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樓》:一個社會各個切面的浮世繪

2020-12-22 中國青年報

鄭州大學學生 張安瑜

《摩天大樓》以一種出人意料的姿態,靠著「好看」頻上熱搜,甚至讓不少衝著吐槽「楊天寶」的觀眾大呼真香。作為國內市場首部女性向視角出發的懸疑推理劇,《摩天大樓》採用獨特的「劇本殺」「單元劇」的形式以人物名為篇名徐徐展開。姑且不論劇情安排上的坑是否填完,但從人物群像的心理刻畫和形象塑造來講,無疑陳正道導演抓到了社會派推理的精髓,從而才有「這部劇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太複雜」的劇評開頭。

開篇伴隨著鋼琴聲和鏡頭的切換連接,劇中主要人物在案發時的各樣神情展現。撲朔迷離的案情中,按照劇本殺模式的設定——配合警方錄口供,每一個嫌疑人帶著各色濾鏡的自述以及和警方調查的貓鼠對峙、形象反轉,將人性的複雜難辨揭露得淋漓盡致,人物的回憶和現實拼接八個人物的故事都獨立完整、合情合理但似乎又另有隱情,真真假假迷糊了停電那晚的真相,各個嫌疑人的敘述之間既有契合又有矛盾。人性的「羅生門」在此上演。

隨著調查的深入,警方對各項證據的考究,不斷校正各個嫌疑人的真實模樣,卻也讓每個嫌疑人的形象更加立體豐滿,心理刻畫更加鞭辟入裡。每個人都有光照到的光鮮亮麗的一面,自然也有陰暗、不願展露在人前的一面。《摩天大樓》以推理懸疑為框架,刻畫的這些人物群像帶有濃鬱的社會派推理氛圍,保安謝保羅名牌大學畢業因為一場人生巨變成為大樓保安,在口供和回憶的閃現中,有隱瞞有迴避還有矛盾,暗戀著殘疾女孩,掛滿臥室的玩偶,所有的鏡頭和最後的真相剖析了他深埋的自卑和對殘缺的偏好;林夢宇和丁小玲的大尺度危險遊戲看似是尋求平淡生活的致命刺激,但不願認真、不願接受求婚的丁小玲才是那個最孤獨的人,而林夢宇的夢話和夢遊讓每日與他同床的前妻知曉所有林夢宇的不堪和秘密,包括幾近變態的偷窺癖,同床異夢的夫妻更是令人唏噓不已……

每一個篇章都有很大篇幅的嫌疑人心理獨白和自我解釋,每一個故事的情緒和痛點也都把握到位,那麼每一個人物的存在就會有合理性,每一個人物的塑造上便會有亮點。鍾美寶遭受的猥褻、勒索和傷害,其母鍾潔所受的PUA還有顏俊的精神疾病、作家吳明月的懼曠症……每個人物身上的問題和傷痛都告訴我們《摩天大樓》不僅僅只是在推理這個故事的真相,它通過對大樓內人物群像的塑造,引發人們對此類痛點、熱點問題的深思。當有人看到本劇第15集時吐槽道「別吧,別是個縱向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吧。」但是,我更認為《摩天大樓》是一幅社會各個切面的浮世繪,鍾美寶的故事在片尾會結束,而《摩天大樓》中每個人物所傳達的愛與救贖卻值得深思和品位。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浮世繪:江戶時代日本浮世繪文化的發展,如何成為日漫文化的鼻祖
    此時,浮世繪的內容,也因為不同的觀賞者們不同的喜好,開始變得廣泛起來,諸如各種人物,花草樹木等,也都成為了浮世繪的表現目標。浮世繪文化從寺廟的牆上走入民間伊始,就迅速的在整個日本社會風靡起來,不僅是市民階層,連那些貴族,農奴們,也參與到浮世繪文化的欣賞之中,這使得社會對浮世繪作家的需求變得更廣泛起來。
  • 浮世繪,日本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日本——58個關鍵詞凝視日本古今》中談到:「日本社會進入江戶時代之後,隨著城市的發展、一個傳統日本社會中從沒有見過的新的「浮世」出現在人們眼前,而町人這一新的階層興起,開始從新的角度來面對這一「浮世」。於是將此前日本社會流行的人生無常、世事無常的否定性認識,逆轉為對現實世界的積極肯定甚至是高聲頌揚。這種帶有濃厚現世主義、享樂主義的態度,集中表現在「浮世」這一概念中。」
  • 今天也是被浮世繪擊中靈魂的一天
    今年年初,墨田北齋美術館因為疫情升級閉館一個月。而在此之前,這座以紀念葛飾北齋為主旨的美術館在上個月結束了展覽「北齋師徒對決」。 墨田北齋美術館展覽「北齋師徒對決」展覽海報 2020 年,關於浮世繪的研究進展不止於此。
  • 貴州首個日本浮世繪精品展亮相孔學堂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的風俗版畫,「浮世」來自佛教用語,本意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泛指人間世相、社會百態,因此浮世繪即描繪世間風情的畫作。浮世繪深刻反映著那個時代日本社會的審美趣味、價值取向、社會文化的流變等特徵。浮世繪的內容包羅萬象,從古典文學、風景、怪談、肖像、靜物等應有盡有。
  • 跟隨「浮世繪三傑」夢回江戶
    淺井了意在《浮世物語》寫道:活在當下,盡情享受月光、白雪、櫻花和鮮紅的楓葉,縱情歌唱,暢飲清酒,忘卻現實的困擾,擺脫眼前的煩憂,不再灰心沮喪,就像一隻空心的南瓜,漂浮於涓涓細流中。這就所謂「浮世」。《富嶽三十六景 江戶日本橋》葛飾北齋日本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浮世繪」,即為「虛浮世界的繪畫」。
  • 北齋與浮世繪
    日本浮世繪役者繪作品「浮世」本意是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後用來指代「塵世」「俗世」。17世紀作家淺井了意在其著作《浮世物語》中,首次提到了「浮世」這個詞。這就是所謂的『浮世』」。浮世繪三個字的字面意思就是「虛浮的世界繪畫」。「浮世」來自佛教用語,浮世繪便可理解為勸人及時行樂的風俗畫,紙上呈現的畫面自然離不開江戶時代町人喜聞樂見的世俗之事。的確,浮世繪上繪的皆是俗世,唯有對它祛魅,你才能看懂浮世繪。
  • 浮世繪是如何攻佔時尚圈的?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稱德川幕府時代)的民間藝術,描繪的多是人們的日常生活、風景及演劇。在佛教中,「浮世」的反義詞是「淨土」。浮世繪帶有及時行樂、性解放的色彩,相當一部分浮世繪又邪又汙~~~(這裡小編就不放圖了!!)
  • 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收藏日本浮世繪精品展在孔學堂開展
    貴陽網訊 8月31日,「浮華塵世——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收藏日本浮世繪精品展」在貴陽孔學堂藝文館開幕,120餘幅描繪日本江戶時代人們的日常生活、風景、演劇的彩色木版畫作品,以其獨特的色調與丰姿,讓到場參加開幕式的觀眾讚嘆不已。
  • 「浮華塵世-日本浮世繪經典作品展」在貴陽孔學堂開展
    這項美麗又奇特的藝術,以其獨特的色調與丰姿,讓現場觀眾直觀了解日本浮世繪的發展歷史及主要內容。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的風俗版畫,多色套印,絢麗如錦,所以也稱為錦繪。究其源流,可追溯到隋唐時期的門神畫及後來的年畫,從630年的盛唐開始,日本不斷派出大批遣唐使者及留學生前往中國學習,形成了龐大的唐文化圈,為中國文化藝術在海外的傳播及日本浮世繪藝術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次展覽由孔學堂和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聯合主辦,展出的浮世繪精品,皆為該館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的潛心收藏。
  • 日本浮世繪的由來與發展
    ;「浮世」這個詞來自於佛教用語,本意是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間的虛無縹緲」所以很多浮世繪題材都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的意味,浮世繪的發展和日本藝伎及歌舞伎劇場發展密不可分,描述藝伎和町家女性的「美人畫」和歌舞伎的「役者繪」可以說是浮世繪得兩大主題;
  • 清代木板年畫與日本浮世繪 「異域同繪」
    近日,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甄選兩者代表作品一百餘件展出,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清代木版年畫部分選取了天津楊柳青、江蘇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四川綿竹、河北武強、福建漳州等重要年畫產地的代表性作品。
  • 日本浮世繪如何攻佔時尚圈?
    作為日本的民族藝術,浮世繪如何影響了西方主流時裝設計?其蘊含的東方元素又如何引領時尚?,浮世繪中人物形象的服飾、妝容等細節鮮明地體現了日本社會的巨大變遷,反映著文明開化政策下的時尚生活。楊洲周延(Toyohara Chikanobu)擅長描繪的即是令庶民嚮往的上層社會風俗,從天皇出席的各種活動、高官的畫像,再到穿著洋裝的貴婦美人都湧現於其作品中,生動的細節吸引著平民對文明開化的幸福社會的追求。
  • 江戶時代風情華麗再現 貴州首個日本浮世繪精品展亮相孔學堂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的風俗版畫," 浮世 " 來自佛教用語,本意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泛指人間世相、社會百態,因此浮世繪即描繪世間風情的畫作。浮世繪深刻反映著那個時代日本社會的審美趣味、價值取向、社會文化的流變等特徵。浮世繪的內容包羅萬象,從古典文學、風景、怪談、肖像、靜物等應有盡有。
  • 浮華塵世 極致美麗|日本浮世繪經典作品首次亮相築城
    這項美麗又奇特的藝術,以其獨特的色調與丰姿,讓現場觀眾直觀了解日本浮世繪的發展歷史及主要內容。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的風俗版畫,多色套印,絢麗如錦,所以也稱為錦繪。究其源流,可追溯到隋唐時期的門神畫及後來的年畫,從 630 年的盛唐開始,日本不斷派出大批遣唐使者及留學生前往中國學習,形成了龐大的唐文化圈,為中國文化藝術在海外的傳播及日本浮世繪藝術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次展覽由孔學堂和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聯合主辦,展出的浮世繪精品,皆為該館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起的潛心收藏。
  • 日本武者繪|武士橫行的江戶時代,武者繪為何在浮世繪中突出重圍
    正如我國古畫中分為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等分支一樣,浮世繪也有著屬於它的分支,江戶時代是個動蕩不安的年代,人們就把對國家安危的擔憂和對和平的期望加入了浮世繪之中,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浮世繪風格——武者繪。國內日益繁榮的經濟也是讓商人們手中握有不少的財產,於是商人們就開始想方設法的提高自己在社會上的地位,一是為了能夠繼續賺錢,二來則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町者是日本對於商人和工人的一個統稱,放在中國的意思就是普通的百姓。不過我國古代的時候有著不少有名氣的富商,社會地位其實不低,但是在日本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不管你是日進鬥金還是日進百鬥,社會地位都是統一的低下。
  • 浮世光陰繪不盡 樂享當下且珍惜
    作為因商業而興、隨商業而衰的商業附屬品,浮世繪的創作需講究章法,絕對不能不合時宜地不考慮大眾的審美需求。浮世繪當時是消費品,衡量標準只有一個——市場。醜化當紅的歌舞伎明星,這可很難有市場。」於是,從橫空出世、亮瞎了江戶民眾雙眼,到最後銷聲匿跡,東洲齋寫樂僅僅用十個月的時間便完成了他的浮世繪畫師生涯,給後人留下種種猜想。
  • 高清作品:浮世繪精選集I
    永井荷風的名篇《邪與媚——關於浮世繪》中,總結了早已凋零的浮世繪,「最耐人尋味的東西,它的身上可能具備兩種品質:邪與媚。浮世繪就有這樣的品質。 浮世繪的字面意思為「虛浮的世界繪畫」。「浮世」來自佛教用語,本意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即,此岸或穢土,即憂世或塵世。
  • 當動漫再次遇見浮世繪,「生生浮世」尋找遺忘的江戶文化
    它反映了日本江戶時代的人文風貌、社會生活、民俗傳說、歷史典故、戲劇百藝、山川河流,被譽為江戶時代的百科全書。19世紀中期開始,浮世繪濃烈的風格迅速影響了當時的印象派畫家,並在西歐產生了日本主義熱潮,推動了從印象主義到後印象主義的繪畫運動。馬奈、惠斯勒、德加、莫奈、勞特雷克、梵谷、高更、克裡姆特、博納爾、畢卡索、馬蒂斯等人都從浮世繪中獲得啟迪。
  • 日本浮世繪:世界虛浮 快樂至上
    浮世繪也稱「江戶繪」,堪稱江戶時代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它與歌舞伎、相撲一起被稱為「江戶三絕」。從字面意思來理解,浮世繪——浮世中的繪畫。 「浮世」來自佛教用語,本意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日本語言中自「浮世」一詞出現開始,就一直含有暗指豔事與放蕩生活之意。
  • 浮世繪與年畫:東方版畫花開兩朵
    正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共展出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75件、清代木版年畫52套(61件),展覽從淵源、技術、發行及風格等方面探討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的異同。    日本浮世繪:浮世眾生與人間風景    因本展作品的品類並不完備,下面僅以展廳中主要作品為例,介紹一下日本浮世繪各自的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