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置換術後如何坐車?這些上車步驟不能不留意

2020-12-22 骨科王健醫生

髖關節置換術後關節活動會有一定時間的限制,因此如何對患肢進行活動十分關鍵。車子是平日常用的交通工具,如何坐車是患者需要重點注意的。我科護士小姐姐親身上陣示範正確的坐車方法。

髖關節置換術後正確的上車方法是怎樣的?

一、車型選擇

在車型選擇方面,儘量選擇底盤較高,座位高度等於或高於患者的膝蓋。

二、座位選擇

患者在座位選擇上,最好選擇副駕駛位。乘坐時將靠背向後調動,座位調至最後方,調至最後方。

三、上車動作

背對車門,站穩扶穩,健肢緊貼車身,患肢前伸,緩慢坐下,雙下肢與肩同寬,以臀部為中心緩慢轉動,患肢不能過中線,保持上身和患肢的角度大於90度,上身後傾,兩腿之間夾厚枕,防止內收內旋,選擇合適的體位坐好,最後系好安全帶即可。

俗話說得好,手術的療效,七分靠做,三分靠養,手術操作雖然很成功,但如果要有最完美的療效,術後的康復以及各項注意事項同樣很重要。我們從細節出發,盡善盡美,讓髖關節術後的患者能夠有更好的乘車體驗。

除此之外,為了讓患處更快痊癒,患者還需要進行適當的康復訓練活動。

髖關節術後的康復鍛鍊:

康復鍛鍊目的是保持合理的關節活動度,增強肌力,重建關節的穩定性,同時以早期開始、循序漸進為基本原則。

1、術後第一天剛手術完,不宜大幅度活動,可以以簡單的踝關節和足趾的主動背伸和蹠屈練習,以及股四頭肌的等長、等張收縮鍛鍊為主,同時對髕骨周圍、膝關節及小腿後部進行按摩。

2、手術後的第二天,患者則可以開始術側髖關節的輕度屈伸練習,可藉助拐杖來輔助進行。每天練習頻率控制在2~3次,每次10~20分鐘即可。注意保持兩腿分開與肩同寬,轉彎時髖關節隨身體一起轉動,避免髖關節突然旋轉。

3、術後第3至7天,仍以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鍛鍊為主,並保持10至15秒,重複10至20次,膝下墊枕以膝部為支點,小腿抬離床面做伸膝動作,保持10秒,重複10到20次。

4、在手術後2-3周時,可以主動進行直抬腿動作,抬腿幅度在30度左右即可,保持10秒,重複20至30遍。還可以通過仰臥位下肢空踩自行車運動來進行康復訓練,每天做20至30次即可。

5、手術六個月後屬於術後晚期,此時可以從雙拐逐漸過渡到單拐,如果此時無明顯疼痛且能平穩走路,則可考慮棄拐。同時在這個時段要注意避免髖內收內旋。

相關焦點

  • 什麼叫人工髖關節置換術?髖關節置換術後要注意什麼?
    什麼叫人工髖關節置換術?髖關節置換術後要注意什麼?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是目前治療髖關節損傷比較先進的一種方法,主要用於患者髖關節損傷比較嚴重,經過治療不能恢復其該有功能的損傷的情況,常見的有股骨頭骨折或壞死,這些都會嚴重影響患者到下肢的行走。
  • 上海六院東院於曉巍:人工髖關節置換是怎麼回事?
    其實置入體內的人工髖關節的危害微乎其微,首先這些置入的人工髖關節與人體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即不會發生排斥的,這些髖關節在進入臨床使用前也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實驗,因此不用擔心對身體的危害。換個角度來說,人工髖關節置換在臨床上運用了這麼長的時間,也沒有報導過因為材質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所以患者可以放心進行人工髖關節置換。3、人工關節能用多久?年輕患者什麼時候做關節置換合適?
  • 老人胯骨骨折需要人工關節置換?老年人做髖關節置換有危險嗎?
    老人胯骨骨折需要人工關節置換?老年人做髖關節置換有危險嗎?因為就數據統計上來說,20%的股骨頸骨折出現「骨折不癒合」,還有20%的患者出現「股骨頭缺血性壞死」,老年人的發生率更高於這個數據。
  • 髖關節置換假體的類型材料有哪些?怎麼選擇比較好?
    對於即將行髖關節置換的病人,或者是之後有打算行髖關節置換的病人當中,有很多面臨選擇的時刻,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就是,關節置換的假體摩擦界面的選擇:用金屬對金屬?金屬對聚乙烯?陶瓷對聚乙烯?還是陶瓷對陶瓷這一選擇上,有時候非常猶豫!
  • 看機器人如何完成關節置換手術
    而做關節置換的病人也清楚,人工關節不可能像自身的關節一樣靈活自如。 適應症包含全髖關節置換、全膝關節置換和膝關節單髁置換。涵蓋了臨床中較常見和數量較多的關節置換手術。 最重要的,MAKO骨科手術機器人可以幫助醫生更準確地完成手術中最關鍵的定位步驟,解決了傳統骨科手術中醫生「看不準」、「拿不穩」的問題,並可以明顯的減少手術中的透視次數。
  • 醫患合力,108歲老人在濰坊市中醫院成功置換髖關節
    108歲高齡老人成功置換髖關節,術後第二天開始下地。2月29日,老人在家中從衛生間走出時不慎摔倒,瞬間髖部出現劇烈疼痛,伏在地上不能動彈。家中子女一時驚恐慌亂起來,幾個人小心翼翼把老人抬到床上,休息觀察一天之後發現疼痛不減,大家更加焦急,馬上撥打120送至濰坊市中醫院。
  • 關節置換術後,這件事很多患者都沒做對!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幫他們把病床搖起來」 只要有一晚上我不去,患者就會在床上一直平躺一晚上,動都不敢動。家屬也不敢動他。 但是,這樣真的正確嗎? 經常有患者問,「我現在術後一個多月了,可不可以翻身呀?」或者「術後二十多天了可不可以翻身呀?」
  • 成都保髖股骨頭醫院談:髖關節骨性關節炎是否真的只能置換?
    一個月前,李先生髖關節疼痛、僵硬、腫脹的更加厲害,走路影響很大,去當地醫院檢查,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已達到三期,醫院建議行人工關節置換。 髖關節骨性關節炎作為一項臨床致殘率極高的骨關節疾病,患者們最擔心的就是:「是不是只能置換」?先別著急,讓我們先全面了解一下什麼是髖關節骨性關節炎。
  • 機器人助力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受訪者供圖)新疆網訊(記者梁淑芳)14日,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中心關節外科病房裡,77歲的張女士在家人攙扶下緩緩走動,前一天她的右腿換上了人工髖關節,而為她換關節的,除了醫生,還有名為MAKO的骨科機器人。「藉助機器人置換關節,術後雙腿長度差只有1毫米。」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中心主任曹力說。
  • 股骨頭壞死術後如何複查?骨科醫生有話說
    術後複查,看似很麻煩、很多餘,但卻是貫穿患者治療始終最重要、最關鍵的一環。作為骨科醫生,今天和各位患友們分享的是:股骨頭壞死患者如何複查?1、複查頻率:(1)保髖治療的患者:一般應每年複查一次(2)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無特殊情況,一般為術後2周、6周、3個月、半年、一年,之後每年。
  • 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有哪些_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是什麼
    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有哪些_髖關節活動受限的原因是什麼 髖關節(hip joint)是處在股骨和髖骨之間的由股骨頭和髖臼構成的球窩關節,球窩關節的特點之一就是活動度大,因此髖關節是全身的關節中除了肩關節以外活動度最大的關節。
  •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歐陽元明:膝關節損傷與置換
    擅長:1、人工膝關節、髖關節置換及假體感染鬆動翻修手術(骨關節炎、類風溼、痛風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質增生、骨刺、關節磨損、膝關節內、外翻畸形、股骨頭壞死、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2、保膝,保髖、髖關節鏡手術;3、關節鏡微創治療膝關節積液、滑膜炎,軟骨損傷,半月板損傷、半月板撕裂;4、全肩、全肘關節置換;5、嚴重肘、
  • 巨大肩袖損傷也能治,反肩置換拯救「報廢」肩關節——歐陽元明
    擅長:1、人工膝關節、髖關節置換及假體感染鬆動翻修手術(骨關節炎、類風溼、痛風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質增生、骨刺、關節磨損、膝關節內、外翻畸形、股骨頭壞死、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2、保膝,保髖、髖關節鏡手術; 3、關節鏡微創治療膝關節積液、滑膜炎,軟骨損傷,半月板損傷、半月板撕裂; 4、全肩、全肘關節置換; 5、嚴重肘、膝、髖關節異位骨化關節僵硬松解手術。
  • 健康髖關節是維持人體活力的關鍵
    臨床上,醫生們發現,健康的人行動能力之所以維持得比較好,關鍵是有健康的髖關節。髖關節能夠發揮機體的正常活動,承載身體的重量,當髖關節周圍發生問題時可能提示周圍存在著某種病症,必須要對常見的髖關節病變進行足夠的了解,才能夠為治療提供一定的幫助,有助於改善髖關節的運動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 3D列印骨骼模型 給髖關節做好「翻修」
    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十分普遍也極大改進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但是,73歲的安徽張大娘對於自己因為股骨頭壞死置換的髖關節一肚子話想說。原來,12年前張大娘因股骨頭壞死在當地一家醫院進行了「右側全髖關節置換術」。即便是拄上雙拐,她走起路來依然很困難,穿襪子、穿鞋這些最簡單的事,自己都沒法完成。「太疼了,疼得渾身發抖。」張大娘隨她的孩子住在安徽,今年實在忍受不了疼痛和不便,來到南京同仁醫院就診。考慮到張大娘年事已高,關節假體已經鬆動、移位,無法下地走路,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必須重新進行手術。
  • 什麼是髖關節骨性關節炎?這些因素,得好好躲開
    前一段時間,他左側髖關節酸痛得厲害,在蹲下或者幹活的時候,疼痛感明顯,而且走上十幾分鐘,左側髖關節就開始酸痛。他自己抗了好久才去了醫院,醫生診斷出「左髖關節骨性關節炎」,需要手術治療。經過綜合各方面情況,和完善術前檢查,全麻下進行了左全髖關節置換術。什麼是髖關節骨性關節炎呢?
  • 股骨頭壞死疼了26年 換了個髖關節治好了 關鍵在這個技術
    日前,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應用3D列印技術輔助一名左側創傷性股骨頭壞死患者成功實施「左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解除患者二十餘年的疼痛,助其恢復正常行走。車禍後手術引發股骨頭壞死 疼了26年患者術前嚴重變形的髖關節。
  • 湯普森父親接受髖關節置換手術:別把健康視作理所當然
    麥可-湯普森在推特上寫道:「我正在從髖關節置換手術中恢復過來.....多虧了Klapper醫生......這個行業中最好的醫生......讓我給你們一個建議......永遠不要把健康的一天或者自由地行動視為理所當然......天哪,我真的好懷念沒有幫助下的走動......」麥可-湯普森曾經在1978-1992年徵戰於NBA。整個NBA職業生涯,他獲得過兩個總冠軍。
  • 人工髖關節這麼多品種,到底該怎樣選
    人工髖關節假體應該是關節假體中最成熟也是最為複雜的系統。今天只談人工髖關節假體的選擇。按固定方式分為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假體。骨水泥型假體即關節假體需要骨水泥填充固定,就像立電線桿的操作:挖洞,立杆,水泥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