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互娛7月5日消息(記者 王詩詩)
在CCG EXPO 2018專業板塊上,美國漫畫巨頭漫威、日本ACG界行業巨頭角川集團、國內動漫行業頭部公司騰訊動漫齊到場,細說了各自的經營之道。
漫威漫畫總編司馬博親臨現場,分享了漫威長久以來的成功秘訣;角川集團方面,介紹了公司的IP國際戰略;騰訊動漫則分享了年輕群體熱衷經典文化的市場洞察,用動漫演繹經典文化的需求,以及培育明星IP的模式。
漫威:「從小處著手」
許多人試圖複製漫威的成功,漫威漫畫主編司馬博表示,漫威的成功秘訣是「從小處著手」。
漫威是從一個小蜘蛛起家的。在1961年,漫威漫畫還叫時歷漫畫 (Timely Comics) 時,曾覆蓋各種不同類型的漫畫,包括偵探類、愛情類、戰爭類等等,對超級英雄的創作是從之後才起手的。
公司最初創作的神奇四俠、雷神、鋼鐵俠在當時都較為成功,但仍未形成龐大的粉絲群體。當「時歷漫畫」更名「漫威漫畫」後,出版社邀請斯坦·李創作一位全新的、超人氣英雄。為了構思這位新英雄,斯坦·李幾度陷入創作瓶頸,在面壁沉思時,牆上爬著的小蜘蛛讓其靈感迸發。他想創造一位從蜘蛛中獲得超能力,並像蜘蛛一樣能夠粘在牆上的超級英雄,這就是蜘蛛俠的由來。
1962年,蜘蛛俠在漫畫《神奇幻想》(Amazing Fantasy) 中初次登場,一夜炮紅。幾十年後的今天,蜘蛛俠依然是漫威最成功的角色之一。
在塑造超級英雄時,漫威也是從「小處入手」,從小的個性去塑造。司馬博表示,任何一個漫威英雄在脫去他的超能力後,他首先一定是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通過這些英雄身上的人類本性部分,讀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這些英雄光輝下的普通人形象,他們在個人特質上區別於團隊其他成員的地方。
談及與網易漫畫合作打造超級英雄,司馬博表示也是採取「從小處入手」的原則。在與國內知名漫畫家棍記、Keng以及劇作家水珠、周烈焚等人主創,共同創作本土漫畫《三皇鬥戰士》和《氣旋》時,漫威選擇從打造貼近普通人的人物開始,於是便有了漫畫中林烈和雷凌這兩個角色。
在構思好人物之後,漫威才會著手其造型、超能力以及與他們鬥爭的反派角色的創作。
角川集團: IP國際戰略
在3日的漫畫高峰論壇上,角川集團海外事業推進部部長吉田沙織分享了角川集團的IP國際戰略。
角川集團的IP國際戰略主要由「人才培養」、「內容製作」、「市場戰略」、「商業模式」四大部分組成,並已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人才培養方面,角川集團採取在海外創辦學校,發掘、培養創作者。
內容製作上,公司充分利用日本第一的出版社優勢資源,進行內容製作、創作指導,創造出面向全世界的國際化作品。
市場戰略上,在世界各地拓展海外子公司,積極推進各國市場體系,使全球體系更加完備。目前,角川集團在大中華地區已成立新華角川影業、臺灣角川、臺灣漫讀、香港角川、廣州天聞角川、角川青羽在內的六家分公司。
商業模式方面,角川集團採取全版權運營模式,在海外也積極推進全版權運營,發揮IP最大值。
騰訊動漫:與經典文化碰撞 培育價值IP
在4日的「動漫,讓文化資源火起來」主論壇,騰訊動漫品牌總監劉星倫分享了騰訊動漫與經典文化碰撞,打造價值IP的探索。
劉星倫表示,動漫就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方式,年輕人喜歡看什麼內容,反映的是內心的情感需求。
騰訊動漫發現,動漫大盤用戶中有65%是年輕人,他們中很多人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粉絲,會穿古風服裝、看文物紀錄片,還會發表評論彈幕、創作國風歌曲、繪製國風同人畫,年輕人在用他們的方式表達對傳統文化的喜愛。
動漫二次元與傳統文化的結合無疑適應了他們這方面的需求。騰訊動漫希望用動漫的表達方式,對傳統文化進行重新演繹。
在培育經典文化IP上,劉星倫提到了騰訊動漫的一套培育公式:精品動漫內容+眾創平臺+IP共生開發=明星動漫IP。
一方面,騰訊動漫希望在垂直領域,把粉絲、作者、合作夥伴聚集起來,共創真正的精品動漫內容;另一方面,也希望與遊戲、文學、影視等內容形態協同聯動,打造真正的明星動漫IP。(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