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武清文旅
八卦掌,又稱遊身八卦掌、八卦連環掌,是一種以掌法變換和行步走轉為主的中國傳統拳術,是中國傳統武術當中的著名拳種之一,由河北省廊坊市文安人董海川創於清末,流傳很廣。八卦掌主要有五大流派:尹派,梁派,程派、張派、史派。武清區的高式八卦掌的創始人高義盛先生師承程派八卦掌創始人程廷華先生,所以高式八卦掌又稱程派高式八卦掌。
高義盛先生,字德元,1864年-1947年,山東無棣縣大山鄉大莊子人。幼時因家貧隨父母移居天津武清區小高莊,後定居武清區陳嘴鎮艾蒲莊。自幼愛好拳術,早年承家傳習練少林大紅拳後又學形意拳,並曾受形意名家李存義的指教,後又赴京拜程廷華先生為師,學成傳統八卦掌、八卦刀、八卦槍、八卦劍、八卦棍、八卦鉞和八卦齊心杆及一些技擊手法和單操式。高義盛八卦掌造詣極深,著《八卦揉身連環掌》譜,後以傳授八卦掌為職業,開始在武清一帶傳藝授徒,學者甚眾。其所傳八卦掌獨樹一幟,自成一式,傳承百年,對八卦掌的繼承及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高式八卦掌一代宗師——高義盛先生
高老先生76歲壽辰與眾弟子合影留念
高式八卦掌技法
程派高式八卦掌動作姿勢要求:順項提項,松肩垂肘、暢胸實腹、立腰溜臀、縮胯搿膝、十趾抓地。八卦掌以趟泥步沿圓走轉為主要運動形式,講求一走(凝視轉圈走)二視(在轉行或轉身換掌時,雙眼始終注視兩掌,謂之手眼相隨)三坐(轉行時腿不得伸直,採用屈腿坐胯,在轉身換掌時的一瞬間,要有「坐樁」的動作)四翻(轉身動作採取鷹旋翻身降落時的那種靈敏灑脫之勢)。
八卦掌手法為推託、帶領、搬、攔、截、扣、捉、拿、勾、打、封、閉、閃、展十六法。
八卦掌腿法內容豐富,講求磨、拉、撐、敗、轉、課、鉤、墊、盤、掃、碎等。
八卦掌步法要求:起落平穩、擺扣清楚、虛實分明、行步如趟泥、前行如坐轎出腳要磨脛、走圈內腳要直進、外腳內扣、兩膝相抱、不可敞襠。
八卦掌身法為:擰,旋,轉,翻,圓活不滯。整體講求,能進能退,能生能化,虛實結合,變化無窮,每掌發出,以腰為軸,周身一體。
八卦掌的運動特點表現為:輕靈敏捷,擰旋鑽翻,掌隨步換,隨走隨變,圓中有圓,如環無端,前探後坐,上深下縮,形如遊龍,坐如踞虎,視若猿守,轉如鷹盤。八卦掌以動制靜,避正打斜,以正驅斜。為技擊要訣。強調通過不停的走轉變招避開對手的正面攻擊,以我的正面(順勢)打擊對方的斜面(背勢)充分提現了動中求變,迂迴進攻,以巧取勝的戰術原則。八卦掌不僅是一門技擊術也是一門健身術,據研究表明經常練習八卦掌,能全面改善人體各系統的機能狀況,取得強身延年的效益。
高式八卦掌第一代傳人——劉鳳彩先生
《程派高式八卦掌譜》出版
高式八卦掌研究會武清分會成立
參加高式八卦掌公益演出的青少年
2008年成立了天津市程派高式八卦掌研究會武清分會,並成立了黨支部,健全了機制,經常參加區內文廣局體育局的各項公益演出活動,深受各屆領導的關懷及群眾的喜愛。2013年我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又成立了文化館少兒武術隊至今。積極組織同時積極推進廣場文化,義務向全區武術愛好者免費教授健身太極拳,八卦掌等傳統武術及段位制項目。至今已有上千名武術愛好者從中受益!形成了人人愛武術,人人練武術的良好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