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杲卿割掉舌頭依舊罵聲不止 顏真卿二話不說就往火坑裡跳

2021-01-13 漢周讀書

說到書法家顏真卿,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他的字體至今仍有眾多書法愛好者臨摹。顏杲卿是顏真卿的堂兄,現在知道的人不多了,可是在唐宋時朝,他的知名度遠遠超過堂弟顏真卿。文天祥說的「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就提到了顏杲卿著名的舌頭。

先說說「張睢陽齒」,安史之亂時,死守睢陽的戰將張巡被叛將尹子奇抓獲,尹子奇饒有興致問他:「聽說你每次打仗回來都是眥裂齒碎的,為啥啊?」張巡迴答:「因為我恨不得生吞了你們這些大逆不道的叛賊!」尹子奇想一探究竟,就用刀子撬開張巡的嘴巴,發現果真就剩下三四顆牙齒了。

也是在安史之亂時期,琅琊人顏杲卿鎮守常山(今河北正定),與兒子顏季明共同抵禦叛軍。叛軍圍困常山六天六夜。顏氏父子晝夜督導將士防守,堅持到城內井水枯竭,糧食吃光,箭簇用光,最終城破被俘。

為迫使曾為安祿山手下的顏杲卿歸順,叛軍把刀架在顏季明的脖子上威逼說:「你不投降,就殺掉你兒子!」顏杲卿怒目而視,一聲不吭,叛軍就殺掉了顏季明。

當叛軍把顏杲卿押送到安祿山面前,安祿山勃然大怒:「想當年,老子提拔你升任太守,今天你跟老子對著幹?」顏杲卿痛罵安祿山:「你不過是營州放羊的羯族奴隸,皇帝何等寵信你,你知恩不報,反而背叛朝廷,我一家世代為唐臣,恪守道義,恨不能親手殺了你,怎肯歸順你這狗奴?」

安祿山暴怒,就把顏杲卿綁在橋柱上,命劊子手當場割他的肉吃,顏杲卿罵聲不絕,劊子手就把他的舌頭用鐵鉤勾出來割斷,問他:「看你還能不能罵人了!」顏杲卿口中含混不清,但依舊痛罵不止,直到咽下最後一口氣。

顏杲卿剛烈不屈而死,他的堂弟顏真卿更是一身凜然正氣。唐德宗時期,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朝廷派顏真卿去詔安。豈料,李希烈派千餘親兵圍著顏真卿,痛罵朝廷並拔刀相威脅。

顏真卿神情自若:「爾等可知道痛罵安祿山不屈而死的顏杲卿嗎?那是我的哥哥,我是快八十歲的人了,寧願為大唐守節而死,還怕你們威脅嗎?」

李希烈命人挖了一丈見方的坑,放出話說要活埋了顏真卿,顏真卿對李希烈說:「生死自有天命,你弄這些把戲有個卵用?」

李希烈一個手下在坑中放入柴草,澆上油點燃相威脅,顏真卿毫無懼色,一頭跳進火坑,李希烈服了,只好把顏老爺子拉上來。後來李希烈弟弟被殺,遷怒於朝廷,派宦官勒死了一代書法大家,顏真卿時年七十六歲。

後世歐陽修讚譽顏氏兄弟:「嗚呼,雖千五百歲,其英烈言言,如嚴霜烈日,可畏而仰哉!」

相關焦點

  • 電視劇《顏真卿》被禁播真相……
    >書法大家 然而顏真卿最有成就的 當真是書法嗎?其實背地裡 修城牆、制兵器、攬壯丁、屯糧草 把平原郡打造得牢如鐵桶
  • 從顏回到顏真卿,顏氏家族是如何保持人才輩出、長盛不衰的?
    對於顏真卿,很多人只是從「顏筋柳骨」這個書法組合中知道他是古代一位了不起的書法家。很少有人知道,顏真卿是顏回的後人。顏氏家族不僅僅有顏回和顏真卿這樣的歷史名人,孔門七十二聖中的顏路、東晉時的光祿大夫顏含、南北朝時期的顏之推、唐代的顏師古等等都是對歷史產生過重要影響的人。那麼顏氏家族是如何保持人才輩出的呢?
  • 教授陳平: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比美國人高,赴美留學是往火坑裡跳
    在人均收入和公共運輸方面,陳平不光揭露美國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熱」中的現狀,他還在演講中批判:赴美留學是往火坑裡跳。 按照陳平教授的邏輯,留學美國說輕點就是往火坑裡他,說重點就是一種變相的自殺行為。
  • 王羲之、顏真卿、蘇軾的三種書法境界
    小屋如漁舟,蒙蒙水雲裡。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裡。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字字悽涼,《寒食帖》寫的可謂爐火純青,情感波瀾起伏,特別是「哭塗窮」這三個字,字形猛然放大,突兀地出現在讀者而前,產生令人心驚膽戰的視覺衝擊力。
  • 顏杲卿撥亂反正之後,為何會在短期內被殺?
    可沒過幾個月,顏氏兄弟(顏杲卿和顏真卿)橫空出世,河北二十四郡中有十七郡被光復。後世讀者在了解這段歷史的時候,那是兩眼閃閃發光:顏真卿不但書法好,身處亂世居然還能呼風喚雨,實在是太了不起了!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顏氏兄弟光復河北十七郡的相關情況。
  • 顏真卿泣血寫下的《祭侄文稿》 到底有多珍貴?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5日電(任思雨) 1月16日,日本東京博物館將舉辦「書聖之後——顏真卿及其時代書法特展」,其中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顏真卿傳世名品《祭侄文稿》也將展出,引發了熱議。  兩岸網友都非常擔心,《祭侄文稿》作為極其珍貴的文物,長途跋涉展出可能會導致難以彌補的損壞。
  • 顏真卿手書墓誌出土,他的書法是大時代的背影
    2020年夏,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秦都鹹陽城考古隊在發掘唐代元氏家族墓葬時,出土顏真卿手書的墓誌,墓誌中的撰文為顏真卿早年書法次發現是目前國內唯一經由科學考古發掘出土的顏真卿早年書法真跡!根據墓志銘的記載,墓主人——元大謙,字仲和,北魏常山王七代孫。
  • 農村將迎大發展,卻仍有3個行業很難做,農民可別往「火坑」裡跳
    我國一直在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對於農村的環境保護尤為重視,加以整頓之後,農村有些行業不得不被取締或者更換,其中這3個行業尤為艱難,農民們可千萬別往「火坑」裡跳。
  • 書法-圖解顏真卿《祭侄文稿》疏密變化27例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比起王羲之行書,對於疏密變化的運用,要更強烈、更明了些,除了對字中部空間的明顯強調以外,局部細節也有明顯的用心。下面從作品中挑選一些字例,來體現顏真卿對於疏密變化的處理的智慧。《祭侄文稿》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追祭從侄顏季明的草稿。行書紙本,縱20.8釐米,橫75.5釐米,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書於公元758年(唐乾元元年)。
  • 安祿山怒則顏杲卿背叛,顏杲卿反唇相譏,渾身是膽至死罵不絕口
    這時,擔任常山太守的是琅玡臨沂(今屬山東)人顏杲卿。顏杲卿很有才幹,原任幽州戶曹參軍,受到安祿山賞識,連提幾級,做了太守。但顏杲卿為人正直,對安祿山的狼子野心有所察覺,可事變突起,叛軍來勢兇猛,他無力抗拒,只好與長史袁履謙趕到藁城迎接安祿山,然後尋找機會採取行動。
  • 一部不得不說的《大唐書魂顏真卿》,唐國強主演,被禁播著實可惜
    2009年,唐國強拍攝了一部歷史片《大唐書魂顏真卿》。該片主要講述了顏真卿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天資聰穎、才華出眾,年少即進士及第。然而因有「治學勿仕」血的家訓,所以未赴唐玄宗的曲江御宴,沒有進入仕途。後來,又因親睹了官場的混亂、平民的疾苦,逐漸認識到「世上多一個清官就少一個貪官」。
  • 再愛自己的孩子,以下底線也得守住,不然真把孩子往火坑裡推
    而從這個事件中,更是了解到有些父母在育兒方面還是有很大上升空間的,而在日常生活中,提醒父母:再愛自己的孩子,以下底線也要守住,否則真的是把孩子往火坑裡推。
  • 抗擊安史叛軍一戰成名 書法大家顏真卿最終竟被小人所害
    提起顏真卿,大家對他的第一印象應該是書法大家,顏真卿獨創的顏體字聞名遐邇,是書法愛好者入門必須臨摹的字體,有「學書當學顏」的說法。前一段時間,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真跡被送到日本展覽,曾經轟動一時。其實,在唐代,顏真卿並不是以書法家知名的,而是以剛正不阿的忠臣形象為人所銘記,他在安史之亂和李希烈叛亂中的忠貞表現,贏得了後世的尊崇。
  • 長安又見顏真卿 -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一次考古發現,讓人們意外遇見了正值盛年的顏真卿。他在長安出生成長、師從名家;從政後,經歷的一次次貶謫與擢升,都始於長安;逾古稀徵叛亂,長安終成他不斷回望卻無法安抵的故鄉。書法家、政治家、文學家,顏真卿的一生,與長安無法分開。1300多年後,長安又見顏真卿。
  • 75歲遭到陷害被杖殺,唐朝最偉大的書法家——顏真卿
    當然,有唐一代書法風格的真正確立,還是從顏真卿開始的。他不僅是中唐書法的代表性人物,而且對整個後來中國書法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顏真卿,字清臣,因封魯郡公,故世稱顏魯公。顏真卿不僅善於藏鋒和中鋒的巧妙應用,而且更注重行筆的提按和頓挫,筆畫極富彈力,世稱「顏筋」。
  • 著名的唐朝「書法家」顏真卿,因「剛正不阿」「忠心朝堂」而被殺
    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 ,祖籍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秘書監顏師古五世從孫 、司徒顏杲卿從弟,唐代名臣、書法家。顏真卿書法圖顏真卿進士及第後,受到重用,卻因得罪當時的權臣楊國忠而被貶,在他任職地方時,多次幫助百姓洗刷冤屈,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他的故事。
  • 這是把臺灣往火坑裡推?臺高官大言不慚:臺灣是中美拔河的關鍵
    不得不說,這位林姓官員完全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了,完全沒有意識到臺灣不過是中國的一部分,遲早都是要回來的;同時,這位林姓官員還非常大言不慚,以臺灣那微不足道的成就為傲,試圖就地抬高身價,看似是為臺灣的將來著想,實際上,完全是把臺灣往火坑裡推。
  • 戰場上的顏真卿:被完全顛覆的書生形象|百家故事
    顏真卿雖然生長在大唐盛世,但不幸趕上了「安史之亂」這場差點毀了大唐的浩劫,隨著漁陽突騎的掃蕩,承平日久的河北頓時成了烽煙四起的戰場。而顏真卿所在的平原郡與堂兄顏杲卿所在常山郡,都處在安祿山南下的要衝。面對叛軍的鐵蹄,一個書生能成什麼大事!軟點的直接嚇尿,硬氣點的無非是「臨危一死報君王」。還指望他們打擊叛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