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歷二世而亡,農名起義領袖劉邦於垓下打翻項羽,順利奪得秦國統一好的天下。這不禁讓人感慨,為何劉邦僅僅用了十餘年的時間就拿下了秦人六世努力才統一的江山呢?今天我們就理一理其中緣由,一探究竟!
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下這一故事的主角劉邦,在固有映像以及後世的描述中,劉邦是一個文化水平不高,整日混跡於鄉裡的市井無賴,喜歡結交朋友,而這些朋友,大多也不受當時鄉民的待見。劉邦可以稱得上是個混混頭目、實實在在的農民、窮苦大眾。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從側面分析一下:
其一:劉邦的老父親劉太公在劉邦登基後被封為太上皇,也算是後福無窮了。奇怪的是在此之前,也就是劉邦還沒有起義之時,他的老父親就有了妾室,按照當時的社會背景,貧苦的農民有時候連妻子也娶不上,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更別談妾室了,可見劉太公當時並不像人們說的那樣困苦,生活基礎應該遠遠高於普通農民。
其二:劉邦有一個兄弟劉交,在劉邦起義的時候可沒少給他提供幫助,這個人書讀得很好,更是師從荀子的徒弟浮丘伯,浮丘伯這個人在當時是與秦相李斯比肩的人物,能拜這樣的人為師,其家境可見一斑。遠的不說,就拿現在來說,窮苦人家的孩子想要得到非常好的教育機會也是不大可能。
其三:就是劉邦的妻子呂雉。呂雉也算出身大戶人家,相傳她的父親呂太公是為了避仇帶領全家來到了沛縣。來到沛縣後就大宴賓客,請來的都是當地有頭臉的大人物。這樣的呂家竟能將女兒許配給劉邦,就足以說明問題了,我相信原因絕不是歷史傳言所說「呂太公善於觀相」。由此可見劉邦的家庭情況絕對不像後世傳述的那樣家徒四壁,應該是遠超普通農民,甚至有一定的名望。
《漢書》記載:劉邦的祖上來自魏國,是晉國大夫士會的後代,所以他其實是一位落魄的貴族,俗語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所以劉邦並不是一個貧苦的百姓,也不是一個不學無術的混混,而應該是一個接受過良好教育的沒落世家子弟。他所結交的圈子,以及後來起義過程中所領導的集團裡,也多有七國沒落貴族的存在。比如韓信、張良等人,而這些人正是起義軍的中堅力量!
劉邦其實一直在為一個目標而努力,那就是「活著」。從一開始押送勞役去驪山,中間很多人為了生存逃跑了,作為押送的亭長,回去後肯定難逃一死,於是就帶領了十數人開始了起義的事業。踏上了這條路那更是千辛萬苦,整日可謂提著腦袋在走,稍有不慎就會一命嗚呼。所以為了活著,劉邦可以拋棄一切榮辱;可以拋棄自己的老婆兒女;可以拋棄自己的老爹。項羽為了逼他要烹煮了他的老爹,他甚至還會無恥的讓項羽給他留杯羹。這樣的劉邦,無論是項羽,亦或是秦王嬴政,都是模仿不來的。
劉邦這樣的性格以及無賴般的處事方式,正好彌補了那些貴族王侯的短板,後者礙於名聲身份,遇到險境時往往會因為名節這等縹緲的外在原因而錯失機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也只有像劉邦這樣不被世俗的條條框框束手束腳,才更容易在亂世中取得成功。
縱觀秦末十幾年間所有的貴族王侯,似乎每個人都在努力扮演著英雄的形象,只有他劉邦不在意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反而令他擊敗了一眾「英雄」,坐擁江山,建立大漢!
然而劉邦能夠建立大漢真的僅僅是因為他的性格使然嗎?作者認為這跟他所處的環境也大為相關。如果不是秦始皇駕崩,權力分化,世道混亂,他還有機會嗎?接下來我麼再看看一統天下卻二世而亡的秦王嬴政。
嬴政年幼時在趙國做質子,他的父親是秦相呂不韋一手幫扶的異人。早年呂不韋為了取得與異人的密切關係,就將自己的歌姬趙姬送給了還是秦公子的異人,後來異人接秦王位,趙姬母子便被留在找過當作質子。所以嬴政年幼時在趙國的生活絕對非常不如意,寄人籬下,身邊也沒有親信的幫助,母親又是一個微不足道歌姬,所以當時的他根本沒有足夠的本錢去爭什麼。加之當時秦趙兩國的血海深仇,更是隨時有性命之危。直到後來被呂不韋接回秦國,日子才好過一點。
嬴政在當上秦國大王后,當時受到權相呂不韋的挾制,想要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使王權卻處處掣肘。這對一個大王來說絕對是不能容忍的事,長期的壓抑也造就了他對絕對權力的渴望。所以,那時的 嬴政拼了命發奮圖強,強化自我,努力尋找機會。終於一舉剷除了呂不韋,又擊潰了要搞事的嫪毐集團,把權力攬在手中。
隨後的嬴政勵精圖治,在李斯、王翦、蒙恬等人才的輔佐下成功擊敗六國,成就了一統天下的雄圖霸業!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設郡縣制,中央集權,真可謂是乾坤獨攬,一時風光無限!擁有這樣的絕對權力,任何人都會沉浸其中無法自拔,甚至不惜一切也要將它牢牢的掌握手中。
所以秦始皇后期,為了永遠享受這樣的權利,他尋找奇人異士煉製長生不老丹。但是世間哪有這等丹藥,也許是當時的煉丹人員實在沒有辦法,便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什麼材料都胡亂往裡加。最終秦始皇在服食了大量沒有食品安全標準的仙丹後在巡遊途中不幸殞命。
秦始皇殞命前可能真的沒有料到自己會死,所以也沒有合理的安排好好後事,當時本來被秦始皇看重的大兒子扶蘇,被送到了邊疆蒙將軍那裡深造。權臣趙高與李斯掩蓋秦王駕崩的消息假昭逼死扶蘇,轉而扶植更容易控制的胡亥為王,後來趙高害死了李斯,開始禍亂秦國的朝政,被架空二世更是被趙高指鹿為馬,終日沉迷。
種種原因導致秦國國家動蕩,又因秦始皇在位時採取中央集權,侵害了一直一來各個舊國貴族的切身利益利益,矛盾激增。貴族習慣了獨霸一方,加之滅國之仇,終以陳勝吳廣起義為導火索紛紛舉事。秦國分崩離析,亂世開始!
你覺得,如果秦始皇不死,他劉邦還有機會建立漢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