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輔周】治療時病:必先歲氣,毋伐天和

2020-12-14 騰訊網

當代傑出的中醫學家、已故著名老中醫蒲輔周先生,畢生從事中醫臨床工作,治療時病經驗極其豐富,強調「必先歲氣,毋伐天和」,古為今用,獨樹一幟,以擅治溫熱病、包括各種急性傳染病著稱。危急之際,每能洞察毫釐,通權達變,出奇制勝。為學習繼承蒲老的寶貴經驗,茲據蒲老及其弟子著作中有關時病的論述,對其治療時病的學術思想作一初步探討。

1.重視節候變化與時病發生規律的研究

蒲老指出:「時病指的是春夏秋冬一般常見的急性發熱性疾病,古人統名之為傷寒、熱病,如《內經》云:「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一切外感病,稱時病,也稱六氣為病」。可見,時病實際上包括了現代醫學中多種流行性、尋節性、感染性疾病,以及傳染性疾病。

他認為,「外感熱病必須掌握季節性,一年十二個月,有六個氣候上的變化。即風、火、暑、溼、燥、寒。學習祖國醫學,治療急性病,要掌握這個規律。」也就是說,要熟悉四時五運六氣的變化規律。概而言之,大寒、立春、雨水、驚蟄,這四個節氣六十天,為初之氣,言厥陰風木,此時的外感病,多為風溫、春溫,亦有氣溫反寒而病寒疫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為二之氣,主少陰君火,其病多屬溫熱病範圍。小滿、芒種、夏至、小暑,為三之氣,主少陽相火,多暑病。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為四之氣,主太陰溼土,其時多雨,外感病多屬溼溫。秋風、寒露、霜降、立冬,為五之氣,主陽明燥金,時病秋燥。小雪、大雪、冬至、小寒,為絡之氣,主太陽寒水,傷寒病多,亦有氣候反暖而病冬溫的。強調「必先歲氣」,就是講研究四時五運六氣為病的一般流行規律,為醫者不可不知,只有知常才能達到變。這是與《內經》中提出的「審察病機,無失氣宜」的人與自然統一觀一脈相承的。掌握這個規律,便於審證求因。對於疫癘邪氣,雖吳又可有「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溼,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的認識,但這是從病原體的高度來講的,而中醫治溫疫亦必辨邪之性質,求屬風溫、春溫、暑溫、溼溫、伏暑、穢溼、火毒之不是,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正確治療。六氣為病在臨床常常不是單一為患,更多的是相合為病,如風寒、風溫、溼熱等,正是病因之多樣性、複雜性的實際體現,所以在掌握六氣為病基本規律的基礎上,臨床上還必須進行細緻具體的診察和分析,才能做到辨證無誤,治不違逆。

2.主張傷寒學說與溫病學說的有機統一

蒲老指出,外感熱病一般主要從六經、衛氣營血辨證中,了解正邪相爭盛衰情況,病位的深淺,病情之寒熱,以指導臨床治療。他說:「通過我數十年臨床體會,急性病、外感六淫之病,重點是抓表裡寒熱。」這樣,治療上才能把握標本緩急,主次先後。

蒲老治療外感熱病,學術上不囿於傷寒與溫病兩個學派之論爭,而是有機結合,兼收並蓄,取長補短,相互為用,在臨床實踐中表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他認為,傷寒學說開溫病學說之先河,溫病學說補傷寒學說之未備,應當互為補充,並行不悖。因此,他在外感時病的臨床實踐中,將六經辨證與三焦辨證、衛氣營血辨證的方法有機統一,經方時方並用,可謂是左右逢源,遊刃有餘。

蒲老治療外感熱病,繼承了《傷寒論》與溫病學的經驗,十分重視解表法的應用,以表與透為第一要義。因為傷寒、溫病,皆屬外因為病,邪自外入,自應驅之外出。他指出:傷寒初起,寒邪侵犯太陽,其病在表,治法以辛溫解表為主;溫病初起,溫邪首先犯衛,其病亦在表,治法以辛涼透邪為主。對於解表法在溫熱病中的應用,他還強調其為「治溫熱病的一大法。其大要不專在乎發汗,而在於宣通氣血、開其鬱閉,鬱閉在表,辛涼芳淡以發之,鬱閉在半表半裡,苦辛和解以發之,……必察其表無一毫阻滯,始為完善。……溫熱病首貴透解其優邪,而伏邪初發,必有著落,著落在皮肉肌膚時,非發表則邪無出路。可見發表是祛除病邪從表而解,急性傳染病初起必須用之。按發表法不外辛溫發表和辛涼發表兩端,急性傳染病多屬溫熱病之類,辛涼發表自是最為相宜的方法,但如夾有寒邪鬱閉,辛溫發表之法,亦不容有所偏廢。」

蒲老治療外感時病表證重表透,裡證則強調疏通。他指出,溫病來路有二,即呼吸與皮毛。病之去路有三,為汗、吐、利。溫病最怕表氣鬱閉,熱不得越;更怕裡氣鬱結,穢濁阻塞;尤怕熱閉小腸,水道不通,熱鬱胸中,大氣不行,以致升降不靈,諸竅閉滯。治法總以透表宣膈,疏通裡氣而清小腸,不使熱邪內陷或鬱閉為要點。這既是豐富臨床經驗的結晶,亦是高度概括的理論升華。基於此,他推薦靈活運用楊慄山《傷寒溫疫條辨》中以升降散為主的十五個方劑,治療雜氣為病的溫疫及四時溫病中兼穢濁雜感者。

3.臨證從具體情況出發通達靈變

蒲老學識精湛,經驗宏富,堅持臨床工作七十餘年。晚年在時病方面的造諸確實達到了爐火純青的水平。他於1955年奉調衛生部所屬中醫研究院工作後,學術上步入一個更加輝煌的時期。特別是在1956年防治流行性乙型腦炎,1958年防治腺病毒肺等工作中,貢獻尤大,做出了優異的成績,以卓越的療效說明了中醫在治療外感時病,包括各種急性傳染性疾病方面的積極作用,得到了中西醫同行的共同認可。

對流行性乙型腦炎的治療,結合北京地區當年的氣候特點和發病情況,區分出偏熱、偏溼的不同,創造性地運用芳香化溼之法,使不少危重患者轉危為安,並治癒了若干壞證。在重症腺病毒肺炎的治療上,靈活地運用宣肺透邪、表裡兩解、清熱救陰、生津固脫等法,成功地搶救了許多急重病例。在實踐的基礎上,蒲老系統總結了治療流行性感冒、麻疹合併肺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性肝炎等急性傳染病的經驗,提出了若干正治、權變、救逆等療效確實的治療方法。

蒲老認為,辨證論治是中醫治療疾病的規律,對時病、包括急性傳染病的認識,也要通過運用望聞問切的四診方法,結合三因、八綱的分析歸納,全面地觀察疾病複雜變化的規律性,從而使這種規律性進一步提高為理論體系。《傷寒論》之分六經,溫病學之分三焦和衛氣營血,就是對熱病發展規律的整體認識。按疾病的始末表裡淺深輕重的臨床表現分成若干基本證候類型,不但反映了疾病發展的病理、生理上的共同性和必然性,並且反映了疾病發展全部過程中的階段性和特殊性。中醫將外感時病概括成傷寒和溫病兩大類。傷寒的發展規律,為由表及裡,由陽到陰;新感溫病的發展規律,為由上到下,由衛分到氣分到營分到血分;優氣溫病的發展規律,為由裡達表,由血分出營分達氣分出衛分。對外感時病的辨證,必須分清其證候屬性和發展演變的病程,從而掌握其要領,才能有正確的治療方向。

蒲老還指出,對外感時病的辨證還不止這些,人體有強弱,年齡有大小,時令有冬夏,氣候有寒溫,地域有燥溼,病邪有盛衰,均須仔細體會,才能達到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因地制宜為靈活應變的治療要求。中醫學把一切疾病的發病機制看作是一個正邪相搏的病理反映,一切疾病的變化規律,也就是正邪相搏的矛盾現象的反映。扶正祛邪的治則應是針對不同性質病證的合理運用,即要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確定具體的扶正祛邪的方法。在祛邪方面,對不同的邪氣,用不同的方法來祛除,掌握邪氣的性質及發展趨向,因勢而利導;在扶正方面,對於不同的體質狀況,也應給予不同的輔助方法。疾病初期,祛邪即可以存正,疾病末期,扶正即所以祛邪。蒲老認為,祛邪扶正的目的,在於調整機體的矛盾統一。中醫治病常常不是針對外來的病原體(對病因則極為重視),而著眼於解決病人的內在矛盾。

來源:中醫五運六氣,轉載請註明出處。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專業中醫人士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版權聲明:我們注重分享,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異議,請告知小編,我們會及時刪除。

相關焦點

  • 蒲老治療冠心病、心律不齊、治療高血壓的經驗
    下面將蒲老治療「冠心病」「心律不齊心動過速」及「治療高血壓」的經驗。介紹如下選自《蒲輔周》一書。屬虛者多,尤其病程久者;屬實者少,一般多在病初見實證,也有虛實互見,錯綜複雜的。根據不同情況,以辯證觀點作出適當的處理,一般都能獲得良好效果。初期病輕者也能治癒。治療原則:健強心臟,調其不平,補虛瀉實,益氣和血,順氣活血,抑強扶弱,避免破氣破血,而傷元氣。這是蒲老心得之一。所擬治法,以補為主,以通為用,名為雙和散。
  • 為什麼接地氣可以幫助健康從業者祛除病氣?
    一般來說,幫別人調理健康問題會招致病氣,很多做按摩、技術的人對比深有體悟。如何去除病氣?接地氣的推廣者李老師驗證,接地氣床單和鞋子能拍出病氣:2019年6月16日,朋友告知我,濟南著名原始點醫學傳播者王××去世了,年僅三十歲左右。她丈夫曾告知我,她給重病患者做一次治療,她就會病一次。
  • 名醫經驗分享▏口瘡(復發性口腔潰瘍)的中醫藥治療
    本病西醫治療上一般採取局部治療與全身治療相結合,局部治療以消炎、止痛為主,多使用抗菌、抗病毒和消毒防腐等藥物;全身治療以針對病因、減少復發、促進癒合為目標,常用的藥物有維生素類、免疫調節類等,但迄今尚缺乏理想的根治方法。
  • 什麼是卟啉病 如何治療卟啉病
    什麼是卟啉病?卟啉病是一種什麼疾病,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因此這種疾病比較少見,但發病時臨床症狀又比較常見,因此很多人發病後都不知道自己得了這種病。那麼,卟啉病的發病病理原因是什麼?下面來了解一下吧。什麼是卟啉病卟啉病又稱為紫質病,分為先天性與獲得性兩大類,先天性包括紅細胞生成性卟啉病,原卟啉病,急性間歇性卟啉病,混合型卟啉病、類卟啉病、遲發性皮膚性卟啉病,獲得性包括肝臟腫瘤、慢性白血病等疾病性,鉛中毒、六六六等藥物及中毒性。卟啉病發病群體多為20-40歲女性,也可為男性,發病原因與卟啉代謝紊亂有關。
  • 貓阿狄森氏病的診斷及治療
    貓咪  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簡稱阿狄森氏病,是由於糖皮質激素或鹽皮質激素缺乏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症候群。動物中的阿狄森氏病,是一種皮質甾類激素的缺陷。這是不尋常的發現,因為這方面的不足,除非是服用藥物的破壞腎上腺平衡,但幸運的是,這種疾病可以被皮質類固醇激素所控制,即使是缺陷的原因還不得而知。
  • 艾伯維和衛材宣布修美樂在日本獲批用於治療壞疽性膿皮病的治療
    艾伯維GK(總部位於東京都港區;總裁為James Feliciano,以下稱「艾伯維」)和衛材株式會社(總部位於日本東京,現任社長為內藤晴夫,以下簡稱「衛材」)近日宣布,修美樂®(通用名:阿達木單抗 [重組體],以下簡稱「修美樂」)(一種全人源化抗TNFα單克隆抗體)又一新增適應症獲得批准,將用於治療壞疽性膿皮病(以下簡稱「PG」)。
  • 治療帕金森病中醫驗方「定顫散風湯」
    帕金森病中醫的醫學上屬於「痙病」等範疇。痙病古代亦稱瘛瘋、抽搦、抽風、反折。目前西藥治療只起到緩解症狀為主,往往起到抑制的作用,達不到真正的治療目的,特發性震顫在藥效消失後,帕金森病在度過藥物蜜月期後,還會出現身體不適,肢體更加僵硬,深受藥物副作用的影響。
  • 什麼是鉤端螺旋體病 鉤端螺旋體病這樣治療
    鉤端螺旋體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鉤端螺旋體病簡稱鉤體病,是一種傳染病,會通過各種方式傳染,那麼請問什麼是鉤端螺旋體病?鉤端螺旋體病的治療方法是什麼?鉤端螺旋體病傳播途徑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什麼是鉤端螺旋體病鉤端螺旋體病簡稱鉤體病,是一組由致病性鉤端螺旋體(簡稱鉤體)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鼠類和豬是兩個主要傳染源。
  • 當前的克羅恩病治療方案,我們還欠缺什麼?
    CD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破壞性腸道炎症性疾病,發病高峰通常在18-35歲1,2,高達80%的克羅恩病患者伴腸狹窄和瘻管等併發症3。50%患者在前10年內需要手術而且術後復發的風險達50%4。克羅恩病在對患者的心理造成巨大影響的同時,疾病治療也會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
  • 納米結構助力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病!
    他們發現,將這些神經細胞移植到患有帕金森病的大鼠體內,隨著新細胞取代移植部位周圍受損的神經細胞,這些神經細胞逐漸改善了大鼠的症狀。這項新發明為幹細胞治療提供了有希望的見解,並為帕金森病的新治療帶來了希望。
  • 路遙38歲病重,為何選擇隱瞞也不肯治療?賈平凹:他羞於公開此病
    38歲病重,選擇痛苦隱瞞而不肯治療《平凡的世界》獲得了茅盾文學獎,路遙成為中國近現代文學界的當紅明星,可人們不知道這顆閃亮的明星正在暗淡,《平凡的世界》背後,是路遙全部的心血。和礦工們一起下井幹最苦的工作、一起生活,白天工作,晚上創作,一日復一日。他每天嚴格規定自己的工作時間,力求真實,完不成任務就沒有休息。因為創作時抽菸太多,胸部也開始出現陣痛。
  • 治療克羅恩病,如何基於現有證據選擇生物製劑?國際專家經驗談
    荷蘭一項納入1162例克羅恩病患者的隊列研究證實,自從用於治療克羅恩病的抗TNF藥物獲批以來,住院率和手術切除率均出現了顯著的下降。自從阿達木單抗被批准用於治療克羅恩病以來,住院率和手術切除率均大幅下降,分別從66%下降至44%(P[1]。
  • 王伊龍:腦小血管病與血管性認知障礙治療研究進展
    )和血管病變病理(白質病變、血管周隙、微出血和微梗死等)的混合病理 腦小血管病:嚴重疾病負擔、神秘研究藍海 血壓的管理 目前是一致認為高血壓是腦小血管病最主要的獨立危險因素。研究已證實年輕時血壓升高使老年時痴呆的發病率升高40%-50%,反之年輕時嚴格控制血壓是否能降低老年痴呆、小血管進展風險目前並沒有明確的結果。 下圖是目前的相關試驗,均無真正的陽性結果。
  • 【葉天士】治療慢性咳嗽經驗
    我們對《臨證指南醫案》有關慢性咳嗽(久咳、久嗽)的醫案進行了整理和總結,以期對現代慢性咳嗽的治療思路和方法提供參考。葉氏在論伏氣時說:「若因外邪先受,引動在裡伏熱,必先辛涼以解新邪,繼進苦寒以清裡熱」。對於「外蘊為寒,內伏為熱,肺衛同病」之伏邪久咳,葉氏以麻杏石甘湯加減解表邪而清裡熱。 《臨證指南醫案》中有2案:一為「伏邪久咳,胃虛嘔食,即《內經》所謂胃咳之狀者」,予麻杏石甘湯加半夏、薏苡仁治療。加用半夏意在燥溼化痰,和胃降逆而止嘔。
  • 很多養殖戶治療球蟲時,忽略了這個病,白白浪費的好多藥錢
    球蟲病是一種寄生蟲病,可以導致家禽肉和蛋生產出現嚴重損失。寄生蟲在小腸內成倍增殖導致組織損傷,降低採食量和飼料中養分的吸收率,脫水和血液損失。禁止在飼料中添加抗球蟲藥物,也使得球蟲病的發病時間更早,更快。
  • 小龍蝦爛尾病的起因是什麼?養殖戶如何提前預防和治療?
    小龍蝦有點爛尾表明小龍蝦出現的爛尾病,這種病要想感染小龍蝦,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小龍蝦體表或者四肢受到物理或者機械傷害,然後傷口被有害病菌感染,導致小龍蝦傷口潰爛,最終引發爛尾病,一般是由真菌和纖毛蟲感染引起的。
  • 菜鳥變高手:從把握克羅恩病新藥治療的時機和對象做起
    IBD專家解讀如何識別使用「新武器」獲益更大的克羅恩病患者! 克羅恩病(CD)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炎症性腸病(IBD),患者疾病嚴重程度不同,治療目標的適合的治療方案也相應不同。2020年3月,維得利珠單抗在中國大陸獲批上市。
  • 《本草綱目》故事:牽牛子治療腸結
    時珍診其人體肥膏梁而多憂鬱,日吐酸痰碗許乃寬,又多火病。此乃三焦之氣雍滯,有升無降,津液皆化為痰飲,不能下滋臟腑,非血燥比也,潤劑留滯,消黃徒入血分,不能通氣,俱為痰阻,故無效也。乃用牽牛末皂莢膏丸與服,即便通利,自是但覺腸結,一服就順。亦不妨食,且復精爽。蓋牽牛能走氣分,通三焦。氣順則痰逐飲消,上下通快矣。外甥柳喬,素多酒色。病下極脹痛,二便不通,不能坐臥,立哭呻吟者七晝夜。醫用通利藥不效。
  • 中醫如何治療疑難雜症?
    試舉一例 一60歲男性患者,因腦梗發作而住院治療。已經住院治療一個月。現病人有幾大症狀:一是左腿無力,無法走路,來診時需要坐輪椅;二是打嗝頻繁,每分鐘打嗝近二十次,已經十餘天,西藥治療未能取效;三是,頭暈,不想睜開眼睛,自述抬不起頭,兼見舌頭冰,全身無力,汗多,尿急,尿頻,尿脹,小便如茶色,眠差。大便前幹後黏,大便無力。眼睛有重影。面色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