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什麼意思 立夏是不是代表夏天到了

2020-12-09 川北在線網

立夏是什麼意思 立夏是不是代表夏天到了

時間:2020-05-05 23: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是什麼意思 立夏是不是代表夏天到了 說起立夏,很多人都知道是中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在生活中,立夏之後的天氣會有明顯的變化,但民間很多人說立夏就是夏天,這種說法成立嗎?立夏就是進入夏天了嗎? 立夏就是夏天了嗎 立夏是我國傳統說法中

    原標題:立夏是什麼意思 立夏是不是代表夏天到了

    說起立夏,很多人都知道是中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在生活中,立夏之後的天氣會有明顯的變化,但民間很多人說立夏就是夏天,這種說法成立嗎?立夏就是進入夏天了嗎?

 

 

  立夏就是夏天了嗎
  「立夏」是我國傳統說法中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那麼「立夏」以後,就進入夏天了嗎?

  「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從字義來說,這裡的「夏」是「大」的意思,而非夏天,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小編表示,做這樣的科普文章,每每漲姿勢啊)

  而且,按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此時,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所以「立夏」並非是我們以為的夏天的開始。

  立夏這個節氣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預示著季節的轉換,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上把「立夏」當作是氣溫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關於立夏是不是夏天到了,氣象學和天文學劃分標準不一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在天文學上,表示著告別暮春,迎來盛夏的開始。

  我國習慣將立夏作為夏天的開始,氣象學上的夏季要推遲到立夏後25天左右。古人把農曆四、五、六月算作"夏天";今人把公曆6、7、8三個月當作"夏天"。西方人則普遍稱夏至至秋分為夏季。科學的劃分方法是平均溫度22℃以上為"夏天"。據此,當平均溫度持續低於22℃時即為夏天結束。

  但是從氣溫上分析,「立夏」前後,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是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如西寧當地晝夜溫差都在20℃左右, 氣溫也未衝到20℃,西寧離「夏天」還有些遠。真正的夏天還早著呢。

 

 

  立夏節氣介紹
  顧名思義,立夏是指夏季開始。但是,各地冷暖不同,入夏時間實際上並不一致。按氣候學上以五天平均氣溫高於22℃為夏季的標準,立夏前後,四川盆地南部剛跨進夏季;盆地其餘的地區氣溫為20℃左右,還處於「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涯」的暮春時節;而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則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熱,立夏時氣溫已達24℃以上,可謂夏日炎炎了。《易緯》有立夏「電見」之說。但就四川而言,即使在初雷最晚的盆地西北部,常年雷暴也始於4月上、中旬,「電見」無須等到立夏。立夏以後,正是盆地中稻大面積栽插的需水關鍵期,大雨來臨的早遲和雨量的多少,與農業生產關係密切。

  此時如不下較大的雨,那些無水灌溉的農田就無法梨耙栽秧。據氣候資料統計,多年平均大雨開始期,盆地東部在4月中、下旬,中部在5月中、下旬,西部在5月下旬。5月雨量盆地東南部為100至200毫米,西北部為75至100米。盆地西部、中部因大雨開始較晚,雨量偏少,往往有夏旱露頭。這段時間,正當盆地收穫小春作物,播栽大春作物,特別要注意多變天氣的影響。晴天要及時搶收,雨天應抓緊栽插,連陰雨天氣須提防小春收穫物生芽、黴爛,還要搞好抗旱保苗,警惕20℃以下的低溫對早稻的危害。

  小結:在生活中,我們的很多知識還是需要去具體的了解,有關立夏的說法,主要就是這些,在生活中可以多關注。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立夏三候具體指什麼 立夏三候含義到底是什麼
    立夏三候具體指什麼 立夏三候含義到底是什麼時間:2020-05-05 23:3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三候具體指什麼 立夏三候含義到底是什麼 中國的民俗文化中,有關節氣的說法是早期人們比較重視的,在我們今天的文章內容中,我們就要來看看有關立夏的知識,在生活中我們接觸的立夏三候具體是什麼意思
  • 夏天猝不及防地來啦!24節氣之立夏,5首立夏古詩詞,唯美又文藝
    夏天猝不及防地就來了,剛剛才把棉襖收進柜子裡,立刻就開始穿短袖、裙子了。氣溫也立刻飆升到30度以上。看看日子,原來是要立夏了!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這可不就是立刻進入夏天了嗎?夏天是多彩的季節,不僅薔薇、月季、荷花競相綻放,而且,還有大街上的花花裙子,不像是冬天一片蕭瑟,冬衣的顏色也很單一。
  • 【節氣|立夏】卻從立夏晴多日 策杖閒來看綠陰
    【節氣|立夏】卻從立夏晴多日 策杖閒來看綠陰 2020-05-07 02: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立夏吃什麼傳統食物 立夏飲食特點和文化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吃什麼傳統食物 立夏飲食特點和文化 立夏之後,氣候會有明顯的變化,在生活中會明顯感受到夏天的到來,中國的傳統醫學認為身體在炎夏中容易造成氣血的虧損,所以在立夏吃的食物一定要注意,那具體在立夏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麼飲食?
  • 「立夏」科普:6個冷門的「立夏」小常識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裡的「立夏」,所謂「立」,就是「開始」的意思,它代表著春天的結束,夏天的到來。在這篇文章裡,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立夏的一些神奇的自然小常識。比如,「立春」的風,名叫「調風」;「春分」的風,名叫「庶風」;「立夏」的風,名叫「清明風」;「夏至」的風,名叫「景風」;「立秋」的風,名叫「涼風」;「秋分」的風,名叫「閶闔風」;「立冬」的風,名叫「不周風」;「冬至」的風,名叫「廣莫至風」。那麼,立夏之日的風,為什麼叫做「清明風」呢?其實它和「清明節」並沒有什麼關係。這裡的「清明」,是「耳清目明」之意。
  • 五月五日立夏,立夏前後栽地瓜,欣賞下描寫立夏的古詩詞
    2020年5月5日立夏,五一小長假,氣溫將大幅回升,北半球正式進入夏天。古語說:「清明秫秫穀雨花,立夏前後栽地瓜」立夏是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預示夏天的到來,天氣將逐漸炎熱。在古代,人們要舉行隆重的「迎夏」儀式;民間亦逐漸形成了吃「五色飯」、雞蛋等一系列習俗,寓意消災祈福。
  • 「鬥蛋」「稱人」「立夏飯」……古人迎接立夏的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立夏,明朝《蓮生八栽》一書中記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曆書》曰:「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也就是說這個節氣預示著夏天就要開始,農作物開始生長快速,對古代人民的農耕活動起到提醒作用,所以這個日子就備受老百姓的重視,各地都有飲食、文娛活動的儀式以示尊重。孩子們快樂「鬥蛋」。
  • 明天立夏,農村俗語:「立夏不下,高掛犁耙」,啥意思?答案來了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明天就會迎來我們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立夏,作為夏季開端的第一個節氣,立夏的到來,也預示著氣溫開始明顯的高升,農田的莊稼隨著高溫的到來,也到了迅速生長的季節。農村有句關於立夏節氣的俗語叫做:立夏不下,高掛犁耙,這句俗語的寓意很容易理解,那就是在立夏節氣到來之際,如果沒有出現下雨。這樣的天氣走勢對於莊稼是極為不利的。
  • 「立夏」裡的詩情畫意:一起來欣賞這4首關於「立夏」的詩詞
    明天就是全年的第七個節氣「立夏」了。那麼,唐宋時期的人們,在初夏的時光裡,是如何體會時序的輪換所帶來的詩情畫意的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4首關於立夏的詩詞吧。這裡寫到了宋代立夏之時的民間習俗:在城門上插上紅色的旗幟,意味著夏天將至。古人將季節和顏色一一對應,春天是青色,夏天是紅色。「東君」是東風之神,象徵著春天。當春天離開夏天到來之時,周圍也是一幅生機盎然的景象:燕子在梁間的新巢裡啁啾,春日的花朵已經開盡,蜜蜂兒也寥寥無幾。只剩下周遭濃密的槐樹柳樹,來遮擋還不是太濃烈的暑氣。
  • 立夏到了,你家是煮雞蛋還是燜鹹飯?
    今年立夏是5月5日,正好逢上五一假期,而且還正處在疫情緩解階段,還不宜出門出門,在家裡過節的氣氛似乎比往年更加濃重一些。就在昨天,老家親戚還捎來了雞蛋,讓我們立夏煮雞蛋給小朋友們吃。立夏吃雞蛋似乎是一個約定俗成的習俗了,這天的雞蛋也叫立夏蛋。記得小的時候,家裡兄弟姐妹多,糧食通常是要搶著吃,一個星期甚至半個月才吃上一次肉也很正常,但只要到了節氣,奶奶總是變著花樣給我們做些吃的,比如立夏的彩蛋。
  • 關於立夏的諺語有哪些 立夏的俗話
    2、關於立夏的諺語——溫度方向   立夏不熱,五穀不結(浙)。   立夏到夏至,熱必有暴雨(魯)。   立夏後冷生風,熱必有暴雨(魯)。   關於立夏的諺語有哪些,關於立夏的諺語   3、關於立夏的諺語——晴雨方向   立夏不下,小滿不滿,芒種不管(豫、湘)。
  • 在農村,有著立夏三吃四不準的說法,啥意思呢?有啥講究嗎?
    今天是立夏節氣,表明開始進入夏天了。我把日子都過糊塗了,以為前幾天就已經過了立夏。我爸說立夏要吃米粉肉的,那天他買了五花肉與米粉,於是我當天醃了五花肉,第二天加入米粉蒸了一碗,我還以為那天就是立夏。所以在立夏的這一天,婦女們要聚集七家的茶葉(一般為今年的新茶),共同烹飲,說是立夏飲了七家茶,可以保證整個夏天不會犯困。吃米粉肉還有另一種說法叫「撐夏」,因為立夏意味著入夏,天氣也會熱起來。而我們這兒的夏天不僅時間長,氣溫也居高不下。期間晝長夜短,人們易消瘦、睡不好,為了能讓身體撐住儘快度過夏天,才會產生吃米粉肉、吃蛋、喝立夏茶等習俗。
  • 今日立夏,各地民俗花樣多,蘊含養生智慧
    古人認為紅色是夏天神靈的主色調,這與中醫理論認為的夏季主火、主紅色不謀而合。這種儀式感,同時也提示人們,春天已經結束,夏天到了,養生也有了相應的變化。我們從古代帝王的祭祀儀式,說到了民間百姓的祭祀食物,這其中的內涵都與中醫養生觀念相一致。接下來就說到了一個重要問題:中國的傳統節日風俗裡,怎麼少得了「吃」?聰明智慧的中國人,總能抓住每次一節日聚會的機會,從時令美食中挖掘出新鮮有趣的飲食風俗。下面,咱們就說說立夏都有什麼特色飲食風俗!
  • 立夏中的繁花與詩
    立夏中的繁花與詩 白居易有詩言:
  • 春意闌珊時 立夏款款來
    立夏是夏季開始的標誌。 《曆書》曰:「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近段時間,熱辣的陽光伴隨著三十幾度的高溫徐徐襲來。 「春意闌珊時,立夏款款來。歲月忽過半,花盡方明白」。
  • 立夏以後還能入手多肉嗎?分地區分品種,6種多肉夏天也可以生長
    已經立夏了,立夏意味著我國很多地區現在已經正式步入夏天的階段,肉友們都知道很多的多肉度夏是非常難,因為我國很多地區夏季比較炎熱,而大部分的多肉不能忍受夏天炎熱的環境。一不小心就可能會黑腐化水,甚至是死掉。那現在5月份初夏季節,肉友們還可以入手多肉嗎?這個首先是要分地區來看的,多肉的生根.服盆.生長,溫度是主要條件之一。
  • 立夏要吃立夏蛋,教你詳細配方做法,大家學會了明天記得做著吃哦
    明天就是立夏了,我們這裡都有立夏吃立夏蛋的習俗。這立夏蛋一般指的就是茶葉蛋、煮雞蛋或者是鹹鴨蛋,鴨蛋比較難買,家裡雞蛋還有好多,所以今天先提前做個立夏的茶葉蛋吃。這立夏蛋不但好吃,還很「好玩」。每到立夏這一天,我們都會煮上一些雞蛋,然後小孩子就會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在雞蛋上塗鴉、畫畫,還會玩碰雞蛋,就是一人選一個覺得結實的雞蛋,然後撞擊,哪個雞蛋不碎就是贏了,非常的有意思。有時間的話我們還會用彩線織一個網兜,把雞蛋裝到網兜裡,掛起來,特別的漂亮。說完上面這些,是不是勾起了你些許的回憶呢?
  • 舟山人立夏吃缸豆糯米飯,豆瓣軟菜羹原來是因為……
    讓人確有了一些夏天的實感。 倒是在今日立夏之時,島城難得降下一場大雨。 讓人在身心清爽之餘,有了談天吃喝的好心情。 立夏在舟山吃什麼?
  • 立夏|夏木陰陰可人處,黃鸝飛上碧枝頭
    」而「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此三景,又被古人稱為「立夏三候」。一候螻蟈鳴。關於此一候中的「螻蟈」具體指的是什麼,古今學界中一直存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這是一種又名「螻蛄」或是「蜊蜊」的小昆蟲,又有考證出這鳴叫實來源于田野和池塘之中的夏蛙聲。
  • 今日立夏,進入南方火運,民間流傳的「夏九九」從何時開始數9?
    所謂:夏長,指的就是萬物經過春天仁和之氣的生發,到了夏天,氣溫明顯升高,炎熱的暑氣來臨,大自然就會進入萬物生長時期 立夏中的「夏」,也有「盛大」之意。 在民間的傳統習俗文化中,留有了許多有名的歌謠,比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青柳,七九八九河開口,到了九九,遍地耕牛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