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怎樣的差距導致有人花了近億投入打進LPL聯賽,有人因為經濟壓力而無奈退賽。
在2020年英雄聯盟S10賽季剛剛開賽之際,LPL聯賽新席位戰隊Estar的加入,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消息之一。
這支由曾經的魔獸玩家孫力偉(ID:xiaOt)一手創立的中國電子競技俱樂部,在2019年底宣布與前英雄聯盟職業選手劉謀(ID:PDD)合作,進軍LPL聯賽並申報武漢主場。
LPL聯賽戰隊由16支擴展到17支,這對於賽程的安排又添重擔,春季賽的賽程幾乎滿載,完全沒有休息日。從騰競體育之前採訪時的態度看,現階段每一個席位的放出都是謹慎再三的選擇,那麼這支重金買下的席位有多貴,可想而知。
然而現實的魔幻卻是,隔壁的LMS(港澳臺)賽區在解散並重組為PCS(太平洋系列)新賽區後,聯賽戰隊G-Rex不久前剛剛宣布將退出PCS聯賽,原因是「突如其來的經濟壓力與影響」。
這邊有人花了近億投入打進LPL聯賽,那邊就有人因為經濟壓力而無奈退賽。
是怎樣的差距導致了這樣黑色幽默的局面?
從LMS賽區到PCS聯賽的慘澹現狀
LMS賽區的創立,從2012年臺北暗殺星戰隊(TPA)奪冠開始有了雛形,但當時仍然處於GPL聯賽(東南亞)中。直到2015年,拳頭總公司將港澳臺地區獨立出來,成立了LMS聯賽,作為僅次於LPL、LCK、LEC及LCS之後的第五大賽區,享有3個全球總決賽名額和1個季中冠軍賽名額,以及17年開始的3個洲際賽名額。
隨著競技水平與國際賽成績的直線下滑,2019年9月,LMS聯賽主辦方Garena宣布將與現東南亞職業聯賽(LST)合併為全新的太平洋系列錦標賽PCS聯賽(Pacific Championship Series),共10支戰隊。
曾經在2018年打進世界賽的MAD戰隊,2019年底成員相繼離隊,且將不會參加PCS聯賽,這與解散無異;
而LMS曾經的統治力量閃電狼戰隊,也在選手相繼轉會LPL後,於2019年底宣布徹底解散。
更丟人的是曾參與2018年LMS春季賽的龍門戰隊(Gragon Gate Team),因為涉嫌參與職業比賽的博彩行為而被永久清除出LMS賽區,現已解散。
PCS聯賽之前公布的10支戰隊中,來自臺北的有3家,分別是AHQ俱樂部(AHQ esports club)、Alpha俱樂部、J Team俱樂部;來自香港的有G-Rex俱樂部(英皇集團)、HKA俱樂部、Talon俱樂部共計3家;以及來自東南亞的其他俱樂部戰隊等。
有趣的是,PCS聯賽的共同主辦單位及共同執行單位由拳頭遊戲和FunPlus電競擔任。
其中FunPlus Esports儘管與S9世界冠軍隊伍FPX同名,但卻相互獨立運作,母公司多年來一直參與電競組織和電競賽事工作。而之前LMS聯賽的主辦方Garena將作為發行商參與PCS聯賽,以中文、英文和泰文的語言直播給聯賽地區的觀眾。
遺憾的是,限於聯賽的規模和資本投入有限,以及PCS聯賽各隊伍地區分布過於分散,PCS是少數沒有安排線下比賽場地,只能打線上賽的聯賽。
但即便如此,來自香港英皇娛樂集團的G-Rex電子競技俱樂部仍然沒能抗下所謂「突如其來的經濟壓力及影響」。
坐吃山空的臺灣電競市場
2012年TPA戰隊奪冠是臺灣電競市場的轉折點,也是最後一個。
在這之前,臺灣電子競技聯盟及臺灣電子競技公開賽早在2008年就已經創辦,從創始人黃博弘早年受專訪時透露的內容來看,其對臺灣電競市場的認知與考量是十分超前的。在大量參考了韓國發展電競產業的經驗下,對於政府、觀眾、選手與戰隊等元素之間的認知足夠清晰,對於電競產業的盈利模式也有系統的認識。
起步的問題在於,一是沒有足夠人氣的本土遊戲,二是缺乏有影響力的事例所帶來的機會。
這些問題在2012年的《英雄聯盟》世界賽奪冠被係數解決。
臺灣自身電競從業者TC曾在採訪中表示「TPA在S2的奪冠讓臺灣電競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S2奪冠前電競在臺灣還不被大眾所接受,政府也不支持,廠商也因為沒有曝光而不願投入。有了這個冠軍之後,關注電競的人明顯增加,廠商也開始投入大量資金,政府也都發聲支持,甚至親自來為電競站臺。」
短時間的奪冠紅利幫助臺灣電競完成了高速發展階段,玩家數量、影響力、投資力度均有了質的提升。電競賽事開始與傳統體育賽事相接軌,以周杰倫為首的各明星資本也開始先後進軍電競。在S6的賽前出徵儀式上,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現身為兩支代表LMS賽區出戰的隊伍加油打氣。在發言中,蔡英文還特意強調了電競的重要地位以及臺灣當局對這一產業的支持,表示將會加大力度推動電競的發展,改變人們認為電競是不務正業的這一看法和印象。
但很快的,瓶頸就到來了。
長時間沒有好成績,人才外流,觀眾熱情下降,廠商撤資,LMS賽區以極快的速度隕落。
不僅僅是英雄聯盟項目,2018年10月,爐石傳說世界大賽的臺北隊因「窺屏」作弊而被撤銷參賽資格。
一衣帶水,天壤之別
究其原因並不複雜。
現在來看,這一切都是2012年那個冠軍帶來的,紅利過去了,一切就又離開了。
聯賽主辦方並沒有抓緊時間為這篇土壤培育什麼,只是坐吃山空罷了。這樣的做法,倘若沒有世界賽上的好成績支撐,觀眾的熱情就很快被消耗殆盡了。
以一衣帶水的大陸LPL賽區做對比,在世界賽成績低迷的2015-2016年時期,聯賽主辦方仍然大力引進廣告招商,以傳統商業體育的標準,對標NBA聯賽來進行聯盟化戰略,短短幾年內打造了全球最為成功的地區電競聯賽,這一切在2018年之前,甚至沒有一個總決賽的冠軍以支撐。
有人花上億進聯賽,卻有人窮到無奈退賽,如此相去甚遠的結局,兩者的差距並不只是金錢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