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繪是如何攻佔時尚圈的?

2020-12-16 騰訊網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7年間,也稱德川幕府時代)的民間藝術,描繪的多是人們的日常生活、風景及演劇。在佛教中,「浮世」的反義詞是「淨土」。浮世繪帶有及時行樂、性解放的色彩,相當一部分浮世繪又邪又汙~~~(這裡小編就不放圖了!!)

現在浮世繪已是日本畫代表,在許多人眼中幾或等同日本畫本身,成為時裝設計師喜愛的靈感來源。Louis Vuitton 2018年早春度假系列充滿著無處不在的日式元素,浮世繪印花被大量採用,成為整體造型的亮點。

Louis Vuitton 2018早春度假系列

當現代時裝還未出現時,浮世繪就深深影響了西方藝術界。江戶時代,浮世繪是廉價的,既有裝飾作用,又能刊載、傳遞信息,類似報刊雜誌,許多人看過就丟。19世紀,中國閉關鎖國,西方只能從日本進口陶瓷、絲綢等物。浮世繪被廢物利用,用來包裝陶瓷等珍貴物品。

傳統西方繪畫極盡寫實之能,力圖在二維平面上描繪三維世界。攝像機的發明,讓畫家們賴以生存的繪畫技藝失去用武之地。浮世繪扁平化風格及其色彩應用、構圖方式深深震撼正尋求變革的畫家。諸多畫家成為浮世繪擁躉。莫奈、梵谷、馬奈等世界畫壇舉足輕重的印象派繪畫大師深受影響。

《穿和服的女人》莫奈為妻子卡繆做的人物畫像

馬奈《左拉肖像》背景中有浮世繪武士

梵谷的《星空》即被認為參考了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有人將這二者P到一起,毫無違和感!

浮世繪

時尚之旅

20世紀初,日本美學,東方神秘美感開始進入西方主流時尚設計界。當時的時裝大師保羅·波烈就將日本傳統紋樣與和服樣式融入設計中。1923年,他設計的這件羊毛外套,雲朵、飛鳥以及波浪的刺繡紋樣直接源自浮世繪。

保羅·波烈 1923年的設計

著名的燈罩裙(1912年)將和服樣式進行改制,腰線上提。胸下綁帶和腰間傘狀裙刺繡依照的也是傳統和服做法。

保羅·波烈 1912年作品

談到浮世繪、東瀛風,繞不開的兩位大師是Christian Dior和John Galliano。迪奧先生母親酷愛日本文化,極大地影響了迪奧先生。「繪有日本版畫作品的巨幅護牆板一直從樓梯鋪陳至屋頂,喜多川歌麿(Outamaro)和葛飾北齋(Hokusai)所作的浮世繪作品裝飾著我的西斯廷教堂,我常常駐足膜拜,一看就是幾個小時……」迪奧先生在回憶錄中這樣描述自己的童年生活。

1953年春夏高級訂製系列中,最著名的裙子是日式花園,圖案用的就是日本櫻花與小鳥。

1954年他又用日本國寶級面料西陣織,相繼設計帶有櫻花等日本元素的Rashomon(羅生門),Tokyo(東京),和Outamaro (喜多川歌麿),3件作品。

日式花園

迪奧先生還為《蝴蝶夫人》設計衣服,後來John Galliano以此為靈感為Dior設計了一個高級定製系列。

迪奧先生將浮世繪等日本元素應用的含蓄而內斂,Dior另一位設計師John Galliano更為高調。2007年春夏高級定製系列中,John Galliano用燈籠、櫻花、松枝、摺扇等經典日本元素和Dior式藝妓妝容,完美演繹這場秀「蝴蝶夫人」的主題。

一件連衣裙將葛飾北齋的浮世繪版畫《神奈川沖浪裏》放在裙擺上,成為時尚史上最經典服裝之一。

時至今日,浮世繪的應用在時裝界已屢見不鮮,在創意大比拼的設計圈,浮世繪總能大放異彩。廢話不多說了,看看各個秀場上的浮世繪風~

Dries Von Noten 2012秋冬系列

Missoni 2014春夏系列

Gucci 2017春夏男裝系列

相關焦點

  • 日本浮世繪如何攻佔時尚圈?
    作為日本的民族藝術,浮世繪如何影響了西方主流時裝設計?其蘊含的東方元素又如何引領時尚? ▲ 作為時尚雜誌的浮世繪 浮世繪是日本最為典型的繪畫藝術形式,幾乎所有的浮世繪畫師無不對當時的流行風尚投以強烈關注並有所反應,他們的作品也反映出日本獨有的風土人情。
  • 浮世繪:江戶時代日本浮世繪文化的發展,如何成為日漫文化的鼻祖
    浮世繪的出現對於日本近代藝術發展歷史來說,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它結合東西方繪畫藝術的特點,與日本民俗習慣相融合,創造出一種獨具日本文化風格的繪畫藝術,並與後世日本發達的漫畫文化,具有一脈相承的特點。那麼日本浮世繪文化,是如何影響日本藝術發展歷史,並成為日漫文化的鼻祖的呢?
  • 北齋與浮世繪
    西方人研究日本浮世繪對西方藝術影響的出版物如今我們談論日本浮世繪價值的時候,總是將它對西方繪畫藝術史的影響一併提及,因為從19世紀中期開始在歐洲掀起了一股「日本主義」浪潮,是對西方藝術史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在這之前,它對於江戶時代,乃至19世紀日本的價值都談不上什麼藝術性。
  • 浮世光陰繪不盡 樂享當下且珍惜
    它在日本不受藝術正史待見,卻如何能以「包裝紙」的身份深刻影響了印象派和後印象派?浮世繪和中國明代書籍版畫又有著怎樣的血脈淵源?浮世繪巨匠葛飾北齋風靡全球的名作《神奈川衝·浪裡》何以成為日本精神的標誌性符號?究竟是怎樣的文化土壤孕育了日本浮世繪這朵豔麗之花?興起於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藝術近年來在中國的熱度一直攀升,各種關於浮世繪的展覽和書籍層出不窮。
  • 印象派與浮世繪的真實關係
    迄今鮮為人知的是,印象派與浮世繪的關聯並不是一種不二而無以取代的關聯,也就是說,兩者的關聯或許不會發生,與印象派相關的異域美術或許根本不是浮世繪,而是其他的什麼。原因是:印象派與浮世繪實際出現的關聯並沒有深入各自本身的內裡,也沒有深入彼此特有的層面,而只是在特定的共性層面發生。共性是指無論就印象派還是浮世繪而言,都與其他繪畫有著某種共享性的層面。
  • 凡·高為何鍾情於浮世繪
    馬奈、莫奈、德加、勞特雷克這些印象派大師的作品都深受浮世繪的影響。其中,凡·高尤為鍾情於浮世繪,並從不同角度理解和接受了浮世繪的精神。凡·高畫像凡·高出生於荷蘭一個小鎮新教牧師的家庭,作品充滿激情。他的實際作畫時期並不長,但對西方現代繪畫卻產生了深遠影響。
  • 清代木板年畫與日本浮世繪 「異域同繪」
    近日,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甄選兩者代表作品一百餘件展出,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清代木版年畫部分選取了天津楊柳青、江蘇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四川綿竹、河北武強、福建漳州等重要年畫產地的代表性作品。
  • 今天也是被浮世繪擊中靈魂的一天
    今年一月,作家鈴木由紀子出版了新書《浮世繪裡的女人們》,書中介紹了八位日本浮世繪大師與其畫中女子或神秘助手的故事,講述浮世繪作者曾經歷的創作磨難,以及背後不為人知的八卦趣談。 鈴木由紀子在前言裡埋下了一個疑問:為何浮世繪能如此直指人心、深入靈魂呢?
  • 日本浮世繪的由來與發展
    ;「浮世」這個詞來自於佛教用語,本意是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間的虛無縹緲」所以很多浮世繪題材都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時行樂」的意味,浮世繪的發展和日本藝伎及歌舞伎劇場發展密不可分,描述藝伎和町家女性的「美人畫」和歌舞伎的「役者繪」可以說是浮世繪得兩大主題;
  • 日本「文化名片」浮世繪:如何從高雅藝術一步步融入世俗文化?
    ,這是很多藝術作品都難以企及的,浮世繪在一開始就成為了一種既俗又雅的藝術作品。 從表面上看,由於表現內容接近民眾日常生活因而具有俗的成分,但是其繪畫功底卻有著深厚的中國藝術理念,因此一種雅致深深隱藏在浮世繪的創作藝術之中。 浮世繪的繪畫題材多種多樣,最常見的就是花鳥繪以及美人繪。對於自然景物的描摹精細而準確,有一種突出的藝術感。
  • 日本浮世繪來「嘉」
    原標題:日本浮世繪來「嘉」   1月16日,一場日本浮世繪特展將在嘉興博物館開展。   說起日本浮世繪,哪怕沒見過,也不會陌生。   浮世繪的藝術風格獨特鮮明,可說是最著名最典型的日本畫,主要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中後期(17世紀至19世紀)描繪世俗生活百態的繪畫,包括美人、風俗、風景、花鳥等,有手繪與木刻版畫兩種類型,以木刻版畫為主。   特別是西方透視技法傳入日本後,風景畫(又稱「名所繪」)成為浮世繪最重要的主題。
  • 浮世繪 | 我們不止有海浪
    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浮世繪嗎?▲ 右為浮世繪著名畫師歌川廣重名所江戶百景――龜戶梅屋鋪,左為梵谷油畫仿作。莫奈家中有且只有大量的浮世繪作品,還讓夫人穿和服當模特。不僅如此,他還憂心忡忡,擔心中國沒有人懂浮世繪。雖然魯迅先生深愛浮世繪,但由於各種原因,所收都為浮世繪復刻版。
  • 跟隨「浮世繪三傑」夢回江戶
    淺井了意在《浮世物語》寫道:活在當下,盡情享受月光、白雪、櫻花和鮮紅的楓葉,縱情歌唱,暢飲清酒,忘卻現實的困擾,擺脫眼前的煩憂,不再灰心沮喪,就像一隻空心的南瓜,漂浮於涓涓細流中。這就所謂「浮世」。《富嶽三十六景 江戶日本橋》葛飾北齋日本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浮世繪」,即為「虛浮世界的繪畫」。
  • 為什麼日本浮世繪能火遍全球?
    浮世繪便宜大碗的基礎來源於明確的分工。到了江戶時代末期,幕府下達禁令導致浮世繪開始轉型,畫家們不再以人物(美人繪、役者繪等)為主,風景成為新的主題(即「名所繪」)。鑑於當時的交通條件和法律,平民百姓沒辦法合法旅行,因此以各地風景為主題的作品銷路非常好。
  • 從浮世繪看日本美術史
    什麼是「浮世」?淺井了意在《浮世物語》如此告白:生活就是為了及時享樂,將注意力集中在欣賞月亮、太陽、櫻花和楓葉之美。即使面臨貧困,也不用在乎,不用沮喪,只要學瓢瓜隨波漂浮,這就是「浮世」。如此一來,「浮世繪」一詞也因運而生。而這種代表「虛浮世界的繪畫」,便成了日本風俗畫的代名詞。
  • YOUNGREBEL 這個海浪很浪,很浮世繪.
    YOUNGREBLE 16A/W 浮世繪海浪道袍●YOUNGREBLE 16A/W 浮世繪海浪道袍最大的看點在於,本次單品選取了浮世繪畫風,道袍上滿是的浮世繪海浪圖案別有一番滋味。(浮世繪)(浮世繪)浮世繪,也就是日本的風俗畫,版畫。它是日本江戶時代興起的一種獨特的民族藝術,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藝術。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風景、和演劇。
  • 日本浮世繪:世界虛浮 快樂至上
    浮世繪也稱「江戶繪」,堪稱江戶時代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它與歌舞伎、相撲一起被稱為「江戶三絕」。從字面意思來理解,浮世繪——浮世中的繪畫。 「浮世」來自佛教用語,本意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日本語言中自「浮世」一詞出現開始,就一直含有暗指豔事與放蕩生活之意。
  • 浮世繪,日本江戶時代的小紅書?
    浮世繪,可以有多美?它在19世紀風靡歐洲,讓莫奈、梵谷和眾多印象派大師為之傾倒,競相效仿。其中,梵谷可能是受浮世繪影響很深的人。他不僅臨摹過不下30幅浮世繪作品,並且以歌川廣重、溪齋英泉等日本畫家的浮世繪作品為參考,繪製出了東西方藝術相遇的經典之作。
  • 異域同繪——當清代木版年畫遇上日本浮世繪
    展覽共展出中國美術館藏作品129套(138件),其中日本浮世繪75件、清代木版年畫52套(61件)、明清時期中國畫2件。展覽分為「同源與流變」「形象與風格」「技藝與受眾」「生產與發行」四個部分;從淵源、技術、發行及風格等方面探討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的異同。
  • 日本文化的最強碰撞,莫過於浮世繪與ACG聯動
    神奈川沖浪裏》但浮世繪的魅力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弱,上面那個高達浮世繪的製作方「朋誠堂」就是試圖將ACG文化與浮世繪結合的挑戰者之一,與新時代的流行文化交融之後,這項傳統藝術也重新煥發了生機。也可以從手部的畫法很明顯的看出浮世繪的特有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