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拱墅:公園綠地、老舊小區變身「海綿寶寶」

2020-12-12 新華網

  近日,杭州市拱墅區獲評「2019年度杭州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優秀單位」據了解,拱墅區已連續三年獲此殊榮。

  近年來,杭州市海綿城市建設全市穩步推進中,拱墅區把「海綿城市」的理念貫穿於城市建設中,積極探索海綿建設不斷改善環境質量,讓居民生活的城市天更藍、水更綠、空氣更清新。

  圖為方家埭公園。新華網發

  其中,雨水花園改造就是拱墅區海綿城市建設中的一個縮影。

  以前,一到下雨天,老舊小區內的積水坑窪讓人煩不勝煩,一不小心就會踩到「地雷」,排水不暢是老舊小區的頑疾。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拱墅區在老舊小區提升改造中融入了「海綿化建設」。

  將大關街道德勝新村內的德勝公園打造成了雨水花園,利用邊角空地及其他綠化空間打造下凹綠地,匯聚並吸收來自地面的雨水,通過植物、沙土的綜合作用使雨水得到淨化,逐漸滲入土壤,涵養地下水,補給景觀用水、廁所用水等城市用水。

  雨水花園改造後將分為老人健身區、兒童活動區、青年活動區、綜合活動區等,滿足居民需求。

  除此之外,杭鋼南苑打造群樂宮下凹綠地,讓老舊小區能夠像海綿一樣有「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虛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

  舊改,改的不僅是「面子」,更是「裡子」,拱墅一個個老舊小區化身為「海綿寶寶」,讓整體環境得到改善,讓百姓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益處。

  作為承辦2022年亞運會重要賽事的亞運公園,是拱墅區城市建設的一大項目。

  亞運公園在建設中採用了海綿化城市設計,旨在打造綠色生態亞運,並有效收集、清潔與再利用水資源,充分體現「海綿城市」的主要概念。園內還建立內部生態系統、強化自然淨化功能,打造一處新的城市綠洲。

  海綿城市建設區域化,有利於打造成片會呼吸的海綿,實現雨水的可持續自然循環,提高水生態系統的自然修復能力,維護城市良好的生態功能。一直以來,拱墅區加強海綿城市建設,打造出拱康路道側綠帶工程、方家埭公園吳家角港二期(下塘河-杭鋼河支河)綜合整治工程、申花單元GS0404-02地塊九年一貫制學校及社會停車庫等代表性的海綿工程。這些工程充分結合了生態排水溝、透水鋪裝、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園、綠化緩坡、屋頂綠化等海綿元素,強化了雨水的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緩解了排水管網壓力,實現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據了解,拱墅鐵路北站單元、運河新城單元等5個片區推進海綿化建設,預計到2020年底計劃完成區域化海綿面積達約12.33平方公裡,達到建成區面積的25%。(邱玉潔 龔建峰 蔣葉花)

 

編輯:張 靈 責校:馬  江

主編:陳 青 監製:徐樂靜

 

相關焦點

  • 公園綠地、老舊小區變身「海綿寶寶」讓拱墅呼吸起來
    近日,拱墅區獲評「2019年度杭州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優秀單位」,這是拱墅區連續三年獲此殊榮。公園綠地、老舊小區、學校操場……當我們身邊的每一寸土地都化身一個個看不見的「海綿寶寶」,就會發現我們生活的城市天更藍了、水更綠了、空氣更清新了。
  • 公園綠地、老舊小區變身「海綿寶寶」拱墅「呼吸」起來的秘密在這裡
    運河千年流芳,拱墅自古繁華,打造一個生態宜人,惠民宜居的城市,正是拱墅區探索海綿建設不斷改善環境質量的真實寫照。海綿城市是未來城市發展的主要特徵。把「海綿城市」的理念貫穿於城市建設中,無疑是為拱墅的城市發展建設打開了一扇新大門。
  • 拱墅131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全面開工!這9個精品小區初露新顏,美!
    拱墅131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全面開工!這9個精品小區初露新顏,美!24個基本項、12個提升項基礎上結合實際,新增晾曬、公共活動場所、垃圾分類等重點改造項目,打造1處公共晾曬區,1個中心公園,1個口袋公園。
  • 幸福杭州我發布——拱墅篇
    2020年小區迎來整體改造新增10個口袋公園、拓寬9.4公裡小區道路……養老中心配備了爬樓機加裝電梯工作也在逐步推進中北部半山國家森林公園佔地1000公頃,與西湖、西溪並列為杭州三大生態支撐。當幸福感被官宣認證,拱墅這一路以來的堅持,也得到了肯定。扼守杭州北大門的拱墅,是杭州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北向要道,也是杭州大城北開發的核心區。隨著重大戰略的推進,拱墅也進入產業高質量發展「蝶變」期。
  • 拱墅榮獲「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市(區)」 
    「中國幸福城市杭州研究中心」擬在浙大城市學院設點掛牌,主要開展幸福城市優秀案例庫徵集選編、制定幸福城市治理標準、發布幸福城市年度十佳治理範例和年度治理報告、舉辦中國幸福城市治理論壇、打造幸福城市治理示範單元等,將以杭州為例,結合拱墅、富陽等各地案例,彙編、總結,形成可借鑑、推廣的經驗。
  • 廈門首試「設計暴雨」方法 城市變身強力海綿
    作為2015年確定的第一批全國海綿建設試點城市之一,廈門也許可以告訴我們答案。 「80後老堵汙」變身「10後小清新」 未來一周廈門都有雨?局部地區可能有暴雨?現在,聽到這樣的天氣預報,家住廈門思明區玉荷裡小區的林女士再也不擔心了。
  • 峨山老舊小區改造:「老破小」變身「高大上」
    小區地面全部鋪上了可就地吸納雨水的海綿體自啟動實施老舊小區改造以來,面對各種困難,峨山縣發揚「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的西疇精神,以人民滿意為落腳點推進工作,贏得了各方讚譽。年12月底啟動實施老舊小區改造以來,面對統一思想難、資金籌措難、土地資源整合難、改造實施難等問題,峨山縣發揚「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的西疇精神,以人民滿意為落腳點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現了人居環境大幅提升的目標,贏得了各方高度讚譽。
  • 杭州高標準建設海綿城市
    &nbsp&nbsp&nbsp&nbsp城市像海綿一樣有彈性,下雨時「吸、蓄、滲、淨」水,相對乾燥時又可以「釋放」水分;突遇強降水時「坐船看海的」現象再也不會出現……日前,浙江省杭州市就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出臺實施意見提出,通過統籌建設城市水系統、園林綠地系統、城市道路系統、建築與小區系統,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 杭州拱墅和睦房價邁入「3萬+」,最貴的小區均價超過5萬/平
    杭州12月的房價也已經新鮮出爐。據房天下研究院發布,杭州12月二手房參考均價36673元/平,環比11月上漲1.58%,同比去年同期上漲8.69%。其中拱墅和睦12月二手房參考均價34691元/平,環比11月上漲2.04%,同比去年同期上漲7.97%。
  • 杭州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有《辦法》了!加裝電梯如何...
    都市快報訊 1月7日上午,之江地區第一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正式投用了,在珊瑚沙家園一區13幢2單元。從此以後,這幢樓裡的居民,就可以乘坐電梯上下樓了。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是一項社會高度關注的民生工程。杭州市自啟動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工程以來,已連續三年將其列入市政府「十大民生實事」項目。
  • 武漢今年將建成100座口袋公園 打造城市公園綠地5分鐘服務圈
    圖為,武漢礄口區輕軌1號線太平洋站旁奇趣蛋殼街頭公園 胡九思 攝中新網武漢5月26日電 (趙旋 徐金波)《武漢市2020年綠化工作方案》26日出爐。該市將把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國際溼地城市與疫後重振相結合,新建城市綠地700公頃。
  • 智能化改造,老舊小區變身「智慧小區」
    南報融媒體記者 鐘太昌攝房屋破舊、設施不齊、停車難……這是不少人對老舊小區的印象,然而,近年來,南京市許多老舊小區在改造中,紛紛融入「智慧」元素,引入智慧化設施,為居民帶來更便捷、更智慧的生活,也探索出一條城市智慧化管理的新路徑。
  • 杭州拱墅湖墅12月最貴的小區均價超過10萬/平,均價42287元/平
    杭州12月的房價也已經新鮮出爐。據房天下研究院發布,杭州12月二手房參考均價36673元/平,環比11月上漲1.58%,同比去年同期上漲8.69%。其中拱墅湖墅12月二手房參考均價42287元/平,環比11月上漲2.72%,同比去年同期上漲3.15%。
  • 規劃停車位、新建小花園……西城這處老舊小區「變身」秀顏值~
    每棟居民樓外牆都新做了牆體保溫統一安裝了空調外掛板小公園裡有涼亭,花壇裡種滿了月季小區裡車輛整整齊齊院子裡環境美了「新變化」原來這處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程已完工曾經典型的「髒亂差」已經「變身」為居民津津樂道的「美家園」啦跟著小編瞧瞧去吧
  • 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杭州的新方案定了!4月1日起實施
    近日,杭州市人民政府發布《杭州市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將於2021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杭州成為全國首個通過地方政府規章來規範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的城市。杭州市自啟動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工程以來,已連續三年將其列入市政府「十大民生實事」項目。
  • 幸福就在家門口——白山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側記
    初冬的吉林省白山市,曾經的老舊樓房展現出灰白相間的嶄新格調;穿過大街小巷,以前的老舊小區變得整潔乾淨;在改造試點金河小區,單元門上貼著的嶄新的大紅喜字,為煥然一新的小區環境增添了祥和的氣息 ……經過 5 個多月的改造攻堅,白山市老舊小區發生根本改觀,居民生活條件大幅改善。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98個海綿項目為老城區添"智",老新村煥發...
    收集的雨水能否灌溉小區綠地?黑臭河整治後能否不再返黑?上述問題都一一得到肯定的答覆。記者日前了解到,無錫市海綿城市建設讓宜居住區改造、河道整治、城市綠化更添「智慧」。正在施工中的馬夾浜河道駁岸「垂直流溼地」從無錫市住建部門獲悉,省級海綿城市試點區域主要位於老城區古運河一帶,總面積20.71平方公裡,涉及住宅小區、道路、廣場、河道水系和公園綠地項目共98個。
  • 甘肅白銀:工礦之城改舊貌 老舊小區換新顏
    打破財政資金「獨角戲」秋末冬初,沿著白銀區長通公園的步道向長通小區行走,已有40多年樹齡的樹木挺拔蒼翠。「現在這公園整潔又舒爽,成了我們小區的『後花園』。」長通小區居民李佩儉說,以前這個公園有圍牆擋著,步道是泥地,雜草叢生。
  • 豐臺16處公園綠地添彩南中軸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南苑路段沿線,批發市場、建材城、大院變公園,添彩南中軸。記者從豐臺區園林綠化局獲悉,自2018年啟動留白增綠建設以來,豐臺區在南中軸兩側區域共建成公園綠地16處,增加綠地面積577800平方米。
  • 《南平市老舊小區改造實施方案》印發!提出力爭3年完成改造
    改造目標  用3年時間(2020年至2022年),全面完成建成於2000年以前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涉及戶數80950戶、小區500個、樓棟5940棟、建築面積600萬平方米以上;「十四五」末期,力爭完成2005年前建成老舊小區改造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