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食取稱意,衣取適體,即是養生之妙藥。」
01
從古至今,越來越多人注重養生。身處高科技時代的今天,我們如果一味地只靠著食補藥補來養生已經不夠了。
古時孔子總結出的養生理論直到現在也僅有少數人能夠做到。少年好色、壯年好鬥、老年好貪,基本上是所有人的通病。簡單舉個例子,現如今很多老年人家裡放的東西都不捨得仍,總覺得還能放,還能吃。
02
除了一些歷史名人總結出來的養生之道外,在民間來會流傳出一些諺語,這些諺語的產生往往都是來自於生活經驗,像「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
這句話的前兩句想必大家都經常能聽到,但是真正的精妙之處卻不在前兩句,而是在後兩句。在後兩句中能剖析出養生訣竅。接下來咱們仔細分析一下這句古老的諺語。
03富不住大屋
從字面上來理解,這句話講的就是富有了不能住大的房子。為何會這麼說呢?其實就是因為民間流傳的說法,說住了太大的房子之後,房間對身體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再一個就是房間太大了之後,聚攏不住陽氣,尤其對一些男士不利。
當然了,還有另一種解釋就是一直住在富麗堂皇的房屋中會讓人失去了鬥志,身體機能各方面會逐漸退化。還有一些農村老百姓會覺得住上大房子會被小偷給惦記上,嚴重的還會被一些黑心官吏給盯上,借著房子的名義來敲詐。
當然了,這句話解釋有很多種,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是哪種。
04窮不行遠路
這句話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從字面上來理解,本身就窮,你再行遠路不更窮了嗎?路途中肯定要吃飯住店,這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其次就是遠路會讓一些窮人患上疾病,嚴重的會讓人死於路途之中。
再就是在一些山間林地,運氣不好的還容易遇上土匪,一旦遇上土匪,錢財會給你搜刮的一點不剩,嚴重的時候人都給你擄走。當然了,這只是在古代流傳通用,現如今人們生活水平都相對提高了,窮人也能出遠門了。
05老不洩殘精
每個人都無法躲過死亡,人老了之後,身體就會大不如前,這是一種規律。如果想要繼續保持一個強健的體魄,那麼只能是消耗自己的精力。其實不僅僅是生命有限,一個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到老了還在發洩精力,那麼真的就如同自己摧毀自己的身體。
現如今在農村,很多老年人還是會繼續下地幹活,這是不可取的,這是在自損精力。當然也和農村生活條件不好有關。相比農村,城市中的老年人就比較注意養生,在平時他們會遛遛狗,下下棋,這樣的生活是正確的,既能夠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又不會對身體有損傷。
06少不食壯火
從字面意思上理解,這句話就是告訴少年不食大補食物。少年本身精力就比較旺盛,正處於身體發育時期,需要保持一個基本的平衡,一旦打破了這個平衡,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現如今很多家庭給孩子買一些大補的食材,來給孩子增強營養,其實對於孩子來說是消受不了的,一些流鼻血的孩子就是例子。真正的養生其實不在於真正吃喝玩樂,關鍵在於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身體,而想做到這兩步,最重要的就是要在什麼時期幹什麼事。
07往期精彩內容
歷史上的「坑殺」等於活埋嗎?其實不是的,要比活埋還殘忍得多
林衝號稱八十萬禁軍總教頭,聽上去很唬人,放到現在多大的官職?
武則天鎮國之寶現身嵩山,被一採藥農民撿到,自願上交國家
古人講:「飽漢不知餓漢飢」,下半句更為精髓,說透了生活現實
參考資料《民諺俗語集》《中國傳統俗語叢書》《中國俗語》
文章題目:古語云:「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其實還有兩句,這才是精華文章作者:尋歷史真相-Rookie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