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身邊的同事抱怨:好不甘心啊,最近老忘事,不服老不行啊!是這樣嗎?其實不一定?50歲不如60歲人的記憶力也是常有的。這就說明「健忘症」並不一定是年齡的產物?那麼「健忘症」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如何避免呢?
一、引發「健忘症」的因素
「健忘症」是大腦的思考能力暫時出現了障礙。醫學用語稱之為暫時性記憶障礙。其實這裡的「健忘症」不是臨床意義上的疾病,只是由於腦疲勞等各種原因導致的精神無法集中、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等,通過自身的正確調整可以有效的緩解症狀。
1. 失眠引起的健忘
西方醫學專家指出,人的睡眠對於健忘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人的睡眠是休息的保護,如果人得不到休息,大腦長期處於弱興奮狀態,因此極不容易接納外來信息,無法將記憶固化,某些信息元也會因此丟失,所以失眠是一般意義上健忘的罪魁禍首。
2、用腦過度引起的健忘
腦力勞動者因用腦過度導致頭昏眼花,聽力下降,耳殼發熱,四肢乏力,嗜睡或瞌睡,思維欠敏捷,反應遲鈍,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力下降。
3. 情緒引起的健忘
不良情緒主要是指抑鬱、焦慮、憤怒等不良情緒,這些不良情緒會影響我們的思維,同時也影響著我們的記憶,導致出現記憶力減退。
4、心理因素引起的健忘
心理因素,對於健忘的形成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很多人對很多事情漠不關心,因此大腦活動能力降低,所以,大腦功能很快衰退,從而誘發了健忘。
5、疾病引起的健忘
不管是生理上的疾病,還是心理上的疾病,都會導致我們出現記憶力減退。
二、如何減緩"健忘症「的症狀
1、養成善於用腦的習慣
「用進廢退」是生物界發展的一條普遍規律,大腦亦是如此。勤奮的工作和學習往往可以使人的記憶力保持良好的狀態。對新事物要保持濃厚的興趣,敢於挑戰。中老年人經常看新聞、電視、電影,聽音樂、特別是下象棋、圍棋,可以使大腦精力集中,腦細胞會處於活躍狀態,從而減緩衰老。此外,適當地有意識記一些東西,如喜歡的歌詞,記日記等對記憶力也很有幫助。
2、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像喝酒、抽菸等對神經的傷害,通宵加班、讀書。狂歡笙歌,失眠或少眠的現象非常普遍,因為疲勞而引起的健忘也不在少數。會讓記憶力和計算能力大幅下降。
3、避免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
過度依賴使大腦缺乏鍛鍊。日本科學家發現,25~35歲的年輕人患健忘症愈來愈多。由於經常使用電子產品,造成了大腦利用率相對降低,依賴電腦使得大腦活動變少,血液的流動也相應降低,以至影響到大腦機能,造成記憶力下降。
4、多參與人際交往
可根據愛好加入一些社團,多跟人交流,開心與不開心的心事,都可以試著與朋友傾訴與分享,對放鬆心情有很好療效。儘可能記憶電話號碼、物品的名稱等。
5、適當的運動
需要將健身運動視為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不喜歡鍛鍊的白領可先選擇一些上肢活動相對簡單的體育項目,如羽毛球、桌球,逐漸養成喜歡鍛鍊的習慣。
6、營養保障
飲食方面可以適量多吃核桃、芝麻、魚類、牛奶,維生素、礦物質、纖維質豐富的蔬菜水果可以提高大腦活力、注意力,對記憶力也有一定幫助。儘量避免喝酒抽菸,少食辛辣口味重的食物。皮蛋、爆米花等含相對較多的重金屬成分的食物屬於「記憶力殺手」,不宜多吃。
7、如果出現「健忘症」嚴重的情況下,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排除有其他疾病的存在。
健忘症沒有天然妙藥,需尋找發病原因,防患於未然或通過調整減緩症狀還是可以做到的。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