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齒,為了折磨人而出生的牙齒

2020-12-14 小荷健康

接收人:小特工 老探員

主題:智齒

阿爾法在前兩天收到了一位小特工的留言,他說自己的後槽牙疼得厲害,不知道是怎麼了。

據我分析,後槽牙疼可能和智齒有關,建議他去醫院看看。

小特工今天給我發來了他的牙片,阿爾法原本以為只有1顆智齒在搞他,現在發現——是4顆。

左上方的智齒緊緊依靠著旁邊的第二磨牙;右上方的智齒倒是挺乖巧,是正常豎著生長的,可現在紅腫發炎的也是它;右下方的智齒和左下方的智齒一樣,直接躺倒了。

為了保護我們小特工的隱私,阿爾法用圖片來演示一下吧:

小特工怕疼得很,不知道該怎麼面對這四隻淘氣的智齒,再次來尋求阿爾法的幫助。

不止是這位小特工,大多數人都會被「智齒」困擾。擇日不如撞日,阿爾法今天就來徹底科普一下智齒吧。

智齒是位於牙槽骨最末端的第三磨牙,也是人類口腔中最後萌出的一組牙,共有4顆。

智齒萌出時間很晚,一般在15~25歲,當然,也有的人30~40歲才萌出智齒。這個時候,人的生理、心理髮育都接近成熟,因此被俗稱為「智齒」。正常情況下,成年人有28~32顆恆牙,讓恆牙出現變數的,就是這4顆智齒。

大多數成年人會萌出上下左右對稱的4顆智齒,有的人只會萌出2、3顆智齒,有的人終生不會萌出智齒,但這都屬於正常現象。

為什麼智齒成長之路如此艱難?這得從智齒的退化開始說起了。

牙按照功能分類,分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4種。切牙的主要功能是切割食物;尖牙是用來穿刺和撕裂食物的;前磨牙能協助尖牙撕裂食物,有搗碎食物的作用;磨牙起到的是磨細食物的作用。

而智齒,是位於牙槽骨最末端的磨牙,可以說它是人類進化的殘餘物:

智齒難當磨牙大任

隨著經濟逐漸發達,食物越來越精細,牙齒研磨食物的作用也在逐漸弱化。作為磨牙中的老三,智齒萌出時間晚、成長速度慢、上下牙生長速度也不一致,很難完全咬合,幫助磨牙實現「磨碎食物」的工作。

牙槽骨不給智齒空間

現代人類的牙槽骨在長度、寬度、強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智齒生長在牙槽骨的末端,退化的牙槽骨無法提供足夠的空間,供智齒萌出。

智齒阻生

智齒的生長空間不足,很容易造成阻生,智齒橫著長、靠著長、擠著長,就是不按照規豎著長。

就這樣,智齒變得可有可無,甚至成了進化的殘餘物。

智齒萌出時間晚,就連生長速度也十分緩慢。但這不能全怪智齒——牙齒生長本來就需要一定時間,再加上智齒的生長空間不足,智齒完全萌出可能需要幾個月到幾年的時間。

智齒已經習慣了等待,但是蒙在智齒身上的那層牙齦卻不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同樣的,智齒把牙齦頂破,才露尖尖角時,也早有細菌等在上頭了。

智齒和牙齦之間形成的間隙盲袋,是窩藏食物殘渣、滲出物、細菌的絕佳場所。在人體抵抗力強、牙齦健康的時候,常駐盲袋內的細菌能和人體和平共處;但是上呼吸道感染、過度勞累、月經期,甚至是吃了過度油膩的食物、便秘都可能會降低人體抵抗力,導致智齒附近的軟組織發生化膿性炎症。

這種炎症就叫做智齒冠周炎。

智齒冠周炎會導致牙齦紅腫、疼痛,盲袋內出現滲出液;嚴重的人,疼痛不僅僅局限在牙齦,連兩頰、舌側都會受到牽連,甚至還可能出現面頰部的充血和水腫、開口受限等問題。要是炎症擴散,還會引起嚴重的頜周間隙感染、頜骨骨髓炎及全身膿毒症(以前叫做敗血症)。

智齒冠周炎可大可小,必須引起重視。

不乖乖生長的智齒,結局都是同一個字——拔。

下面的場景太過於疼痛和血腥,阿爾法還是請老朋友,北京協和醫院口腔科的副主任醫師周煉老師講講吧。

先來嚴格定義下「搞事情的智齒」。

不是所有的智齒都搞事情,有一些智齒是非常乖的:生長方向正常、和它咬合的智齒也正常萌出、不阻礙正畸治療、不妨礙第二磨牙、沒被蛀過……一般來說,滿足這幾個條件的智齒就不需要拔除。

反覆引起冠周炎的智齒,導致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的智齒;

位置角度都不正常、不能萌出的智齒,萌出後導致反覆咬頰、咬舌的智齒;

導致第二磨牙蛀牙、牙槽骨吸收的智齒;

引起三叉神經痛或懷疑是某些全身疾病的病灶智齒等。

以上這些搗亂的淘氣智齒,需要承擔被拔除的後果;像文章開頭提到的小特工的牙齒情況,他的四顆智齒都需要拔除。

可能大家有童年牙科陰影,覺得拔智齒是一件充滿風險的事。但醫生在拔除智齒之前會做好全面評估、檢查,這能避免很多併發症和後遺症的發生,大家不必過於擔心。

疼痛

拔牙後最常見的問題可能就是疼痛了。

在拔牙前,打麻藥的時候疼痛最明顯。但醫生可以用比較細的針頭緩慢注射,來減輕患者疼痛;也可以在打麻藥之前給牙齦塗抹局麻藥,減輕注射時產生的疼痛;醫生會確認局麻藥已經起效,沒有疼痛感時,再給患者操作的。

在拔牙的過程中,一般不會感覺到疼痛;患者感受到醫生對局部組織的觸碰、牽拉後,可能會把它誤認為是痛感。另外,一般的局麻藥的作用時間是2~3個小時,在拔除複雜智齒的時候,操作時間較長,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局麻的效果。

在注射麻藥2~3個小時之後,痛覺會逐漸恢復,所以醫生會給患者開點止痛藥,每次感覺到痛就可以吃1粒,但是不要超過規定的劑量。

出血

拔牙之後一般會有微量的出血,出血較多的話,可能是牙齦局部撕裂或牙槽骨折裂造成的,在縫合傷口、減小創面後,出血可以控制。

神經損傷

拔除智齒有一個比較嚴重的併發症,就是神經損傷。下頜阻生智齒和下齒槽神經距離比較近,拔除下頜的阻生智齒時,可能會傷及下齒槽神經。

這種併發症是小概率事件,相對複雜的阻生智齒可以拍攝錐形束CT(CBCT)片,從三維角度觀察智齒牙根與下牙槽神經管的關係,通過小心操作,避免神經的損傷。

即使神經被損傷,在手術後的3~6個後,下齒槽神經也能會逐漸恢復。

心血管風險

拔智齒可能會讓患者經歷一系列的創傷刺激,有一定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對於孕婦、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需要在心內科和神經科會診後,客觀判斷患者的全身症狀,並且在心電監護、專科大夫陪伴的情況下進行智齒拔除手術。

通過術前評估、術中仔細操作、術後處理,能把所有的損傷減少到最小。

如果智齒處於紅腫熱痛期,而且患者正在遭受智齒冠周炎折磨,暫時不能拔除智齒;起碼需要在炎症控制2周後,才能進行拔除智齒的操作

智齒紅腫熱痛,是被智齒折磨的人亟需解決的問題。

衝洗

醫生會用口腔衝洗針頭伸入盲袋內,用1∶5000高錳酸鉀液或1%過氧化氫液衝洗盲袋內的膿液、細菌及食物殘渣,進行殺菌消炎的操作。

含漱

0.05%氯己定含漱液有局部清潔殺菌的作用,用它1天漱3次口,也能減輕牙齦腫痛。

用藥

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廣譜抗生素聯合抗厭氧菌藥物,如頭孢菌素類配合硝基咪唑類藥物能減輕牙齦炎症;嚴重的人,可以應用抗生素肌注或靜脈滴注抗生素。

很多人拔除智齒不是為了緩解疼痛、解決口腔問題,而是為了瘦臉。

在這裡阿爾法稍微闢個謠吧:減肥、磨骨截骨、打瘦臉針、做手術去除局部頰脂墊都可以瘦臉,但拔智齒不能瘦臉。

牙齒、牙列確實能夠支撐口唇和頰部的軟組織——對口唇支撐作用最明顯的是尖牙,後牙對頰部的軟組織有支撐作用。所以,老年人缺牙後,確實會顯得頰部凹陷、消瘦。

智齒處於牙列的最後一位,遠離頰部軟組織;而且絕大多數智齒不能正常萌出,它對頰部軟組織的支撐作用很不明顯,即使拔智齒也很難起到瘦臉的作用。

想要有健康、能幫助咀嚼的智齒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有了這麼乖的牙,還想著去除它,有考慮過智齒本人的感受嗎?

阿爾法強烈建議處於15~25歲的小特工老探員去醫院拍個牙片,看看自己的智齒生長情況。早點解決智齒問題,守衛牙齒健康。

Ok,今天的碎碎念就到這裡。

用實力讓情懷落地。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我在平庸面前低了頭,請向我開炮。

本文版權歸百科名醫網所有,獲取轉載授權請聯繫我們。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媒體轉載。

圖片:原創繪製+已購買授權。

字體:已購買授權。

視頻:百科名醫網出品。

阿爾法參考情報:

1.震康,俞光巖,徐韜.實用口腔科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

2.張志願.口腔科學.第9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3.蒲公英醫學百科

4.百科名醫網

相關焦點

  • 長有智齒,牙醫為何總讓人拔掉?是智齒毫無價值,還是別有所圖?
    正常人的牙齒數量在28到32顆,如果數量大於28顆,就可能是長出了智齒,也可以從門牙開始往裡數,數到第8顆牙齒就是智齒。凡是有智齒,大部分人都會被牙醫建議拔掉,這就讓人難以理解,到底是智齒真的無用,還是牙醫想多掙點錢?
  • 智齒是什麼?人為什麼會長智齒?智齒需不需要拔?答案在這!
    有些人長了智齒就會很痛苦!不僅吃飯困難,就連喝水都痛!反反覆覆實在是糟心,那麼問題來了,智齒到底該不該拔? 智齒是什麼 智齒並不是聰明的人才會長出的牙齒,而是人在成年以後才長的牙齒,是心智成熟的一種標誌。
  • 最佳年齡 | 牙齒矯正要等12歲後?拔智齒幾歲最佳
    人的牙齒咬合結構包含上頜骨和下頜骨,但是並不是所有人天生上下頜骨都能完全咬合。而且智齒在吃飯咀嚼時基本使用不到,而清潔保護又很麻煩,所以建議大部分人直接拔除智齒,避免由智齒引發的口腔疾病。 當然如果智齒本身位置長得很好,且不影響日常生活,也可以選擇不拔。
  • 智齒一定要拔嗎?不看不知道!
    智齒一定要拔嗎?最近有個朋友被牙疼折磨得死去活來,真是吃嘛嘛不香,喝啥啥都疼,多方尋找治牙痛的方法終不得解脫,不得已去找牙醫看,才知道是長智齒了,於是,這傢伙就把他給拔了。小編定義為:智齒,是指人成長以後,牙齒長成以後,突然在口腔內牙槽骨上最裡面長出的第三顆磨牙,是屬於「後起之秀」,智齒萌出時間很晚,長智齒一般是在16-25歲之間,這個時候個人的生理、心理髮育都接近或已經成熟,農村人稱之為「智慧之齒」,也叫「智齒」,個體情況不同智齒也會有不同,有的會長4顆牙齒,有的長2顆,也有的人不會長。
  • 一顆智齒「兩條命」,備孕女性,智齒該拔就得拔!
    為何小小智齒差點成「奪命齒」?! 為什麼牙醫會勸一些女性朋友懷孕前拔智齒?有些智齒,放在平時,牙醫也許會說「如果不痛不腫可以暫時不用管它」,但一聽你要懷孕,就馬上轉了口風,會建議你說「拔了吧,否則懷孕的時候會很麻煩」。 女性一懷孕,體內激素大幅改變,牙齒很容易出問題。
  • 拔完智齒後,臉會變小嗎?哪些智齒應該拔掉?答案讓人很意外
    智齒真的很磨人,人們常常稱智齒為「牙齒的智慧王座」。主要是因為智齒通常會在17~25歲長出來,比其他牙齒長得更慢。而一旦到了這個年齡範圍內,家長們往往也認為此時的你要比孩童的你更有智慧,所以這個年齡長出來的牙齒就被人們稱為智齒了。
  • 拔智齒一顆牙多少錢 什麼情況下拔除智齒
    智齒就是我們所說的多餘的牙齒,這種牙齒的給我們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疼,因為太疼沒有辦法忍受,所以只能拔掉。那麼拔智齒一顆牙多少錢呢?智齒一定要拔嗎?拔智齒的危害有哪些呢?3、具體價格要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進行分析判斷,需要提醒的是,智齒拔牙要及時,如不及時進行智齒拔牙,隨著智齒的生長,可給鄰牙帶來極大的威脅。因此建議及時進行及早的智齒拔牙處理。很多人認為智齒只是多餘的牙齒如果不疼的話對身體是沒有什麼影響的,但是其實不是,智齒是要拔掉的,不然會引發出來各種各樣的問題,一般都會並發其他牙齒疾病。
  • 認識自己的每一顆牙齒!人的一生有多少顆牙齒?它們的作用是什麼
    牙齒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再熟悉不過,我們因為有了牙齒才能咀嚼食物,健康生活,笑對人生。牙齒的位置不同,它的作用也不一樣,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關於牙齒的一些知識。人到底有多少顆牙齒?其中乳切牙8顆,乳尖牙4顆,乳磨牙8顆,一般在出生後6個月至2歲半萌出。恆牙:是人的第二副牙齒,共32顆。從6歲左右乳牙就開始逐漸脫落,恆牙開始萌出,取代乳牙,除了第三磨牙外,其餘的28顆一般在12歲左右就全部萌出。第三磨牙(智齒)萌出的時間較晚,在18-30歲萌出,有的終生不萌出或部分萌出(全部共4顆)。
  • 「智齒」必須要拔掉嗎?你的理解真的正確嗎?看專家的說法
    「拔掉的那一瞬間,我感覺所有的煩惱都沒有了,以後再也不用受折磨了。而且拔牙一點也不疼,真好。」維樂口腔羅志強院長表示,智齒俗稱「盡頭牙」,牙列最裡面上下左右各一,共4顆第三磨牙。智齒一般在16歲以後萌出,有的人20多歲萌出,有的人40歲左右才萌出,還有人終身不萌出,這都是正常的。
  • 為什麼牙醫總「勸」人拔掉智齒?
    歡迎大家收看《柯太太的幸福生活》第14期「快看快看,xxx闢謠說她沒整容誒,臉瘦了是因為拔了智齒。」「好羨慕啊。我也想拔了智齒瘦瘦臉~」拔智齒瘦臉這個謠言能這麼多年經久不衰,真的是「多虧」了那一撥「拔牙瘦臉」的女明星了!
  • 同樣是拔智齒,為什麼我拔智齒這麼貴?
    智齒 這個磨人的小妖精 要麼你就悄咪咪的來 要麼你就別來 但偏偏有很多智齒 非要「大張旗鼓」地來 發炎、腫脹、疼痛
  • 長了智齒,是拔還是留?三種情況,該拔該留都和你說清楚了
    智齒通常情況共有4顆,上下左右對稱,但也有少於4顆或沒有智齒的情況。是人類口腔內牙槽骨上最裡面的第三顆磨牙,也是萌出最晚的磨牙。由於智齒的萌出時間一般在18-30歲,是心智成熟的階段,因此而得名。所以長了智齒,是拔是留?如果不拔會不會影響臉型?根據牙醫的分析,做出以下判斷。
  • 為什麼有人長智齒,有人一輩子都不會長?跟智商有什麼關係嗎?
    什麼是智齒?口腔內牙槽骨上最裡面的第三顆磨牙,從正中的門牙往裡數剛好是第八顆牙齒,而且,智齒的生長時間還不一定,有可能十幾歲的時候長,有可能是在20多歲的時候長,有可能中年時期才長,也有可能根本就不長,這都是不一定的。
  • 智齒一定要拔嗎?關於智齒的14個問題答案,轉給有需要的人
    智齒也稱智慧齒、是人類的第三磨牙,隨著遺傳基因的不同智齒一般會在16至35歲之間長出,也是人一生中最後長出的牙齒,所以它最靠近喉嚨,因為此時期的人們心智比較成熟而得名。
  • 智齒到底要不要拔?你需要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人為什麼長智齒?很痛的那種 要了解人為什麼要長智齒之前 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智齒 並沒有因為下頜骨的回縮而減少 這意味著容納牙齒的空間縮水了 已經長齊的28顆牙 早早佔據了自己的領地 最晚出生的智齒 自然沒有生長位置 所以當惡霸智齒
  • 拔完智齒咋還塞牙了?
    原創 口腔科普請關注 南先森快速說出以下食物的共同點:驢肉、板筋、韭菜、金針菇、芒果、芹菜如果你除了好吃想不出第二個詞,那麼恭喜你,你就是被上天眷顧的沒怎麼被「塞牙」折磨過的人
  • 智齒一定要拔嗎,拔智齒後注意事項有哪些|嘉會醫療
    有的人看了半天,只數出來7顆。這有可能是好消息,表示沒長智齒;但先別開心的太早,因為這也有可能是更壞的消息——智齒是完全埋伏的,隱患和拔除難度都比較大。大部分人群都有智齒的存在,會在16-18歲左右陸續萌出。多數人的智齒是埋伏或阻生狀態,可能長期沒有症狀,當出現難以忍受的症狀都為時已晚,錯過了最佳拔除時機。因此,就算沒有疼痛表現也不要忽視智齒的存在,建議大家要定期拍片觀察智齒!
  • 智齒到底要不要拔?
    你有被智齒困擾過嗎? 你拔過這顆「頑皮的牙齒」嗎?,下頜骨變窄,牙齒功能的廢退,造成了智齒萌出困難的問題。通常智齒萌發的空間不足,而會倒在第二大臼齒上,因而造成第二大臼齒清潔不易,甚至是牙齒部分吸收的現象,造成患者不舒適或牙疼。
  • 牙齒最怕哪三件事?智齒一定需要拔嗎?一次說清楚……
    牙齒最怕哪三件事?智齒一定需要拔嗎?>牙結石、齲齒、牙周病……你有被這些牙齒問題困擾過嗎?刷牙應該橫著刷還是豎著刷?牙齒健康不僅僅是「面子」問題還直接影響每個人的生活和健康牙齒不健康會帶來哪些不便和危害?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關於牙齒的那些事兒!
  • 長了這5種智齒必須拔!
    智齒是口腔中最晚長出的牙齒,是從正中的門牙往裡數的第八顆牙齒,智齒一般有1~4顆不等。  智齒在16~25歲開始萌出,這時人的生理、心理髮育接近成熟,所以被看作是「智慧到來」的象徵,故稱「智齒」。但是智齒和聰不聰明並沒有什麼關係。  每個人智齒萌出的時間有差異,有的20歲以前長出,也有的中年以後長出,還有人終生不長,也不一定四顆智齒都會長全。  因為現代人類頜骨逐漸退化,缺乏足夠空間容納智齒萌出,讓其沒有「立足之地」,就會出現智齒歪著長、斜著長、橫著長甚至倒著長,頂著鄰近的臼齒長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