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置換假體的類型材料有哪些?怎麼選擇比較好?

2020-12-22 騰訊網

對於即將行髖關節置換的病人,或者是之後有打算行髖關節置換的病人當中,有很多面臨選擇的時刻,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就是,關節置換的假體摩擦界面的選擇:用金屬對金屬?金屬對聚乙烯?陶瓷對聚乙烯?還是陶瓷對陶瓷這一選擇上,有時候非常猶豫!

寫本篇文章的目的在於科普一下髖關節置換假體的類型,以及應該如何選擇。希望待行髖關節置換手術的你,在手術前知道的多一點,不至於一臉茫然!

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可以用於替代患關節炎的髖關節,使用人工關節假體來消除導致疼痛的關節摩擦表面。

人工關節假體的設計為病人提供了更好的穩定性和最小的磨損。傳統的金屬和聚乙烯植入物從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使用,而後,技術的進步使得陶瓷等其他材料越來越受到歡迎。

一、簡述髖關節置換過程

在髖關節置換手術中,首先要取出股骨頭。然後將髖臼杯放入磨銼好的髖臼內,髖臼杯有時會使用1-3顆螺釘固定在髖臼的骨頭上。

而後在髖臼杯內部放置一塊「塑料」(這塊「塑料」稱為聚乙烯)、金屬或陶瓷內襯。

股骨(大腿骨)有一個金屬柄插入,然後在頂端安裝一個球。這個球的直徑可以從28毫米到58毫米不等,由金屬或陶瓷製成。球被裝進杯子裡,新的關節就產生了。

在固定方面,骨科醫生可能會給你選擇使用骨水泥固定或通過「骨長入」生物型固定兩種方式,將髖關節假體安全地固定在自己的骨頭上。

骨科醫生手術前將選擇手術所需要假體設計以及股骨球的大小,以滿足患者術後關節最大的活動範圍及最佳的關節功能!

目前國際上有幾種不同的髖關節假體植入物可供選擇,每種關節假體都使用不同的材料,分別有不同的優缺點。

二、全髖關節置換假體的種類

絕大多數髖關節置換假體屬於固定的軸承連接裝置。這意味著有一個插入股骨(大腿骨)的股骨柄,一個替代股骨頭部或股骨頂部的球頭,以及一個固定的髖臼殼,並排列在髖關節窩(髖臼)上。

目前也有一家製造商,正在製作一種可移動的髖關節假體植入物。

不同植入物假體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所用的材料不同(金屬、聚乙烯和陶瓷)和固定的不同。

在固定方面,您的骨科醫生將使用骨水泥固定或「骨長入」固定(無骨水泥固定)這兩種方法,將髖關節假體植入物固定到骨頭上,或兩者結合使用。

三、髖關節置換術植入材料

更換髖關節假體之後出現的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就是由於關節假體被正常使用後而導致的關節假體磨損。

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如年齡、體型、活動程度、外科醫生使用特殊植入物的經驗等),病人的髖關節置換植入物假體可能由金屬、聚乙烯(塑料)或陶瓷這幾種材料製作而成。

舉個例子來說,假如病人是一個非常活躍的,或者相對比較年輕的病人,他手術後對運動量要求比較高,那麼骨科醫生可能會建議他使用全陶瓷的髖關節植入物假體。

1、金屬球頭和聚乙烯(塑料)襯墊

標準的金屬球和聚乙烯杯內襯從20世紀60年代初就已經開始投入使用了。科學研究表明,使用改進的聚乙烯襯墊,即所謂的「高交聯」聚乙烯襯墊,可以大大降低植入假體的整體磨損率。

正是由於其耐用性和其他相關性能,自髖關節置換手術首次實施以來,金屬-聚乙烯材料一直是骨科醫生選擇的主要人工髖關節組件材料。金屬球為鈷鉻合金,內襯為聚乙烯。

一度風靡全球!目前也很多地方在使用,畢竟價格比較便宜嘛不是!

2、陶瓷球頭和聚乙烯(塑料)襯墊

陶瓷頭比金屬更硬,是最耐劃傷的植入材料。

老百姓不能用家裡面的那種陶瓷來想像關節置換手術!

目前關節置換手術中使用的陶瓷,它堅硬、耐劃傷、超光滑的表面可以大大降低聚乙烯摩擦界面的磨損率。

這種植入物的潛在磨損率小於金屬對聚乙烯,換句話說,陶瓷對聚乙烯要比金屬對聚乙烯理論上來說,更耐磨!

3、金屬球頭和金屬襯套

金屬對金屬摩擦界面(鈷鉻合金,有時是不鏽鋼)早在1955年就開始使用了,但直到1999年才被FDA批准在美國使用。

後面隨著工藝的進步,大大減少磨損,出現更少的炎症和骨質流失。金屬軸承有多種尺寸可供選擇(28毫米至60毫米);也有幾個頸部長度可供選擇。

但人們術後長期結果報告:金屬屬於相對比較活躍的離子,長期磨損留下來的金屬碎屑,容易誘導關節假體周圍的骨頭溶解,導致後期關節假體鬆動,手術失敗的發生。

4、陶瓷球頭和陶瓷內襯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陶瓷髖關節就已經開始在歐洲使用,但直到最近才獲得FDA批准在美國銷售。在這些髖關節,傳統的金屬球和聚乙烯內襯被高強度陶瓷所取代,具有超低磨損性能的聲譽。

但伴隨著高質量,低磨損的優點,必然也帶有價格昂貴等缺點。(看看陶瓷內襯)

當然植入物的最終選擇將根據病人的具體健康因素來決定。

所以,術前一定要和你的骨科醫生談談他或她打算在你的髖關節置換手術中使用哪種類型的植入物,以及選擇特定植入物的原因。

最後,希望所有需要行關節置換的患者,都能在手術後更快的融入生活,恢復生活質量!

相關焦點

  • 上海六院東院於曉巍:人工髖關節置換是怎麼回事?
    對於髖關節有嚴重疾患,伴有疼痛、關節活動受限,影響日常生活,且非手術治療(包括藥物治療等)無法緩解症狀者,應考慮進行髖關節置換手術。將四個部分組裝起來就成為了臨床上使用的人工髖關節。根據人工髖關節的固定方式不同,可以分為骨水泥型和生物型兩種。生物型假體的表面經過特殊的塗層處理,在裝入人體以後,可以生物性地和骨頭長到一塊,癒合到一塊,從而進行固定。而骨水泥型則是通過骨水泥這種材料,像膠水一樣將自身的骨頭和人工假體「粘」在一起。
  • 什麼叫人工髖關節置換術?髖關節置換術後要注意什麼?
    什麼叫人工髖關節置換術?髖關節置換術後要注意什麼?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是目前治療髖關節損傷比較先進的一種方法,主要用於患者髖關節損傷比較嚴重,經過治療不能恢復其該有功能的損傷的情況,常見的有股骨頭骨折或壞死,這些都會嚴重影響患者到下肢的行走。
  • 人工髖關節這麼多品種,到底該怎樣選
    今天只談人工髖關節假體的選擇。按固定方式分為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體。骨水泥型假體即關節假體需要骨水泥填充固定,就像立電線桿的操作:挖洞,立杆,水泥填充。骨水泥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俗稱,是一種自凝固的填充劑,沒有粘合作用,用於填充假體和骨之間的空隙。用於高齡、骨質疏鬆的患者。非水泥假體又稱為生物型假體,假體表面有微孔、噴塗等處理方式,骨組織可直接長入假體表面,遠期固定良好。按材質區分有金屬、聚乙烯、陶瓷等。
  • 成都保髖股骨頭醫院談:髖關節骨性關節炎是否真的只能置換?
    髖關節骨性關節炎,並不是平常認為的「發炎了」,而是以關節軟骨變性、損害為主,最終導致關節退變、軟化、增生的疾病,通俗點說,就好比汽車的輪胎、我們的鞋底,在使用過程中不斷受到磨損,磨到一定程度就出現問題。因為後期會導致關節功能喪失而致殘,素有「致殘殺手」之稱。 髖關節骨性關節炎有哪些臨床症狀?
  •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歐陽元明:膝關節損傷與置換
    擅長:1、人工膝關節、髖關節置換及假體感染鬆動翻修手術(骨關節炎、類風溼、痛風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質增生、骨刺、關節磨損、膝關節內、外翻畸形、股骨頭壞死、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2、保膝,保髖、髖關節鏡手術;3、關節鏡微創治療膝關節積液、滑膜炎,軟骨損傷,半月板損傷、半月板撕裂;4、全肩、全肘關節置換;5、嚴重肘、
  • 人工關節是什麼材料做的_人工關節最好的是什麼材料-健康百科
    因此人工關節主要就由兩部分構成,即關節活動摩擦的界面和與自體骨骼固定的部分,髖關節和膝關節是受力複雜的負重關節,在負重情況下,假體同時承受拉、壓、扭轉和界面剪切及反覆疲勞、磨損的綜合作用。因此要求假體材料必須具有良好的強度、塑性和抗疲勞、抗磨損、抗腐蝕性能。整個關節的安全乘載能力至少應大於7倍體重。
  • 老人胯骨骨折需要人工關節置換?老年人做髖關節置換有危險嗎?
    老人胯骨骨折需要人工關節置換?老年人做髖關節置換有危險嗎? 年輕人骨骼堅硬,髖關節周圍有強有力的肌肉保護,除非受到巨大的外力衝擊,髖關節這個地方並不容易發生骨折。 但是一旦上了年紀,骨密度下降,骨質疏鬆,肌肉萎縮,特別是絕經後女性,情況更加嚴重。這時候髖關節就處於一個十分脆弱的狀態下。
  • 哈醫大一院完成我省首例金屬3D列印三翼髖臼假體全髖關節翻修術
    近日,哈醫大一院骨科一病房3D列印團隊,應用3D列印技術,通過術前列印骨骼模型進行模擬假體安裝,成功為一名70歲,全髖關節置換術後15年,髖臼骨缺損巨大,髖臼上部坐骨、髂骨存在巨大空洞型缺損的患者實施了我省首例金屬3D列印三翼髖臼假體(Triflange)+股骨柄假體髖關節翻修術,為患者更換了一個新的、穩定的髖關節。目前患者已康復出院。
  • 看機器人如何完成關節置換手術
    02 常見的髖關節退行性關節病 骨關節炎:最常見的髖關節炎類型,稱為「磨損性關節炎」,因為軟骨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磨損。隨著保護性軟骨磨損,裸露的骨骼暴露並發生骨 - 骨接觸。
  • 機器人助力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受訪者供圖)新疆網訊(記者梁淑芳)14日,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中心關節外科病房裡,77歲的張女士在家人攙扶下緩緩走動,前一天她的右腿換上了人工髖關節,而為她換關節的,除了醫生,還有名為MAKO的骨科機器人。「藉助機器人置換關節,術後雙腿長度差只有1毫米。」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中心主任曹力說。
  • 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有哪些_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是什麼
    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有哪些_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是什麼 髖關節(hip joint)是處在股骨和髖骨之間的由股骨頭和髖臼構成的球窩關節,球窩關節的特點之一就是活動度大,因此髖關節是全身的關節中除了肩關節以外活動度最大的關節。
  • 醫患合力,108歲老人在濰坊市中醫院成功置換髖關節
    診斷很明確,沒有什麼困難,難題在於選擇保守還是手術治療,如果選擇手術治療,如何化解術中風險。除了對手術專家的技術有極為苛刻的要求之外,患者家屬的意見至關重要。  手術治療可選擇髓內固定或者髖關節置換,髓內固定依然需要較長時間的臥床修養,髖關節置換三天內即可下地行走,能夠迅速擺脫骨折創傷帶來的問題,綜合考量,髖關節置換最適合老人健康需求。  家屬在傾聽治療意見之後,既想積極治療,又擔心手術風險。在商討過程中,一五一十的把情況告訴了老人。
  • 烏克蘭專家新研發出髖關節修復球形純鈦頭
    目前,烏克蘭在髖關節造形術臨床應用中主要使用進口產品,因為同類產品在烏市場上幾乎沒有。進口產品成本高,使得手術成本增加,導致許多患者望而卻步。因此,在烏克蘭開發國產關節造形術產品,為患者恢復正常生活提供醫療技術保障尤為重要。
  • 什麼是超體隆鼻材料?材料優勢有哪些?
    相比一部分集美用戶應該聽說過這個假體名字吧,現在在國內隆鼻材料中,比較普遍的還是矽膠和膨體,但是這個超體新材料囊括了矽膠和膨體的優點,並且改善了矽膠和膨體的缺點;首先我們來說一下矽膠和膨體的優點和缺點:矽膠:優點:耐高溫
  • 髖關節置換術後如何坐車?這些上車步驟不能不留意
    髖關節置換術後關節活動會有一定時間的限制,因此如何對患肢進行活動十分關鍵。車子是平日常用的交通工具,如何坐車是患者需要重點注意的。我科護士小姐姐親身上陣示範正確的坐車方法。髖關節置換術後正確的上車方法是怎樣的?
  • 3D列印骨骼模型 給髖關節做好「翻修」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十分普遍也極大改進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但是,73歲的安徽張大娘對於自己因為股骨頭壞死置換的髖關節一肚子話想說。原來,12年前張大娘因股骨頭壞死在當地一家醫院進行了「右側全髖關節置換術」。此次翻修手術屬於翻修手術,兩次置換手術後關節鬆動大量骨缺損要妥善處理,同時需要拆除以往植入的假體,還要確保再次植入新假體位置可靠、固定牢靠。這比初次置換手術難度係數大了許多,且複雜,風險高、創傷大,可以比喻為關節外科手術金字塔頂的水平,但之前多次成功翻修的經驗賦予了孫文建主任極大的信心。
  • 隆胸假體的選擇也是決定隆胸手感的關鍵因素
    假體的重力作用於乳房皮膚,會在乳房的邊緣或在乳房上部產生明顯的波浪起伏,而且過大的假體會壓迫組織,導致組織萎縮,並可能損傷哺乳功能,選擇超大的假體,最後可能就是在一張薄皮下一個巨大假體的終極外觀。乳房假體的凸度有何區別?應該怎麼選?
  • 關於假體隆胸手感‖假體隆胸不當會出現什麼危害?
    假體植入隆胸材料目前市面上關於植入假體的品牌可謂是五花八門,分為進口和國產,其價格也是參差不齊,不過大致可以分為鹽水假體、矽凝膠類假體和水凝膠類假體三類,同類別假體又分為光面和毛面兩種,而不同類型的假體,植入時切口的大小,以及術後呈現的效果都是不盡相同的,畢竟不同人群由於乳房基礎不一樣適合的假體也是有所區分。
  • 新疆成功實施首臺正式裝機Mako機器人髖關節置換術
    新疆成功實施首臺正式裝機Mako機器人髖關節置換術 2020-05-14 11:06:00來源: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