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人來說要珍愛自己這種說法是很激進甚至是具有破壞性的,愛惜自己就是自私,會導致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和戰爭。
為了避免這種衝突,人們被教導要關愛他人而不是自己。這就導致不斷地自我貶低。那麼問題也就出現了,如果一個人不愛自己,他又怎麼會知道該如何愛別人呢?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愛自己才能愛別人,自信和自私不是一回事。自私是那種什麼都高人一等的態度,它傳遞的信息是「我比你強」。愛自己是認可自我價值的一種表現。當我珍視自己的時候才能同樣地愛別人。如果我不喜歡自己,那麼對別人就可能會感到嫉妒或是恐懼。
我們或許會害怕別人批評自己以自我為中心。消除恐懼的第一步就是要敢於公開承認它。例如你可以說:「如果我告訴你們我愛自己,我很害怕會被你們拒絕。」在這種情況下,「不,我不會拒絕你,我覺得你是很有勇氣才敢這麼說」——這種答案出現的機率是95%。當你以這樣一種簡單的方式面對自己內心的魔鬼,也就是面對被拒絕的恐懼時,所產生的效果會令你驚異不已。
只有自信的人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才會舉止得當、受人歡迎。簡單一點說也就是,只有珍愛自己的人才會珍愛他人,才能很好地面對現實。擁有自信可以使你生活得更有意義,令你健康快樂,並建立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同時使你成為一個舉止得體、有效率且負責任的人。
一個在意自己的人絕對不會做任何傷害、貶低、羞辱或是毀壞自己或他人的事,也不會將自己的過錯推缷給其他人。例如,一個在意自己的人絕對不會以吸毒、酗酒或嗜煙來虐待自己,也不會允許別人傷害自己的身心,更不會用暴力的方式破壞自己的人際關係。
不知道愛惜自己的人很容易淪為那些不講道德的人發洩憤恨、實施暴虐的工具。他們會放棄自己的權利從而淪為情感的奴隸,並表現為不斷地討好別人。
一個人的自信心越強,他就越有勇氣改變自己的行為。對自己多一點珍愛就會對別人少一點要求。對別人要求得越少,對自己就越信任。越相信自己和他人,就越願意付出愛。對別人多一點愛意就會少一絲恐懼。與人多一點溝通就會增進一份了解,對一個人了解得更深,你們之間的紐帶和橋梁就會越寬。由此,自信可以幫你擺脫孤獨,不再疏遠他人、集體和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