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名比中國地名更好聽更有逼格?大錯特錯

2021-01-08 文刀小六

在豆瓣、知乎和微博上都有一種論調:日本的地名比中國的地名更好聽更有逼格。他們的第一項論據是,日本的一級行政區比中國的更有歷史厚重感。

日本的一級行政區用的概念是都、道、府和縣,一下就讓人想起了李唐王朝的盛世場景,武則天的神都洛陽、李世民設立的「大唐十道」、唐玄宗設立的「京兆府」、張小敬「萬年縣不良帥」。多麼講究多麼有文化呀!

而中國的一級行政區劃用的概念是省、市(直轄市)、區(民族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省」是元朝才出現的區劃概念,論資歷比「道」晚了600多年。「市」在中國古代是指大型商業區,大唐的「東市」和「西市」分別隸屬於「萬年縣」和「長安縣」。而日本沿用了唐朝命名習慣,如北海道下設札幌市。

你說當代中國的「縣」和「市」顛倒了,那你看看日本的「郡」和「縣」是怎麼玩的。知道「熊本縣」嗎?對,就是網紅熊本熊的老家,你再仔細看看這個縣的地圖,有沒有發現「玉名郡」「菊池郡」這樣的地名?也就是說,在日本「縣」是「郡」的上一級。那麼bug來了,在中國秦漢時期,「郡」是管著「縣」的。

其實,地名概念一直都是變來變去的,不存在「誰比誰更高級」的說法。

但是,哈日族並不死心,他們列舉了中國和日本部分城市的名字,總覺得日本的聽起來更有逼格。

日本:東京,京都,大阪,名古屋,神戶,橫濱,廣島,長崎,福岡……

中國:合肥,石家莊,棗莊,駐馬店,平頂山,鐵嶺,包頭……

呵呵,這是什麼鬼操作?「石家莊」等城市名並不能完全代表中國人的取名水準。你難道忘了中國還有敦煌、天水、麗江、香格裡拉、煙臺、揚州、杭州等充滿詩情畫意的地方嗎?

北海道有一個增毛町;埼玉縣有一個血洗島;岐阜縣有一個下尻毛村;大阪府有一個毛穴町;群馬縣有一個鼻毛石町;青森縣有一條馬鹿川;北海道有一座貧乏山。

同樣是漢字,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認為中國的地名(人名)不如日本呢?

1、日本現存古地名多,比如京都、奈良、仙臺、神戶,因此給今人感覺的歷史厚度相對足一些。而中國現在地名的年齡參差不齊,很多名字是建國後才改的,比如把「徽州府」改成了「黃山市」。

2、比較對象的採樣率不同。對一般人來說,對本國的地名所知要多於外國,而所謂好名字的佔比一般是低的。基數越大,我們所知道的普通名字就會越多,因此造成了平庸的印象。在日本長期生活的人都

3、異國文化的吸引。人們往往會對身邊的、眼前的東西習以為常故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但是對於那些少見的、另類的、與常理有背離的表達方式,卻往往感到美妙和新奇。

現在請允許我開一個腦洞:假如我們的抗日戰爭打輸了,中國還在日本帝國主義的統治之下,日本首相要求全面使用日本式漢字,北京地鐵站的指示牌可能會設計成這樣……

資料來源:知網、知乎、維基百科、百度地圖

編輯:部落哥

相關焦點

  • 中國最難的15個地名謎語,一句話一個地名,有一個可能是你家鄉喔
    中國地大物博,山河秀麗。地名作為一個地方或地點的名稱,使用頻繁,是一個地方最響亮最具活力的符號。地名謎語,一句話就是一個地名,這一句話往往解析簡單明了,很容易給猜字謎者啟發;要麼就是一張圖片猜一個地名,這一張圖一般都非常明了形象,猜字謎者往往十分好奇。
  • 琅琊是臨沂 蘭陵是棗莊 古代地名為啥那麼好聽
    古代的地名有多好聽?最近,這個熱門紀錄片《中國》裡的話題登上熱搜。有人感嘆,原來彼時南京叫做「建鄴」;還有網友驕傲地提到「洛陽一直是洛陽」「邯鄲一直是邯鄲」。那麼,古代的那些地名有什麼講究?
  • 琅琊是臨沂,蘭陵是棗莊……古代地名為啥那麼好聽?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 上官雲)古代的地名有多好聽?最近,這個熱門紀錄片《中國》裡的話題登上熱搜。有人感嘆,原來彼時南京叫做「建鄴」;還有網友驕傲地提到「洛陽一直是洛陽」「邯鄲一直是邯鄲」。
  • 古代地名為啥那麼好聽?
    古代的地名有多好聽?最近,這個熱門紀錄片《中國》裡的話題登上熱搜。有人感嘆,原來彼時南京叫做「建鄴」;還有網友驕傲地提到「洛陽一直是洛陽」「邯鄲一直是邯鄲」。那麼,古代的那些地名有什麼講究?一部紀錄片中的古代地名紀錄片《中國》的《南渡》裡,講述了一個與司馬睿和王導有關的故事。圖片來源:視頻截圖彼時,內有「八王之亂」,外有異族入侵的晉朝,一直在風雨中飄搖,長期的混戰給晉朝帶來了無可挽回的重創。
  • 查詢地名信息更方便!濟南地名電子書正式上線運行
    濟南指南 【查詢地名信息更方便!濟南地名電子書正式上線運行 】為切實提升地名文化宣傳保護效能及服務水平,滿足社會公眾對地名的使用需求,推進我市地名文化資源保護、地名文化遺產和傳統地名挖掘工作,弘揚優秀傳統地名文化,濟南市民政局於2020年組織開展了濟南市地名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作,現已完成編制開發,濟南地名電子書於12月9日正式上線運行。
  • 為什麼深圳很多地名跟日本地名很像?今天算長見識了
    深圳作為我國的一線城市之一,人們經常會將深圳與日本的發達程度相比較。因此,有很多人都發現,日本地區的很多地名與深圳的地名都十分相像,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我們通過查閱日本地區與深圳地區相比較就可以發現,深圳的松崗、新安、龍華等地名與日本的西鄉隆盛、神戶、福岡等具有很高的相似度。當然這些地名說明不了日本與深圳有著什麼直接的聯繫。這主要是因為,日本的取名方式與我國古代傳承下來的取名方式相同,例如西門慶的名字就是因為西門家住的地方靠近城池西門,因此,他們便姓西門。而日本的松下姓,就是和人們出生的地方是松樹下有著很大的關係。
  • 地名學有什麼用——牛汝辰《中國地名掌故詞典》序
    民國年間,大量介紹國外研究成果,研究中有新意,方法上有突破,如把歷史比較語言學的方法引入地名研究。出現了高水平的地名工具書。新中國成立後,地名學研究工作蓬勃發展。1978年出版的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8冊),把製圖學方法運用於地名研究,可謂集中國歷史地名研究之大成。
  • 王炎:地名背後有文章——「以色列地名希伯來化」運動
    一個世紀的政治運動風雲變幻,中國城市地名發生過多次大的變遷。從地名、街名的變更,可以透視命名背後的政治權力博弈。(說憑藉更改地名,打造民族國家認同、重塑文化價值、改寫歷史、給主流意識形態提供合法性,也非危言聳聽。)我對這個題目難以釋懷,便收集了些資料,漸漸覺得以色列的地名政治很有意思,當代以色列的很多問題,都可以從這個點切入,追根溯源。
  • 無錫最好聽的地名之一,四個字,猜猜是哪一處?
    地名是文化的傳承,是歷史的一個載體。無錫有著不少歷史悠久的老地名,而這一處則盡顯優雅,可以說是無錫最好聽的一個地名。那麼這個地方是哪裡呢?或許,已經有不少老無錫已經有了答案!老無錫們對留芳聲巷是難以忘卻的。
  • 地名「高雄」的由來:中國臺灣高雄與日本京都高雄
    最近看到關於中國臺灣南部高雄市的名字由來之談,順便自己也來談一下高雄地名的事情。不少臺灣的朋友和名人都已經提到,臺灣高雄來自於日本京都市右京區的地名「高雄」。在此之前,高雄的原地名是「打狗」,根據伊能嘉矩的研究,是來自於「竹林」的馬卡道語 Takau。
  • 世界上最奇葩的地名,中國有「3個」,最後一個引人遐想
    很多人出去旅行,往往被景色所迷,卻忽視了途經的地名,其實,如果放慢腳步,你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地名,從而為你的旅途增添驚喜!小編為你分享的就是世界上最奇葩的地名,其中中國佔了「3個」,最後一個還引人遐想呀!國外篇我孫子「我孫子」?還「我爺爺」呢!
  • 這些超難念日本地名你都會讀嗎?5個超難讀地名!
    ▋日本人都寫不出來的地名「苫小牧」:「苫」該怎麼念?從樽前山可看見的苫小牧市街景離支笏湖車程約45分鐘,北海道有一座臨海市鎮「苫小牧市」。日本各地都充滿好山好水的好景致,而巖手縣一關市東山町則有一座長約2公裡的溪谷「猊鼻溪」(げいびけいgeibikei),兩岸峭壁超過50公尺,最高更達100公尺,景色壯麗、魄力十足,旅人們可以乘著屋形船遊船,觀賞川邊的各式奇巖怪石,猊鼻溪還被選作「日本百景」與「日本三大溪」之一呢!
  • 有2萬餘條地名的濟南地名電子書上線
    為切實提升地名文化宣傳保護效能及服務水平,滿足社會公眾對地名的使用需求,推進濟南市地名文化資源保護、地名文化遺產和傳統地名挖掘工作,弘揚優秀傳統地名文化,濟南市民政局於2020年組織開展了濟南市地名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作,現已完成編制開發。
  • 日本香川縣改名呆呆獸縣是玩笑?這些奇葩地名可是真的!【荔枝說】
    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倒是的確存在一些奇葩地名,它們可是真實存在的哦!日本「我孫子」(あびこ)市「我孫子市」是日本千葉縣的一個市,人口十幾萬,位置離東京不遠,日語讀「あび こ(Abiko)」。考古發現這一地區在舊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居住的痕跡。「我孫子」不僅是地名,它還是日本的一個姓氏。
  • 日本4個地名有趣的城市,這名字取的,太讓人尷尬了
    日本這個國家面積不大,卻有很多有趣的看點。要不然,每年幾百萬中國遊客去日本看什麼?日本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景色,而是稀奇古怪的人名和地名。日本人名奇特不用我說,大家多少都有耳聞,比如:田中木下,樹上一郎、黑島結菜、飯豐萬裡江、大島優香等等。
  • 松下、田中、井上,為何日本姓氏總是地名?看完就明白了
    松下、田中、井上,這些都是典型的日本姓!如果你能留心生活中能見到的日本姓,不難發現日本姓氏非常偏愛地名。姓中有「村」的比如:田村、中村、村上、西村、川村、松村。姓中有「山」的比如:山田、山口、山中、山下、西山、片山、小山、杉山。這些姓其實都屬於「地名」。
  • 地名大會竟然和三國有關係?
    才子王悅笛在最新一場地名大會中笑傲全場,憑藉紮實的功底和良好的心態,以每個環節分數第一、巔峰對決15:7的戰績奪得冠軍,成為《中國地名大會》開賽以來兩奪單場冠軍直通總決賽第二輪的第一人。王悅笛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古代文學專業博士,是為數不多的既有詩詞功底又地理知識豐富的跨界達人。王悅笛的精彩搶答也帶紅了「成都」這一有著幾千年悠久歷史的地名。
  • 外國網友問為啥好多中國地名都雙音節?在線等,挺急的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劉躍勍】隨著中外交流的增多和中國文化的不斷輸出,許多外國人都對中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就有外國網友在美版知乎Quora上提問「為什麼中國的城市名和省名通常是兩個音節?」首檔大型地名文化類節目,《中國地名大會》以地名知識為載體,從地理、歷史、語言、文學、民俗等各個角度全方位展現中華大地的萬千風貌,引導人們發現地名背後深厚的人文底蘊、文化華彩和人生百態,喚起根植於人們心中的家鄉情結與熱土情懷。每期節目都有70位選手同場競技。
  • 《中國地名大會》解鎖被歷史塵封的文化密碼
    地名是歷史長河裡的文化符號,集聚了人類的智慧、美德、精神,蘊藏了各個時期的歷史、地理和人文信息。1月18日周六19:00檔,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播出的《中國地名大會》第十期節目,便繼續沿著地名的脈絡,帶領觀眾一起去探索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解開被歷史塵封的文化密碼。
  • 濟南地名電子書正式上線,2萬餘條地名供市民查詢
    對全市重要地名進行普查,編制出版全市地名電子書,向社會開放,供市民免費下載使用。」作為濟南2020年為民辦23件實事之一,一直受濟南民政部門關注。為切實提升地名文化宣傳保護效能及服務水平,滿足社會公眾對地名的使用需求,弘揚優秀傳統地名文化,濟南市民政局於2020年組織開展了濟南市地名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作,現已完成編制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