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八大症狀 警惕心血管病

2020-12-16 環球網

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

血管是人體的「生命通道」,連接著身體的各個器官,24小時不停地輸送營養、排出廢物。如果血管不通暢,將會導致很多疾病發生。在我國,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逐年升高,而且年輕化趨勢也越來越明顯。那麼,哪些習慣會損傷血管?血管堵塞有什麼徵兆?如何保護血管?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胡桃紅教授為大家指點迷津。

這些被忽視的輕症或是「雷」

心血管病在發病前,會有多種徵兆,但由於症狀較輕,常常容易被忽視。

1.經常感到心慌、胸悶。

2.早晨起床時一下子坐起,感到胸部特別難受。

3.晚上睡覺胸悶難受,不能平躺。

4.步行走得快,感到氣喘,心跳加快。

5.情緒激動時心跳加快,明顯感到胸部不舒服。

6.爬樓梯感到很累,胸悶氣短。

7.勞累時感到心前區疼痛或左背部放射痛。

8.胸部偶有刺痛,1-2秒即可消失。

四種情況 別猶豫快就醫

急性冠脈症候群 突發胸悶、胸痛,大汗淋漓,面色蒼白,持續不緩解等。

心力衰竭 呼吸困難、夜間不能平臥、尿量減少、下肢水腫等。

心跳過快/過慢 正常心率在60-100次/分,心率過快或過慢都會引起血壓的改變,並且出現頭暈、胸悶、氣短、暈厥、心悸等不適。

高血壓急症 血壓突然和顯著升高(一般超過180/120mmHg),伴有臉色蒼白、煩躁不安、多汗、心率加快等。

就診前 這些準備要做足

症狀較輕可自行去醫院就診,不要以為挺一下就會好,有時挺著會發生心梗。症狀很重時要立即打120,到醫院急診就診,千萬不能自己忍著胸痛去醫院,這樣會耽誤急診處理黃金時間。

就診前一天要好好休息,不能熬夜,不能吃大餐,不能做太多運動,當天早上最好不進食,血脂、血糖、心肌酶譜、血凝指標等檢查需要空腹。

帶上以往就診的檢查結果(心電圖、心臟超聲報告單、血糖化驗單、血脂化驗單、CT核磁片子等),有利於醫生判定病情和診斷,也可以節省時間和費用。

就診時要向醫生詳細陳述發病症狀、家族病史、發病誘因、基礎病史、以往用藥情況、藥物過敏史及一些不良反應。

做這六件事 養護你的血管

戒菸 已有研究發現,吸菸者冠心病發病率增加3-4倍,心肌梗死風險增加20%。因此,生活中要儘量做到不吸菸,同時遠離二手菸。

少飲酒 心臟不好的人飲酒越少越好。酒精及其代謝產物對心肌有直接的毒害作用,長期如此會導致不可逆性的心肌損害。已經有房顫、心律失常或心衰表現的人,應完全戒酒。

科學飲食 日常飲食要減少攝入鹽、糖、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等,多吃低熱量且富含礦物質、維生素、纖維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雜糧、瘦肉、魚類或低脂乳製品等。

加強運動 根據年齡、性別、體力等不同情況確定運動時間和強度。建議多進行慢跑、快走、遊泳、騎車等有氧運動,每次堅持30分鐘,每星期至少運動5次,運動後心率加年齡不大於170。以身體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勞,運動後自感身體輕鬆為宜。

規律生活起居 定點吃飯,定點睡覺,早睡早起,每天7小時睡眠時間,不要熬夜,早晨起床喝一杯溫水,可以起到稀釋血液的效果。

控制情緒 不要因為生活小事過於激動或興奮,不能大喜大悲,要有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遇事要先冷靜,儘量不要發怒和急躁,保持平和的心態。

文/莫鵬(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

相關焦點

  • 25歲女演員心梗離世…此病冬季高發,有這12個徵兆萬萬警惕...
    02雙耳突聾雙耳突聾跟心血管堵塞有直接的關係。心絞痛患者中,有一些都會出現聽力下降,這是心絞痛的一個早期症狀。03牙痛勞累、激動後就牙痛,也可能是心梗的前兆,尤其是牙痛的部位確實存在牙病,特別容易誤診漏診。
  • 11月份心血管病領域重磅研究一覽|心血管病|重大研究|11月匯總|...
    心血管病具有高致死率和高致殘率的特點,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冬季是心血管病的高發季節,多集中在50歲以上的人群,在這個天寒地凍的季節,更是要警惕心血管病的發病與預防。【論文連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1753-0407.13132Circulation:女性請注意,更年期提前將導致基因突變引發冠心病多項大型的權威研究均表示,女性過早絕經與各種心血管病的發病、死亡率顯著相關。
  • 72歲的Framingham研究,怎樣改變了心血管病學?
    作為持續時間最長的心血管病隊列研究,2020年已經是Framingham研究的第六個本命年。Framingham研究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又怎樣深刻的改變了心血管病學?
  • 警惕怪病——克羅恩病知多少
    出現腹痛、腹瀉、反覆低燒、貧血、便血等看似常見症狀也要警惕,可能是一種叫克羅恩病的「怪病」在侵襲著你的身體。 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歸屬於炎症性腸病(IBD),這是一組針對消化道的紊亂的免疫反應和炎症,病因不明,可侵犯消化道任一部位,多發於末端迴腸和右半結腸。
  • 糖尿病的這些早期症狀 一定要警惕!
    長期的視物模糊要警惕2型糖尿病。 早期症狀2—咽幹舌燥 喉嚨乾燥似火燒,喝水喝不停,排尿也變得頻繁。如此惡性循環,身體會始終處於缺水狀態,使得人坐立不安,咽幹舌燥。別以為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其實有可能是糖尿病在作怪,煩渴多飲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狀之一。
  • ...心血管病|心臟康復中心|老年醫學科|心臟|急性心肌梗死|方璟
    心血管病防治意義重大,標準化、規範化的心臟康復,可大大降低死亡率,延長生存期,提高病人生活質量。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民健康,「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被納入《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國家標準化心血管專病中心建設項目在全國大力推行。近日,荊州市二醫老年醫學科獲批成為「國家標準化心臟康復中心建設單位」。
  • 心血管疾病「青睞」女性?「德知妳心」呼籲關注女性心血管健康
    首席記者 張姝「第三屆『德知妳心』女性心血管健康活動日」日前舉辦,該活動由上海德達醫院主辦,直播平臺「海上名醫」聯合播出,邀請數名心血管領域國內外專業醫師和相關專家參與,旨在科普心血管疾病預防知識,呼籲對女性心血管健康的關注,幫助有心血管疾病潛在風險的女性應對冬季挑戰
  • 一旦出現這些症狀,需提高警惕
    尿毒症與其他疾病不同的是,它並不是一種獨立產生和發展的病,而是各種腎臟疾病後期都會出現的症狀,且它不僅毒害腎臟,還會給全身許多部位都帶來難以估量的傷害。一、對心血管系統:尿素長時間滯留會對人體產生刺激作用,容易誘發無菌性心包炎和心肌病。
  • 馬根山教授當選南京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12月8日下午,南京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換屆會議成功召開,會上傳來喜訊——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馬根山教授當選南京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第十一屆主任委員。本次換屆會議,首先由南京醫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林慶龍介紹學會下一步重點工作。
  •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壓專病醫聯體延安市分中心落戶安塞區婦幼...
    12月27日,第二屆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壓專病醫聯體陝西省中心高血壓年會暨2020陝西省保健學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年會在古城西安隆重舉行。安塞區婦幼保健院作為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高血壓專病醫聯體延安市分中心受邀參會,副院長袁博代表醫院接受大會主席、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田剛授牌。
  • 警惕!心梗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知道能救命…
    「三四十年前,我上大學的時候可沒有這麼多人得冠心病,在醫院實習的時候三個月遇到一個心肌梗死就不得了,而現在每天都能遇到這些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葛均波感嘆到。這12個意想不到的心梗預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張健從事臨床工作20多年,做過8000多例手術。他曾表示,自己有個習慣,每次術後都會仔細問患者,你感覺手術前後,身體上有哪些變化?哪些症狀改善了,哪些症狀不見了?然後驚訝的發現,一些心梗的症狀,完全出乎意料,所有人都一定要牢記。
  • 早期腸癌症狀不明顯?若出現這6種信號,需提高警惕,早做檢查
    在我國大多數患者都等到有明顯症狀才就醫,此時往往都是中晚期,導致了大腸癌的死亡率增高。如果能夠早期發現大腸癌,早治療,可以大大地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有的腸癌患者在綜合治療後甚至有治癒的可能。因此,早發現顯得特別重要。早期腸癌不痛不癢,沒有明顯症狀,發現就是中晚期?一旦身體出現這6種症狀,要儘早去醫院,越早檢查越好。
  • TAVR術後BNP水平與後續臨床結局的相關性|TAVR|心血管|臨床|症狀|...
    腦利鈉肽(BNP) 可用於預測有症狀及無症狀患者瓣膜置換術後的生存率及再入院率。然而,瓣膜置換術前BNP水平的確切作用及相關分界值仍然等待進一步闡明,並且主動脈瓣狹窄患者經瓣膜置換術後BNP水平升高的預後意義尚未得到仔細評估。
  • 手發麻應警惕的病是什麼,手發麻這樣治療
    長時間保持一個動作或者把手壓在重物下很久,就會出現手發麻的情況,手發麻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有很多人會遇到手發麻的情況,手發麻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一些人擔心手發麻會是身體的一種信號,提醒身體出現了一種病,那麼手發麻應該警惕的病是什麼?
  • 【網絡闢謠】警惕!心梗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知道能救命…
    「三四十年前,我上大學的時候可沒有這麼多人得冠心病,在醫院實習的時候三個月遇到一個心肌梗死就不得了,而現在每天都能遇到這些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葛均波感嘆到。這12個意想不到的心梗預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張健從事臨床工作20多年,做過8000多例手術。他曾表示,自己有個習慣,每次術後都會仔細問患者,你感覺手術前後,身體上有哪些變化?哪些症狀改善了,哪些症狀不見了?然後驚訝的發現,一些心梗的症狀,完全出乎意料,所有人都一定要牢記。
  • 警惕:心梗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知道這些能救命!
    「三四十年前,我上大學的時候可沒有這麼多人得冠心病,在醫院實習的時候三個月遇到一個心肌梗死就不得了,而現在每天都能遇到這些病!」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葛均波感嘆到。心梗有三次報警,發現任何一次都能救命!
  • 喝新鮮生奶,警惕布氏桿菌病
    喝新鮮生奶,警惕布氏桿菌病 2020-12-16 2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控制哮喘 八大誤區須警惕
    疫情期間,有些地區出現哮喘患者未規範治療的情況,如停用口服激素等藥物,可能會帶來重大健康風險——控制哮喘 八大誤區須警惕  作者:殷凱生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一種常見的、具有異質性的、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氣道炎症性疾病
  • 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教授轉發電子菸八大真相一文
    藍洞新消費報導,4月10日消息,有網友今日向藍洞透露,國內知名心血管病專家胡大一教授在近日轉載了藍洞新消費在3月31日刊發的英國公共衛生部發布的電子菸8大真相一文,這意味著更權威更專業的醫學專家正在注意到電子菸的相關信息。
  • 害怕生病,小病大養?警惕疾病恐懼症
    警惕疾病恐懼症 2020-12-19 0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