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靜初跑步打卡6公裡最快配速4分45秒 平均心率148
張靜初跑步打卡6公裡最快配速4分45秒 平均心率148
-
60歲大爺萬米跑出33分39秒,配速322
每周跑量儘量接近50公裡,其中80%跑量配速在5分30秒即可;2. 最大攝氧量訓練:4×1600米。每個1600米用時6分55秒,中間休息3-4分鐘;3. 20-25分鐘節奏跑,配速4分35秒;4. 3×3200米間歇跑,配速4分30秒,中間休息5分鐘。
-
馬拉松來了,教你如何DIY間歇訓練
報名之後,各種訓練必不可少,跑步訓練課程中,除了有氧基礎訓練、乳酸閾值訓練,間歇訓練是很多跑步愛好者必備訓練科目之一。那麼如何進行間歇訓練呢?資深跑步教練Jason提到一個觀點,有氧看心率,無氧看配速,非常認同。間歇訓練屬於無氧區間內,所以訓練參考是配速,那麼問題來了,配速多少合適呢?
-
10公裡如何跑進45分、40分、35分?
每個1600米用時6分55秒,中間休息3-4分鐘; 3. 20-25分鐘節奏跑,配速4分35秒; 4. 3×3200米間歇跑,配速4分30秒,中間休息5分鐘。 10公裡如何跑進40分?
-
美國一哥魯普的訓練秘訣:24組400米間歇
跑24組400米間歇。他以2小時09分20秒的成績無懸念奪得選拔賽冠軍,拿到奧運資格。上一個奧運周期,魯普以馬拉松選拔賽冠軍的身份代表美國隊參加裡約奧運會,最終獲得了一枚銅牌。從那時起,他就成為美國馬拉松領軍人物。2017年的波士頓馬拉松,他獲得第二名。當年秋季的芝加哥馬拉松,他更是奪得冠軍。
-
冬天跑步不要追求配速,會跑步的人看重的是這些!
配速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你在跑步時身體內部發生了什麼?如果你希望達到自己的跑步目的,最重要的不是配速,而是心率! 跑步的時候為什麼心率比配速更重要
-
如何評估自己的跑步實力?
第1級:E強度=每公裡5分08秒第2級:M強度=每公裡4分24秒第3級:T強度=每公裡4分07秒)第4級:I強度=每公裡3分48秒(400m跑道每圈91秒)第5級:R強度=200m間歇配速42秒;400m間歇配速85秒比如,E速度促進有機體理想的細胞成分改變和發展心血管系統,T速度提高機體乳酸耐力。
-
青年女演員趙今麥曬半馬跑步成績,配速7分44秒,網友:有點慢
從她個人社交平臺的動態來看,經常參加跑步的活動,算是一名跑步的忠實愛好者。她這次跑步距離為21.14公裡,總共用時2小時43分21秒,平均配速為7分44秒。她的動態發布之後,許多網友表示:「自律的人兒最棒了」「超棒」「準備就位,跑步健康,跑步開心」「麥麥太棒了」,不過也有個別網友表示「速度有點慢」。
-
為什麼跑步半年,還是跑不快?原因在這!
但是很多跑友跑步半年後,卻開始遇到了瓶頸,怎麼跑也跑不快了,刷新不了自己的個人PB了,這是為什麼呢?1、人的慣性當你堅持跑步一個月後,你養成了跑步的習慣,時間一到,自然就去跑步了。當你保持5分、6分的配速,堅持幾個月後,身體的肌肉記憶也有了習慣,每次跑步都保持著你當前的水平。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能夠促使我們進步。
-
韓寒跑5公裡用時18分36秒 平均配速3分43秒
近日,知名作家、導演韓寒在個人社交平臺曬出自己跑步訓練的照片,照片中他赤裸上身,腹肌明顯。跑步數據顯示,5公裡的距離他只用了18分36秒,平均配速3分43秒。根據他曬出的跑步數據顯示,韓寒5公裡用時18分36秒,平均配速達到了3分43秒。
-
5公裡的配速如何提升?附5公裡配速等級表,對照參考
從日常訓練來看,在跑步場地的選擇上5公裡也有它的優勢。無論是200米、400米跑道的操場,還是小區或者公園,都適合作為5公裡的訓練場地。此外,如果你能跑5公裡,那麼意味著可以參加比賽。因為很多馬拉松比賽也會設置5公裡的組別,參加比賽會激發你跑步的熱情和積極性。
-
硬核計劃:你可以5K跑進20分
速度訓練 4×1000米訓練,配速比賽時配速稍快,每組之間慢跑(或慢走)2分鐘。 超越賽時配速 用比目標配速再快一點的配速跑,以此「能讓你在高標準中跑5公裡的前一半,在後一半只需堅持下來,」教練弗蘭克·加戈裡亞諾建議。在10×200米的輕鬆跑或勻速跑訓練後,每周進行兩次上述訓練。200米跑時,以5公裡跑的配速開始,每次逐漸提速。
-
紹興馬258,69歲東北大爺五場全馬三次破3,萬米37分
路跑、場地,全能大爺上個月上海10公裡精英賽,他跑出了37分44秒,配速346,而且最後5公裡17分33秒,配速331,真的是大爺中的大爺,這個速度1公裡都跑不了。這個成績跟10公裡的世界紀錄,相差不到1分鐘。
-
忘掉配速吧!會跑步的人更看重這個
「嘀——今日跑步打卡」在跑圈裡,每天跑步打卡是常見的事。看到跑友們紛紛跑步打卡都會下意識點開圖片,看看他們跑了多少公裡,跑了多少配速……久而久之,曬跑量,拼速度,追求更快的日常跑步配速就成了跑圈中不那麼健康的風氣。俗話說,欲速則不達。
-
今年首場全國田徑比賽:20公裡競走男子冠軍平均配速3分59
女子20公裡競走安排在下午17時。其中,在男子競走20公裡項目,雅加達亞運會冠軍廣東隊王凱華以1:19:46的成績獲得冠軍,平均配速3分59秒;雲南隊張俊獲得亞軍,成績1:22:52,平均配速408;山東隊曾慶存獲得第三名,成績1:23:15,平均配速409。這個速度很多跑友估計跑步都追不上吧。
-
跑步時我究竟應該跑多快?幫助你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配速!
金字塔訓練模式是最佳馬拉松訓練模式著名跑步訓練專家丹尼爾斯出版的丹尼爾斯經典跑步訓練法已被翻譯成中文版,是國內讀者能夠閱讀的經典馬拉松訓練方法;書中以表格的形式告訴跑者不同馬拉松水平,在平時訓練中應當採用什麼配速去跑步,才能達到最佳訓練效果。
-
12分51秒!5公裡世界紀錄誕生 平均配速2分34秒
12分51秒!5公裡世界紀錄誕生 平均配速2分34秒
-
跑步速度一快就喘得厲害?間歇跑,讓你不再一跑步就拼命喘氣
間歇跑,就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跑法。在跑圈內,但凡跑者聽到間歇跑三個字,腿都會不自覺的發酸,也被跑友稱之為魔鬼訓練。間歇跑什麼是間歇跑?顧名思義,就是間歇著跑,即有跑有休,快跑一陣,休息一下,再接著跑,如此反覆下去。
-
40歲張靜初曬跑步,還曾打卡過西湖
近日,張靜初在微博曬出了自己的跑步記錄,表示自己上了一節專業跑步課後,步頻心率都控制得不錯,感覺跑得輕鬆,配速還提高了。張靜初還為跑友推薦了兩本好書,《掌控》和《姿勢跑法》,表示:「以前我也不敢多跑,怕膝蓋受傷,現在知道了正確的跑步姿勢,感覺可以跑一輩子,太開心了,忍不住要跟大家分享,我也是跑步菜鳥,一起進步呀!」
-
10年長跑高手,推薦的4個跑法,有趣不枯燥,簡單高效
所謂比較快的固定目標配速區間到底是多快?比你10K比賽最好成績的配速慢10來秒就好。也就是說,配速肯定要比你的半馬或全馬配速快,訓練起來還是比較累的。固定距離可以不一樣,200米,400米,800米,1K,1.5K等。長跑的同學,一般都是練800米或1K的長間歇,例如快速跑完1K,休息4~5分鐘,然後繼續下一個1K。所謂快速有多快?基本上接近你全力以赴地跑的速度。聽著都累吧?確實,I跑是最累最痛苦最死去活來的訓練,沒有之一。有種間歇跑名氣也不小,叫作亞索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