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激發經濟活力 更多適宜的種子在南寧開花結果

2020-12-22 南寧政務信息網

  4月13日,位於南寧·中關村科技園的浪潮南寧生產基地正式投產,SV(伺服器)生產線和PC(桌上型電腦)生產線高速運轉進行生產作業。至此,廣西實現了伺服器生產零的突破。


創新春潮湧,綠城萬象新。

南寧市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囑託,圍繞廣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個紮實」新要求,在突破重大技術、創建創新平臺、引育創新人才、培育創新型企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下足功夫,全面增強科技創新能力,交出了一份「創新驅動」的嶄新答卷。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踏足的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這三年來發生了巨大變化,入駐企業從46家增長到282家,規上企業數量由1家增長到8家,瞪羚企業實現零的突破。截至目前,基地累計培育3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4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家「廣西瞪羚」企業、1家「廣西瞪羚」入庫企業以及8家規模以上企業。在這個不平凡的春天裡,入駐基地的科技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不忘初心、勇於擔當,迅速將科技優勢轉化為生產力,自主研發6個項目入選《南寧市支持疫情防控助力復工復產數位技術產品和服務參考目錄(第一批)》,為戰「疫」一線提供了科技支持。

南寧·中關村(基地+園區)發展實現了「三級跳」,南寧·中關村科技園、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相思湖區)相繼揭牌運營。京桂兩地已經形成「一基地、一園區」,從點到面深度合作的局面。

入駐企業廣西捷佳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西慧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先後獲得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廣西珞桂節能環保研究院有限公司、廣西泰格瑞科技有限公司2家公司被認定為自治區新型研發機構;自治區科技廳批准廣西慧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建設廣西農業網際網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今年4月13日,廣西首臺伺服器暨浪潮南寧生產基地首臺伺服器和計算機產品在南寧·中關村科技園揭幕,這標誌著廣西實現了伺服器生產零的突破,也意味著浪潮南寧生產基地正式投產。

截至2019年10月,中關村企業累計在廣西設立分支機構1972家,投資額總計323億元,其中在南寧設立分支機構1074家,投資額總計188億元。

創新動能不斷在南寧凝聚,2019年南寧有364家企業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達990家,居全區首位。2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42項科技成果獲廣西科學技術獎……

如今,越來越多落戶南寧的創新種子不僅已開花結果,還長成了枝繁葉茂的產業林,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綿延不斷的驅動力,為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厚植沃土

創新基因紮根首府南寧

在基地入駐企業廣西捷佳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溫標堂的辦公室裡,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時觀看公司研發的智能水肥一體化演示的照片掛在醒目位置。

「這是激勵也是鞭策。我和團隊做了很多工作,現在可以自豪地說,我們的研發讓農事活動變得更輕鬆。」溫標堂介紹,現在團隊正在抓緊對「潤沃」智慧農業雲平臺進行最後的測試,該平臺計劃於本月底上市。該平臺是捷佳潤運用自主創新打造的精準化、標準化、智能化的農業生產服務平臺。

溫標堂現場演示說:「通過平臺可以實現所有服務點種植全程的生態監測、數據採集、農藝指導、農服匹配上門一站式服務。有採購商需要購買南寧香蕉,可以在平臺上實時了解種植園情況,查詢種植全程資料,實現在線採購。通過平臺環境傳感監測,用戶通過手機或者電腦登錄捷佳潤雲平臺的監控中心即可查看氣象數據、土壤數據、設備狀態等,智能進行個性化灌溉。」

從單一智能水肥一體化設備到農業全產業鏈雲平臺的打造,企業能如此迅速地實現突破正是得益於創新示範基地日益完善的創新生態系統。

三年來,南寧·中關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託,加快聚集人才、技術、金融等創新要素,已經初步形成有助於創新小苗、小樹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的創新生態系統。

北京中關村信息穀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南寧中關村信息穀科技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執行董事王朝聞介紹,南寧中關村立足科技創新企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成長規律,整合20家科技服務機構打造南寧·中關村信息小屋,構建起「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規模以上企業+準獨角獸企業」的全生命周期培育體系,在創新企業落地後,由產服團隊聯合專業服務機構上門提供涉及政策、人才、技術、金融、市場等方面的服務100多次,讓企業更好地在南寧紮根成長。

目前,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已經引進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6名國家高層次人才、3名廣西「八桂學者」;入駐企業與廣西30餘所高校合作,累計已經培養信息技術、智能製造專業人才達8000多人。創新示範基地共擁有3支產業基金,總規模達到314億元。創新示範基地內外企業通過中關村平臺累計已經獲得3.5億元的融資。

開花結果

創新成果落地見效

不僅是浪潮南寧生產基地,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成果也正在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進行產業化落地。廣西慧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耘眼」「耘小寶」等基於大數據的人工智慧產品成功應用,先後完成馬山、隆安、賓陽多個扶貧示範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和苗木種植,在全國新拓展200個合作項目,累計為全國30個省市超過3000個農業園區提供智慧農業服務。「目前『耘眼』的用戶已經超過了10萬人,覆蓋了全國柑橘、葡萄等作物的主產區,包括廣西南寧、柳州、桂林、來賓等柑橘主產區。現在,『耘眼』平臺平均每天為用戶解決超過1萬個問題、識別病蟲害超過4500次、避免藥害發生2500次。」廣西慧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筱東說。

不僅如此,隨著創新主體的不斷聚集,一批以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廣西瞪羚企業為代表的創新企業正茁壯成長為創新小樹。納安丹吉(中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揭牌運營僅3個月,兩條智能灌溉產品生產線投產並已經產生2000萬元產值,當年投產當年入規;廣西珞桂節能環保研究院有限公司被自治區科技廳評為廣西2019年新型研發機構,與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百色市分公司就「鐵塔基站高可靠性穩壓電源開發及應用」項目達成初步合作。廣西七三科技有限公司公開發布其自主研發的「智慧課本」,並在南寧市教育局的推動下,將「智慧課本」投入應用於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廣州中儀教材公司等多家高校及企業;咪付(廣西)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全態識別系統在南寧地鐵全線使用……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南寧·中關村創新示範基地這片沃土裡,越來越多種子落地開花結果,各項創新成果源源不斷地輸送至各個領域,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蔚然成林

創新驅動經濟社會發展

隨著創新驅動的成果不斷轉化,以創新示範基地為起點,越來越多的創新之樹蔚然成林,激活南寧乃至廣西經濟社會發展。

基地入駐企業東軟集團(南寧)有限公司與南寧人社局共同成立的「南寧—東軟智慧人社聯合創新實驗室」,在全國率先開展「區塊鏈+人社」研究,目前研發成果——南寧市「區塊鏈+人社」應用平臺已經上線,平臺首批上鏈單位涉及南寧市大數據發展局、司法局、總工會、信用辦、建行廣西區分行等單位,成為廣西首個建成的「區塊鏈+政務服務」應用平臺。企業總經理代瑞說:「我們與南寧本地部門和企業的合作很多,也希望將自身技術優勢轉化為南寧發展的動力。」

2019年,南寧共364家企業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達990家,同比增長32%,佔全區總量41.44%,居全區首位。培育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503家,佔全區總量的34.12%;新增廣西瞪羚企業9家,總數達28家……南寧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增強。

此外,我市大力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吸引著越來越多來自全球的「金孔雀」聚集南寧。引進了中國工程院歐陽平凱院士帶項目落地創辦企業,成為我市引進的首個頂尖人才項目;依託新型產業技術研究機構和知名高校分支機構引進國家級人才9名。

為激發科技創新發展新活力,去年南寧出臺實施了《南寧市落實強首府戰略強創新實施方案》《南寧市激勵企業加大研發經費投入財政獎勵實施辦法》《南寧市科技項目經費後補助管理辦法》《南寧市新型產業技術研究機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等眾多科技扶持政策,以優質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支撐首府南寧提速發展、提高首位度、全面增強綜合競爭實力。

市科技局黨組書記王亞楠表示,南寧毫不動搖地聚焦全面貫徹實施強首府戰略,在創新的強力驅動之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重大產業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已經結出金色的果實。下一步,南寧科技創新工作將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團結奮進、砥礪前行,以突破重大技術、創建創新平臺、引育創新人才、培育創新型企業、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等舉措為抓手,全面增強我市科技創新能力。

相關焦點

  • 惠舒清:激發創新活力關鍵在於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強調,我國擁有數量眾多的科技工作者、規模龐大的研發投入,初步具備了在一些領域同國際先進水平同臺競技的條件,關鍵是要改善科技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這些重要論述凸顯了營造良好創新生態,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為我國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提供了科學指導。
  • 華陰市種子工作站黨支部:搭建「三個課堂」 激發支部活力
    為推進黨支部黨建工作規範化標準化建設,不斷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華陰市種子工作站黨支部以「陣地建設規範、規章制度健全、資料規範齊全、組織活動經常、黨員管理到位、工作特色突出」為既定目標,利用「三個課堂」,激發支部活力,精心打造黨建示範點。
  • 深圳:產學研資深度融合,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第05版:城市社會法治專刊 大 | 中 | 小
  • 敦煌:激發市場活力 復甦旅遊經濟
    敦煌:激發市場活力 復甦旅遊經濟 2020-08-01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經開區多彩活動激發冬日經濟活力
    原標題:經開區多彩活動激發冬日經濟活力   「北京消費季——迎春消費月」於日前拉開帷幕,配合相關活動開展,經開區於12月開展「京品市集」「京選智造 」「亦食亦樂
  • 南寧正式獲批設立臨空經濟示範區
    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21日正式批覆設立南寧臨空經濟示範區,南寧又獲一國家級對外開放平臺。南寧臨空經濟示範區距離市中心32公裡,包括南寧吳圩國際機場、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含吳圩空港經濟區)和明陽工業區的部分區域,涵蓋面積118平方公裡。
  • 亮出金點子丨市北開展「創新突破獎」競賽 激發「三創」活力
    直掛雲帆,乘風破浪市北開展「創新突破獎」競賽亮出金點子為加快推進「三化一型」幹部隊伍和「三化三型」機關建設,持續激發機關幹部創意創新創造活力,今年5月以來,市北區組織舉辦「創新突破獎」競賽,面向全區開展項目成果和金點子評選活動。
  • 證券日報社社長陳劍夫:資本市場將激發創新要素活力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吳曉璐「我和大家一樣深信,在『雙循環』格局下,資本市場通過積極有效的產業引導和前瞻性布局,會激發創新要素活力,更好地肩負起服務實體經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使命,也同時給市場和投資者更多的方向感和確定感。」
  • 「五小」活動激發創新活力
    近年來,為激勵更多官兵積極創新,該旅打出一系列組合拳:設立「創新達人獎」,成立技術研究小組,定期組織技術故障、技術創新研究交流會;邀請院校、工廠專家來隊進行技術指導,選派骨幹到外單位學習交流,為創新實踐提供智力支持。同時建立創新容錯機制,並著力解決官兵在創新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一次,機務人員黃建勳在革新某設備過程中,由於缺乏專業工具,一個問題遲遲解決不了。
  • 貫通技術技能人才職業發展,激發創新活力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近期出臺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的實施意見》(簡稱《意見》),旨在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深化推進技能人才體制機制改革,適應新技術革命帶來的人才隊伍融合發展趨勢,突破「隊伍」限制,推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與產業發展和企業實際用人需求保持緊密協同,拓展技術技能人才發展空間,最大限度激發人才活力和釋放發展動力。
  • 視頻|「『十三五』成就巡禮」 臨沂市激發科技創新活力,為經
    「十三五」以來,臨沂市科技工作始終堅持以助推新舊動能轉換、助力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為目標,以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為重點,以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和產學研協同創新為突破口,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持續優化科技創新環境,加速科技創新資源匯集,加快先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全市科技創新活力得到有效激發,區域科技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和任務,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 南寧:弘揚勞模精神 激發奮進力量
    今年南寧市當選的5人分別是南寧市西鄉塘區環境衛生管理站清保綜合服務隊片區副區隊長玉燕玲,南寧邦爾克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技術中心主任梁樹華,中國建築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廣西分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舒燕,南寧市第二中學黨委書記、副校長徐華和南寧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副支隊長、一級警長潘少鋒。  弘揚勞模精神,激發奮進力量。
  • 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充分激發億萬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動能,對於「十四五」時期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積極應對國內外嚴峻複雜形勢,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要按照《建議》部署,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緊緊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大力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增強新發展動能、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激發新發展活力、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切實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 南寧日報-內容詳細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要在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上下功夫,在轉變發展方式上下功夫,在提高創新能力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開放上下功夫」……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的殷殷寄語,指引前行之路。
  • 南寧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成效初顯
    邕城繁花沐春風 臨空經濟展鯤鵬——南寧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成效初顯廣西新聞網南寧11月24日訊(通訊員 羅婷)2020年7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民航局函復同意建設南寧臨空經濟示範區。自治區政府推進南寧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工作專班,建立健全示範區建設發展的協調機制和會商機制,統籌推進各項工作開展,取得初步成效。據了解,南寧臨空經濟示範區是我國第15個獲批的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是我國第一個面向東南亞的區域航空樞紐,標誌著廣西又新增一個國家級重大開放開發平臺。
  • 國家支持南寧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
    復函有明確指示:南寧臨空經濟示範區要著力建設面向東南亞的區域航空樞紐;大力發展現代化臨空產業集群,加快建設綠色生態智慧空港,推進對外開放合作和體制機制創新,努力把示範區建設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區域門戶樞紐和全國臨空經濟創新發展先導區
  • 南寧:分類分級評價派出所 激發戰鬥力
    2019年6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公安局結合派出所工作實際,按照「分類比較、分級指導」的原則,創新推出了派出所分類分級評價機制。一年來,該機制充分調動了派出所民警、輔警的工作積極性,有效激發了派出所的活力和戰鬥力,為全局工作取得良好成績奠定堅實基礎。
  • 創新樓組微治理 激發社區新活力
    寶山區深入貫徹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市委「1+6」文件要求,將樓組自治作為撬動全區基層社會治理的支點,堅持統一規劃、突出重點、需求導向、居民參與、典型引路、逐步推廣的原則,採取黨建引領、政府「搭臺」、居民「唱戲」、第三方指導的模式,大力培育「活力樓組」,創新社會動員方式,培養居民公共精神,探索出社區治理新路徑和新內涵。
  • 激發創新活力 第五屆中國創新挑戰賽(廣東)現場賽在江門...
    激發創新活力 第五屆中國創新挑戰賽(廣東)現場賽在江門高新區圓滿落幕 2020-11-03 21: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政協圍繞「紓困惠企 激發活力」召開商量座談會 雷傑主持
    9月11日上午,市政協圍繞「紓困惠企 激發活力——泉城商量助推惠企政策落實落地」召開商量座談會。市政協主席雷傑主持會議並講話。大家一致認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紓困惠企政策的制定和落實,在扶持、培育市場主體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牢牢穩住了我市經濟基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