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時代的來臨,在5G相關設備應用越來越普遍的情況之下,如何讓相關的安全能夠落實,已經成為其中大家所關心的重點。臺灣IBM表示,5G是個全新的通信發展,除了在通信相關標準上必須有嚴密的安全防護之外,在相關終端產品生產上,尤其是5G晶片生產的過程中,都必需要有安全防護的架構加入,才能進一步保障用戶在使用5G設備時的信息安全。
臺灣IBM於24日所舉辦5G安全媒體交流會──5G Security by Design。IBM信息安全部門全球威脅情報防禦產品協理謝明君在活動中提到,在5G的時代中,安全不再停留在單點的防護,而是需要將上中下遊整體供應鏈串聯起來。包括由最上遊的IC設計、晶片代工、晶片製造,封裝測試,一直到下遊應用的的安全防禦,以及最後的整體生態系統統都必需要加入其中。而且,在安全溝通與防護上,任何一種安全方法都不是萬靈丹,而是必須不斷與時俱進,才能應對現今的黑客攻擊。
同時,謝明君還在會中分享了IBM的客戶案例,介紹IBM如何以「Hacker’s behavior」的思維,並運用「Reverse Engineering」的方式,重新思考並解決客戶端的CyberSecurity問題,例如:哪些安全需在晶片設計時導入等,這些決定都會是現今企業該面臨的問題。另外,這些議題還不只是在半導體產業中,其他包括金融、物流、生物科技等其他的產業中,這樣的完整解決方案也能幫助這些產業未來在使用5G的過程中,達到提升安全防護的目的。
最後,謝明君也介紹IBM安全團隊──IBM X-Force Red的各項解決方案,以及在2020年9月宣布的全球首創解決方案5G & Wi-Fi Testing。謝明君解釋到,IBM X-Force Red的解決方案是以一群懂得黑客攻擊方式的專家所組成的團隊,通過與客戶的合作,進一步強化產品相關的安全功能。其中,以半導體產業來說,就由這一群懂得黑客攻擊方式的專家,在IC設計的過程中,其可以在協作的模式下,在其中設計進相關的安全防護功能。或者是在生產的過程中,該構建麼樣的標準作業模式,以降低安全風險,如此以因應未來更多變幻莫測的安全危機。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