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山老舊小區改造:「老破小」變身「高大上」

2020-12-05 瀟湘晨報

小區地面全部鋪上了可就地吸納雨水的海綿體

自啟動實施老舊小區改造以來,面對各種困難,峨山縣發揚「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的西疇精神,以人民滿意為落腳點推進工作,贏得了各方讚譽。

□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白誠穎 文/圖

初冬的早晨,位於峨山縣城的練江南苑小區一派祥和:各色鮮花在窗臺前、宣傳欄邊、綠化帶裡綻放,高矮不一的綠植錯落有致地點綴在小區內,停車位規劃得整整齊齊,各樓棟的牆面上嶄新的管線規整地排列開來,居民三三兩兩聚在長廊裡、陽光下閒聊……

自2019年12月底啟動實施老舊小區改造以來,面對統一思想難、資金籌措難、土地資源整合難、改造實施難等問題,峨山縣發揚「等不是辦法,幹才有希望」的西疇精神,以人民滿意為落腳點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現了人居環境大幅提升的目標,贏得了各方高度讚譽。

組織發動 擰成幹事「一股繩」

練江南苑小區是峨山縣第一個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的項目。小區位於縣政府旁的核心地段,內含22個集中連片的院落,共54棟房屋1104戶居民,其中有4家改制企業,70%的居民為下崗工人。

「把22個院落的圍牆拆除,集中連成一片實現互聯互通,將1104戶居民由22個院子整合為一個小區,統一思想的難度可想而知。」峨山縣黨群服務中心主任瓦慶耀介紹,為充分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峨山縣把練江南苑小區改造列為「書記領航」項目,成立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的領導小組,建立黨建聯盟例會工作制度,涉改單位的黨委書記、社區黨總支書記、各小區黨支部書記等相關單位負責人共同參與,高位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結合園林城市、衛生城市和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峨山縣組織涉改小區5個網格責任單位的50名工作人員,用兩天半的時間進行入戶摸排,填寫入戶情況登記表,讓小區黨員站出來,並從中挑選出業主委員會候選人,選舉出小區黨支部委員和樓棟長,以黨組織引領做好小區業主的思想統一和協調工作。

運用駐區單位及黨員「雙報到」「雙報告」成果,在小區內細化片區和網格,按照時間表、路線圖壓實黨組織、黨員和網格責任單位責任,並通過業主大會和入戶調查廣泛收集民意,最終制定出可行的改造方案。

拆圍牆遭到了一部分居民的反對。峨山縣住建局工作人員尹衛明介紹,部分小區居民將房子背後的花園改造成菜地,還有的居民在圍牆下搭了禽圈養雞養鴨養兔。面對部分居民對施工的阻撓,「社區黨總支+社區居委會+小區業委會+小區物業公司」四方聯動的治理機制隨即發揮作用,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等各方現場協調,解決矛盾問題,形成擰成「一股繩」的幹事格局。

資金不夠 小區居民合力湊

峨山縣城內,練江和猊江穿城而過。中央環保督察組督察發現,由於峨山縣內地下管網建設滯後、雨汙不分,導致河道水質逐年下降。「正視問題,才能解決問題。」為此,峨山縣在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下決心向頑疾開刀——高標準規劃建設好地下管網,讓城市建設既重面子,也重裡子。

經過深入細緻的群眾工作,很多居民意識到,建好城市地下管網,城市基礎設施的短板就補齊了,清清的小河又會從記憶中變成現實。為此,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峨山縣積極協調通信、電力、供水、天然氣等社會資本一同參與共建地下管網,做到同規劃、同施工、同管護,實現開挖一次永久解決地下管網問題。同時,開通了燃氣管道,實現了地下管網雨汙分流、強弱電入地……

拆除22個院落的圍牆後,全面整合老舊小區的土地資源,不斷擴大公共空間,規劃建設綠地、花園和海綿停車場,讓老舊小區具有現代化的設施和服務。

資金缺口怎麼補?瓦慶耀介紹,練江南苑小區老舊小區改造預算總投資約3200萬元,但僅爭取到1741萬元中央補助資金。面對巨大的資金缺口,經過充分的調研、走訪和商議,小區黨支部和業主委員會決定將院內的土地資源盤活,規劃停車位後,以每個車位收租金2萬元(租期30年)的方式,籌資解決資金缺口問題。

「小區建設得這麼好,資金不夠,大家合力湊一點,也算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11月25日,在峨山縣練江南苑小區的長廊裡,小區業主委員會主任秦喬恩介紹,小區內共規劃了820個停車位,有782戶業主報名要車位,按照每個車位每戶2萬元的標準進行出租,籌集到1564萬元租金,彌補了建設資金不足,實現沒要財政一分錢,就把好事辦好了。

「五治」結合 構建管理「一張網」

「我家丟過3張自行車。自行車放在樓下,吃頓飯的功夫就不見了。」小區居民張萬明回憶起小區無人管的狀態時,話匣子一下打開了。「一到雨天,種地的泥巴、養雞的糞便都隨雨水流出來。」張萬明曾提議每戶出5元請人打掃公共衛生,但難以實施。

在黨組織的引領下,半年功夫,這個老舊小區就變了樣,張萬明感慨道:規劃停車位後,兒子的汽車有地方停了;長廊建了很多,老年人有地方聊天了;地下管網改造後,下水道不臭了;海綿地面鋪設後,下雨走路不溼鞋了;智慧門禁系統安裝後,自行車不會丟了;公共區域建了公廁、洗手臺和活動室,小區更加宜居、美麗……最讓張萬明感到溫暖的是,以前他就只跟鋼鐵小區的10棟住戶有交流,現在圍牆打通後,交到的朋友更多了。

張萬明驚喜地發現,經過改造,這個老舊小區變高檔了,小區的房價每平方米上漲了一千元。

瓦慶耀介紹,以前小區無門衛、無物業、無服務,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領導小組出面協調了小區內稅務、保險公司、民政等單位的8間閒置用房,建設了小區黨員活動室、黨群服務中心、老年活動室等活動陣地,「四點半課堂」、圖書室、健身房、休閒娛樂室、兒童遊樂場、縫紉店、理髮室、小區菜園等功能用房向小區居民開放,還建設了充電樁、洗手池和公廁,構建起便捷的黨群服務圈,極大地方便了居民的生活。

負責管理練江南苑小區的玉溪雲福物業公司副總經理普豔雪每天都在小區裡轉悠,經過幾個月的治理,她發現小區亂堆亂放的行為得到根治,就連汽車、摩託車和自行車的停放都更有序了,車頭都朝一個方向。小區日新月異的變化,讓她和很多物管人員感到十分欣慰。

「我們將以政治強引領、以法治強保障、以德治強教化、以自治強活力、以智治強支撐,通過『五治』結合加快推進小區治理現代化,實現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實現由傳統的『行政管控』向『自我管理』轉變。」峨山縣縣長王鵬介紹。

【來源:玉溪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智能化改造,老舊小區變身「智慧小區」
    昨天上午,家住建鄴區興隆街道鴻達新寓小區居民徐女士買菜回來,站在單元門前,人臉識別系統發出一聲提示音後,大門緩緩打開。對於這個新「鄰居」,徐女士讚不絕口:「以前出門,有時會忘記帶鑰匙門卡,只能在門口乾等。現在好了,出門再也不怕忘記帶卡帶鑰匙了!」不僅僅是單元門,記者現場看到,鴻達新寓小區大門口、非機動車車棚門上,都用上了人臉識別系統。
  • 鄭州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已完工1000多個 老住戶紛紛過上新生活
    與大拆大建不同,老舊小區改造不傷筋動骨,提高了居民生活質量,讓美好生活在居民的家門口升級。老小區換新顏位於鄭州金水區東風路街道辦事處同樂花園社區的化纖廠家屬院,至今已經有30多年「老齡」。28日,記者走進該家屬院,只見院裡乾淨整潔,增設了物業管理、健身器材、籃球場、小廣場,以及垃圾分類點等。
  • 【熱點】老舊小區改造改到百姓心坎上
    小區整潔了,道路硬化了,文化氣息濃厚了……近三年來,我市老舊小區破「舊」迎「新」,不僅面貌上發生了喜人的變化,市民的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我在金城里小區居住10多年了,以前路面坑坑窪窪,雜草叢生,今年政府給我們改造,小區路面硬化了,荒地上重新規劃增添了健身器材,新安裝了太陽能路燈,生活環境舒適,感謝政府、感謝黨!」12月12日,廣陽區銀河北路街道辦金城里小區居民王立憲激動地告訴記者。我市連續三年將老舊小區改造列入重點民心工程,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錢從哪來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速起步」  新華社記者王優玲  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集中供暖了,加裝電梯後老人不再費力爬樓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速起步」,住在老房子裡的居民們的生活正在悄悄發生變化。  「我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進入加速起步階段」,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劉李峰說,社會各界特別是群眾普遍寄予較高期待,希望通過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快建設各類配套基礎設施、社區服務設施等,補齊居住社區的設施、服務短板,改善居住條件。
  • 河北邯鄲老舊小區改造面子美裡子實
    邯鄲市規定,對於老舊小區改造,80%以上的小區居民同意方可納入改造,並按80%以上的居民意願制定具體改造方案;改造過程中,邀請老幹部、老黨員、業委會成員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施工全過程進行監督;改造後,由街道(鄉鎮)開展居民滿意度調查,80%以上的居民滿意後才能組織竣工驗收。
  • 武漢這些小區,納入老舊小區改造!
    江岸區:根據2020年7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23號)文,明確老舊小區改造主要是對2000年前建成的配套設施不齊全、功能不完善、公共服務及社會服務不健全的城鎮住宅小區進行改造。到「十四五」期末,結合各地實際力爭完成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 規劃停車位、新建小花園……西城這處老舊小區「變身」秀顏值~
    「新變化」原來這處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程已完工曾經典型的「髒亂差」已經「變身」為居民津津樂道的「美家園」啦跟著小編瞧瞧去吧年,盆兒胡同62號院納入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範圍。白紙坊街道工委、平原裡南區社區黨委以「街道吹哨、部門報到」為抓手,搭建「2+3+X」的小區改造議事協商平臺。2是指街道、社區;3是指改造項目實施主體、設計、施工單位;X是指轄區內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黨員代表、樓門長和積極參與小區改造事宜的居民群眾。
  • 湘潭嶽塘街道黨建引領老舊小區改造改出居民新生活
    紅網時刻記者 陳彥兵 湘潭報導「黨群攜手破難題,老舊小區展新顏,環境變美房價漲,居民喜樂不搬家。」最近,湘潭嶽塘區嶽塘街道流傳著這樣一首打油詩,字裡行間透露出居民們對老舊小區改造後的滿滿幸福感。這已經是62歲老黨員鄭映霞今日敲響的第五戶居民的家門了,自開展老舊小區提質改造以來,鄭映霞便主動上門,徵求居民意見,並及時向社區、街道反映居民訴求。新四村糧店小區建於九十年代初,由於是開放式小區,沒有物業管理,路面和廚房下水管道破損嚴重,今年10月,鄭映霞徵集居民意見反饋後,不到一個月時間,問題立馬得到解決。
  • 老舊小區改造最新進展!
    11月23日,工人們冒著寒風在蘋果園小區進行老舊小區改造施工。我市老舊小區改造如火如荼,許多老舊小區經過改造,面貌煥然一新。就在11月23日,開封市公共交易平臺發布了兩個招標公告,事關老舊小區改造相關工程,快看最新進展!
  • 老舊小區改造,誰在「賺黑錢」?
    改造先從拆除防盜網開始,在切割機天天嘶鳴的夏天和秋天,業主群裡天天在喊:這家的網線被掛斷了,那棟樓水管又被挖斷了;施工隊不看圖紙,老犯一些低級錯誤;外立面噴塗汙染了門窗和汽車,空調移位後不製冷了;施工趕工期,周末早七點兩口子還在床上,窗外探出兩顆人頭開始電鑽打眼;小區汽車沒處放,樓下的花園成了垃圾場……等等。
  • 老舊小區改造,你居住的小區是否也有這樣的變化?
    據統計,我市2000年之前建成的老舊小區1098個,涉及居民約12萬戶,其中安陽市區1049個小區,涉及居民110552戶。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 ...廊坊一老舊小區改造內容來了!(附2020年廊坊市老舊小區改造名單)
    【城事】廊坊一老舊小區改造內容來了! 近日,《2020年廊坊市主城區老舊小區改造一期項目EPC工程總承包招標公告》發布。
  • 孝感這7個老舊小區即將改造!
    7個老舊小區即將改造 根據孝感市公共資源交易信息網的公告,孝感市高新區丹陽辦事處東苑小區等7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正在招標中 項目主要對孝感市水利局北京路住宅小區、同升社區門面大樓、高新區宿舍樓、理絲小區、孝南區財政局宿舍區、漢光小區、東苑小區7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提升
  • 黃山市徽州區:老舊小區改造 改出居民幸福感
    國際在線消息:近年來,黃山市徽州區緊盯老舊小區「癥結」,持續精準發力,改造提升人居環境、改善優化居民服務、改進規範社區管理,促進老舊小區居住條件環境顯著改善、功能品質明顯提升,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改造2000個城鎮老舊小區 浙江「老房」有喜
    改造2000個城鎮老舊小區 浙江「老房」有喜  2020-12-18 10:21
  • 樓市大變天,老破小居然成為香餑餑?
    老破小,無人問津的老破小,成交率超低的老破小,開始煥發生機了。關鍵詞:舊改!舊房改造!昨天,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2020年的目標任務是: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約700萬戶,到2025年底要基本完成對2000年前城鎮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社會力量是老舊改造的實施主體,所涉居民則是出資主體。
  • 洛陽今年老舊小區改造量超年度目標30%
    今年以來,洛陽市住建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牽頭協調各縣(市)區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步伐,在實踐中從「改什麼」到「怎麼改」、從「誰來改」到「誰來管」都廣泛邀請群眾參與、監督,著力把這項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改啥?
  •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錢從哪來?改什麼怎麼改?
    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集中供暖了,加裝電梯後老人不再費力爬樓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速起步」,住在老房子裡的居民們的生活正在悄悄發生變化。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17日公布《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可複製政策機制清單(第一批)》,涵蓋加快改造項目審批、存量資源整合利用和改造資金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3個方面的13個環節。
  • 漳州老舊小區改造,加速啦!
    漳州創新審批機制,出臺新政,使得老舊小區改造及背街小巷整治的前期流程時間由3個多月縮短到10多天,前期費用也節省了遭遇審批瓶頸國慶長假剛過,薌城區金冠花園的老舊小區改造現場一派忙碌的施工景象,30多名施工人員和多臺挖掘機分布在各個改造作業區域
  • 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居民幸福感
    資訊 本報訊(記者 秦明豫) 今年以來,楚雄市在老舊小區改造提升中,在居住環境、功能服務設施、文化氛圍營造、綠化美化亮化等方面補短板、找差距,著力提升居民幸福感。