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鳳銘
卓越的領導者都是擁有超凡領導力的人。可是領導力是什麼?
「領導力就像愛情,大家都知道它的存在,但就是沒有人能夠說清楚它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這是領導力之父沃倫.本尼斯在《領導者》一書中提到的,的確,大家都知道領導力對於個人和組織來說特別重要,但是卻很難描述究竟什麼是領導力?領導力從何而來?
很多時候,看似組織健全的團隊,團隊的績效卻不盡人意?原因何在?我們知道首要的責任肯定是團隊領導者的領導力缺乏。
因為領導力的缺乏,我們不知道如何讓別人對我們產生信賴;我們不知道如何挑選團隊人員;我們不知道如何把合適的人放在適合的位置上;我們不知道如何與團隊人員高效溝通;我們更不知道如何去有效的授權。沒錯,這些都需要超凡的領導力。
何為領導力?領導力是成功組織背後的核心動力,而要想創造一個有生機、有活力的組織,就必須利用領導力去幫助組織形成一個全新的願景,看看自己能夠達到怎樣的高度,然後動員起整個組織向著這個新的願景邁進。
新型的領導者能夠把人調動起來,能夠把追隨者轉變成領導者,又把領導者轉變成變革者。我們稱其為「變革領導力」(transformative leadership)。(摘錄於《領導者》,作者:領導力之父沃倫.本尼斯)
那麼,領導力從何而來呢?
雖然我們常聽人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事實是:不是每個士兵都有當將軍的夢想。有的人喜歡運籌帷幄,指點江山;有的人喜歡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有的人喜歡上有指揮,下有接應;有的人喜歡自給自足,默默耕耘。
這些喜歡從何而來?從性格而來,所以才有了我們熟知的「性格決定命運。」之說。
根據九型人格性格學對人的分類來看,8號領袖型就屬於自帶領導力型的,3號成就型天生就夢想成功,9號和平型天生就會授權,6號忠誠型居安思危、思維縝密,最值得信任等等……
這些號碼都擁有天生的領導力因子,具備做領導的潛質。
性格來自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天生的,正所謂「三歲看老」正是這個道理,有的孩子小時候就是孩子王,自帶領導力;
第二部分是隨著環境的變化和年齡的增長而改變的,所以有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說,很多時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變化了,突然有了勇往直前的衝勁、奮不顧身的韌勁,那一定是被環境或被某些人所感染、所同化;
第三部分是人為優化而來,這點非常關鍵,當我們天生的性格中不具備領導力因子時可以多跟有領導力因子的人多交往,多跟他們學習,並刻意去練習,做到「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性格決定命運,性格是領導力的基礎,所以領導力始於性格。
如果說性格決定了人們「想不想成事」,那麼「能不能成事」又是由什麼決定的呢?
史泰龍的故事完美詮釋了這個答案,跨時幾年,1855次的堅持換來了演戲的機會,最後一舉成名,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好萊塢巨星。
無獨有偶,馬雲的三次高考,無數次的創業失敗,屢敗屢戰,最後才有了現在的商業帝國;俞敏洪的三次高考英語才過關,屢次的出國籤證不過,創業過程的困難重重,最後竟然成了中國的英語教父……
從這些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成事的的關鍵在于堅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AQ(逆境商)高,只要堅持,夢想就不會遙不可及;只有堅持,夢想才會對我們張開懷抱。
能夠把一件事情堅持到底的人,不在於本身資質的高低,都能在自己的領域中有一定的建樹,並且獲得周圍人的尊敬,形成了領導魅力,所以領導力成于堅持。
前面我們探討了「想不想成事」取決於性格,「能不能成事」取決于堅持,「能成多大事」又是由什麼決定的呢?
一個好漢三個幫,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只有團結協作、齊心協力才能最終成功。
沒錯,剛剛我們所舉例子中的人都成了帝王將相,原因何在?
從表象看是因為他們用對了團隊,從更深層次去剖析,我們就會發現更多的是因為他們的格局,格局大的人能測他人不能想之機,能忍天下不能忍之事,能用天下最難用之人,所以能聚一幫能人,做一件大事,圓一個夢想,讓追隨者都變成領導者,從而形成了最超凡的領導力。這就是領導力終于格局。
」始於性格,成于堅持,終于格局。「,想做成功人士,悟透這12個字,事半功倍!
(圖片來源網絡,如侵即刪,謝謝!)
#職場達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