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逢時的鋼鐵巨獸!法國二戰「陸地戰艦」,夏爾2C超重型坦克

2020-12-17 雷姐的機械空間

引言

法國索摩亞S35坦克

說到二戰法國坦克,大多數人可能沒有什麼印象,畢竟,號稱歐洲第一陸軍的法軍在德國裝甲部隊的攻勢下,僅38天便完全失去抵抗能力。但是,不能否認,在戰役過程中,像雷諾系列、索摩亞S35以及夏爾B1等法國輕重型坦克在對抗德國裝甲部隊時都有著不錯的表現,只是面對德軍出色的戰術,這些性能優異的法制坦克最終也只能成為德軍"閃電戰"光輝戰績下的陪襯。甚至,有些坦克還未參戰便被德國俘獲,其中,就包括號稱"陸地戰艦"的夏爾2C超重型坦克。

初代坦克不堪大用

以聖查蒙德代表的法國初代中重坦克地形通過能力很差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現了各種新武器。1916年9月,英國在索姆河戰役中首次在戰場上使用坦克。從那時起,坦克這種武器比較受歡迎,在戰場上表現也不錯。不斷變化的戰場,對新的坦克實驗產生了重大影響。作為法國歷史上唯一一款正式列裝的超重型坦克,夏爾2C超重型坦克研製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研製該坦克的初衷是希望法國陸軍能夠裝備一款可以和英國Mk.V型對標,擁有強大火力和陣地突破能力的新型重型坦克,以取代法國陸軍當時裝備的越野能力差,火力裝甲貧弱,設計也非常原始的初代坦克,聖查蒙德和施耐德CA.1坦克,增強法國陸軍的突破能力。

"陸地戰艦"誕生

夏爾2C超重型坦克

這個龐然大物,看起來有點現代坦克的影子

1917年,法國以剛剛研製出的雷諾FT-17輕型坦克為交換條件,以物易物從英國獲得77輛Mk.V型重型坦克。英國這些技術成熟,基於實戰經驗不斷改進發展的Mk.V坦克到來極大地推進了法國新型國產重型坦克的發展。1918年,代號FCM2C的70噸級超重型坦克的研發設計工作被迅速完成。同年,法國陸軍下達300輛夏爾2C超重型坦克的採購訂單,並計劃在1919年春季行動前,將這300輛"陸地戰艦"投入前線使用。

裝備亮劍同款"義大利炮"

夏爾2C超重型坦克有著強大的火力和裝甲

此外,雖然對比一戰時期的英國Mk.V型重型坦克57mm主炮和6mm裝甲的配置,夏爾2C超重型坦克的李雲龍同款"義大利炮"也就是M1897型75mm火炮和45mm的主裝甲厚度可以說是頂級配置。甚至,相比法國戰役期間德國裝甲部隊使用的一號、二號、三號、四號坦克,夏爾2C超重型坦克的火力裝甲也略勝一籌。不過,由於之前提到的機動性,和過高的車體引發的主炮射界問題。可以預見,假使法國成功將夏爾2C超重型坦克投入前線作戰,其結果可能也並不會比後來同樣因為笨重而被德軍裝甲部隊包圍殲滅的蘇聯KV-1重型坦克要更好。

坦克內部的機槍手

該型坦克長度達到10.27m,寬度為3m,高度為4.01m,這個龐然大物武器配置可不簡單,首先,炮塔裝備一門75毫米火炮,有3名乘員,後艙裝有機槍炮塔,炮塔上裝有哈奇開斯8毫米機槍,一共裝備4挺機槍,整輛坦克總共有12名乘員:包括駕駛員、指揮員、裝填手、炮手、機械師、助理機械師、電工、無線電操作員和四名機槍手。

未戰被俘

法國戰役期間被就地摧毀的夏爾2C超重型坦克

然而,被寄予厚望的夏爾2C超重型坦克並未獲得大量生產,直到1922年,法軍才接受首批全部10輛,這也是唯一一批夏爾2C超重型坦克。而且,這10輛夏爾2C超重型坦克在後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幾乎沒有光輝表現;6輛因為超重無法從火車上卸下被法國士兵就地摧毀,另外4輛夏爾2C超重型坦克則由於法國投降的太快,被德軍全部繳獲。相比在戰爭中給德國裝甲部隊造成不小損失的夏爾B1重型坦克,夏爾2C坦克的表現著實令法國有些難堪。

而之所以夏爾2C沒能獲得大規模量產,並向世人交上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提前結束,夏爾2C自身諸多的設計缺陷和高昂的設計成本,亦是導致夏爾2C超重型坦克沒能大量服役,以及二戰期間該坦克沒能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原因。

高昂的生產成本

FT-17坦克機動靈活性能可靠

一戰結束後,作為戰爭前線,飽受戰火蹂躪的法國已經再也負擔不起高昂的軍事支出。1920年,製造生產一輛FT-17型坦克只需100000法郎,而一輛夏爾2C坦克的造價卻高達2000000法郎,是前者的20倍,製造300輛夏爾2C重型坦克的費用足足可以生產6000輛雷諾FT-17坦克。而且夏爾2C坦克的性能也不是很如意。而值得注意,法國戰役期間英法聯軍的所有坦克數量相加也只有5800輛,而德軍更少,只有2700輛坦克。

行動緩慢的龐然大物

夏爾2C超重型坦克比現代主戰坦克還大

其次,夏爾2C超重型坦克最初研發時的重要設計目標便是坦克必須能夠翻越突破一戰時期最寬最深的塹壕,同時坦克的寬度又不能超過火車平板車的寬度。因此,夏爾2C超重型坦克有著極其誇張的長寬比和車體高度以及火力裝甲用於滿足這些設計要求,這導致夏爾2C從最初的38噸一路飆升到即使是現代主戰坦克也很少達到的70噸重量。

夏爾2C超重型坦克能力有著極強的地形通過能力

此時,儘管10.27米的長度,4.01米的車身高度仍然足以越過一戰時期最寬最深的塹壕,2.95米的寬度也剛好與火車平板車適配。但是,2臺梅巴赫提供的500馬力顯然已經不足以支持70噸重的夏爾2C坦克進行快速機動,且由於夏爾2C坦克的發電機系統的經常發生故障,本來最大越野速度就只有8KM/小時的夏爾2C坦克,其實際行駛時的速度因為發動機功率和發電機經常故障往往還要更慢,一般只有5KM~7KM/小時,與步兵步行前進的速度差不多。

短腿的"油老虎"

火車平板上的夏爾2C超重型坦克

同時,夏爾2C還是只短腿的"油老虎"。夏爾2C超重型坦克擁有一個巨大的1280升的油箱,比現代主戰坦克德國豹2的油箱還大。可是,即便擁有一個如此巨大的油箱,夏爾2C坦克的最大續航距離也僅有150公裡,平均每公裡油耗高達12.2升。相對的,現代德國豹2坦克的1200升油箱能夠提供550公裡的行駛距離,而同時期的英國Mk.V型重型坦克的每公裡油耗只有5.6升,差距可見一斑。過於耗油和行程短也被視為夏爾2C沒能大量生產的因素之一。

引發歐洲重型坦克軍備競賽

蘇聯T-35多炮塔重型坦克

然而,縱使夏爾2C超重型坦克產量稀少表現不佳缺陷頗多,但這型"陸地戰艦"畢竟在法國軍隊中服役了近20年,其高大威猛厚重的外形在該坦克的服役歷程中可謂對當時的英蘇造成了極大的震撼,直接促使了後來英國A1E1"獨立"號重型坦克和蘇聯T-35重型坦克的研製工作。而且,值得一提,德國入侵波蘭前夕,在莫斯科軍事學院,蘇聯都以法國的夏爾2C超重型坦克模型為假想敵目標,訓練其坦克部隊。由此不難看出夏爾2C坦克的影響力。

生不逢時的"鋼鐵巨獸"

被德軍俘獲的夏爾2C超重型坦克

以現代視角去看法國夏爾2C重型坦克,夏爾2C在當時似乎是一個完全過時的"鋼鐵巨獸"。可是,回到夏爾2C重型坦克研發的時代,並對比同時期的其他坦克,夏爾2C超重型坦克在火力裝甲和突破性上,顯然遠遠超過同時代的MK.Ⅴ型等初代坦克。固然,夏爾2C的有著70噸的重量,其長寬高放到現代也令人瞠目結舌。但是,需要指出,這些設計規格與夏爾2C坦克的初始設計要求相關,並且,我們必須承認,夏爾2C超重型坦克出色的實現了當時法國對新型重型坦克性能的要求。總得來說,夏爾2C最主要的問題是生不逢時和高昂的造價,假如該坦克能早誕生哪怕半年,世人對夏爾2C超重型坦克的評價恐怕都會大有不同。

相關焦點

  • 「拖拉機+機槍=坦克?」——邱吉爾的「陸地戰艦」夢想
    重型坦克的火力強悍,可以達到88~152mm火炮!但是英國的「馬蒂爾達」2型坦克,40mm機槍和78mm裝甲,力敵同為2pdr,37mm機槍和75mm裝甲的德國PzKpfw3型坦克早期版本。當然,PzKpfw3型坦克後來改良了。1940年之後,第二版的3型坦克變成了40口徑50mm機槍,到了後期又進化成了60口徑50mm的版本。
  • 生不逢時的廢鐵,二戰美國的T-28超級重型坦克
    盟軍開闢第二戰場後,美軍考慮到突破齊格菲防線上那些鋼筋水泥的永久性工事可能會面臨巨大的困難,於是決定設計一種火力強大、堅固耐揍的重型坦克,由這種鋼鐵怪獸打前鋒突破德軍的防線,同時,如果進攻日本本土,這種超級坦克碾壓日軍的陣地和薄皮「小豆丁」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怎麼分析超級坦克都是結束戰爭的必需裝備,於是項目上馬。
  • 「鋼鐵巨人的怒吼」二戰吊打德軍的法國B1系列重型坦克
    本文作者為煩惱的愛,主編為薩沙,如果轉載請務必註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鋼鐵洪流只用了6周時間就把擁有3000多輛坦克,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給擊潰了。可能很多人都會以為法國坦克性能低下,不然怎麼會這麼不堪一擊呢。其實恰恰相反。法國當時擁有二戰初期最優秀的S35中型坦克和B1系列重型坦克。
  • 二戰日軍的超級重型坦克和「日版」B-29超級轟炸機
    作為一個自然資源嚴重匱乏的島國,日本在二戰列強中屬於先天營養不足但侵略野心極高的國家。然而,二戰卻是一場以鋼鐵為肌肉、以石油為血液的戰爭,這種矛盾直接影響到日本的軍事力量建設。
  • 史達林的大號雜貨鋪,蘇聯超級重型多炮塔坦克,T—42超重型坦克
    史達林的大號雜貨鋪,蘇聯超級重型多炮塔坦克,T—42超重型坦克 從二十年代末開始,蘇聯在早期的坦克研發上,曾經一度走上了奇葩的多炮塔坦克歪路。
  • 蘇聯重型坦克巔峰之作,震驚世界的鋼鐵巨無霸,IS-3重型坦克
    在這場戰鬥的終末,笑到最後的是蘇聯人和他們那些看似粗糙的坦克設計,他們在二戰中最後的巔峰之作,則是震驚了世界的鋼鐵巨無霸——IS3重型坦克。 一、東線的坦克爭霸戰 不同於1939年至1940年的西線坦克戰,戰爭雙方的主力都是輕型坦克,中型坦克數量極少,東線的蘇德戰場可謂是真正意義上的坦克大戰。
  • 它曾是德軍裝甲部隊的夢魘,有鋼鐵巨獸之稱號——KV-1重型坦克
    KV-1重型坦克的火炮系統 首先,KV-1重型坦克裝備了一款41.5倍口徑的F-32型76.2毫米坦克炮。其最大儲彈容量大於70發,按照發7發/分鐘的平均射速,KV-1重型坦克的戰場可攻擊(不間斷攻擊)周期維持在1-2小時以上。
  • 擁有5個炮塔、堪稱陸地巡洋艦的蘇聯坦克——T-35重型坦克
    而今天的主角,便是科技樹被點歪後的產物,一款來自前蘇聯的陸地巡洋艦、唯一量產並且經歷了實戰的多炮塔重型坦克:T-35。FCM-2C重型坦克另一方面,受到「陸地巡洋艦」的觀念、軍艦旋轉多炮塔以及一戰塹壕戰的影響,法國在一戰末期就開發了FCM-2C重型坦克這一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多炮塔+旋轉炮塔重型坦克,Char B1重型坦克也在緊張的研發當中,並在1929年推出原型車進行測試;
  • 二戰前夕法軍的鋼鐵洪流,德國鼓起了多大的勇氣,敢去挑戰法國?
    除了修工事外,法國人也開始新型坦克的研製工作,一戰時的戰場證明了這種武器的可行性。雖然法國並不是最早使用這種武器的國家,可對其的理解程度卻處在了領先的地位。  小而精悍的步兵坦克和S-35型騎兵坦克  哈奇開斯H35和雷諾R35都是法國的輕型步兵坦克,二者在外觀和屬性上差別並不是很大,這裡就哈奇開斯坦克為主了。先提一點,步兵坦克可不等於重型坦克,它的關鍵屬性只有裝甲和能讓步兵跟上的移動速度,並沒有重量和體型的要求。
  • 裝甲才是正義,美軍二戰T28/95超重型坦克始末
    但凡玩坦克世界或者戰雷陸戰的同學們應該有種感覺,如果有一臺車,當你自己開時鬼火冒,遇到敵人開時同樣鬼火冒。請問哪臺坦克最符合這個設定? T28/95美國人或許是一直到二戰才從孤立主義政策中走出來,因此對陸軍的建設一直很拖沓,坦克也是一樣。
  • 蘇軍「陸地無畏艦」有多猛,152mm火炮打服德軍,比虎式坦克都重
    在二戰的歷史上,德國是二戰期間公認的坦克王國。尤其是德國的重型坦克更是幾乎神話般的存在,虎式、虎王還有鼠式坦克,這些重型坦克都各自有各自的優勢和絕招。然而無論是虎式還是虎王,德國重型坦克都不如一款蘇聯重坦傳奇。
  • 坦克世界還原法蘭西鋼鐵巨獸查爾B1,巴黎陷落前靠它避免投降?
    法國自稱高盧雄雞,自封歐洲陸軍強國,但二戰時卻意外地被德軍閃電戰穿越阿登森林,西線戰役爆發1個月就被打趴下投降,這也導致人們用大量的辱法梗調侃法蘭西。法蘭西有沒有一款坦克抵抗德國的鋼鐵洪流呢?1920年7月,法國陸軍的艾斯丁將軍提出了一種設想,認為法軍需要一種多用途坦克,該坦克將用於取締目前的雷諾FT17。因此在1921年1月,對新型坦克的研發開始了,其最終產物就是查爾B1。
  • 二戰日軍坦克有多小?蘇軍繳獲94式輕型坦克後,發現鑽不進去
    在二戰中,坦克作為各個工業強國的工業巨獸成為了戰場上的絞肉機,特別是在歐洲戰場各國先進的坦克大規模集群化作戰,各類型的坦克成為主角,這樣的鋼鐵巨獸在歐洲戰場上的各個角落裡用主炮宣洩戰爭的欲望。而在東方戰場,作為主角卻在當時還是農業國家的中國,坦克是無法觸及的。
  • 53噸重的鋼鐵巨獸,蘇軍「152神教」的起源,KV2重型坦克
    BT系列快速坦克和T-26坦克,在三十年代中前期還算是可堪一戰的同志。但到了三十年代末和四十年代初,隨著反坦克火炮威力的增大,可堪一戰的同志有些不堪一用了,它們的裝甲變得越來越非常不可靠,加之它們實在是跑得太快,步兵很難跟上它們,往往坦克兵一腳油門就不見了蹤跡,而等步兵找到坦克時,時常吃驚地發現這些脆弱的輕型坦克,橫七豎八的躺在芬蘭人的陣地前,一個個從不可靠的同志,變成了死掉的同志了。
  • 英國巨獸:神秘的FV215B重型坦克,華而不實的玩具
    比如坦克。坦克技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得到了飛躍,以蘇聯T-34中型坦克和德國虎式坦克為代表的重型坦克,成為了那個時代的象徵。而在冷戰開始之後,北約迅速認識到自己面對蘇聯新一代的重型坦克,僅靠手中的百夫長,M48難以應對。在這種情況下,坦克的發明國英國就設計出了兩款自己的重型坦克,它們就是FV4005與FV215B。
  • 二戰中蘇聯的王者重坦——IS-2重型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陸軍是唯一能夠和納粹德軍鐵騎相互抗衡而不落下風的軍隊,這完全得益於蘇聯紅軍那強悍的作戰能力以及蘇聯陸軍中強悍的坦克部隊,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二戰蘇聯坦克部隊中的一款主力坦克——IS-2重型坦克。
  • 二戰美國重型坦克結晶,M26「潘興」的孿生兄弟,T32重型坦克
    二戰時期美國雖然積極研發坦克,拿出了很多型號的裝甲車輛送入戰場,但是在重型坦克領域卻無法和同時期的幾個坦克大國相競爭,好在經過一系列的實驗之後,在二戰末期終於有了滿意的重型坦克,這就是T32。雖然M26定位為重型還是中型曾有過爭論,它的體重確實也達到了41.9噸,但是在美軍的戰鬥編制裡,它是被劃分到中型坦克一類的,也許是和德軍的黑豹中型坦克看齊吧。在M26原型車T26的研發時,設計師就著手在T26的基礎上衍生出一款重型坦克,這就是T26E4。雖然T26E4成功的將長身管90毫米坦克炮裝上坦克,但是因為底盤承載能力不夠,坦克無法安裝重裝甲。
  • 二戰期間日本唯一量產的重型坦克95式重型坦克
    ,從真正意義上講,二戰期間義大利的M14坦克和日軍97式坦克都只能算是輕型坦克,日本從一式坦克量產開始,一式才能真正意義上中型坦克但是火力依舊是47毫米48倍徑坦克炮,充其量與二戰初期德軍的三號H型坦克是同個檔次,而一式坦克的量產已經是1944年的事情了,在東線蘇聯已經研發出了T34.85坦克,德國也有豹式中型坦克等,英國獨立製造巡洋坦克也開始裝備75毫米45倍徑火炮。
  • 二戰時期,日本重型坦克超「虎」式2倍,沒上戰場成為玩具和笑話
    戰爭初期,德國依靠「閃電戰」,以及機械化部隊,創造性地將坦克組建成坦克集群,形成剛猛無比的鋼鐵洪流,橫掃歐洲戰場。特別是「虎」式坦克,更是令盟軍談「虎」色變。虎式坦克從1942年下半年開始服役,直至1945年德國投降,一直活躍於戰場第一線。
  • 二戰中的無畏護國公,英國的重型巡洋坦克,克倫威爾巡洋坦克
    可到了二戰時期,英國人偏偏又用這老兄的名字命名了一款坦克,也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克倫威爾巡洋坦克。一、重型巡洋坦克計劃不同於二戰時期各國對坦克的輕、中、重三個噸位劃分,英國坦克是分為了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兩種。步兵坦克顧名思義,速度慢裝甲厚,可以為步兵們提供足夠的掩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