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龍會遊泳再添實錘 但水生動物身份仍然存疑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提起肉食性恐龍,人們馬上會想到白堊紀末期的霸王龍。這個體型碩大、行動敏捷的傢伙一直被認為是個嗜血狂魔。然而,在霸王龍出現之前,還有一個塊頭更大的食肉恐龍,一直被人們認為,在「殺傷力」方面可以坐上肉食性恐龍的頭把交椅。它就是棘龍。

        近日,古生物學家尼扎爾·易卜拉欣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研究稱,食肉的棘龍長著一個像船槳一樣的大尾巴,能夠在水中遊泳並捕食。這項研究打破了「大型恐龍只在陸上生活」的觀點。

        棘龍究竟是怎樣一種生物?棘龍和霸王龍究竟誰更厲害?這些謎題一直困擾著古生物學家。

        究竟長啥樣 研究不斷刷新認知

        「棘龍是一種巨型獸腳類食肉恐龍,生存於白堊紀中期,約1.1億年前至9400萬年前。」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徐星表示,根據已有化石推測,棘龍龐大的身軀足以力壓群雄,成為目前人類已知的最大肉食性恐龍。科學家通過化石發現,棘龍背部有一個很大的背帆,因此將其命名為棘龍。

        1912年,德國古生物學家恩斯特·斯特莫在埃及首次發現棘龍骨骼化石,並於1915年首度發表相關研究成果:這些骨骼包括1個不完整的下頜骨、2節頸椎和7節長著非常長的神經棘的背椎。

        對於棘龍究竟長什麼樣,可以說很長時間都是個謎。「在最初的論文裡,斯特莫對這個大傢伙真正的樣貌也非常懷疑,因此除了骨骼描述以及精美的骨骼圖片外,並沒有給出太多生態復原相關的說明。」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博士生廖俊棋說。

        1936年,斯特莫給出了第一個棘龍的復原形象。這個棘龍的復原形象除了背部神經棘連接的背帆,與其它獸腳類恐龍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區別。

        由於當時缺乏棘龍上頜骨及四肢骨骼,這個復原主要是參考了如異特龍、暴龍等大型肉食性恐龍;再加上當年流行把二足站立的恐龍復原成袋鼠站姿,因此復原圖和現在認識的棘龍有很大的差異。

        2014年,易卜拉欣的研究顯示:棘龍的身體較為細長,和鱷魚一樣有著粗短的後肢,同時它的腳趾分散,說明腳趾之間可能有蹼。最新研究又揭示,棘龍有個船槳一樣的尾巴。

        可以說,隨著研究的逐漸深入,我們對棘龍長相的認識也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準確。

        誰是恐龍界「大BOSS」 爭議還很多

        「除了在天空飛翔的飛鳥類恐龍以及某些有爭議的小型恐龍以外,中大型的恐龍並沒有發現水生的分支,因此最初科學家理所當然地認為,棘龍是陸生動物。」徐星說,更重要的是,以前並沒有發現棘龍的身體結構適合遊泳。

        2001年,棘龍正式進入大眾視野。那一年,可以說是棘龍的成名年。在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3》中,人工克隆的棘龍大顯神威,打敗了前兩部的「大BOSS」霸王龍。從此,人們有了個疑問:棘龍和霸王龍到底誰才是陸地的霸主?

        事實上,棘龍到底能不能殺死霸王龍還有很多爭議。棘龍是最大的肉食性恐龍,比霸王龍還要大。一般而言,霸王龍的身長在12米左右,而棘龍的身長卻可以達到15米。

        許多人都對電影中的霸王龍形象印象深刻。它們前肢短小,後肢粗壯有力,主要用後肢行走。與霸王龍的形象不同,2014年,易卜拉欣團隊就提出棘龍有許多適應水生的身體特徵,比如身體較為細長,後肢比較粗短,前肢和後肢的長度差不多,它既可能像霸王龍那樣用後肢行走,也可能前後肢並用。

        棘龍的一些骨骼結構證明,它是吃魚的一種恐龍。比如它的牙齒是圓錐狀,這種牙齒結構更適合捕魚。相比之下,霸王龍以植食性恐龍為食,它的牙齒是倒勾型,像切牛排的刀一樣,上面有許多鋸齒,這種牙齒結構更適合捕捉並撕裂食物。與此同時,棘龍的嘴巴是細長型的,有點兒像現在的鱷魚嘴;而霸王龍的嘴巴比較粗大,咬合力驚人。從咬合力上看,霸王龍的咬合力要更強一些。棘龍的身體構造更適合吃魚。

        更重要的是,棘龍生活的時代要比霸王龍早很多,它倆沒有一決高下的可能。徐星說,雖然它倆都生活在白堊紀,但棘龍生活在白堊紀的中期,而霸王龍卻生活在白堊紀末期。除了生活的時代不同,棘龍和霸王龍的分布位置也不一樣。

        是否為水生動物 專家「吵」了很久

        事實上,很早就有證據表明棘龍能夠捕魚。棘龍的近親分布在世界各地,比如重爪龍,此前科學家就已經在英國重爪龍肚子裡發現魚類鱗片的化石。

        雖然這是一個證明棘龍類以魚為食的直接證據,但是仍有學者認為棘龍可能像一些熊一樣,雖然會捕魚,但仍然是陸生動物。因此,棘龍到底是在水中邊遊泳邊捕魚,還是只在陸上抓魚,一直是個比較大的爭議。

        由於陸生動物與水生動物體內的同位素不同,因此也有學者利用同位素來研究棘龍到底是陸生還是水生。研究最終證明棘龍體內的同位素更接近水生動物。

        2014年易卜拉欣的研究進一步揭示了棘龍身體特徵。這些特徵顯示棘龍應該是半水生的恐龍。

        「但這篇論文發表後受到許多同行的質疑。有些聲音認為這些骨骼並不來自同一個體,它們可能來自不同的個體,比如,如果成年棘龍的身體加上幼年棘龍的腳,這樣看起來棘龍的前後肢也會短;另外,也有些人質疑2014年研究的只是棘龍的近親,並沒有足夠證據顯示它就是棘龍。」廖俊棋說,因此易卜拉欣和長腿陸生棘龍派的爭論並未停止。

        為了找到更有力的證據來證明自己水生棘龍的觀點,2018年,易卜拉欣再次回到摩洛哥發掘恐龍化石。這次發掘帶來了驚人的發現,易卜拉欣的團隊在當地找到了棘龍的腳爪和大量保存完好的尾椎。這批骨骼與2014年發現的相比沒有重複,很可能屬於同一隻恐龍,因此可以排除之前對於這些骨骼來自不同恐龍個體的質疑。另外,本次發現的尾椎和此前發表的棘龍尾椎幾乎相同,因此也可以證明本次找到的化石就是棘龍「本尊」,不是其他近親種類。

        「雖然最新的研究證明了棘龍可以在水中邊遊泳邊捕魚。但是目前並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棘龍完全水生。我覺得棘龍更像是半水生動物,它跟鱷魚類似,是一種水陸兩棲的動物,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陸上生活。」廖俊棋說。

相關焦點

  • 棘龍的身份再次成謎,它的尾巴像一面船帆,可能是水生恐龍
    重爪龍在分類上屬於棘龍科,古生物學家在一具重爪龍化石的肚子裡發現了魚鱗的存在,並提出了重爪龍會捕魚的說法。但這依然無法說明棘龍科動物是水生生物,因為熊也喜歡捕魚,但它們不是水生生物。之後有研究學者提出利用同位素對棘龍進行檢測,將檢測結果作為判斷棘龍是否為水生生物的證據之一。因為生物學家從陸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的對比中發現,兩者體內的同位素分布情況存在明顯的差異。
  • 第一種遊泳恐龍被發現!科學家:入侵水生動物,埃及棘龍不一樣
    通常情況下,我們將恐龍統一視為一類在中生代生活的蜥形綱動物,而其中作為獸腳亞目恐龍的埃及棘龍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主要原因是這種生活在白堊紀非洲北部的恐龍,大家難以在它們是否會遊泳這件事上達成一致。
  • 如何證明恐龍會遊泳?棘龍:一條扁尾巴
    科學家們一直未能找到恐龍留在水生環境中的化石遺蹟,有些甚至認為恐龍作為變溫動物無法長期生存於水中。那麼,恐龍究竟是不是旱鴨子?還是說,它們也會在水中生活,只是沒有留下遺蹟證據?對此,科學家們也是一頭霧水。
  • 棘龍化石揭示其可能是個遊泳高手
    據外媒CNET報導,背部有著巨大長棘的棘龍(Spinosaurus )會遊泳嗎?這是個有爭議的問題,困擾了古生物學家十年之久。大部分棘龍化石記錄表明其是一種水生動物,以魚為食。但當研究人員在2014年提出50英尺長的Spinosaurus aegyptiacus過著水生生活時,他們遇到了相當大的阻力。加拿大皇家泰瑞爾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Donald Henderson認為,棘龍頭重腳輕,能漂浮得相當不錯,但這種龐然大物不太可能在水下沉沒和追逐獵物。而周三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棘龍肯定是個遊泳高手。
  • 棘龍是長魚尾巴的遊泳高手!
    這一發現再次改變了棘龍的形象,讓它成為最會遊泳的恐龍!大發現引發的大發現位於非洲北部的摩洛哥是古生物學家的天堂,因為這裡具有豐富的古生物化石。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古生物學家都希望在摩洛哥進行考察和挖掘,因為說不定就能夠碰到驚天的大發現。
  • 棘龍原來是長魚尾巴的遊泳高手!
    棘龍是長魚尾巴的遊泳高手! 這一發現再次改變了棘龍的形象,讓它成為最會遊泳的恐龍! 大發現引發的大發現 位於非洲北部的摩洛哥是古生物學家的天堂,因為這裡具有豐富的古生物化石。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古生物學家都希望在摩洛哥進行考察和挖掘,因為說不定就能夠碰到驚天的大發現。
  • 棘龍究竟是怎樣一種生物?棘龍和霸王龍究竟誰更厲害?
    可以說,隨著研究的逐漸深入,我們對棘龍長相的認識也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準確。誰是恐龍界「大BOSS」 爭議還很多「除了在天空飛翔的飛鳥類恐龍以及某些有爭議的小型恐龍以外,中大型的恐龍並沒有發現水生的分支,因此最初科學家理所當然地認為,棘龍是陸生動物。」徐星說,更重要的是,以前並沒有發現棘龍的身體結構適合遊泳。2001年,棘龍正式進入大眾視野。
  • 棘龍被證明為水生動物,愛吃魚的「漁夫」!
    (15.24米),重達20噸,而且屬於水棲動物,是一個遊泳高手。棘龍是遊泳高手,以古鋸鰩、肺魚和腔棘魚為食! 後來在2015年到2018年期間,易卜拉欣團隊又回去當年發現棘龍後肢化石的地方進行挖掘,並在撒哈拉沙漠進行了一系列的探險工作。
  • 關於「棘龍」的最新研究可能顛覆你的認知
    ,埃及棘龍可能是地球上第一種半水棲的恐龍,且遊泳能力強,絕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中,以巨鯊、鋸鰩和肺魚為食。而最新發現的尾巴化石進一步證實埃及刺龍能適應水生生活。2020年4月29日,摩洛哥裔德國古生物學家尼扎爾·伊布拉辛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棘龍研究,文中提到他對在摩洛哥出土的棘龍尾部化石進行研究的最新成果,而這一研究再一次改變了人們對這種生物的認知。
  • 首個已知會遊泳的恐龍被發現:長著巨大鰭狀尾巴,體型比霸王龍還要大
    因為棘龍長著蹼的腳、圓錐狀的牙、細長的嘴部、與鱷魚一樣緻密的腿骨、針對棘龍科牙齒的氧同位素組成研究,認為棘龍是水生動物。不過這一看法存在爭議。 2014年發現了另一具非常完整的刺龍化石。
  • 羅弗巧樂卡超輕粘土「恐龍奇遇記」——棘龍,不是你想的那樣
    據4月30日的《自然》雜誌,摩洛哥出土的埃及棘龍尾骨化石以及一系列研究,讓科學家們錘定了棘龍的真實形態,並建立起栩栩如生的動態模型。新發現的化石證實,棘龍的尾巴非常適合遊泳,這是對恐龍顛覆性的認知,真正的水生恐龍在《侏羅紀公園3》裡,他甚至與霸王龍打了一架, 還贏了。
  • 棘龍原來是遊泳高手
    近日,古生物學家尼扎爾·易卜拉欣發表研究稱,棘龍長著一個像船槳一樣的大尾巴,能夠在水中遊泳並捕食  棘龍是一種巨型獸腳類食肉恐龍,生存於白堊紀中期,約1.1億年前至9400萬年前。2014年易卜拉欣的研究進一步揭示了棘龍身體特徵。這些特徵顯示棘龍應該是半水生的恐龍。但這篇論文發表後受到許多同行的質疑。為了找到更有力的證據,2018年,易卜拉欣再次回到摩洛哥發掘恐龍化石。這次發掘帶來了驚人發現,易卜拉欣團隊在當地找到了棘龍的腳爪和大量保存完好的尾椎。
  • 從恐龍中的霸主到「水底老漁夫」,棘龍的形象都經歷了啥?
    對棘龍的新研究表明這種恐龍具有適於遊泳的尾鰭研究發現棘龍具有尾鰭,這為棘龍的水生習性增添了新的證據。這場從1960年代開始的小規模科學革命讓恐龍從行動遲緩的冷血動物形象變成了活躍、快速、機敏的溫血動物。棘龍的形象也隨之產生了變化。不過即使是形象有了一些改變,棘龍的人氣還是和之前一樣,只是一種稍有特別的大型獸腳類恐龍而已。
  • 生存於白堊紀,與鱷魚尾巴相像,首個已知的遊泳恐龍被發現
    科學家們一直認為恐龍是一個熱愛陸地的群體:沒有一種恐龍被認為會遊泳。不過,現在在摩洛哥發現的一個新的尾巴化石顯示,擁有可怕尖牙的埃及棘龍在白堊紀時期是個遊泳健將。研究人員4月29日在《自然》雜誌上報導說,這種食肉的棘龍可以長到7米長,有一條寬的、像槳一樣的尾巴,比起其他食肉恐龍的尾巴,它的尾巴更像今天鱷魚的尾巴。這種恐龍不僅可以站在淺水中等待魚兒遊過,還可以在水中積極地追逐獵物。遊泳棘龍棘龍一直是一種有爭議的動物。
  • 四張骨骼線圖,帶你了解恐龍界真正會遊泳的水中霸主
    棘龍的形象被徹底顛覆,易卜拉欣還以此證明棘龍具有半水生的遊泳能力,它的主要食物是各種水生動物,而非陸地上的恐龍。 棘龍第四形態骨骼線圖 尾巴出奇扁寬,成為已知遊泳能力最強的恐龍(繪圖/飛飛) 我們都知道,恐龍一般有長長的尾巴,而且尾巴越往後越細,但棘龍的尾巴則完全不同。棘龍尾椎骨側向上的神經棘和側向下的人字骨明顯延長,使得棘龍的尾巴出奇扁寬,外形上類似蠑螈或是鰻魚的尾巴,這樣的尾巴肯定是用來遊泳的。
  • 傳說中的「河怪」其實是它,唯一已知會遊泳的兩棲動物
    據英國《鏡報》4月29日報導,國際科考隊捲土重來,再次挖掘棘龍的遺骸,最新發現的化石向我們揭示了棘龍更多鮮為人知的秘密。新發掘的遺骸屬於一隻9500萬年前的幼年棘龍。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它不擅長遊泳,但它的骨骼證明了它其實是一名遊泳健將。除此之外,義大利米蘭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的合著者西蒙娜·馬加努科(Simone Maganuco)博士告訴我們:棘龍有圓錐形的牙齒,適合咬住光滑的獵物;有聲納功能的鼻子,可定位獵物的位置。這些都在說明棘龍是會遊泳的,而且是兩棲爬行動物中唯一會遊泳的恐龍。
  • 動物是如何遊泳的,它們都有什麼「特殊」的遊泳技巧?
    動物不僅起源於水中,而且能在水中生活的種類和數量也都很多。不僅絕大多數水生動物有很強的遊泳能力,即使是陸生動物,絕大多數種類都能在水裡遊泳,包括爬行動物中的龜、蜥蜴、蛇和鱷類,鳥類中的翠鳥、河鳥等,哺乳動物中的鴨嘴獸、針鼴、穿山甲、貧齒類、鼠類、靈長類、食肉類、長鼻類、有蹄類等等。以狗為例。
  • 巨大的棘龍是不是最強恐龍王?
    圖註:四肢行走的棘龍復原圖,作者:趙闖 棘龍的身體結構實際上更適合在水中遊泳,捕捉魚類,而不是在陸地上追逐獵殺其他恐龍,它也由原來陸地上的狂暴巨龍變成了廢柴的水中漁夫
  • 最新化石證據表明,棘龍或是一類非常適合水中生活的恐龍
    棘龍復原圖——長而窄的吻部生有圓錐形的牙齒,獨特的尾巴適應水生生活。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給出答案稱,研究人員對一塊保存完好的埃及棘龍屬(Spinosaurus aegyptiacus)尾部化石的分析得出結論——棘龍和其他非鳥恐龍不一樣,可能是一類非常適合水中生活的恐龍。棘龍也是一類非常成功的大型捕食性恐龍,其化石記錄的時間跨度在5000萬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