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憂雜貨店》:一間能為你指明未來人生的奇妙小店

2020-12-15 和小隱讀名著

《解憂雜貨店》是日本知名作家東野圭吾的長篇小說,2012年出版以後,很快獲得了第7屆中央公論文藝獎。自從2014年引進中國,至今暢銷不衰,備受讀者喜愛。

本書引進當年,即獲得中國影響力圖書年度讀者推薦,因為獨特的把時空和人物互相交錯的特殊寫法,讓故事似乎具有了玄幻穿越的味道,但書中那些普通人們或大或小的憂愁煩惱,又使小說充滿了濃濃的溫暖和人間煙火氣。是一本很值得一看的獨特小說。

解憂雜貨店的前世今生

1970年代,在一條僻靜的街道上,有一家很不起眼的雜貨店。別看它普普通通,卻有一個非常奇妙之處。

不論是誰,只要你寫下自己的煩惱,投進店前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後門外的牛奶箱裡得到回答。因此,它被人們稱為「解憂雜貨店」。

這個店名,和店主老爺爺的姓氏有關,因為他姓浪矢,在日文裡,「浪矢(namiya)」和「煩惱(nayami)」兩個詞非常相似。

最初,看到小店的招牌上寫著「提供商品訂購服務,歡迎諮詢」,一些淘氣的孩子,便開玩笑向店主老爺爺進行煩惱諮詢,他們都得到了滿意的答案。

後來,老爺爺乾脆掛出了牌子:「這裡不僅銷售雜貨,還提供諮詢煩惱,無論你掙扎、猶豫還是絕望、痛苦,歡迎來信。」

漸漸地,連大人們也會來做煩惱諮詢,他們把信從捲簾門裡投進去,老爺爺看了,會在第二天,把回信貼在後門外的牆上,或者放在牛奶箱裡。

後來老爺爺去世,這個店便空無一人,幾乎荒廢了。直到三十多年後,2012年的一天夜裡,三個因為盜竊被警察追捕的年輕人躲進店裡,才讓這個店再一次煥發了生機。

敦也、幸平和翔太這三個小偷躲在店裡,他們吃驚地看到一封信從捲簾門的投信口投了進來,但寫信人所處的年代,竟然是1979年。

出於迷惑和好奇,三個小偷拿起筆,給這封來自過去的信寫了回信。

令人驚訝的是,不止那一封,還有其他幾封信不斷地投進來。三人陰差陽錯地,不由自主地扮演起了解憂老爺爺的角色,給寫信人回信,為ta們出謀劃策。

一群不同時空裡的人,因為雜貨店的投信口和牛奶箱,他們的命運軌跡,被神秘地聯繫到了一起。而投信回信這個行為,徹底改變了很多人的一生,包括三個年輕人自己。

三個小偷在雜貨店裡的解憂故事

第一封信:努力過,沒有實現的夢想,也會閃光第一個寫信人署名叫「月兔」,她說,自己是一名擊劍運動員,正在努力為參加來年的莫斯科奧運會備戰,可是她的男友患上了絕症,她很想放棄訓練,去陪伴照顧男友。

但男友一直都是她堅定忠實的支持者,她能出徵奧運會是他最大的心願。他在病床上囑咐她,去全心投入訓練,不要掛念自己的病情。

化名「月兔」的靜子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所以寫信來問老爺爺。

三個年輕人知道,日本將會抵制那一屆奧運會,他們怕她既參加不了奧運會,又失去照顧男友的機會,便給靜子回信,讓她應該陪著男友,還罵她愚蠢。

這一罵,反而激起了靜子的鬥志,她最終認清了自己的內心,原來,她那時的訓練遇到了瓶頸。

所謂「為照顧戀人放棄奧運會」,其實是因為無法接受臨陣脫逃的自己,想為自己的懦弱找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於是,她離開了男友,回去專心訓練。

到了最後,她沒能入圍比賽,奧運會也沒如期舉行,男友也離開了人世。但是她在最後一刻,回到了既是男友又是教練的身邊,聽到他說,謝謝她替自己完成了夢想。

自己努力過,還能讓男友無憾離去,這,也算得上是靜子的無憾了。解憂雜貨店的勸退,讓她明白了堅持夢想和人生的意義。

第二封信:得到父親支持,放棄老家的安穩日子外出漂泊打拼,完成了兩個男人之間的約定,兒子後悔沒對父親說一句謝謝。出生在解憂雜貨店這個小鎮上的克郎,從小就被規劃好了人生路線——繼承一間祖傳的魚店。但是愛好音樂的他,在東京讀大學經濟系時悄悄退學,一邊參加各種選秀節目,一邊在酒吧打雜、駐唱,一心追求音樂夢想。

起先,他的家人對此很是失望,苦勸未果,他隻身在外漂泊,三年沒有回家。直到回來參加奶奶的葬禮,看到病弱的父親為他向親戚們的質疑開脫,他心中很是內疚糾結。

看到前來投信的月兔,他以為小時候曾經給過他答案的老爺爺還在,便再次向雜貨鋪投進一封信諮詢。

三個青年看了信,無法理解他,明明家裡有好日子不過,非得跑出去受苦,於是他們在回信中,對他極盡嘲諷,直言他毫無才華,所以才會三年得不到賞識,讓他收起白日夢,安心做令人羨慕的魚店老闆。

克朗又不平又不甘,夜裡,他在解憂店門前,用口琴吹奏了一首自己的得意之作——《重生》。 再次投下一封信後離開了。

第二天一早,父親在市場搬貨時勞累過度,暈倒在地。克郎決定放棄音樂夢想,回家幫忙。

不料卻遭到了父親的斷然反對,他讓兒子「放手在東京全力拼一場,就算最後打了敗仗也無所謂,至少你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做不到這點就不要回來」。並且說,這是兩個男人之間的約定。

克郎在回東京前,到雜貨店取到的最後一封回信讓他大吃一驚,上面寫著:「你對音樂的執著追求,絕不是白白付出。我相信,將會有人因為你的歌而得到救贖。你創作的音樂也必將流傳下去。請你始終堅信這一點,堅信到生命最後一刻」。

可是在接下來的8年裡,克郎始終沒能成為有名的歌手,但他不再迷茫,與父親的約定和雜貨店的回信,讓他一直坦然做著該做的事,守護著心中堅定的夢想。

1988年聖誕前夜,克郎到兒童福利院「丸光園」為孩子們演奏。

當天晚上,「丸光園」發生了火災,克朗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女孩小芹。小芹後來成為了一名矚目的音樂家,她將克朗的那首歌曲《重生》帶給世人,歌曲最終得到了認可、流傳。

克郎活著時沒能成名,但他的堅持,讓自己的樂曲最終成為了不朽。他不後悔自己的選擇,只後悔沒對父親說過一句謝謝。

第三封信:洩露天機,讓報恩女孩擁有了巨大財富一個署名「迷途的小狗」來信,說自己高中畢業後在一家公司做端茶倒水的工作,她在偶然兼職陪酒時發現,陪酒的收入比工作還高,還有人提出讓她做情人,會為她投資一家酒店。

她準備專職陪酒,但怕人們的不理解,怕辭職不穩妥,便來信詢問。

三個小偷對這個輕浮的女人很沒有好感,毫不客氣回信奉告她,不要貪慕虛榮,低估了陪酒的風險,應該好好去做正經工作,結婚生子。

可是很快,「迷途的小狗」投來了第二封信,說明了想去陪酒的原因。她說自己名叫晴美,5歲時,被一次交通事故奪走了父母,是好心的姨公姨婆收留了她。

可是沒有多久,姨公姨婆的女婿欠下巨額債務,女兒全家回到娘家居住。

姨公姨婆無奈,只得將小晴美送進了一家叫「丸光園」的孤兒院。6年後,女兒一家搬走,姨公姨婆立刻接回了晴美,對她比以前更加疼愛。

晴美漸漸長大,姨公姨婆漸漸衰老病弱,在孤兒院裡看盡人間冷暖的晴美,對姨公姨婆有著深深的感恩。

她想做陪酒賺錢,是為了給予他們幸福的晚年,以報養育之恩。

原來,敦也、幸平和翔太三個人也是在「丸光園」孤兒院長大,他們被晴美感動了,決定利用身處2012年這一逆天優勢,向晴美洩漏了天機:

他們讓她,在今後5年裡,要徹底掌握證券交易和房地產買賣的知識,一定要攢錢,在1985年前買下東京市中心地段的不動產。

1986年以後,日本經濟將會迎來空前繁榮,地產價格飆升,股市大漲,可以隨便閉著眼睛買。但1990年後情況將急轉直下,此後最好轉向經營實業。同時,電腦和網絡將空前普及,要早早進入這一領域。

總之,要實現夢想,她必須做好兩件:學習和存錢。

晴美對浪矢雜貨店的建議深信不疑,並認真照著回信做了,她沒有去做情人,而是晚上陪酒,白天認真學習,1985年,她傾其所有買下第一套二手公寓。

一年後,房產市值驚人地增長了50%,她以房子為抵押,從銀行輕鬆獲得貸款,買入了第二套公寓。

接下來,她創建公司,投資股市,一直不斷買賣房產。又過了一年,房價已翻了3倍,她的資產如滾雪球般不斷增長,公司業務也借著經濟的繁榮一路狂飆。

晴美實現了為姨公姨婆頤養天年的願望,讓他們晚年無憂。

她還對早年生活過的孤兒院——「丸光園」照顧有加,努力幫助改善孤兒們的生活條件。

後來,對「丸光園」有著很深感情的敦也、幸平和翔太三人聽到傳言,有一個女富豪要把「丸光園」改造成情人酒店,他們很不高興,決定到這個女富豪的別墅裡進行盜竊。令人意外的是,這個女富豪正是晴美,他們剛進入別墅時,晴美回來了,他們搶走了晴美的皮包,並且因此受到了警察的追捕。因為汽車出了問題,他們棄車躲進解憂雜貨店,陰差陽錯經歷了雜貨店的短暫復活。

浪矢老爺爺早年在雜貨店裡的部分解憂故事

單身母親的女兒:能來到這世上,真好!1978年,浪矢老人收到一個名叫綠河的女子來信,她說自己生活拮据,又是單身,卻有了身孕,她怕孩子跟著自己會不幸福,但如果選擇墮胎,她將很難再有孩子。所以來信諮詢。

浪矢爺爺的回信是:「最重要的是能不能讓即將出世的孩子幸福。即使父母雙全,孩子也未見得就能幸福。如果沒有心理準備,為了孩子的幸福忍耐任何事情,即使你有丈夫,我也會勸你不要生。

多年以後,一個自稱在孤兒院長大的女孩,在一篇報導上看到了自己的身世:一個單身女人帶著一個女嬰駕車墜海,懷疑是因生活所迫攜女自殺。

女孩知道了那個女嬰正是被救出的自己,她內心崩潰了,原來,自己的母親想帶自己去死!原來自己是一個「該死的人」!她對一切失去了信心。

她的好朋友從她母親的遺物中,發現了浪矢爺爺的回信,拿著信開導她:「你媽媽因為有一切為你的幸福著想的決心,才會生下了你,所以絕不會帶著你去死,她珍藏著這封信就是最好的證據。

女孩最終得到了鼓勵,她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貴,再也沒有過『要是沒生下來就好了』的想法,而是讓自己變得勇敢起來,成功克服了種種困難。

諮詢怎樣才能考到一百分的小學生:浪矢爺爺的回答,成了做教師的寶貴經驗。一名署名為「百分小毛頭」的小學生寫信問,怎樣才能不用學習也能考到一百分呢?浪矢爺爺的回答是:「請拜託老師舉行一次關於你的考試」。

老爺爺去世前夜,他收到這個已經成為一名老師的「百分小毛頭」的回信,他說:老爺爺的回答,對自己這個菜鳥教師來說,真是寶貴的經驗。

跑路途中離開父母的男孩:多年以後,得知父母早已自殺的男人懺悔不已,對不起,我會好好活著浩介12歲那年,不但熱愛了三年的披頭四樂隊要解散,做生意的父親也財務破產,要帶全家跑路,這一切簡直猶如晴天霹靂,讓浩介生無可戀。

浩介惱恨父母把生活弄成這個樣子,他們整天爭吵不休,家中的高檔汽車不見了,家具不見了,連浩介引以為傲、用來聽披頭四的整套音響器材也被變賣了。他對父母失望至極。

他給浪矢爺爺寫信,問要不要跟著父母跑路,他得到的建議是: 趁夜潛逃不是好事,如果可能,應當中止。如果做不到,應該跟著父母一起走,因為反感、厭倦等理由離開他們,不是家人應有的姿態。全家人同舟共濟,就有一起回到正路上來的可能。無論現在多麼不開心,但要相信,明天會比今天更好。

為了保護浩介的隱私,這封回信,浪矢爺爺沒有貼在雜貨店的牆壁上,而是第一次放在了後門外的牛奶箱中。還特意張貼布告,請別人不要私自拆閱。

跑路之前,浩介特意去看了一場披頭四的電影《順其自然》,希望能獲取些安慰與力量,不料,電影中的他們,卻是話不投機,彼此之間只有不滿、厭惡和冷笑。

浩介大失所望,以1萬日元的低價,賣掉了手中全部披頭四的唱片,父親嫌賣價太低,責備了他。

他懷著怨恨,跟隨父母在夜色中離開了家鄉,但是兩個小時以後,當父親提出,他有了賣唱片的一萬元,以後就不會再給他零用錢的時候,他對父母的感情和眷戀消失殆盡,他獨自爬上一輛貨車,離開了他們。

浩介在「丸光園」孤兒院長大,最終走入社會,擁有了不錯的生活。

因為父母從來沒有登報尋找過他,他對他們的感情更加淡漠,覺得這樣的父母,有沒有也無所謂。但是懷念和悲傷,時不時就會在心頭縈繞。

直到多年以後,他吃驚地打聽到,當年跑路的一家三口,在潛逃兩天後留下遺書,全都自殺了。

這時,他才想起父親在出逃前說過的話:「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家人。為了守護家人,我可以做任何事,哪怕賭上性命也在所不惜。

他這才明白,父母愛他是多麼深,為他做出了怎樣驚人的犧牲。他後悔沒有聽老爺爺的話,要始終和家人在一起,在愧疚和後悔之餘,他在心中告訴父母:對不起,我會好好活著。

最後一封信:一張白紙不管收到怎樣的諮詢,浪矢爺爺都認真思索,給出回答。即使是收到很可能是同一個人出於惡作劇寄出的三十多封信,他也一一回復。

他說:「不管是騷擾還是惡作劇,寫這些信給浪矢雜貨店的人,和普通諮詢者在本質上是一樣。他們都是內心破了個洞,重要的東西正從那個洞流失。人的心聲是絕對不能無視的。」

在他生命的最後一晚,他收到的最後一封信,居然是一張白紙。那是三個小偷裡的敦也,出於試探的心態寄來的。

但是,即使是一張白紙,他還是認認真真寫下了他的最後一封回信:「正因為是一張白紙,才可以隨心所欲地描繪地圖。一切全在你自己。對你來說,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無限的可能。這可是很棒的事啊。我衷心祈禱你可以相信自己,無悔地燃燒自己的人生。」

本書的獨特之處

一、時空相互交錯跳躍。

浪矢爺爺去世前,因為過於年邁,已經去東京和兒子一起居住的他,執意要兒子把自己送回雜貨店住一晚,說他那晚他能收到從未來寄來的消息,那一天是1979年9月13日。

他反覆叮囑兒子,要他在33周年忌日那天之前,發布消息告知大家,解憂雜貨店的諮詢窗口在那天夜裡將會復活,請曾受過諮詢的人們,直言相告當年的回答對每個人是否有幫助。

也就是說,在這個故事裡,過去能收到未來的信,未來能收到過去的信,比如,2012年,三個小偷收到了來自1979年的信。

而老爺爺在1979年,就已經收到了33年後浩介的信,還有三個小偷寄出的白紙。

二、空間和人物相互交錯,多維度的時空人物,看似凌亂,實則有跡可循。

在書裡,時間人物地點看似很是凌亂,但有兩個地點,把幾乎所有的寫信人都聯繫到了一起,從魚店歌手,到浩介,到綠河的女兒,到晴美,到三個小偷,全都和解憂雜貨店和「丸光園」孤兒院有關,這兩個地方和所有人,都有著深厚的淵緣。

而因為得到三個小偷洩露的天機,在此之前已經成為女富豪的晴美,卻恰好是他們三人給她回信之前,偷盜搶劫的對象。

更獨特的是,他們之前搶走的包裡並沒有錢,只有一封晴美因為得知解憂雜貨店復活的消息,寫了想要去投的感謝回信。

三:巧妙利用了2012年9月13日這個日期

2008年左右開始,地球將在2012年9月13日毀滅的傳言風靡網絡,因為傳言太甚,有為數不少的人,幾乎真的相信了地球會在那一天毀滅。

作者在書中,把關於毀滅的傳說,變成了解憂雜貨店的投信口和放回信的牛奶箱,會在那天夜裡復活幾個小時。

結語:

寫慣了暗黑系故事的東野圭吾,在這本書裡,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和溫情。也強調了,最能幫助你的那個人,最終還是你自己。

1、在這些故事裡,人人都是小人物,但是人人都有著他的使命,或多或少為別人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浪矢老爺爺之所以會給別人提供諮詢解答,是因為他年事已高,妻子逝去以後,他很孤獨,小小雜貨店的生意,在新興商業的潮流下苟延殘喘。

雖然兒子貴之想要帶他去和自己的小家庭同住,可是他怕會給他們增添麻煩,寧願一個人守著寂寞的小店。

給別人提供問題解答,不僅幫助了別人,也讓自己走出了寂寞的困境,讓他找回了被需要、被信任的感覺,覺得自己有了價值。

其實,浪矢爺爺知道:「很多時候,諮詢的人心裡已經有了答案,來諮詢只是想確認自己的決定是對的。」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過這樣的感覺,自己沒有答案的時候,迫切需要一個人指給方向,自己有了答案的時候,也迫切需要一個人能夠對自己的答案給予肯定。

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大家在生活裡,卻不見得會對身邊的人傾吐心聲,有話無處說,成了許多人難以言說的煩惱甚至悲傷。

浪矢老爺爺和他的解憂雜貨店,很好地解決了這樣一個問題,人們可以盡情向他傾訴心裡話,卻可以把自己藏在暗處,不必露面。

這個故事,讓人不由想起美國作家海明威的作品《喪鐘為誰而鳴》的扉頁上,他引用的英國十七世紀玄學派詩人約翰·堂恩的詩歌片斷:「誰都不是一座孤島,所有人自成一體;每個人都是那廣袤大陸的一部分。」

它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不是獨立存在,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幫助,每個也都可以幫助到別人。

就像東野圭吾另一本書《嫌疑人X的獻身》中反覆被提及的一句話:有時候,一個人只要好好活著,就足以拯救某人。

就像三個小偷裡面的幸平,在回了一夜的信以後,突然冒出一句:「活到現在,今天晚上頭一次覺得就算是我這號笨人,也還有點用處。像這樣把利害得失放在一邊,真心誠意地替別人想辦法,我以前從來沒有過。」

這三個本性本來不壞的年輕人,從為別人回信這件事情,看到了自己身上隱藏的價值。再從寄出一張白紙試探,卻得到了老爺爺真誠回復的行為,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溫情。

這個神奇的夜晚,將會改變他們的人生。

2、但是,無論從解憂雜貨店得到再多的答案,最終起決定因素的,還是每個寫信人自己。

就像浪矢老人所說:「我的回答之所以發揮了作用,原因不是別的,是因為他們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積極認真地生活,不管得到怎樣的回答都沒用。」

所以,生活裡的我們,在面對人生困境和選擇時,無論你的答案是來自自己的心底,還是來自身邊扮演了「解憂雜貨店」的某個人,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必須把那些答案和建議付諸行動。

只有這樣,才能最終到達那個夢想所在的地方。相信我們都能做到,一起加油!

【作者簡介】我是小隱,喜歡看書。很樂意和大家分享中外名著,名人故事和個人感悟,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大家關注我哦!

相關焦點

  • 「陪你讀書」解憂雜貨店
    古人所謂「三日不讀書,便覺得面目可憎」今天,我們一起翻開這本《解憂雜貨店》。《解憂雜貨店》作者:[日] 東野圭吾翻譯: 李盈春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初版年: 2014-5定價: 39.50元現代人內心流失的東西,這家雜貨店能幫你找回——僻靜的街道旁有一家雜貨店,只要寫下煩惱投進捲簾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後的牛奶箱裡得到回答。
  • 假如生活也有間「解憂雜貨店」,會是什麼感覺呢?
    初讀東野圭吾先生的《解憂雜貨店》,便被這樸實的語言撩住了心玄。無需太多華麗的辭藻與動人的故事,一間小店,幾位市井小民,再配上些許小事,便將這世欲紛繁的世界表現得淋漓盡致,無不為之驚嘆矣。就像金庸會寫出《鹿鼎記》一樣,東野圭吾亦會寫出解憂雜貨店這種非典型作品,但是這不能妨礙它成為寒冷冬天的溫暖解藥,讀第二遍感覺更好。神來之筆的時間空間轉換,幾個的小故事,人與人的羈絆,從低谷到轉機,從憂慮到豁達,來自這麼一個不起眼的雜貨店。
  • 讀書:解憂雜貨店
    本書說的人生哲理,我寫不出,但是網上能搜出一大堆別人寫的,所以避開人生哲理這個熱點。僅說說我認為東野圭吾寫這本書的巧妙有趣之處。一是彼此關聯的因果輪迴。五個看似獨立的故事,人物和情節又都彼此牽連相關,從A寫到了Z,最後Z和A又連接到了一起,兜兜轉轉回到了原點,猶如一串沉香念珠,而且無論從全篇的哪個地方讀起,都能串通起來,邏輯縝密,從開始到結束,完滿的畫了一個圓。
  • 五分鐘帶你讀完《解憂雜貨店》何以解憂?唯有東野圭吾的雜貨店
    可是就在他們幾個藏到房子後不久,奇妙的事情的發生了。一份來自過去的信徹底打開了這個關於雜貨鋪傳說的大門。解憂雜貨店真名原來叫做浪矢雜貨店,是店主人浪矢雄治創辦的,當然剛開始只是為了和小孩子玩玩,到後來才漸漸的有了真正的煩惱諮詢了。和小孩子玩的機智為問答會貼在牆上,而真的煩惱諮詢會讓人投進捲簾門的信封口,第二天就可以在牛奶箱裡面得到回答了,並且浪矢老先生是不會看投信人容貌的,這也是他規定的。很有規矩的一位老人。
  • 影評丨《浪矢解憂雜貨店》陌生人互通信件的自我救贖之旅
    我衷心地希望你,可以無悔地燃燒自己的人生。 這句話是《浪矢解憂雜貨店》中的主人公浪矢雄治給年輕人敦也的回信中所講的話。在影片的後段,敦也為了印證雜貨鋪限時復活的事實,無心地扔進店裡一張白紙,卻收到了老人誠摯的回信。
  • 《解憂雜貨店》主要想給我們表達的是什麼?
    某個夜晚,三個身在迷途的年輕人阿傑、小波、彤彤無意闖入,沒想到開啟了時光隧道,從收到來自過去的第一封諮詢信開始,在不斷的回信和收信過程中,過去連接了未來,猶豫是否該堅持音樂夢想的秦朗、是否該和家人因逃債遠走他鄉的浩博、是否應該放棄舞女工作的晴美都從他們的回信建議做出了選擇,找到了心靈的方向,不經意間也串聯了所有人的人生
  • 《解憂雜貨店》,黑暗中的暖陽!
    《解憂雜貨店》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寫作的長篇小說。該書講述了在僻靜街道旁的一家雜貨店,只要寫下煩惱投進店前門捲簾門的投信口,第二天就會在店後的牛奶箱裡得到回答:因男友身患絕症,年輕女孩月兔在愛情與夢想間徘徊;松岡克郎為了音樂夢想離家漂泊,卻在現實中寸步難行;少年浩介面臨家庭巨變,掙扎在親情與未來的迷茫中……他們將困惑寫成信投進雜貨店,奇妙的事情隨即不斷發生。
  • 《解憂雜貨店》|感受東野圭吾有靈魂的文字
    01 偶遇《解憂雜貨店》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看完了。合上書,心卻捨不得走不開。這本小說能讓人回味的東西太多太多。其實很久以前就聽說過這本書,但是一直沒有機會看。提議的是翔太,「我知道一間合適的廢棄屋。」就是這句話裡的「廢棄屋」,把隨便看看變成了把書買回家,帶著我讀到了小說的最後一句。02 《解憂雜貨店》講了什麼故事這間「廢棄屋」就是解憂雜貨店。之所以說是「廢棄屋」,是因為這間雜貨店33年來都沒有人居住。
  • 《解憂雜貨店》:命運終究不會辜負你的善良
    提到東野圭吾,我們大多都能道出幾本他的著作,例如《嫌疑人 X 的獻身》、《白夜行》、《解憂雜貨店》等,每一本的故事都結合了縝密的邏輯思維,讓人猜不透故事情節的發展,這就是東野圭吾的寫作特點。《解憂雜貨鋪》並不是一本推理小說,但是同樣思維縝密,扣人心弦。很多人說這本書是一本心靈雞湯,因為讀這本書,我們可以感受到人性的美好。這本書主要是由幾個暖心的小故事構成,而這幾個暖心小故事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圍繞著「救贖」這個主題展開,為讀者展示一個又一個善良的人格,每一個小故事都足以讓人潸然淚下,燃起對生活的希望。
  • 《解憂雜貨店》一間溫暖人心,治癒心靈的雜貨屋
    恰好這有一間雜貨店的老闆可以幫助你解決困惑。這部電影就是幫助你解決問題,治癒心靈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和《擺渡人》類似,都是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出現在你的身邊,或者正面,或者側面的啟發你,幫助你。影片開始,有三個年輕人搶劫完一家有錢人的家裡之後就逃跑,路上不小心闖入了一家老店,他們後來才發現,這間店鋪已經有很久沒有住人了,並且還是一間雜貨店,裡面堆積了各式各樣的老物件。這三個年輕人分別是小波、彤彤和阿傑,他們是彩虹孤兒院的三位好朋友。他們三個人在這間店鋪裡仔細地看了看,發現沒有人住之後,便決定今晚在這裡過夜,反正他們現在已經沒有家了,只能在這裡過夜。
  • 《浪矢解憂雜貨店》|雞湯加胡椒,營養又催淚
    #文章作者一段路引子:「儘管現在看不到未來的道路,但請你千萬不要絕望,不要氣餒,你的未來就像是一張白紙,正因為是白紙,什麼樣的畫都畫得出來。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上,你擁有無限的可能性,我衷心地希望你可以無悔燃燒自己的人生。」———致無名氏由著名導演廣木隆一指導的影片《浪矢解憂雜貨店》於2018年2月在大陸上映,本片改編自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儘管在大陸的上映時間稍晚於國產版《解憂雜貨店》,但日本版的影片在創作時間上還是早於國產版。
  • 東野圭吾《解憂雜貨店》書評,在人生的岔路口不再迷茫!
    《解憂雜貨店》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一部長篇小說。該書圍繞一家「投進去疑惑就能得到答覆」的雜貨店展開,講述了主人公幫助了人們走出困惑,並讓自己走出了困惑的故事。《解憂雜貨店》主要講了什麼故事?最主要的故事是什麼?
  • 如果可以預知未來,你會怎樣選擇?《解憂雜貨店》告訴你三個道理
    ——浪矢爺爺《解憂雜貨店》是一本沒有罪案、殺人和偵探的小說。這本書也不是東野圭吾常寫得那種揭露人性醜惡,而是彰顯人性的善意,非常溫馨的小說。這本書以三個小偷、一間雜貨店、「丸光園」孤兒院為主上演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書信對話。
  • 小說《解憂雜貨店》改編成電影,豆瓣分5.4,期待太高跌得太重?
    影片《解憂雜貨店》改編自日本著名的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而《解憂雜貨店》是他所有作品中最特別的一部作品,書裡沒有兇手,沒有傷痛,這是一本溫柔的書,由很多美好的小故事巧妙精緻地連接起來。讀到最後,才突然發現原來前後都是有必然聯繫的,人生就是如此奇妙。
  • 《解憂雜貨店》:關於預知未來然後暴富的夢我一直在做
    文/般若善水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有過這種想法:希望能有個從未來穿越過來的人,為現在迷茫的自己指點迷津,最好透露點未來發展的趨勢,能幫助增加財富的那種。比如:在2010年的時候,有位來自2020的人跟我說趕緊在武漢光谷買房子,5年後你必賺100萬。
  • 《浪矢解憂雜貨店》:那穿越時空的回信,溫暖治癒心靈空洞
    小說故事時間跨度長達幾十年,由每個獨立成篇的故事組成,角色人物豐富,而《浪矢解憂雜貨店》拍攝場景卻很逼仄,整場電影圍繞著一間狹小的雜貨店展開。例如前些年風靡一時的日劇《深夜食堂》,就是以一道道看似普通的菜餚,牽連出一段段質樸感人的人生故事。這份細膩的情感,在日本文化以外很難被模仿。  《浪矢解憂雜貨店》中,尤其令人感動的是自稱「魚店音樂家」的松岡克郎的故事。在日本文化中,子承父業是一個傳統,日本引以為傲的匠人精神,很大程度上也正是由家族血緣為紐帶的傳承鑄就。
  • 《浪矢解憂雜貨店》:如果是動畫片,一定是灑滿金色陽光的糖果色
    他的很多小說如《白夜行》、《放學後》都是適合搬上熒幕的,但是《解憂雜貨店》不適合,無論是交錯的時間線,還是穿插的情節遞進,都會一定程度上給觀眾帶來觀影困惑。不同於其他小說的高潮迭起,《解憂雜貨店》將溫暖進行到底,就連真相大白的小高潮也是相對比較平淡的。種種原因交織,我們現在才等到了《浪矢解憂雜貨店》。
  • 《解憂雜貨店》:小偷回信解憂,學會如何選擇,未來將有無限可能
    下面我們來看看《解憂雜貨店》裡的兩個故事,他們是如何選擇的?故事一:立志當歌手,卻處處碰壁,是繼續音樂之路,還是回家繼承家業?雖然三小偷覺得沒有幫上特別大的忙,但是第一次覺得像他們這樣的人,能被人感謝,讓他們有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克裡斯多福·孟的《親密關係》中提到,「孩童的兩大主要需求是歸屬感和確認自己的重要性,這兩項需求來自相同的根源,那就是人類共同的愛與被愛的需求。」
  • 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真的可以解憂嗎?
    它對讀者是有期待的,它所期待的合理人生是勇敢建立與世界,與他人的聯繫,永葆愛的勇氣。從這個意義上也就有了如題的疑問:《解憂雜貨店》,真的能解憂嗎?像個男人一樣做選擇:選擇是自由的,但要承擔責任《解憂雜貨店》是一部關於選擇的小說,當迷途的孩子們,站在人生十字岔路,不知如何抉擇時,他們就會寫信給浪矢雜貨店,那裡有一個浪矢爺爺,會認真傾聽他們的煩惱,無論巨細,哪怕是胡編亂造的惡作劇,浪矢爺爺也會認真回復,仔細斟酌後,再給出自己的建議。
  • 電影《解憂雜貨店》想要告訴我們的,究竟是什麼?
    電影《解憂雜貨店》改編自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的同名小說,由王俊凱、迪麗熱巴、董子健領銜主演。作品主要講述了一個關於人生矛盾與羈絆該如何救贖的故事。在一家開在僻靜街道旁的雜貨店裡,只要在前面捲簾門附近的投信箱投入寫好的煩惱信,第二天就會得到相應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