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薇芥子
《天氣之子》是新海誠導演的又一部動畫佳作,少年帆高和少女陽菜的愛情,感動了很多人。而帆高的那句「相比於藍天,我更想選擇陽菜」,也讓人想起來另一句話,為了你我願意放棄全世界。
晴天,往往代表著好的心情,人們更願意在晴天出門,感受陽光撒在身上的溫暖和愜意,晴天也代表著輕鬆和愉快。
而雨天則常常是麻煩和不耐煩代表,下雨會弄溼衣服鞋子,路上堵車,人們也莫名地開始焦躁起來。
所以,這年夏天,當東京陷入連綿雨天之後,人們每每望著陰霾的天空,表現出擔憂和不喜。
陽菜的母親,就是在這樣陰雨連綿的雨天,病重不治,離開了她和弟弟。而病房中照顧母親的陽菜,卻看到了天空上一縷陽光照耀的屋頂,她到了陽光下,閉目祈禱,從此成了晴女,有了改變天氣的能力。
陽菜成為晴女,卻依然沒能和母親在陽光下散步,也沒能改變她自己的命運。
雨還在下,人們依然抱怨,世界還是老樣子。在這陰沉的天氣中,唯一在變化的,是人們對藍天白雲的渴望,越來越濃烈。
帆高不堪忍受父親的毒打,離家出走,到東京討生活。作為一個年僅16歲的高中生,他在大城市舉步維艱,沒過幾天,就連吃飯和住宿的錢都沒有了。
好在他在船上認識了雜誌社的小慄旬,他才有了落腳的地方。一次尋找晴女的過程中,得知陽菜有讓天氣放晴的能力,加上他們都需要錢,就在網上發布晴女訂單,幫助許多人完成他們的心願。
隨著完成的訂單越來越多,陽菜幫助的人也越來越多,可以讓他人開心,讓這個單純的小女孩覺得找到了生命的意義。
但是她的身體,卻變得越來越透明。
帆高離家出走,又撿到了槍,他不能被警察帶走。而陽菜和弟弟相依為命,兩人都未成年,被警察發現的話,她們也會被帶走,尋找監護人。
三個小孩都不想與警察打交道,於是相約逃跑。雨越下越大,交通癱瘓,更不可思議的是,盛夏之季,天空居然飄起了雪花。
在酒店,他們一起度過了最開心的一個晚上。之後,陽菜選擇獻祭,停止這無休止的大雨,完成她作為晴女的使命。
天空果然放晴了,刺眼的陽光,照耀著沒過足踝的雨水,人們望著陽光,或感動,或感慨,真正的夏天終於來了。
沒有人知道這是一個15歲的少女犧牲了自己,換來的晴天。但是帆高知道,他要去救陽菜,把她從天空帶回來。
最終,帆高在小慄旬和其他人的幫助下,到了天空,帶回了陽菜,雨水又開始了。
陽菜和帆高都回歸正常生活,三年後,帆高完成學業,回到東京,和陽菜擁抱在一起。
《天氣之子》給人的整體感覺是陰雨連綿,似乎預示著這個世界,也出了某種問題。
人生在世,總是有很多的不如意,似乎帆高和陽菜的經歷更慘,他們的家庭都算不上幸福,但是還是努力地讓自己生活地更好。小慄旬看起來大大咧咧,卻也是個有故事的人,他的妻子車禍去世,女兒有哮喘,生活對他並沒有多少青睞。
但是,無論生活什麼樣子,他們都沒有就此放棄,都在尋找著屬於自己的晴天。
晴天,代表的是希望。帆高的希望就是陽菜,而陽菜的晴天卻不止是帆高。陽菜身為晴女,有著自己的使命,她要給人們帶來晴天,看到他們開心的笑容,她覺得自己活得很有意義。
但是,她也有自己的小心願,和帆高永遠在一起。
她在他人和帆高之間,選擇了他人。
為他人犧牲,在大家心中,往往是高尚的,但是在至親心中,卻是一種殘忍。
帆高不能忍受這樣的結果,他執意把陽菜帶回了普通人的世界。
晴天結束,回歸雨天,但是人們很快適應,依舊日日忙碌,有條不紊地生活著。
晴天,還有另一種含義,是陽菜以為的拯救世界,但是這並沒有她想像中那麼重要。對於陽菜是要犧牲自己,而對於眾人來說,也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回到現實中,我們身邊也不乏有這樣願意犧牲自己,成全他人的人,他們就像陽菜,從別人的感謝和笑容中,找到自己的意義。甚至為了他人,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只是,很多時候,他們找不到自己。
陽菜放下使命,回歸平凡之後,終於也找到了屬於她的晴天,那就是帆高。
回過頭來看看陽菜的心理,會發現她其實有著很深的自卑,她對身邊發生的事情感到無力,媽媽的病,她無能為力,照顧弟弟,她拼盡全力也感到困難,只有在做晴女時,才能感到自己的價值。
她選擇做一個為他人錦上添花,卻不為帆高和弟弟雪中送炭,多半是這個原因。曾經委託晴女的老奶奶說過一句話,200年前,東京所在的區域就是一片汪洋,現在只不過是回到了原點。
由此可見,陽菜的犧牲其實可有可無,她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樣重要,也沒有以為的那樣偉大。
回歸平凡之後,對於陽菜來說,最重要的是克服和超越自卑,找到自己,此時對於他人的付出,才真正有意義。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說過,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想讓自己更優秀,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
陽菜卻弄錯了方向,如果她超越了自卑,或許她可以用另一種方式,真正地改變社會現狀,而不是消極地獻祭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