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時期,三野與四野是主力軍,那一野與二野又指揮了哪些戰鬥?

2020-12-15 騰訊網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解放戰爭時期,我黨史上四大野戰軍,為解放戰爭勝利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尤其是第三野戰軍與第四野戰軍更是戰功赫赫,彪炳千秋。像解放戰爭時期的遼瀋戰役,解放天津,衡寶戰役,兩廣戰役,解放海南,以及三野的孟良崮戰役,豫東戰役,濟南戰役,還有淮海戰役中碾莊戰鬥(殲滅黃百韜兵團),陳官莊戰鬥(殲滅杜聿明集團)等著名戰役都是第三野戰軍與第四野戰軍完成的。

可以說,在解放戰爭時期,三野四野絕對是我軍的主力部隊。可是要知道,在解放戰爭時期,除了這兩個野戰軍外,還有兩個野戰軍,也並稱解放戰爭的四大野戰軍其中兩個。那麼,第一野戰軍與第二野戰軍在解放戰爭時期都指揮了哪些戰鬥。

第一野戰軍是由之前的西北野戰軍改編而成的,總司令就是我黨赫赫有名的帥才彭老總。在陝北西北野戰軍採取蘑菇戰術,集中優勢兵力對敵人實施各個擊破戰略。在一個月內取得了三戰三捷的戰績。這三場戰鬥分別為青化砭、羊馬河、蟠龍鎮戰鬥。隨後不久,西北野戰軍又在沙家店戰鬥中殲敵兩個旅。

在接下來的西北戰事中,西北野戰軍全體將士們,在彭老總的帶領下,又發動了黃龍、延清、宜瓦、西府隴東、澄郃、荔北、扶眉、隴東,蘭州、寧夏、河西、陝南隴南等戰役,然而影響最大的當屬蘭州戰役,在這次戰中西北野戰軍擊潰了西北戰場上實力最強的馬家軍,拔掉西北戰場上最硬的釘子。隨後發動的河西戰役中,給胡宗南集團以沉重打擊,迫使胡宗南退守秦嶺。隨後又端掉了盤踞寧夏多年的馬鴻逵部,成功解放西北四省。

第一野戰軍在解放戰爭中最大的功勞就是成功解放了大西北,端掉盤踞西北多年的土皇帝西北三馬(馬步芳,馬鴻逵,馬鴻賓),以及削減了胡宗南勢力,迫使他撤往川中。

還有第二野戰軍也稱中原野戰軍,這支部隊在解放戰爭時期由劉鄧兩位首長領導的一支英雄部隊。在解放戰爭一爆發後,第二野戰軍在山東境內發動了定陶戰役,巨野,滑縣,豫皖邊等戰鬥,並給予敵人沉重打擊。解放了大片地區,挫敗敵人戰略進攻,有效地支援了其他戰場。然而,第二野戰軍最出名,同時影響最佔最大的戰鬥是挺進大別山。經歷十個月的血戰,才站穩腳跟創建根據地,開始逐鹿中原的大好局面。成為解放戰爭中的轉折點,也是中國革命歷史的轉折點。

第二野戰軍的劉司令員

1948年第二野戰軍參加了淮海戰役中的雙堆集戰鬥,並且在該戰鬥中殲滅了,中原地區戰鬥力最強的黃維兵團,成為淮海戰役承前啟後的關鍵一仗,大大的加速了全國解放戰爭勝利的步伐。之後第二野戰軍又參加了渡江戰役,隨後,兵分三路解放浙江,贛州,最後在毛爺爺的指揮下進軍西南,為祖國統一而戰。

在第二野戰軍進入西南後,以軍事為主,政治為輔,雙重打擊下,僅用了半年時間,就摧毀了蔣介石盤踞西南的90萬兵力,當然了,也有戰場起義,如四川軍閥潘文華,鄧錫侯,劉文輝紛紛宣告起義。至此,第二野戰軍成功解放了四川,雲南,貴州,西康四省,最後,又以和平的方式解決了西藏。

雖說在解放戰爭時期,第一野戰軍與第二野戰軍,算不上是我軍的主力王牌野戰軍。但第一野戰軍解放了大西北,第二野戰軍解放了大西南,都出色的完成了解放戰爭中的作戰任務,為祖國統一做出了重大貢獻。

相關焦點

  • 解放戰爭中,一野殲敵51萬,四野殲敵188萬,都比不上這支部隊
    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隊越打越弱,解放軍則是愈戰愈強,終於解放了全中國,讓蔣介石不得不黯然地帶兵敗退到了臺灣。解放軍有四大野戰軍,分別是一野、二野、三野和四野,那麼殲敵數量最多的是哪一支呢?
  • 解放戰爭期間,四野實力最強,為何殲敵卻不如三野?
    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的番號也是幾經變動,最終在1949年初確定四個野戰軍的番號,還有一個由軍委直接領導的華北野戰軍,這五大野戰軍經過了浴血奮戰,終於解放了全中國。大家都知道,這四支野戰軍中,四野人數最多,打遼瀋戰役時,兵力就達到了七十萬。
  • 他帶出來的部隊為二野三野和四野奠基
    我軍便有一人,在抗日戰爭之時,將所轄的抗日根據地發展成了我黨領導的實力最強的抗日根據地,他所帶來的將近三十萬八路軍和百萬民兵,更是為我軍日後的二野、三野及四野奠定了基礎,這樣的功勞同樣是無比巨大的!下面我們便說說山東軍區部隊的去向以及和二野、三野及四野的關係。
  • 四野解放海南島前,他率瓊崖縱隊已控制海島一大半區域
    但四野並不是從北一直打到海南島,華北和中原都已經被二野三野蕩平廓清,他們只是借道行軍,路過而已!渡江後,四野主要負責湖南和兩廣方向,這個是中央分配的各野戰軍的經營區域,並不是說三野二野打不了兩廣等地。因此,四野的經營區域在最南端。也因此,準確地說,應該是四野打下了最北和最南,而不是從最北打到最南。
  • 授銜時,為何一野和三野參謀長為中將,二野和四野參謀長為上將
    先說授予中將的兩位同志: 一野參謀長閻揆要,1904年出生於陝西佳縣,1924年畢業於大名鼎鼎的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後被組織上分配到馮玉祥的國民軍第三軍騎兵團任營長
  • 五大野戰軍中,唯有三野只有一位元帥
    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分為五大野戰軍,十大元帥中,除了朱老總和葉帥,其他人都有對應的野戰軍歸屬。一野彭老總,二野劉帥和賀帥,三野陳帥,四野林總和羅帥,華北野戰軍是聶帥和徐帥。當然,這其中賀帥的情況比較特殊,早期屬於西北野戰軍,也就是一野,擔任副司令員,在中野進軍大西南的時候,他調赴二野,擔任副司令員,並且在劉帥調離之後,他出任了西南軍區司令員。等於一野二野各有一個半元帥。
  • 四野資歷最淺,但實力最強,誕生了兩位大帥
    一野1949年1月15日,中央軍委對於部隊番號又重新做了一次調整,西北野戰軍改為「第一野戰軍」,由彭德懷擔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下轄第1、第2兵團共計6個軍。二野中原野戰軍改為「第二野戰軍」,劉伯承擔任司令員,鄧小平擔任政委,下轄第3、第4、第5兵團共10個軍包括一個特種兵縱隊。
  • 授銜時,二野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分別授予什麼軍銜
    後來,晉冀魯豫野戰軍改編為中原野戰軍,三大戰役後,進一步改編為第二野戰軍,浩浩蕩蕩渡過長江,風捲殘雲般席捲反動軍隊,一舉解放了大西南,建立了赫赫功勳。那麼,二野司令部八位高級將領都是誰?他們在授銜時的軍銜又是什麼呢?且聽本人一一道來。
  • 青樹坪戰役,小諸葛名不虛傳,四野剛渡江就被桂軍打殘一個師
    渡江戰役之後,二野,三野,四野先遣兵團橫渡長江天塹,一舉擊破國民黨軍重兵防守的長江防線。1949年5月,軍委命令將四野1949年度作戰任務擴大為進軍並經營中南地區豫湘鄂贛粵桂六省。而在當時的中國各省中,實力最強悍的就是白崇禧的桂軍。
  • 青樹坪戰役:四野渡江後最慘重的失利,被白崇禧伏擊,傷亡慘重
    1949年,四野大軍南下,第13兵團從西路挺進湘西,第12兵團從中路出擊向衡陽、寶慶之敵正面攻擊,其中12兵團指揮第40、41、45、46、49軍,外加配屬的二野5兵團第18軍,共6個軍19個師。林彪用兵歷來謹慎,不僅是他處於劣勢的時候他非常謹慎,就是他處於優勢的時候他也很謹慎,要經常考慮,要做到萬無一失那不可能的,比較打有把握的仗。
  • 四野有4大王牌軍,為何只有「攻堅老虎」43軍沒參加抗美援朝?
    東野一縱即為後來的四野38軍(萬歲軍),二縱為39軍,三縱為40軍,四縱為43軍。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解放戰爭到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四支王牌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3師,1945年黃克誠大將最早帶去東北的基幹部隊,遼瀋戰役重中之重攻打錦州城的主力,並在天津戰役中第一個打進市區,解放戰爭時期表現甚至強於38軍,為四野攻堅戰中的首選部隊;40軍同樣是四野王牌,在遼西平原圍殲廖耀湘第九兵團時表現最佳,並且1950年解放海南的關鍵戰役中立下頭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