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隊發現範增墓,內有一元朝盜洞,專家考證後:盜墓賊是個蠢蛋

2020-12-19 趣觀歷史

引言

據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史記·高祖本紀》記載,漢高祖劉邦曾有言:「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意思是項羽因為後來沒有重用範增才被劉邦所擒獲,可見其對範增的評價之高。範增作為歷史上有名的謀士,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少關於他的傳說,被後人所津津樂道。

項羽曾經卻十分重視範增,不僅賜下諸多賞賜,甚至尊其為「亞父」。於是在範增死後,歷朝歷代的盜墓者便打起了範增墓的主意。此前,我國的考古隊在發掘一座疑似範增墓的古墓時,發現其中竟然有一個盜洞,專家們在仔細查看之後大笑這個盜墓者真有意思!

▲範增劇照

01

江蘇省徐州市的歷史之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末期,而徐州此後更是成為了「華夏九州」之一。徐州不僅是我國淮海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更是戰爭時期的兵家必爭之地以及和平年代的商賈雲集中心。

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徐州,境內古墓眾多,而這些古墓就包括了西楚「亞父」範增的墓葬。時值1997年,徐州市組織了考古專家對這個傳言中的「亞父冢」進行了考古發掘,並從中出土了銀縷玉衣、鎏金獸形硯等文物。

▲銀縷玉衣近照

經過專家對所謂的「亞父冢」中出土文物的樣式和銘文進行了仔細的研究後發現,這其實是一座漢代古墓。但是由於墓葬中並沒有出土直接表明墓主身份的文字,專家們只能確定這座墓葬屬於漢朝的彭城王,至於是哪一任彭城王,目前的證據還不明確。

在考古發掘完畢之後,這座彭城王墓便公開成了古蹟景點。人們在進入其中觀賞之時,發現這座古墓之中的牆壁上竟然存在著一個盜洞。據介紹這是曾經元朝時一個叫「賈胡」的盜墓賊覬覦「亞父」範增的陪葬品,耗費了整整二十年在這裡打出了一個盜洞。

▲盜洞,是盜墓者進入古墓的唯一辦法

02

此前徐州市考古隊在對這座彭城王墓進行發掘之時,便發現建造這座墓穴所用的材料為漢代帝王的墓葬經常會使用的一種特別堅硬和沉重的石材,黃腸石。在修建墓穴之時,工匠曾在墓穴上方用黃腸石組成了一個巨石陣形成保護措施,以保護墓穴不被盜墓賊鑿出盜洞。

因此,縱然考古隊在發掘這座墓葬時也動用了現代化的機械輔助,可想而知在科學技術落後的古代,這座黃腸石陣簡直就是超級「防盜門」,怎麼會出現盜洞呢?

▲專家在考古現場舊圖

考古專家們對此也感到十分好奇,於是對周圍的環境再次進行了勘察,哪知結果卻令人哭笑不得。這個盜洞出自元朝時一個叫作「賈胡」的盜墓俠客之手,並且花費了他整整二十年時間。

原來,這個盜墓俠客賈胡聽說了江湖上傳得沸沸揚揚的「亞父冢」後,也對傳聞中的財寶嚮往不已,便經過研究找到了此處。發現墓葬之後,他大喜過望,立即開鑿盜洞,卻發現墓穴竟然是用傳說中的黃腸石建造的。

▲王侯地宮石材,出土的黃腸石

03

因為不願意放棄這近在眼前的財富,賈胡做了一個讓後人啼笑皆非的決定:「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在墓穴上方建造起一座房子掩人耳目,隨後自己慢慢地開始在屋內挖盜洞。但是由於沒有先進的工具,他只能靠「水滴石穿」的辦法慢慢地磨穿這些黃腸石。

或許連賈胡自己也沒有想到,這一挖就是二十年!所幸付出總算是換來了回報,他終於成功地進入了墓室,並盜走了許多他認為最值錢的物件後一夜暴富。然而讓人再一次捧腹的是,這個盜墓俠客沒過上幾天好日子便因為這些來歷不明的古董被官府逮捕了,二十年日以繼夜的努力功虧一簣。

▲如今徐州夜景圖

整整二十年的時間,而且幾乎是賈胡一生中最寶貴的年華,被錢財蒙蔽了雙眼的他竟然就這樣浪費掉了,最後還落得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結局,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賈胡的盜墓方法也是讓人哭笑不得,在墓穴前掩耳盜鈴。不過由於古代沒有專業的工具,全憑人工一點一點地往下挖,終耗費20年光陰。這樣鍥而不捨的精神和毅力,如果放在工作中,賈胡或許能夠獲得更加豐厚的報酬。

結語

清代時有位無名氏曾將西漢開國名將淮陰侯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謀收入了《三十六計》之中,盜墓者賈胡明明將這樣的計策都使得爐火純青,卻捨本逐末賠上了自己大好的年華,真不知道該說他聰明還是愚蠢。

參考資料:

《史記·高祖本紀》

《史記·淮陰侯列傳》

《三十六計》

相關焦點

  • 湖北襄陽有座「吃人墓」,內藏流沙河,先後吃掉80多個盜墓賊!
    將這個地方挖掘一段時間之後,卻發現了無數盜洞,大家都很失望。 盜洞 專家們面色鐵青的看著這個墓葬旁邊多達七八十個盜洞,專家們心裡很清楚這種情況並不是好的
  • 河北村民在墓地周圍發現三個盜洞,專家趕來後,挖出一盤英語磁帶
    在保定市西南部的曲陽縣,發生過一件令考古專家極其痛心的事。2011年除夕夜,村裡人都在慶祝新年時,有一群盜墓賊偷偷摸到了村裡,私自對古墓進行挖掘。按照村裡人的說法,古墓的主人是西漢名將李左年,墓地前有一塊石碑,上面寫著「漢廣武君李左車之墓」。這位李左年,是西漢初期的名將,其事跡在河北地區流傳多年,至今仍能聽到很多傳說。
  • 戰國大墓發現9米盜洞,出土一把神劍,專家:又是一科學未解之謎
    最著名的古墓當屬秦始皇陵了,但是秦始皇陵至今都沒有人去挖掘,是因為那其中隱藏著很多的機關,豪華的陵墓之中到底有哪些寶物誰都不知道,但是除了這些之外,還有著名的古墓那就要說戰國時期的了,戰國大墓發現9米盜洞,出土一把神劍,專家:又是一科學未解之謎。
  • 這個墓穴有幾十個盜洞,卻因為這一陷阱,害死各朝各代盜墓賊
    2000年的時候在河南發現了一座古墓葬,村子裡面的人都知道這個古墓的存在,而且還說古墓裡面有個傳說,說是有個超級大的金王鼎。由於這個村子繼承了幾代人,所以這個古墓的傳說吸引了不少的盜墓賊,想要來這裡撈一把油水。
  • 打開「墳莊大墓」,考古隊發現了「穿越」之物,專家卻無法解釋
    在北京的西南方,有一個叫做「墳莊村」的地方,擁有從唐時期到明清時期大量的古墓。在其中的一座古墓裡面,就發現了超越時代的隨葬品,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這次考古專家們真的發現了一座古墓,但是古墓裡沒有「韃摩王」,也沒有蛟龍。
  • 考古隊挖掘光緒墓,一名軍醫鑽進皇后棺材,五秒後跑出來嘔吐不止
    《周禮·春官·冢人》中有記載:「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為左右。」一般來說,君王或者王公貴族的墓穴中,會放很多價值不菲的陪葬品。後世的盜墓賊,也就把目光對準了這些王公貴族的墓穴。這樣的現象,對考古學家的研究造成了很大的阻礙。很多墓穴被發現之後,裡邊都已經被盜墓賊破壞的差不多了,這座墓穴也就少了很多價值。
  • 盜墓賊挖15米盜洞後放棄,卻不知離墓中珍寶僅5釐米,專家很慶幸
    像一些有身份人的古墓裡總會留著大量的陪葬品,而那些都是我國寶貴的文化財富。像慈禧、嬴政等人的陵墓裡就有不少的寶貝。不過也正因文物太值錢了,所以也有少數不法分子去偷盜陵墓裡的文物,如東陵就被人盜過。9年前,1座漢代古墓差點就遭了毒手,盜墓賊把古墓挖了15米後選擇了放棄,但他們距墓中10噸珍寶僅5釐米的差距,真的是太懸了。
  • 青海有座「妖魔洞」,考古隊挖完表層突然撤離,後被盜出2億文物
    其實發現的時候考古隊員是很悲觀的,因為當地人忌憚妖魔的傳說,但歷代的盜墓賊可不怕,200餘座大小古墓基本都被盜了個乾淨。不過隨後有當地老人透露,最主要的「妖樓」還沒被盜。所謂的「妖樓」,就是熱水古墓群中最大的那座墓,考古專家稱之為血渭一號大墓。此墓很是顯眼,高達33米,東西長55米,放眼望去,和背後的兩條山脈呈「二龍戲珠」之勢。
  • 秦始皇陵被盜,墓中發現盜墓者骸骨,專家:這改變了中國盜墓規矩
    當時有兩位盜墓賊已進入盜洞,但是卻意外死在了陪葬墓中。考古專家甚至直言:正是因為這兩位盜墓賊死在了墓中,而改變了中國盜墓規矩,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座秦始皇陵陪葬墓,其出土位置位於秦始皇正陵西北部。根據相關負責人介紹,這座陪葬墓與之前發現的其他墓穴不同。因為從修建方位來看,這座墓穴並未指向秦陵封土,因此墓主人很大概率不是秦始皇的血親。
  • 古墓密布盜洞,專家已絕望,為何最後卻挖出1000多件國寶級文物?
    不過,考古人員在勘探的過程當中卻非常意外而心痛的發現了,這一個巨大的古墓上竟然滿布了12個大小不一的深深的洞口,看起來肯定是盜墓賊所挖掘出來的盜洞。一下子就發現了12個盜洞,說明了這個古墓的價值極高,盜墓團夥都很識貨,因此對這裡進行多次的盜擾;也有可能是從古到今就已經有多夥的盜墓賊對這座古墓進行過盜掘。
  • 千年古墓發現15米盜洞,專家搶救性挖掘,只挖5釐米就挖出1噸黃金
    而在歷史上相關海昏侯墓的傳說故事也是不計其數,都推斷裡邊藏著不計其數的稀世珍寶,盜墓賊們也是花盡了思緒,但都沒能尋找。實際上,這些人找不著也是事出有因。由於就在劉賀安葬後沒多久,其埋藏地江西南昌一帶就發生了一次地震。地震災害立即將海昏縣吞沒進了鄱陽湖,順便也把劉賀的墓也淹了進來。那樣一座水下墓,古時候盜墓賊即使有很大的本領,也是萬般無奈的。
  • 最倒黴的盜墓賊:挖盜洞15米後放棄,距墓中10噸珍寶僅5釐米
    一、村民深夜聽到有異響,報警後竟發現是有人在盜挖古墓。本來還以為是誰在聚眾鬧事,沒成想到了現場後,卻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深坑。而且這個深坑上圓下方,一看就是經專業人士打造而成。至於究竟是哪方面的專業人士,憑警察多年的辦案經驗來看,絕對是盜墓賊無疑。也就是說,之所以會有異響產生,主要是因為有盜墓賊在盜挖古墓。
  • 李世民嫡女的公主墓被發掘後,考古家發現了一件盜墓賊無恥行為
    李世民嫡女的公主墓被發掘後,考古家發現了一件盜墓賊無恥行為都知道古時候的帝王家的陵墓做的都很是豪華,甚至真的做的就像是他們生前所居住的宮殿一樣,所以很多盜墓賊就瞄準了這些帝王家的陵墓一個一個去偷,以求得發家致富。
  • 古代的盜墓賊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墓中的一樣東西,從來不拿,拿就出事
    古人相信人死後會進入另一個世界,為了不在另一個世界吃苦受罪,人們就會在墓中隨葬大量的陪葬品,有時候還會生殉活人。但正是因為墓中有價值連城的各種財富,這就引來了一群特殊人群的注意。 這些人就是盜墓賊。盜墓是什麼時候興起的,已經無法考證,但可以肯定厚葬的歷史有多久,那盜墓的歷史會有多久。
  • 千年古墓有9條盜洞,文物卻一件也沒丟,專家打開石棺後恍然大悟
    但這也並不代表著不存在,一千年古墓有9條盜洞,裡面的文物卻一件也沒有丟失,專家打開石棺後才恍然大悟。我國的文物不是在博物館看到,就是在某些古玩市場或文玩黑市看到。博物館內的文物大多是由民間發現上報文物部門,而古玩市場與黑市的文物大多是盜墓者偷盜而來,或者是通過非法手段獲得的。
  • 最幸運的諸侯墓:盜墓賊挖15米後放棄,離墓中10噸寶物只差5釐米
    2011年3月的一天晚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附近的村民聽到了一陣又一陣嘈雜聲,第二天村民就特別到了山上一看,嘿,一個大洞赫然出現在了山中,洞挺深的,村民也不知道幹嘛的,就報了警。警方抵達後,有個處理過此類案件的警察看了後,就明白是盜墓賊幹的,這就是個盜洞,於是又立刻聯繫了文物保護局,考古隊也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經過測量,盜洞足足有15深,考古專家也是有些緊張,不知道這墓還剩下多少東西。
  • 幸運的漢代古墓:盜墓賊挖15米後突然罷手,離10噸財寶僅差5釐米
    眾所周知,盜墓賊最大的幸運就是碰見一個滿是寶藏的古墓,而最大的不幸,就是與墓中財寶僅差毫釐的時候,卻突然放棄,與一夜暴富的機會失之交臂。然而,世間之事就是如此奇妙,漢代有一古墓就是碰見了這樣一夥盜墓賊,據盜洞顯示,如果盜墓賊再往前挖5釐米,這墓也就被破壞了,其中的10餘噸財寶,我們也很可能見不到了。
  • 盜墓賊最痛恨的墓葬方式之一,黃腸題湊的墓葬規格實在太高了
    盛行於秦漢時期的「黃腸題湊」墓,就是讓無數盜墓者痛恨不已的墓葬類型。這4個字好像有些難以理解,我們來挨個看一下。所謂「黃」字不用多說,指的就是黃顏色。而「腸」則是指的柏木的形狀,「題」指柏木一端,「湊」指柏木頭部相對。
  • 令盜墓賊,蒙受巨大損失的「黃腸題湊」墓,為何難盜?
    所謂風險大,指的是盜墓有兩大風險:一種是墓葬裡面有什麼暗器機關,會導致自己喪命。另一種則是盜墓是犯罪行為,一旦被抓必然牢底坐穿。而所謂利潤大:如果盜挖一個古代達官顯貴的陵墓,挖出裡面一兩件文物,就夠吃好多年的。不過,2011年那會兒,陝西有幾個盜墓賊,發現了一座秦朝時候的陵墓,於是盜墓賊準備好盜墓器材,準備進行盜墓。
  • 防盜手段最高明的古墓,30多個盜墓賊葬身墓中,文物至今保存完好
    但是因為古時候貴族的古墓往往伴隨著很多貴重的文物,所以一直以來,這些古墓都遭到了盜墓賊的惦記,他們往往不惜一切手段都會將古墓打通,不僅對墓室的完整性造成了很大的破壞,還會對大量文物造成不可恢復的破壞。不過有一些古墓在建立之初就設置了很多防盜的設施,有的可能是一些機關,有的則是藉助特殊的地形,因此這樣的古墓往往就會將一些不懂考古的盜墓賊永遠的留在墓中,成為墓中主人的陪葬品,不得不說是咎由自取。要說防盜手段高明的古墓有很多,但是其中最亮眼就是河南上蔡縣的一座古墓,雖然很多人知道古墓的位置,但是沒有盜墓賊可以從中將文物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