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老、衰耄矣。我之旅路將盡、年壽將滿,年齡已八十矣。阿難,猶如舊車輛之整修,尚依革紐相助,勉強而行。」——《大涅槃經》
佛陀入滅,本是天數。可許多人不解:為什麼佛要接受鐵匠純陀最後的供養,讓痴愚眾生誤以為佛是誤食「毒蘑菇」中毒而死呢?
鐵匠純陀本是一位虔誠的信眾,為什麼莫名其妙成了「背鍋俠」?
了解佛陀生平的朋友們都知道:佛世尊入滅的最後一年,他率領僧團離開了弘法半生的佛教聖地,摩揭陀國的耆闍崛山,也就是著名的靈鷲山,準備回返故國迦毗羅衛。
原因很簡單,就是《涅槃經》上那句話,佛心知自己旅路將盡,有了落葉歸根的想法。
據《大般涅架經》等記載:在回程途中,佛接受淫女庵摩羅供養後,恰逢雨季,根據僧團戒律,需擇地雨安居。
佛在雨安居期間,患上了痢血症,到了「幾近絕命」的地步,佛覺得若是自己就此涅槃,恐有損眾生信念,於是強忍病痛,憑藉超凡的意志,宣示眾生佛將於三月之後入滅。
可偏偏雨安居的期限也是三個月,許多比丘僧,信眾也因此無緣趕往佛的身邊。
前面說到,佛陀最後之旅的目的地本是回到釋迦族故地,侍者阿難是佛的堂弟,更能理解佛的歸去之心。
於是,雨安居一結束,便火急火燎率僧團返回故國。佛陀晚年,因釋迦族被滅患上頭痛症,又常因冷風動而患背痛,加上痢血症,身體狀況每況愈下。隨阿難長途奔波後,已經無力支撐。
最終,抵達父國迦毗羅衛的鄰國末羅國首都拘屍那迦時,佛已經身疲力竭。
這時,佛的忠實弟子、鐵匠純陀供養來一份「旃檀樹耳」,佛陀痢血症復發,不得已於拘屍那迦城外的娑羅林中取大涅槃。
純陀從一位虔誠信徒變身成謀害佛陀的兇手,他的那碗「毒蘑菇」更是備受人們斥責。
事實上,純陀絕不可能謀害佛陀。原因很簡單,佛出現病症後,僧團火急火燎地離開,中途,佛清醒過來,特地讓阿難折返回去勸慰了鐵匠純陀一番。
那麼,純陀雖無害佛之心,會不會是「誤殺」呢?
也不可能,得知僧團到來,純陀提前就做好了迎候佛陀的準備。儘管出身卑賤,但他準備的食物自然也應是精緻的,不存在「沒煮熟」之類的情況。
為什麼說純陀提早做好了準備呢?
原因很簡單,佛與純陀是舊識,在此之前,純陀已受戒為優婆塞,且在他的家中庵羅樹園供養過佛陀。
據南傳長部《等誦經》記載:
某年,外道六師之一的尼犍子死於他汲汲營營的末羅國,他的門徒一時分崩成兩部。彼時,佛為宣揚正法,來到拘屍那迦。他首選之地就是鐵匠純陀的庵羅樹園。
後來,拘屍那迦信眾皈依,並為佛新建了一座名為鬱婆達迦(意為「高聳」)的講堂。十六大國之一的末羅國從此篤信佛法。由此可知,純陀功德無量。
也正因為如此,佛初抵拘屍那迦時,沒有選擇在赫赫有名的天冠寺歇腳,而前往鐵匠純陀之家。足見純陀與佛,緣分如此。
佛之入滅,既是天數,可世間無明眾生不會明白這一點。他們可能反而會覺得:眾生未度,佛先撂挑子,會失去對佛法的堅固信念。
故而佛假借純陀的「毒蘑菇」作為最後的供養,以此為入滅的機緣。
——————
歡迎關注七葉君,更多有視角的另類佛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