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領導者,悟透這12個字,事半功倍(深度好文)

2020-12-15 龍鳳銘成長部落

文|龍鳳銘

卓越的領導者都是擁有超凡領導力的人。可是領導力是什麼?

「領導力就像愛情,大家都知道它的存在,但就是沒有人能夠說清楚它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這是領導力之父沃倫.本尼斯在《領導者》一書中提到的,的確,大家都知道領導力對於個人和組織來說特別重要,但是卻很難描述究竟什麼是領導力?領導力從何而來?

很多時候,看似組織健全的團隊,團隊的績效卻不盡人意?原因何在?我們知道首要的責任肯定是團隊領導者的領導力缺乏。

因為領導力的缺乏,我們不知道如何讓別人對我們產生信賴;我們不知道如何挑選團隊人員;我們不知道如何把合適的人放在適合的位置上;我們不知道如何與團隊人員高效溝通;我們更不知道如何去有效的授權。沒錯,這些都需要超凡的領導力。

何為領導力?領導力是成功組織背後的核心動力,而要想創造一個有生機、有活力的組織,就必須利用領導力去幫助組織形成一個全新的願景,看看自己能夠達到怎樣的高度,然後動員起整個組織向著這個新的願景邁進。

新型的領導者能夠把人調動起來,能夠把追隨者轉變成領導者,又把領導者轉變成變革者。我們稱其為「變革領導力」(transformative leadership)。(摘錄於《領導者》,作者:領導力之父沃倫.本尼斯)

那麼,領導力從何而來呢?

雖然我們常聽人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事實是:不是每個士兵都有當將軍的夢想。有的人喜歡運籌帷幄,指點江山;有的人喜歡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有的人喜歡上有指揮,下有接應;有的人喜歡自給自足,默默耕耘。

這些喜歡從何而來?從性格而來,所以才有了我們熟知的「性格決定命運。」之說。

根據九型人格性格學對人的分類來看,8號領袖型就屬於自帶領導力型的,3號成就型天生就夢想成功,9號和平型天生就會授權,6號忠誠型居安思危、思維縝密,最值得信任等等……

這些號碼都擁有天生的領導力因子,具備做領導的潛質。

性格來自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天生的,正所謂「三歲看老」正是這個道理,有的孩子小時候就是孩子王,自帶領導力;

第二部分是隨著環境的變化和年齡的增長而改變的,所以有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說,很多時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變化了,突然有了勇往直前的衝勁、奮不顧身的韌勁,那一定是被環境或被某些人所感染、所同化;

第三部分是人為優化而來,這點非常關鍵,當我們天生的性格中不具備領導力因子時可以多跟有領導力因子的人多交往,多跟他們學習,並刻意去練習,做到「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性格決定命運,性格是領導力的基礎,所以領導力始於性格。

如果說性格決定了人們「想不想成事」,那麼「能不能成事」又是由什麼決定的呢?

史泰龍的故事完美詮釋了這個答案,跨時幾年,1855次的堅持換來了演戲的機會,最後一舉成名,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好萊塢巨星。

無獨有偶,馬雲的三次高考,無數次的創業失敗,屢敗屢戰,最後才有了現在的商業帝國;俞敏洪的三次高考英語才過關,屢次的出國籤證不過,創業過程的困難重重,最後竟然成了中國的英語教父……

從這些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成事的的關鍵在于堅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AQ(逆境商)高,只要堅持,夢想就不會遙不可及;只有堅持,夢想才會對我們張開懷抱。

能夠把一件事情堅持到底的人,不在於本身資質的高低,都能在自己的領域中有一定的建樹,並且獲得周圍人的尊敬,形成了領導魅力,所以領導力成于堅持

前面我們探討了「想不想成事」取決於性格,「能不能成事」取決于堅持,「能成多大事」又是由什麼決定的呢?

一個好漢三個幫,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只有團結協作、齊心協力才能最終成功。

沒錯,剛剛我們所舉例子中的人都成了帝王將相,原因何在?

從表象看是因為他們用對了團隊,從更深層次去剖析,我們就會發現更多的是因為他們的格局,格局大的人能測他人不能想之機,能忍天下不能忍之事,能用天下最難用之人,所以能聚一幫能人,做一件大事,圓一個夢想,讓追隨者都變成領導者,從而形成了最超凡的領導力。這就是領導力終于格局

始於性格,成于堅持,終于格局。「,想做成功人士,悟透這12個字,事半功倍!

(圖片來源網絡,如侵即刪,謝謝!)

#職場達人說#

相關焦點

  • 想過好人生,悟透這3個字,足矣
    想要過好人生,有時候無需太多大道理,只要悟透這3個字,足矣。有個典故,就把這個「忍」字,講述得淋漓盡致。話說,在清代康熙年間,大學是張英的府邸,與吳姓相連,吳氏蓋房,欲佔張家隙地,雙方發生糾紛,告到縣衙。因兩家都是高官望族,縣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難以定奪,後面只能說憑相爺做主。
  • 悟透商祖白圭的四字秘笈:智、勇、仁、強,經商賺錢事半功倍
    他究竟是個什麼人呢?先說說白圭的老師鬼谷子。鬼谷子,姓王名詡,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個奇蹟,堪稱千古奇人。集法家、名家、陰陽家、道家、縱橫家、教育家等於一身。鬼谷子不僅擅長兵術、縱橫之術,對商業經濟的造詣也頗深。鬼谷子有一個弟子,傳承了他的商業知識,這個人就是白圭。
  • 成功做領導者的12大技能
    凡領導者皆有能力,只不過能力有大小之分、高低不同。對於低能的領導,誰也不敢恭維他的領導藝術,對於領導能力超強者,人們可能會說他很有領導才能,也有人會說他的領導藝術不錯。如同唱歌,宋祖英唱得好,人們會讚美她表演藝術超群絕倫,普通人唱得好,人們最多會說這人有些表演才能。能力和藝術屬於不同的層次,能力是基礎,藝術是能力不斷提高,不斷積累,由量變到質變的結晶。
  • 做人需要悟、忍、熬,記住了這三個字,人生就不會差
    可成功需要付出艱辛的汗水,成功也需要悟、忍、熬,記住了這三個字,就能夠獲得屬於自己的成功。人生之路有很多,做人要悟出適合走自己的路,只有適合於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道,最好的路。做人是需要悟道,只有悟好道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人生需要有悟性,那麼,悟性從哪裡來呢?悟就是悟人生之道,悟就是悟人生的智慧。
  • 《易經》告訴你:人的命運憑自己掌握,悟透4個道理讓你事半功倍
    《易經》告訴你:人的命運憑自己掌握,悟透4個道理讓你事半功倍自天佑之,吉無不利「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出自《易經繫辭上》。這句說不是說來自上天的保佑,就可以大吉大利了。這句道出了一個至深的道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自然發展規律,也可能有它滅亡的一天,真正到了窮途末路之時,就要換個角度去思考,往往會找到新的解決方法,往往會絕處逢生,出現新的生機。如果一味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只會死路一條。所以,任何人都要不斷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尋求新的發展,這樣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
  • 人的一生,「忍」這個字,希望你能悟透,悟透就贏了
    下的注準了,這一生過得可能就好一點,下的注錯了,就別想有什麼清閒日子過了。有時候我們容易發火,容易生氣,容易被外界的事情幹擾,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們想的太多。雖然說我們做不到什麼事情都無困於心,但大多數時候,很多事情都可以避免,很多事情也都可以解決。
  • 王陽明制勝法則:男人想要幹大事,悟透3要訣,方可大富大貴
    男人要想幹大事,順勢而為,悟透發展規律,抓住時機,就算現在沒有成功,早晚也會出人頭地!王陽明不僅僅是中國的聖人,一代心學大家,他還是一個軍事家,一個創造心學的人,能將自己的心學智慧運用到帶兵打仗上,還能打勝仗,王陽明是個擁有智慧的人。
  • 高僧說:負債纍纍時,若想東山再起,一定要悟透這十個字
    夜漸深,最後只留下了我與朋友這一桌。在我朋友的邀請下,攤主索性也放下了生意,加入了我們的酒局,隨著酒瓶的越堆越多,他也漸漸地說出了他的故事。早年攤主趁著市場的東風,做了點小買賣慢慢起家,逐漸小有成就,但是隨著幾次投資失敗,資產急速縮水,病急亂投醫借了周邊朋友一大筆錢,準備賭一把。
  • 做生意,悟透鬼谷子這一招攻心術,善於揣摩顧客心理,賺錢就不難
    做生意,悟透鬼谷子這一招攻心術,善於揣摩和操控顧客的心理,賺錢就不難。這一招攻心術只有七個字,但卻可以說是鬼谷子攻心術的精髓,那就是「得其情,乃制其術」。這一招攻心術放到現在很多場合,也適用與揣摩和操控人心,做生意也不例外。做生意,面對不同的顧客,最為關鍵的一點也是針對顧客的不同特點,先「得其情」,就是揣摩和操控顧客的心理,然後再制定不同的應對策略,如此,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利用攻心術贏得顧客。
  • 人生在世,悟透一個「忍」字,你就贏了
    文:愛情搖籃用最簡單的文字,給你溫暖,給你陪伴,引你成長,助你堅強。有一句諺語是這樣說的:「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人生在世,如果懂得了「忍」這個字,悟透了這個字,那麼你就贏了。忍耐非議與批評,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人這一生,難免會遭遇別人的指責、非議、批評,甚至是辱罵,這不僅會讓人覺得尷尬,而且會難以忍受。
  • 莊子的《逍遙遊》中,蘊藏著2個人生大智慧,悟透後豁然開朗
    莊子的這一生創作了很多的作品,如《齊物論》、《德充符》、《徐無鬼》、《逍遙遊》等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逍遙遊》。《逍遙遊》將莊子的自由思想刻畫得淋漓盡致,文中基本都是採用神話故事來講明事理,而通過這些神話故事,能夠引發人們的深度思考。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關鍵不在能力,而是要悟透這「八字真言」
    男人要想成大器,過程一定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必然會遭遇一些挫折與磨難,經歷失敗與痛苦,他本人也是如此。王陽明的很多成就都是在人生最低谷時期完成,所以王陽明告誡:男人慾成大器,能力是次要的,關鍵要悟透這「一大天規」。
  • 悟不透這兩句話,也難於出人頭地
    悟生活,開眼界,學金融。但凡你能看得進去,就可能得到很多東西,《天道》中有兩句話,想出人頭地的人一定要悟透它,下面我們一起來分享。馮世傑做的這一些也成就了自個兒,最後官司勝訴後,馮世傑跟著王廟村的製造系統繼續投資格律詩,進而繼續王廟村的扶貧工作。2、隨緣惜緣不攀緣但凡看過《天道》的人差不多倒背如流便是這7個字:隨緣惜緣不攀緣。
  • 觀音菩薩給唐僧玄奘三個徒弟,取的法號有玄機,只有沙僧一人悟透
    既然這沙僧沒多大能耐,就讓他做個保姆的角色也好。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菩薩為沙僧取法名為悟淨,「淨」當是虔誠、盡心的意思,寓意是讓他盡心盡力、全心全意、心細體貼,將來照顧好唐僧的生活起居,保障唐僧的日常生活。
  • 空(深度好文)
    愛德華反覆咀嚼他們的話,漸漸地悟出一個道理:「這和我管理公司又何嘗不是一樣呢?我總以為攬下的業務越多就越成功,其實這是在分散我自己的精力,結果連一件事情也做不好。」此後短短半年時間,愛德華就果斷關閉或出售了除輪胎以外的所有公司和業務,全力以赴地做一件事,而最終這件事也成就了他的偉業。如今,公司的輪胎業務已經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米其林輪胎也被譽為「全球輪胎科技的領導者」。
  • 厚黑學:男人成大事的四字真言,一旦悟透,就不會是庸人,錯不了
    厚黑學:男人成大事的四字真言,一旦悟透,就不會是庸人,錯不了一、「厚」字真言厚黑,厚黑,「厚」字在最前面。在拒絕他人時,厚黑學認為不能強硬,但也要能保護好自己的利益,該拒絕的時候要厚起臉皮,想方設法地予以拒絕。另外,在做事時,要能放下架子,增強自身承受挫折和失敗的能力,即使遭遇再大的困難,也要能保持穩定的情緒和冷靜的心理,還要有堅毅的精神,永遠不放棄成功的希望。
  • 《道德經》的精髓:是這6個字,悟到的人自然懂,方能成大事
    《道德經》雖言簡意賅,篇幅簡短,卻被翻譯成81個國家的語言,被世界各地的人品讀。看了很多遍《道德經》,最終提煉出《道德經》的精髓,僅6個字:順勢、微著、自然。「上士聞道,勤而行之」,悟到的人,勤加實踐,就夠用一輩子了。
  • 人過40歲,是開悟的最佳時機,悟懂這6個字,後半生越來越順
    在此,南懷瑾老師提出了6個字——慎思,明辨,篤行這6個字,最早記載於《禮記·中庸》,原文是「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3點不僅是做學問的方法,也是處事的法門。年過40歲,是容易開悟的時候,處事時謹記這6點,後半生則越來越順。
  • 電視劇《天道》中隱藏的兩個「不」字,悟透了,勝過你刷劇100遍
    在《天道》中有很多隱藏的智慧不是我們多看幾遍電視劇就能夠領悟到的,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天道》中隱藏著的兩個「不」字,悟透了,勝過你刷劇100遍。第一個「不」字:不忘初心《天道》中最有戲劇性的情節就是格律詩被音響龍頭老大樂聖起訴,葉曉明、馮世傑、劉冰三個格律詩元老在葉曉明的攛掇下選擇了退股,三個人退股的原因各不相同,這裡要著重說一下馮世傑,這個一心想要為王廟村做些什麼的老實人。
  • 《道德經》中有「4大天規」闡明了天道,悟透才可能做到避禍求福
    《道德經》中有「4大天規」闡明了天道,悟透才可能做到避禍求福人行走於世間,無論你本事多大、手段多強,都不能逆天而行。順應天規,通達順遂;不應天規,早晚吃虧。其實,早在千年前,老子就堪破了天規。而《道德經》中有4條天規,我們只要悟透了,就能做到避禍求福:一、低調收斂,立身以謙《道德經》中說:「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