長們首先要避免以下錯誤的發生。★沒做好睡前準備大人喜歡在安靜舒適的環境裡睡覺,寶寶也是這樣。比如說:1.給予寶寶充分的安全感寶寶出生前被羊水溫暖了10個月,在狹窄的子宮裡呆著、擠著,這使他她特別有安全感!(這也是新生兒一出生就需要用毛巾包裹著,以免受到驚嚇的緣故。)
  • 6個月寶寶被診斷為腦癱,和奶奶的這一動作有關,家人別不當心
    生完寶寶孩子滿三個月了,小劉就思考著回到工作崗位,所以就將孩子交給了婆婆照看。婆婆特別寵孫子,每天變著法哄孩子開心。小劉發現,婆婆為了逗孩子,經常把他輕輕地拋起來然後再接住,還喜歡抱著寶寶搖晃。小寶寶也很喜歡被奶奶搖晃,每次都笑得合不攏嘴。大家覺得孩子開心就行了,就沒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