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鏡報》4月29日報導,國際科考隊捲土重來,再次挖掘棘龍的遺骸,最新發現的化石向我們揭示了棘龍更多鮮為人知的秘密。
新發掘的遺骸屬於一隻9500萬年前的幼年棘龍。它重達20噸,長50英尺,有扁平的蹼,有像槳一樣的尾巴,背上有一個像帆一樣的硬邦邦的結構。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它不擅長遊泳,但它的骨骼證明了它其實是一名遊泳健將。除此之外,義大利米蘭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的合著者西蒙娜·馬加努科(Simone Maganuco)博士告訴我們:棘龍有圓錐形的牙齒,適合咬住光滑的獵物;有聲納功能的鼻子,可定位獵物的位置。這些都在說明棘龍是會遊泳的,而且是兩棲爬行動物中唯一會遊泳的恐龍。
在沒有發掘出更完整的棘龍化石之前,科學家對於棘龍的認識只是片面的。不知道它具體有多大,生活習性究竟是怎樣的。在這次重建骨骼以及建模的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棘龍比著名的霸王龍還要大,在活著的動物中,只有少類鯨魚能超過它的體積。我們不難想像,它在食物鏈中處於怎樣一個優越的位置。
據馬加努科博士的研究,與其他以陸生動物為主的恐龍相比,棘龍適應了生活在有鱷魚和河馬的水中。這打破了科學家們「海洋爬行動物不是恐龍」的觀點,意味著科學家需要重寫恐龍進化論的一些章節。
發掘事情的真相,往往要經過一層一層的探索,這體現了科學家在求知過程中鍥而不捨的精神。
(圖片來源於鏡報,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